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路径与方法

2023-09-23 05:37宣雪梅
幸福家庭 2023年11期
关键词:习俗识字中华

宣雪梅

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关注课程标准、关注教材编排特点和相关内容特质,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可视化教学、任务性教学和专题性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不同于苏教版、人教版语文教材,它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当下,部分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学习内容概念化、学习方式记忆化、学习评价单一化等。为此,教师要研究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路径、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体验、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元素

部編版语文教材采用人文话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编排的方式,其蕴含着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从而搭建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框架。总体来说,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有以下几个板块:古诗文板块、古典名著板块、民间文学板块、寓言板块、神话板块、革命题材板块、民风民俗板块、艺术题材板块等。这些板块有的集中在一个主题单元之中,有的分散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为此,教师要从“类”的视角深度研究教材、解析教材。

(一)关注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师挖掘、研究教材中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篇章的“方向盘”“路线图”“导航仪”。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深度研究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篇章,教师就要紧扣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了解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篇章在不同学段的不同特点;二是把握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篇章在不同学段中的教学梯度。以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古诗词”教学目标为例,在第一学段,只要求学生能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背诵、积累,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素读;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古诗词的意思,但对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等不作过高的要求;在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领会诗人在古诗词中所表达、所传递的思想与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分学段地对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篇章进行挖掘。

(二)关注编排特点

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编排具有层次性、结构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通读教材,了解相关传统文化文本的编排,根据教学需要,对相关文本进行整合,从而发挥出教学的专题效应。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话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教材编排了古诗《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增加了综合实践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等内容。而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样以“民风民俗”为主题,但他们的教学要求却是不同的。在三年级阶段,其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怎样的习俗,该阶段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为学生所熟悉;而在六年级阶段,其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各地区的民风民俗,该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由此可见,教师应关注教材的编排特点,让语文教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三)关注内容特质

以“民风民俗”题材内容为例,这个题材的内容具有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的特质。只有关注传统文化内容的特质,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认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进阶。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织女星》《十五夜望月》)和《藏戏》。尽管这些课文题材、体裁各不相同,但其内容都充满浓郁的民俗风情,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这些各具特质、别具特色的民俗,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对习俗的基本认知,并展开教学,让学生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时间点”“在传统节日里,需要干些什么”等内容。教师关注习俗的内容,让学生不仅能充分感受、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情之美、文化之美。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些文化习俗的源流、发展和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并借助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展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将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语文教学

将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语文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充满着传统文化的语言文字中受到浸润、濡染、陶冶,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探寻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路径、策略,以帮助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可视化教学,深化学生认知。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情境图,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借助于情境图,展开可视化的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感知、理解,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列出表格等,帮助学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机理、意蕴等。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识字”中有“我是中国人”的插图,图中不同民族的人身穿不同服饰,学生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在讲解第一单元“识字”中第一课“天地人”和第二课“金木水火土”时,教材以跨页形式完整地呈现出近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的作品《一望大江开》。教师先引导学生,将读图与识字联系起来,并让学生观察画面中近处的岩石、松枝等,然后,提出问题:“远处昏昏黄黄的,好像空无一物,这块的空白是什么?”从而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认识到远处的中间是水,上方是广袤的天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认字、识字,还可以感受、体验到天地的广袤无垠,体会、领略到中国画的留白艺术。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古筝曲或展现书法作品,让学生在音乐、书法、美术中认识到汉字的文化底蕴。

汉字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内涵十分丰富,而且,每一个汉字都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感。因此,教师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汉字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随文识字、随图识字,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传承汉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让识字教学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教师要在传统文化的浸润、濡染下引导学生识字,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

(二)任务式教学,促进学生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不仅可以采用任务导航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真实的任务,促进学生的深度探究,还可以开展任务式教学,以“长程三段”的方式展开,具体而言,就是在活动前布置具体的任务,在活动中引导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之后引领学生评价任务。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板块时,教师以“家乡的习俗”为主题任务,驱动学生的语文探究活动,让学生讨论身边的民风民俗,如春节拜年的习俗、正月十五赏花灯的习俗、除夕夜包饺子的习俗、祭祖的习俗等。在活动前,为激发学生对“家乡习俗”的探究兴趣,教师将大任务分解成了多个小任务。如在探究同一个习俗的小组中,有的学生探究了习俗的来源,有的探究了习俗的活动内容,有的探究了习俗的活动形式,还有的探究了习俗的寓意,等等。在这样的探究中,教师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习俗,开阔了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家乡的习俗”为题进行写作,让传统文化与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共鸣。

实施任务式教学,要注重活动的准备、跟进和反馈。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设计导学任务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定向导航,还要注重学生认知心理的培养,注重活动的趣味化、“语文味”,让活动成为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专题式教学,助推学生学习。

专题性课程往往是教师自主研发的课程,是一种校本课程、班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源、素材等,让学生选用,助推学生的语文学习,还要设计一些教学专题,分门别类地渗透、融入传统文化。

以“古诗词”专题教学为例,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以诗词传达的情感、思想等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还可以编撰专题阅读读本,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有了专题性的课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程内容实施专题性教学。例如,笔者曾以“陶渊明”为专题引导学生开展诗词活动。在活动中,笔者不仅让学生朗诵了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归园田居五首》等诗词,引导学生讲述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等故事,还让学生描绘了陶渊明恬淡、高雅的形象,并表演了“陶渊明戏剧”等,帮助学生走近了陶渊明。

以“家国情怀”专题教学为例,笔者建构了“陆游系列”“辛弃疾系列”“岳飞系列”“文天祥系列”“龚自珍系列”等,让学生在专题性学习中,熟记了一些具有家国情怀的诗句,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

结语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大浪淘沙中留存下来的思想、道德的精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光泽,传递着自强不息的精神。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文化自信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山湖小学)

猜你喜欢
习俗识字中华
识字
识字儿歌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