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蓉
摘要:大单元教学是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它解决了传统美术课堂知识零碎、浅显的问题,可以帮助初中生构建完整的美术知识体系。基于此,文章以大单元教学概念为入手点,论述了大单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意义,并对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大单元教学措施进行了探究,希望为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初中;美术课堂
1 大单元教学概述
大单元教学主要是在一段时间内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一个专题知识或者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具体到初中美术课堂中,大单元教学特指提前创设真实性的创作主题,引导学生围绕真实主题展开“主题→欣赏→技法→构思→创作→展评”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初中生可以经历类似艺术家的创作,发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较之教材单元内部内容,大单元教学更注重美术学习方案的设计,在关注学科内容整合的基础上,需要教师以发展初中生美术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围绕美术理论知识培养美术实践能力,或者直接应用教材中的单元知识,或者重组其他单元内容,以一个新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
2 大单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意义
2.1提高学生的认知
大单元教学是根据课程章节知识特征差异进行重新组合的教学活动。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开展大单元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适宜难度系数的约束下进行美术教材的重新解构、关联和组合,从而拓展美术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便于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美术创作的步骤,完整认识美术知识。
2.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美術课堂中的大单元教学是围绕一个主题或者一个问题开展的多视角教学活动。在一个主题或者一个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整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将美术学习过程转化为由浅入深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真正提升初中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3落实新课程标准
大单元教学是一项开放、自主性的探究活动。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仅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不可过多地参与,学生则作为主人翁,根据具体的单元目标以及学习任务单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与新课程标准关于学生主体理念相符。将大单元教学应用于初中美术课堂中,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落实。
3 大单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措施
3.1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
人教版美术教材各单元知识点分散存在,对大单元教学提出了较大挑战。因此,在大单元教学前,教师应跨越时间、文化、情境的限制,筛选整个单元的核心概念,根据概念提炼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材单元向课程单元的转变。根据美术大单元教学体系下每个子课题之间逐层递进的关系,教师应逐层设计子课题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科目标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过程。
在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教师可以积极挖掘校内外资源,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扩充和完善教材内容。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土和火的艺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弘扬本土文化”为主题,将整个大单元划分为“陶艺之韵”“创作之旅”“文化之约”四个逐层递进的小单元,为不同的小单元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向。在美术课程标准引导下,结合初中生美术认知特点,教师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维度,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陶瓷展馆,为学生打造陶艺文化情境,促使学生在文化情境中直观地感受陶艺之美、陶艺之韵,了解不同陶艺作品的风格特点和造型特色,并自觉从思想内涵、手法、形式、机理等方面分析陶艺作品,从而形成独立的审美判断意识,同时掌握陶艺设计技巧、制作方法与工序,根据特定主题构思并制作一件陶艺作品;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初中生需要在本地传统文化主题引导下,搜集相关陶艺资料,简要论述陶艺内涵,并利用图形化元素方法经历类似艺术家的陶艺创作历程,在陶艺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学生需要体会美术学习带来的愉悦感,感受本土陶艺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陶艺家引起共鸣,坚定传承中华优秀陶艺技术的信念。在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完毕后,教师可以进行小单元教学目标的细化设计。其中“陶艺之韵”的教学目标是:参观陶艺展馆,从色彩、机理、造型几个维度鉴赏不同陶艺家的泥火杰作,从分析、描述、评价、解释几个层面体悟陶艺之美,并在教师的示范下,选择恰当的成型技法、装饰技法学习陶艺制作方法,提升陶艺表达能力;“创作之旅”的教学目标是自觉设定主题、搜集材料、发散思维,将自身情感和创作理念融入陶艺实践中,完成陶艺作品草图的绘制;“文化之约”的教学目标是,展示交流陶艺作品,相互评价实践过程,并交流体悟与收获,不断反思,取长补短,持续进步。
3.2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传统课堂分课时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因此,教师应从多个维度出发,分析现有教材内容,挖掘富有价值的资源,根据初中生的美术知识水平与能力、成长规律以及初中美术教育规律,科学组合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内容。在内容整合的基础上,以大单元为主线,系统开展特定板块教学活动,拓宽初中美术教学实践创新道路。
3.3划分大单元教学任务
大单元教学任务的划分关乎初中美术课堂大单元教学的成效。根据初中生情感、思维与认知现状,教师可以精心选定学生认知范畴内且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有利于学生思维拓展的学习任务,集中归纳到学习任务单中。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节”大单元教学任务划分时,教师需要提前分析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问题分析能力也已形成,但是缺乏美术知识基础,且问题思考的深度、动手实践能力均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与大多数八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相符且需要学生努力完成的任务:世界上最美的书籍是什么?美在哪里?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从章法、书法、刀法等视角完成一枚藏书印的评鉴;尝试为自己最喜爱的书籍制作一枚藏书票;畅想一下未来书籍将会发生的变化并简要描述。在单元学习任务单设计完毕后,教师应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自主意识薄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导,并利用手工书、藏书印制作视频等素材代替口头语言,促使学生了解制作流程,确保每位学生在“读书、爱书的情结”单元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在大单元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初中生对单元知识掌握不牢靠、遗忘速度快、无法认识书籍的艺术魅力等现状,教师可以创意书籍《如游旧梦》为切入点,根据书籍设计基本知识,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发放创意书籍《西藏》或者《豫见手作之豫西剪纸》的照片,引导学生完成小单元欣赏学习单:从封面、字体、造型、尺寸、色彩、材料等方面描述书籍带来的感受;分析书籍采用的主色调和书籍的材质;解释书籍主题并说出自己内心对作者所传达情感的真实感受;评价书籍,陈述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书籍的缘由。在欣赏学习单的引导下,学生需要提前了解书籍资料并观看书籍图片,初步感受创意书籍的魅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3.4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
大单元教学情境的创设,关乎学生学习的真实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情况,综合利用实物、语言、视频、图像等方式,创设真实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美术学科知识构建,并基于已有知识经验灵活运用美术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激发创造潜能。
问题情境是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常见的情境之一,主要是设计逐层递进的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探究,逐步提升美术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求知需求,合理设计问题,激发初中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拓宽初中生认知领域,为其更加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美术知识提供助力。
3.5开展大单元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整个美术大单元教学目标的鉴定,教师可以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从初中生实际学习需求入手,科学评价初中生美术课堂表现、创作成果、 美术作品,根据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表现的个性差异性,进行学生独立特性、美术领域发展潜力的分层判定。在分层教学评价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与学生进行互动,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评价标准,充分体现学生在大单元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确保课程评价与学生实际情况相一致。在主题大单元学习评价完毕后,教师可以增设总评栏,从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几个方面进行大单元教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案,努力让大单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落地生根。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是响应新时期初中美术教育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规律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将核心概念、学习任务贯串整个美术教学过程,打造结构化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美術学科大概念。因此,教师应根据美术学科知识的特点,合理应用大单元教学方法,整合碎片化知识,在真实性创作主题下指导教学,提高美术课堂中学生知识学习效率、内化速度,从而真正提高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方正,田端阳.大单元视角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单元教学: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J].语文建设,2022(14):42-46.
[2]李勤华.大单元学习创造课堂新现象[J].人民教育,2019(23):55-57.
[3]张樱.核心素养理念下农村美术教育教学探究[J].核农学报,2022(06):1302.
[4]王庆勇.创新教育理念 拓宽改革路径:评《美术教学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06):132.
[5]彭子义.美术基础教育中民间美术地域文化的价值体现:评《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与创作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2):117.
[6]张佳.多媒体互动中的美术教学变革:评《如何读中国画》[J].新闻爱好者,2022(9):118-119.
[7]谢宇松.小学美术教学中意象思维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22(2):63-65.
[8]齐驸.核心素养背景下传统美术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评《高校美术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