王佳乐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在当代中国科学纪录片中的深入应用,科学纪录片似乎正处于德里达所提及的延异状态,这种状态加之陌生化表达的运用进而形成受众审美感知上的延异;陌生化表达带来的心理感知效果使得感知主体获得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丰富了当代中国科学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方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科学纪录片《你好!火星》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巧借感知延异,通过应用陌生化表达向观众呈现火星探索中的中国智慧,在技术与内容两方面深度融合,紧紧抓住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的主线,为当代中国科学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感知;延异;陌生化;数字技术;科学纪录片
早在20世纪本雅明提出的机械复制时代,新技术就将“震惊”作为新的感知原则,重塑着新的感知主体、方式与经验[1]。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科学纪录片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形式上得以创新。再现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历程的纪录片《你好!火星》,通过运用NVIDIA Omniverse、NVIDIA RTX A6000、光线追踪等产品与技术,构建出了拥有超高清视觉制作和呈现能力的云系统,极大地提升了虚拟制片的效果。《你好!火星》呈现了天问一号任务的全过程,真实还原了探索火星面临的巨大技术挑战;其运用数字技术打造的沉浸式视听盛宴,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着受众的感知体验和感知方式,调整感知主体对世界的认知,这为当代科学纪录片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一、数字技术赋能下科学纪录片的延异
近年来,一部部中国科学纪录片基于自身独特的叙事风格与创新性的视听传播策略,不断出圈,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科学纪录片是指以科学精神为背景,以科学方法和科学视角揭示科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娱乐性、故事性、专业性、商业性的影片”[2],因此當代中国的科学纪录片与传统的科教片和纪录科学实验过程的影片不同。随着数字技术深度介入科学纪录片的创作,学界关于科学纪录片本体的讨论也日益激烈。科学纪录片似乎“不像纪录片”,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换言之,科学纪录片似乎正处于德里达提及的延异(Différance)状态。“延异”一词是德里达创造的合成词,结合了“差异(difference)”和“迟缓(deference)”两个词的意义,其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意味着差异,指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存在着差异;其二,意味着迟缓,而“迟缓”指时间的延续和等待。德里达认为延异揭示了存在的本质:一切事物都不断迟缓地变化,形成了时间和历史。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当代中国科学纪录片的原本意义不断消解,延伸出新的审美感知意义,进而形成受众审美感知上的延异,这便是陌生化表达带来的心理感知效果。科学纪录片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打破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边界,呈现更为逼真、震撼和生动的视听画面,使观众身临其境地与科学家们并肩探索未知世界。观众在陌生化表达的推动下,获得了更丰富多样的感知体验。观众的感知延异体现在数字技术赋予科学纪录片更多感知层面的拓展。观众能够更深入地融入故事情节,与内容产生共鸣,进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科学纪录片不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而是能够激发观众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艺术形式。“陌生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艺术家使用陌生化手法可以使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和新奇,从而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注意力,同时也使艺术作品更具创造性和独特性。正如维克多·什克洛夫斯所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3]。在陌生化过程中,我们得以克服“感知自动化”,让感知主体从机械化般的自动化运作中摆脱出来,并感知现实世界。科学纪录片将这种陌生化手法运用在创作中,一方面会改变受众对之前较为熟悉事物的固有认知形式,延长受众的感知回路,从而造成感知的延迟;另一方面,会使得感知主体形成各自的感知差异,从而不自觉地将描述对象复杂化,甚至基于自身审美心理深度理解、感知事物。总之,数字技术的介入让科学纪录片中科学内容的演绎更为逼真,打破了传统影像叙事的局限,那些超常的人类感知经验、复杂定理、科学猜想等科学内容,在数字技术的介入下超出了真实性的范畴,具有了“超现实”的可能性。正是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得科学纪录片处于延异(Différance)状态,这种状态加之陌生化表达的运用将使观众产生新的审美感知体验,进而形成观众审美感知的延异。未来,随着科学纪录片视听形式的不断创新与观众需求的变化,本体延异与感知延异将形成深度互联,推动科学纪录片向更高层次发展。科学纪录片将持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科学的世界,感受科学的魅力。通过推进本体延异与感知延异的深度互联,加之创新应用陌生化表达,科学纪录片将持续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科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感知体验下科学纪录片的陌生化表达
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系建构过程中,媒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新时代语境下,科学纪录片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大众化普及,其中,数字技术的不断融入更是为当代科学纪录片的陌生化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种陌生化表达在带给大众全新审美感知体验的同时,也使科学文化的普及推广更加高效和广泛。当代中国科学纪录片的陌生化表达多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打造陌生化的视觉奇观,将科学内容奇观化,使受众获得沉浸式的科学体验;第二,利用视听手段构建“审美间离”,使受众获得伴随式的互动体验,产生情感共鸣;第三,科技助力解构科学“神话”,让科学知识“活”起来。
(一)沉浸式科学体验:陌生化的视听奇观
“沉浸”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沉浸”指“用户被吸引进入一种经验模式之中,其意识被限定在一个框架内,其他不相关的想法、感官体验被屏蔽,只对特定的事物有回应和反馈”[4]。“沉浸”是在生理、心理与环境三者之间互动中产生的。在中国,“乐此不疲”“孜孜不倦”“流连忘返”等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沉浸式感知体验。由此可见,“沉浸”是感知主体主观精神的外化过程。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媒介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沉浸式”体验已经成为审美感知体验的重要方式之一。
当代科学纪录片所构建的沉浸式科学体验就是通过感知主体无意识地与所处时空进行双向交互的过程,这种交互会引发自身情感共鸣。在此过程中,数字技术是构建沉浸式科学体验的关键性因素,它不仅可以创造逼真的影像,打破感知主体的认知惯例,而且还可以打造“超真实”的影音效果,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官,使其在“震惊”中获得陌生化的视听奇观体验,从而加快视听信息的内在传播进程。在新时代,数字技术不断介入科学纪录片的创作,给予受众全新的感知体验,一部部优秀的科学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为当代科学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树立了新旗帜。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出品的科学纪录片《你好!火星》,采用4K超高清分辨率、宽色域、实时渲染引擎等视觉交互技术,为受众构建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灵活转换的沉浸式感知空间,使受众获得了极具美感的陌生化视听奇观体验。与传统科学纪录片的视听表达不同,《你好!火星》将浩瀚的宇宙以无限趋近于“超真实”的感知形象呈现在荧幕上,使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独特感知体验。数字媒介的“全息幻境”技术,能够让观众欣赏到“超真实”的唯美图景[5],使观众在获得独特科学体验的同时,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伴随式互动体验:审美间离中的情感共鸣
“间离”作为陌生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一,使受众自觉地意识到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之间的差异性;其二是“审美间离”,“审美间离”是作品带给感知主体的审美愉悦感,是创作者与鉴赏者在艺术作品中物我两忘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是持续且富有诗意的,提供给鉴赏者一种伴随式的互动体验。近年来,央视在科学纪录片领域开辟了全新的传播渠道,打造了《飞向月球》《超级工程》《门捷列夫很忙》《北斗》《下一站,火星》等优秀的科学纪录片,受到了年轻群体的关注。科学纪录片通过“审美间离”打破了以往科教片、实验片等固定的模式化呈现,激发了受众对科学知识的独特兴趣。这种“审美间离”被广泛地应用在复杂概念问题的视听传播策略上。例如,《飞向月球》基于VR、AR等立体影像互动技术,一方面通过探月工程亲历者的口述,加深了观众对探月工程的认识;另一方面,采用视听“间离”手法引发感知主体的情感共鸣,如在《飞向月球》第三集中,“玉兔”因故障停止工作,纪录片创作者并没有对复杂的故障原因做过多的专业性解释,而是运用视听“间离”手法,展现“玉兔”独自在月球的孤独身影,在听觉表达上则采用“啊,我坏掉了”的童声。同时,主持人张腾岳穿着宇航服行走在月球上,对着屏幕深情地说道:“玉兔的大脑是清醒的,可是它的四肢却不听使唤。”这种陌生化的“审美间离”能够极大地引发观众的感官共振,使其在生理、心理上与创作者所构建的“超现实”空间产生互动,并陷入具象情境之中,从而获得情感共鸣。《飞向月球》在“审美间离”中打破历史的时空边界,构建了“伴随、交互”的立体式感知景观,让观众在互动式的科学文化感知体验中获得情感体验。此外,这种由“审美间离”带来的伴随式互动体验在数字技术的不断加持下,效果也在不断提升,在“审美间离”过程中,信息编码方与解码方之间搭建起了情感的内部互联关系,加之“收藏”“点赞”“弹幕”等外部互联方式,构成了伴随式多维度互联关系,进一步提升“间离”效果,使受众形成多层次的情感共鸣与感知体验,促进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三)科技助力科学内容:科学“神话”的解构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到传播科学内容中。用科学技术表现科学内容已成为科学纪录片新的创作特点,尤其是数字技术对陌生化表达的加持作用,更是使得科学“去魅化”,科学“神话”进一步解构,推动了科普的大众化进程。三维特效、虚拟场景搭建、光线追踪等数字技术将原本抽象复杂、枯燥无味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动态化、感知化方式呈现,这种陌生化表达融入了中华民族集体的时代记忆与中国精神,让中国科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绽放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让科学知识“活”起来。当前,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采用陌生化手段演绎的科学纪录片数不胜数。如在《创新中国》首集中,纪录片制作者就向观众呈现了数字信息技术与AI在当下与未来场景应用的各种可能性。在录音技术的应用方面,该纪录片利用AI语音技术将已故配音演员的声音重现,在展现中国当下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创新了科学纪录片的表达形式,诠释了具有中国气派的科学精神。此外,增强现实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也已融入科学纪录片的创作中,数字赋能下的陌生化创作手法正在一步步重塑感知主体的感官体验,与以往一维时空—纸媒和二维时空—图形、视频时代不同,VR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陌生化创作与传播手段,突破了传播场域的时空壁垒,场域边界逐渐消解,感知主体与虚拟现实场景达到一种契合状态。如陌生化手段在中国科技场馆中的具体应用,游客通过VR感官设备,进入数字科技构造出的情境场域,全方位立体式地感知科学世界,强化了游客的观影感知体验。这种陌生化手段延伸了主体的外在感官,给感知主体沉浸式的在场感,同时也使科学知识不再成为一种“静态的知识”被“展览”,使其真正“活”了起来。
三、巧借感知延异:《你好!火星》中的陌生化创新表达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行业生态不断优化,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当代科学纪录片正不断地重塑着主體的感知体验。感知重塑的过程会提升主体的感知经验与感知素养,从而使其对科学纪录片产生新的期待。这种现代性的感知需求就需要纪录片创作者更加理性、高效地运用数字技术,巧借感知延异,探寻科学纪录片陌生化创作与传播的新路径。《你好!火星》作为中国首次行星探测的纪录片,运用了全新的陌生化表达方式。
(一)题材与内容的创新:趣味化的行星探测之旅
在科学纪录片中科普是最主要的目标,数字技术的赋能固然重要,它是科学文化传播的有效动能,但科学知识的故事化、趣味化演绎与民族科学精神的深度挖掘才是提升受众感知品质的重要支撑,它直接关乎科学纪录片的传播质量。因此,科学纪录片应将展现科学文化理念、民族科学精神与文化内涵的优质内容作为第一生产要务,同时还要把复杂、抽象的科学概念采取故事化、趣味化的方式进行大众传播,提升科学传播的效果与质量。这种趣味化叙事就是陌生化视角下的一种创新表达,它颠覆了传统科教片、实验片固化老套的宣讲模式,不仅使受众获得全新的审美感知体验,而且拓宽了科学纪录片创新表达的边界,为科学纪录片的多样化表达做出了新的尝试。纪录片创作者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内涵,并赋予其现代化的时代意义。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民主的旗帜便被高高举起,可见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由来已久,如若不能较好地进行现代性转化,那么民族科学文化精神与内涵的传承与创新就会受到阻碍。所以,在纪录片中,纪录片创作者要选择那些经典的、有利于视听转化的民族科学精神元素,通过故事化、趣味化演绎,较为准确地呈现中华民族科学文化内涵的当代价值。比如,由国家航天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大型科学纪录片《你好!火星》,在内容与题材的选择上大胆创新,是中国首次行星探测的纪录片,该纪录片历时三年摄制完成,共分《出发》《征途》《环绕》《着陆》《巡视》5集,每集30分钟,分别聚焦天问一号任务的重要阶段,以趣味化的方式讲述大量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空间应用学、航天工程学等学科知识。如第五集《巡视》中,为展现祝融号火星车独特的避障功能,纪录片创作者将火星车的“蠕动模式”比做“毛毛虫”爬行,“蟹行功能”比做“大闸蟹”横行,同时又将“泰山挑夫”走“之”字形上山的故事来类比祝融号的“蟹行功能”,这样的知识讲授更生动形象,充满趣味。该纪录片真实呈现人类探索火星所面临的巨大技术挑战,全景式回顾天问一号任务的全过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完美展现新时代中国航天工作者勇攀高峰、挑战自我的精神风貌。航天精神属于中华民族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好!火星》回顾新中国百年历史,展现一代代中国科研工作者奋斗的历程。此外,在祝融号火星车的研发和使用上,主动悬架、集热窗、除尘涂层等技术都无不体现中国所独有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呈现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内涵。
(二)三维数字影像的创新:多维度感官延伸
尼古拉斯·葛洛姆迪认为,综合多感官体验更有助于人们做出判断。“显示的质量不单和视觉有关。它是一种典型地运用了其他感官体验的收视经验。各种感官构成的整体的确大于部分之和”[6]。科学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纪录片创作者既要注重视听化表达,也要增强数字赋能,将感知主体融入数字技术所构建的奇观化场域中,实现受众身体的“在场”。身体在数字技术赋能下能够更多地延伸感官的外在功能,凿通感官间彼此相互孤立的感知壁垒,构造出全方位、立体式的感官网络,形成多维度的沉浸式的感知体验。这样一来,观众的感知体验便会显著提升,可以更加全神贯注地投入科学纪录片所打造的视听世界之中,并激发观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对民族科学精神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而提高科学纪录片的传播效果。经过多年发展,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科学纪录片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只展现科学实验过程、复杂概念宣讲等模式化科普创作理念。技术赋能下的科学纪录片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打造陌生化视觉奇观,通过陌生化表达增强受众感知体验,以提高影片内容的感染力。例如,科学纪录片《你好!火星》大量运用三维数字技术,尤其是第五集《巡视》中祝融号火星车行驶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的“超真实”虚拟影像,仿佛让观众来到了火星表面,祝融号的微观细节操作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在场”的视觉感受。在听觉感知层面,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行走的声音、太阳翼翻转等机械电子声音增强了观众沉浸式感知体验。该纪录片通过对三维数字技术的运用,使观众不仅成为被动的旁观者,还成为火星探索的参与者,与祝融号火星车共同踏上未知的旅程。该纪录片对数字化手段的精妙运用丰富了观众对科学探索的认知与情感体验。这种数字技术与感知体验的共生关系,将进一步引领科学纪录片的未来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更加震撼的观影体验。此外,在第二集《征途》中,天问一号仅仅飞行了五天便给我们带来了“惊喜”,旁白颇具趣味性地说道:“7月28日,天问一号在飞离地球120万公里处,回望家园,给地球和月球拍了张合影……地球与月球像两个弯弯的月牙,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看这像不像两个笑脸,送游子飞向远方。”这种趣味性的叙事方式加之逼真的数字化视听形式更加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
(三)感知导向:聚焦时空在场,提升文化认同
受众在媒介实践过程中,不仅仅是旁观者,还具有很强的自主能动性。在媒介实践过程中,受众会根据自身的动机和需求,进行引导甚至改变和创造叙事。受众所处的环境和时代不同,其动机和需求也不同,受众的价值在媒介实践的互动体验过程中得以彰显。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感知延异愈发明显,受众感知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如何巧借感知延异,利用陌生化表达,以受众感知为导向进行科学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是当今时代科学纪录片创新发展的重要议题。《你好!火星》作为中国首次行星探测的纪录片,从受众感知需求入手,聚焦受众的时空在场,增强受众与影像之间的互动,提高受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首先,《你好!火星》利用大数据根据不同用户的特征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用户画像,从而实现精准推送。互联网时代,传统影像的视听感知方式不断变化,受众视听内容、感知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多,同时,受众需求也不断增加。受众需求的差异受到地域、年龄、爱好、行为、动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纪录片创作者要根据用户画像,分析用户行为习惯、偏好等,及时准确地了解受众,通过应用差异化策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其次,互动性是受众借助媒介平台与作品对话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是陌生化“间离”效果的催化剂,在与作品互动的过程中,逼真的时空在场使受众获得了沉浸式的体验感与满足感。《你好!火星》通过应用全新的数字技术面向世界向公众展示中国火箭发射、太空变轨、火星捕获、降落火星等航天活动,又以独特的视听元素吸引受众,让受众可以沉浸式参与和体验火星探测、巡视等活动。受众在感知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获得相关科学文化知识,感受科学文化的独特魅力,并获得审美和精神的双重愉悦。在科学纪录片的感知导向中,陌生化表达可以更好地引导公众学习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你好!火星》在《征途》《出发》《环绕》《着陆》《巡视》五集中,展现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后,经过7个月的漫漫征途,进入环火星轨道成功实现环绕火星;后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随即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火星表面巡视探测的过程。该纪录片以受众感知为导向进行陌生化表达,以火星为载体,揭开了火星的神秘面纱,增强了受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与广阔前景。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介入,中国科学纪录片的延异现象愈发明显,加之陌生化表达的运用,使得受眾在感知层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延异。当前,中国科学纪录片逐渐探索出巧借感知延异创新表达的新路径,这对推动科学知识普及的大众化进程以及对发扬民族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观众感知层面,数字技术的引入赋予了感知主体全新的体验。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融入科学纪录片所呈现的世界之中。具体而言,数字技术向感知赋权,使观众能够通过更多的感官去感知纪录片所传达的科学内容。观众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与科学内容进行互动,并深度融入其中。这种参与感和互动性的提升,也成为推动观众感知经验与感知素养提升的关键要素,为今后科学纪录片产业生态的守正创新,提出了全新的命题与要求。
然而,这种守正创新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保持对科学内容的准确传达,避免陷入技术炫耀而忽略了科学的本质,成为纪录片创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科学纪录片作为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介,必须在坚持创新的同时,不忘初心,始终将科学真实性与观众需求放在首位。在未来的纪录片创作中,数字技术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纪录片创作者需要将数字技术与科学文化的本质相结合,以观众的感知为导向,为观众提供更具趣味性和现代感的科学文化传播体验。同时,纪录片创作者也应当明确传播的使命,使视听奇观为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民族科学精神的传承服务。通过深度挖掘科学文化的人文精神,以及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纪录片创作者能够实现科学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是科学纪录片创作者的使命,更是其推动社会进步与文化繁荣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廖雨声.感知、技术与解放:本雅明马克思主义审美感知政治学探析[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91-97.
[2]万彬彬.科学纪录片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3]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4]喻发胜,张玥.沉浸式传播:感官共振、形象还原与在场参与[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2):96-103.
[5]赵红勋,付月.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的视听传播策略探析[J].当代电视,2021(11):54-58,62.
[6]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