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伟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教育理念,能够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对此,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借助游戏、现代科技等,开发新颖的教学形式,推动“快乐体育”教育理念的落地,从而全面展现体育运动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体育;游戏
“双减”政策的提出让教师开始关注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如何使学生更加享受体育锻炼的过程。在这一背景下,“快乐体育”的教育思想逐渐走入教师的视野,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思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妨借助游戏活动、现代科技等,打造快乐的体育课堂,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1 以趣为基,点燃练习动力
1.1巧引游戏,玩转体育课堂
大多数教师对体育课的游戏活动存在强烈的偏见,他们认为游戏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但无法带给学生有益的成长养分。显然,这样的想法完全忽视了游戏活动的教育意义。在“快乐体育”教育思想中强调,教师应当借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打造吸引学生的磁场,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而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游戏活动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愿意走进游戏的国度,通过游戏来一次体育冒险之旅。对此,教师不妨利用游戏活动创建趣味性情境,让学生玩转体育课堂。
例如,在组织学生展开短跑练习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习快速跑过程中手臂摆动、腿后蹬高抬等技巧,提升学生的短跑能力。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描述龟兔赛跑的故事。当学生简单地描述了故事的情节后,教师再为学生分发兔耳朵发饰、乌龟壳样式的毛绒玩具,让学生自主选择这些装饰。之后,教师引出游戏“对于这个故事,有些学生认为小兔子非常可惜,有些学生认为小乌龟很踏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演绎一下这个故事吧,看看小兔子是否吸取了教训,能否在比赛中获得胜利,也看看小乌龟是否依旧能超越小兔子,保住自己冠军的位置”。以此引导学生演绎故事情节,并在演绎中完成短跑练习。
游戏活动犹如一支画笔,为原本单调的体育课增添了一抹光彩。案例中,教师秉承健康第一、快乐教学的理念,在体育课堂上为游戏活动留有一席之地,让学生收获乐趣、愉悦身心,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开展体育锻炼,不断提升练习实效。
1.2组织竞赛,体会体育的魅力
如何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练习活动中,使学生的练习效果直观地呈现在教师的眼前,成为困扰每位体育教师的难题。体育竞技比赛能够有效解决这一教育难题。相较于其他的教学活动来说,竞技比赛更能彰显体育课的特色。同时,在竞赛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用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对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并围绕体育训练任务,为学生创建体育竞赛活动,充分彰显体育运动的魅力。
比如,在篮球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先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篮球竞技比赛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对运动员的表现连连称赞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你们是否想像这些运动员一样厉害呢?”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出肯定的回答。在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练习的欲望后,教师再顺势引入三步上篮、传球、接球等技术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之后,教师向学生说明篮球比赛的规则,并请学生自由结队参与竞技比赛,以便学生在竞赛中完成运动技巧的灵活应用。在比赛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密切观察,记录学生的练习实况,从而在学生完成比赛后对其进行精准的指导,让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更上一层楼。
教师用竞技比赛替代传统的教学活动,并将竞赛贯穿于整个课堂,能有效缓解学生厌烦、抵触的情绪,让学生在充满竞技色彩和对抗色彩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地将所掌握的技术运用到比赛中,从而在顽强拼搏中深刻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真正爱上体育运动。
2 以多媒体为媒介,活化学习方式
2.1创设直观情境,激发练习欲望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总是先为学生示范动作技巧,再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期望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规律、把握要领。然而,过于抽象、枯燥、机械的教学方式会打消学生的练习热情,降低学生练习的欲望。随着科技的发展,体育课上遍布现代科技的身影,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式,以便降低学生理解体育运动技巧的难度,充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乒乓球运动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中与其他国家运动员进行对抗的视频,让学生被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精湛技艺所折服。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也会发出类似“如果我像他们一样优秀就好了,这样我也能为国争光”的感慨。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顺势为学生引入乒乓球运动,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在组织学生学习反手推挡、正反手平击发球等技术时,教师可以使用微課等资源,以动态、直观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动作要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指导学生练习时,部分学生会因为练习难度大,产生想要放弃的想法。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国家运动员日常训练的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被运动员的运动精神所打动,主动地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练习的信心,勇于克服练习中的困难。
多媒体技术犹如调味剂,让乏味的体育课变得有滋有味。案例中,教师以多媒体技术为媒介,改变学生接触体育运动的方式,能促进直观情境的生成,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推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落实。
2.2自主检索资源,补充体育知识
在以往的体育课上,教师是权威的象征,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很难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可见,只有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才能让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发挥价值。互联网的发展让信息的上传和下载都变得十分便捷,因此,互联网也成为学生的知识宝库,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查找目标信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妨围绕体育课的训练内容,为学生设定自主查找知识的任务,让学生化身为小老师,完成体育知识的分享,从而在体会别样的学习乐趣中,享受体育课堂。
比如,在健美操运动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定“自主查找与健美操有关的资料”的任务,让学生在互联网中输入“健美操”“发展历史”等关键词,获取信息。随后,学生基于自身的阅读素养和体育素养,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筛选和下载,整理成带有个人特色的资料库。在正式带领学生开展练习活动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下了解了许多与健美操有关的知识,那么,今天老师就将课堂交给同学们,请大家成为今天的小老师,为他人介绍你所了解的健美操吧!”促使学生争当“小老师”,向他人分享自己课下搜集的资料。在一名学生介绍了健美操的发展历程后,教师再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拥有表现自我的機会。在积极分享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从而更加自觉地参与后续的练习活动。
教师与学生调转身份,请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体育资料,并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向他人分享自己搜集的信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获得新颖、别样的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增强练习体育运动的动力。
3 以生为本,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3.1打造合作平台,加快练习进度
在体育学习中,当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很少主动询问教师,而是选择自我消化,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效率极低,而且会大大降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体验感。新课标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能够通过相互辅助的过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效率,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建合作学习平台。
例如,在羽毛球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分发羽毛球拍,请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判断学生的羽毛球运动水平。随后,教师以优势互补为原则进行合作学习小组人员的安排,促使各小组内既有羽毛球运动经验相对丰富的学生,也有羽毛球运动经验相对匮乏的学生。在分好组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羽毛球运动的动作技巧。在学生进行合作练习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当发现有些小组的合作进度受阻时,教师要及时走上前,询问学生遇到的问题,并立足专业角度,为学生提供指导,以便有效解决学生的练习难题,提升学生练习羽毛球运动的效果。
教师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观察,再基于科学视角进行合作学习小组人员的安排,让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在相互辅助、相互指导中,共同领略体育运动的魅力,不断提高练习效率。
3.2注重循序渐进,轻松掌握知识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那么这节课就是高质量的。事实真是这样吗?随着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高品质的课堂不单单由学生识记知识的多少决定,也受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态度、学习情绪的影响。如果一节课中学生对学习活动感到吃力,那么也有违“快乐体育”的初衷,会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对此,教师有必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真正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
总而言之,“快乐体育”教育理念的提出,能推动和谐、欢乐体育教育氛围的生成,让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无形的磁场,在相互吸引中共同在体育课堂中进步。对此,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继续追随“快乐体育”教育理念的步伐,积极地为学生引入游戏、现代科技等教学资源,活跃学生练习体育运动的气氛,让学生在获得愉悦体验的同时,更加享受练习体育运动的过程,从而真正地爱上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卢湘.快乐教学理念的优势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20):152-153.
[2]朱寅鹏.探析将“快乐体育”理念融入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2):125-126.
[3]许有格.将快乐融入体育教学: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22(11):160-162.
[4]孙开义.“快乐体育”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27):7-9.
[5]张飞.把握学生心理,创建快乐体育: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