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耕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2023-09-23 07:47陈妙袁新林
艺术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新农村建设文化自信

陈妙 袁新林

摘要:农耕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意识形态发展。近年来,传统农业式微,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受到巨大威胁,通过设计语言保护传统农耕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题。整理传统农耕系统的发展轨迹,剖析农耕文化的内涵寓意,将其融入设计过程,利用设计语言传承、发扬传统农耕文化。在此过程中,需要建设者、规划者从传统农耕系统的研究归纳、传统文化的艺术化创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文章通过对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深挖农耕文化在我国人民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新农村建设中通过设计语言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所做出的既保留当地农耕文化、又切实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的优秀设计。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合理运用设计语言,将农耕文化符号化,在规划设计中为农耕文化留下生存空间,使不同地区的农耕文化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让地区传统农耕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获新生。

关键词:农耕文化;新农村建设;设计语言;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F323;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8-0-03

0 引言

人类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农业发展史。由茹毛饮血的狩猎采集时期过渡到耕种收获的农业发展时期,农耕文化随之诞生。近年来,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增强,我国开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大量村庄发展建设加快,维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居住方式都发生改变,传统农耕系统在这样的变革下走向了新的方向。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保护、传承、利用好农耕文化,以此保护传统农业、保护农业发展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1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

農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与我国文化社会体系共生。时节划分、城镇的形成发展、政权发展更迭等,都与农耕有密切联系。中国千年文明在极大程度上立足于农业,这种蕴含着“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哲学的文化是千年历史中先祖留给后世的财富,跨越千年延续至今。

1.1 农耕文化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我国特有的农耕文化更是区别于西方欧洲的游牧文化。我国曾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阶段,耕地是一个家庭的重要财产。人们选定居所,开荒拓地,世世代代扎根于此,形成了精耕细作、春种秋收的生活方式,由此产生了农耕文化。相较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更加稳定,这也是中华文化绵延至今的原因。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实践形成了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并且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其地理位置和水土条件,构建了适宜的农耕系统,这也是先祖为后代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我国国土面积广大,跨纬度较大,有着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只要水土充裕,人们就能构建极具创造力的农耕系统,并不断完善耕种方式,打造耕种工具,驯养家畜,以此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

1.2 农耕文化失传危机

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前,传统农耕系统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工业革命之后,全世界的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科学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医疗的进步使世界人口暴增,我国人口也呈现井喷式增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间,我国参考“苏联模式”优先发展工业,同时考虑到我国是农业大国,还制定了“以农养工”的发展路线。如今,完全依靠人力畜力的传统农耕系统不再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系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农耕文化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相较于封建社会,当前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小,青年群体更倾向于到一线城市从事经济效益更高的行业,大量乡村面临劳动力短缺、耕地荒废等问题,当地农耕文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被遗忘。许多为了耕种而提出的时节和概念逐渐丧失其原本意义,比如对耕种十分重要的节气概念被不断淡化,节气不再为耕种服务,更多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这样的现象充分反映了农耕文化的危险处境。

1.3 传统农耕系统逐渐崩溃

农业改革使我国的农耕系统出现了转变,如今已经基本进入现代农业阶段,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开展大规模的种植,利用人工化肥和现代化工业手段对农田进行改造,传统农业系统逐渐被现代化种植方式替代。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传统农耕系统带来重击。近年来,代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古村落不断减少,截至2009年底,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古村庄仅存不足三千,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农耕系统面临着保护和开发的两难境地。地方政府试图扭转这种局面,例如通过旅游业来宣扬地方文化,放大文化价值,起到保护当地农耕系统的作用。但是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当地居民不再愿意从事耕种,更愿意从事经济效益更高的旅游服务行业,旅游业可以放大农耕文化的经济价值,但同时也将这种文化逐渐剥离土地,加速了农耕系统的衰亡[1]。

2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耕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成为热词,我国提高了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视度,在城市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各地方政府逐渐由单一的乡村城市化转化为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了对地方文化的重视度,意识到了文化保护和树立地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新农村建设不再局限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住宅翻修,而是开始深挖当地文化,保留乡村记忆。文化建设成了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中国文明在出现伊始,就与农业牢牢捆绑在一起,在两河流域适耕地区最先形成文明,而后发展为城市,农业曾经是中国聚居群落形成的重要原因。在各个城市都在寻求产业转型的今天,农业依旧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农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农耕文化的保护发展,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以农耕文化为底色的中国乡村文化

提到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就会提到“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是当时大部分农民家庭的写照。我国自古以来就将“读书”放在很高的位置,农民阶层也有许多通过科考制度实现阶层跨越的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亦耕亦读成了封建社会千万中国百姓的理想生活状态。“耕读传家”是农耕文化的衍生,是人们在满足生存需求之后对精神价值的追求,直到今天也影响着广大中国民众。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农村受到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从20世纪80年代起,大量年轻人离开农村外出打工,而留守在乡村的老年群体依旧坚守土地,和过去一样侍弄耕地。农业是中国乡村的立身之本,农耕文化已经融入世世代代农民的生活,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抛开农业谈乡村建设是不现实、不科学的。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2 农耕系统的保护与农耕文化的传承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提出,“传统农业中有许多至今我们依旧没有完全认识的功能,比如文化观念和生态功能等”。现在,许多农业文化遗产亟待保护,原生态的农业模式濒临崩溃,传统农业技艺逐渐失传,越来越多的手工艺技巧成为文化遗产。农耕系统的保护需要人们的依赖和使用,而具有当地特色的农耕系统恰恰是当地农耕文化的载体。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机械对农田的占领,传统农业技术的使用范围正在缩减。想要保护农耕文化,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传承,就要为当地的农耕系统留下生存空间,规划者要注重传统农耕系统与现代乡村的有机结合,在充分了解当地传统农耕系统的基础上寻求两个时代产物之间的平衡。

3 新农村建设中农耕文化的重构与传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发展速度差距过大,农村发展的滞后影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广大农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迫在眉睫。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针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其中“乡风文明”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农村承担着全社会农业产品资料的供给任务,事关国家稳定和民生问题,因此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和农耕文化的传承[2]。传统农耕系统与农耕文化已不再适应当代社会,需要设计者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对传统农耕文化进行现代化重构,以辅助农耕文化的传承。

3.1 因地制宜保留和改善当地农耕系统

中国哲学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遵循“天人合一”的基本准则,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可以看到儒家、道家的许多哲学主张,“不违农时”“因地制宜”“善待自然”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三大核心。早在汉代,人们就认识到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面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选择相应的农业生产方式,并不断思考,建立多种农业经营业态。

作为规划者和设计者,首先要了解具有当地特色的农耕系统、挖掘村民的种植习惯、了解村内的主要作物。在此基础上,结合村民需求进行判断,保护当地优秀的有特色的农耕系统,并通过适当改造提升乡村农业的经济效益。例如,在江苏常州,有耕地的农村大多分布在市北,当地农业发展与华东地区大多数乡村一样,并没有特色鲜明的农耕系统,因此设计者更倾向于对当地农耕系统进行改造。由于青年群体务农人数不断减少,乡村劳动力严重不足,所以常州西北部许多乡村在政府扶持及专家团队的协助下,减少了投入人力较多的水稻种植,转而栽培果树、草皮等节约人力成本、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产品,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我国东北地区情况则大不相同,作为我国大米、大豆等作物的主要产地,东北农业区以面积大、黑土地肥力高为主要特点,因此东北地区集中化的耕种方式更适合发展现代农业,如今我国东北部农业地区机械化水平高,东北大米更是在市场上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3.2 文化的构建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

文化环境建设是人居环境建设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一个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不可能独立于当地的文化环境,对一个地区进行规划设计,不仅要积极发展当地的经济、技术,还要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人的居住环境[3]。农耕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支撑,我国传统农业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化农业发展方式应当融入新农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的房屋设计及空间规划中,设计者可以将中国农村的农耕文化作为美化乡村的艺术灵感,对农耕文化进行具象化和艺术化再造,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场所,增强人们对当地农耕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农耕文化符号化,将抽象的文化提炼为具体的符号,融入建筑设计及村落规划,这样的手法在古代建筑中十分常见,中国古建中的大量木雕采用了松竹、莲花等寓意美好的意象。將农耕文化中对土地、农作物的重视投射到设计中,融入村落及民居设计,构建富有特色的当地文化,并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在保留农耕文化的同时将其更艺术性地呈现在大众

面前。

3.3 善用文化符号与设计语言

对设计者与规划者而言,文化符号与设计语言是重要的设计手段,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陈旧建筑的改建以及乡村环境的再规划是重要环节,为设计者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孕育出不同的农耕文化。北方多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民居设计较多运用这些元素。南方水田居多,多种植水稻以及各种蔬果,与北方农耕文化多有不同,南方不直接将作物作为意象,而将牧童水牛作为南方农耕文化的符号。新农村建筑设计需要着眼于当地气候条件和水土文化,在满足基本居住需要的基础上融入农耕文化,赋予民居建筑文化内涵[4]。

4 结语

时代的发展不会停滞,我国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其哲学内涵、核心思想对中华文明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在传统农业式微的今天,作为文明传承者的当代人应在新农村建设中为农耕文化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乡村现代化建设中因地制宜,保护发展乡村的农耕文化,不仅是为了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了树立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农耕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走过几千年岁月长河,相信在未来,其还会为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洪,孟维娜.农耕文化失传危机[J].中国报道,2012(4):54-55.

[2] 高耀志,陈媚林.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12(2):94-97.

[3]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72-273.

[4] 盛思.以地域性特色民居设计风格视角思考城市建筑设计[J].居舍,2022(24):12-15.

作者简介:陈妙(2000—),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袁新林(1971—),男,江苏泰州人,硕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数码编织产品设计、纺织与复合材料产品应用设计。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新农村建设文化自信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天府农耕·响水六坊”项目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