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先生制”为抓手,强化少先队员角色意识,培育“四个自信”

2023-09-22 05:33上海市宝山区教育事务服务中心党群服务部部长范英俊
少先队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小先生制少先队员陶行知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事务服务中心、党群服务部部长 范英俊

1931 年,陶行知提出了“工即做工、学即科学、团即团结”的工学团设想。1934 年1 月28 日,陶行知在儿童工学团大会上,正式提出“小先生制”。以位于宝山区的山海工学团为核心,在上海及近郊地区很快形成了人数多达万余人的小先生群体。1934 年底,小先生制已经推行到全国19 个省、4 个特别市。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宝山教育开始系统学习和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将“学陶师陶”作为宝山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其中的“小先生制”“艺友制”都成为了宝山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做中学”培育“自主自动”的少先队员,让自治管理成为做优做强少先队工作、夯实学陶师陶践陶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强化少先队员意识成为培养青少年拥有“四个自信”的重要路径。那么,少先队员意识,如何养成?有何方法?

一、一线少先队工作者关注陶行知“小先生制”的缘由

2012 年9 月,笔者开始担任学校大队辅导员。当时,整个学校少先队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少先队阵地(包括鼓号队、广播台、队室、值日中队、队报队刊等)建设完全缺失,队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得不到培养。那年11 月,全市全区正在评选“当代小先生”,初任少先队辅导员的我,更是一脸茫然,我不知道“当代小先生”指的是哪一类人群。于是,我从学习文件精神开始,并查找翻阅了《上海少先队发展史》,才明白:少先队工作中所指的“小先生”源于上世纪80 年代由上海团市委少先队工作总辅导员沈功玲老师提出的“小辅导员”一词,其内涵指的是大同学帮小同学,就像家里的哥哥姐姐帮弟弟妹妹。明白了其中的来龙去脉,我顿时陷入了沉思:我们的少先队工作有什么呢?少先队工作应该有什么呢?我便从建立少先队常规阵地着手,用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恢复了少先队该有的常规工作管理。

学校通过少先队队室改建、鼓号队组建、红领巾广播站改革、少代会形式创新等,为全校队员、全体队干部提供了不同的岗位,锻炼和培养工作协调能力,还先后获得区“三星鼓号队”“规范化队室”称号。学校在着力夯实少先队基础的同时,提升学校少先队品质,连续两年获得区少先队工作考核优秀奖。

2013 年上旬,正当犯愁学校少先队工作没有突破和创新之时,笔者意外获得了一本少先队的“葵花宝典”——《沈功玲少先队教育文集》。这位少先队领域里的“花仙子”始终主张“自主自动——少先队工作魂之所在”“引导队员在组织中学会自我教育”。于是,笔者坚定了信念,明确了一名少先队辅导员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活动,以培养少先队干部、少先队员的自我管理能力。

时光追溯到1999 年的宝山,整整六年,笔者的中学生活都浸润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之中,在老校长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学校在各学科,尤其是英语学科方面,通过“小先生制”推动学校英语口语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在每学期一次的验收期中,所有的考官便是“小先生”们。笔者有幸有过一段做“小先生”的难忘经历,能帮助低年级的弟弟妹妹进行更好的学习。

在宝山这个陶行知的第二故乡,“学陶师陶”是精神底色,也是时代亮色。

四十年来,宝山区充分依托“五个百年”“上海解放”等丰厚的红色资源,传承和发扬“学陶师陶”的历史根脉和文化传统。宝山区在育人实践过程中,实现了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当前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发展与创造性落地,形成了“五育融合”的区域教育生态,打造了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学陶师陶品牌项目。

从陶行知“小先生制”,到现代社会“小先生制”的探索与实际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在实践探索中,也证明了“小先生制”的有效性。

二、对“小先生制”研究的收获

多年来,“小先生制”从一个人的实践到一群人的追求,从个别学校的做法到宝山全区的经验,在不断践行、创新和发展“小先生制”的过程中,形成了“小先生制”的育人价值和启示。在对不同性格的“小先生”进行探索分析后,发现“小先生制”对身份角色意识的培养呈现多元化、多维度的特征。再对“小先生”及其家长、辅导员和其他同伴等进行访谈,分析他们各自对角色的理解,可以发现“小先生制”在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宝山区各中小学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宝山小先生”实践项目,充分发挥“小先生”作用,助力“双减”课后服务升级。

1.继承和发扬“小先生制”的自主与自动,使其成为“双减”政策落地的有益补充和有效辅助

要坚持“即知即传”到“一传再传”原则,建立学生之间密切的课业互助与共享共长关系,从而转为“再学习”的驱动力;要发挥“即悟即理”的优势,在学生特色社团、项目化学习等领域,减轻学校在课后服务过程中资源不足、内容单一等压力。通过默会知识的显性化,实现有效迁移和延展应用,将课后服务打造成为全面育人的第二课堂。

2.继承和发扬“小先生制”的传帮带作用,使其成为和谐向善、公平正义社会关系的稳定依托和积极内生力

要通过现场推进会、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提炼、宣传、推广多元的学习场景和多样的社会场域中的“小先生制”;要借助多种渠道,激发学生主动设计、主动组织参与社会活动,关心国家发展、关注国际大势的“小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同时也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和支持未成年人发展的氛围。

3.继承和发扬“小先生制”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使其成为中国特色育人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实践模式

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专业研究机构的沟通,从五育融合的角度,全面回归学生的成长规律;要打通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政府决策与基层执行的壁垒,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全面回归社会的整体和谐;要实现典型经验与全面覆盖的过渡升级,全面回归人的价值追求。

三、“小先生制”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的经验与成效

“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如此说来,少先队员的角色意识就是在队员与队员之间的交流交往中产生的;日常的生生互动仅限于教师把控的课堂交互与课间自由游戏体验之中,那么,“小先生制”就为生生互动、交往提供了新的“场所”,为培养少先队员的光荣意识、组织意识和服务意识方面,搭建新舞台、构建新场域。

1.有助于少先队员光荣意识的形成

少先队员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做“小先生”的过程中,他们开始深入思考“自我”与整个团队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联系、同国家的关联。

过去,在他们(“小先生”)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的时候,对于少先队知识停留在表面认识程度上。当他们成为“小先生”后,迫使他们深化理解,进而运用知识,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这是一个自愿自主汲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祖国不自觉地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光荣感,将“自我”同所在的团队、社会,甚至国家紧紧相依相偎在一起。

通过“小先生制”的培养,少先队员们做了“小先生”以后,形成政治身份意识,对于集体和国家产生光荣意识。

2.有助于少先队员组织意识的培养

“小先生”是一个团队、一个小集体,并非个人。“小先生”之间彼此有合作、互相学习,“小先生”组织课堂教学,这有利于少先队员在团队中形成组织意识。

“小先生”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多方考虑、同时兼顾。这有效地培养了少先队员的组织意识。在和家长及老师们的座谈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先生”再次回到自己的集体中,“一下子长大了”,“更有主人翁意识”了,这样的褒奖不绝于耳。通过“小先生制”少先队员参与中队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中队的方式方法变多了,与伙伴们的相处更主动了,解决困难的方法也变多了。

3.有助于少先队员服务意识的养成

少先队员们应当自主、独立,有创造力,这是就个人活动而言的。然而,少先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在校园生活内,与同伴的相处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小先生制”在少先队活动中的推进,对少先队员们服务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参与“小先生制”的少先队员对于“小先生”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无论是将“小先生”看作是“老师”“朋友”或“兄长”,都是为低年级的孩子们服务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少先队员们始终奉献着自己的热情、智慧、经验,逐步形成了为弟弟妹妹们服务的意识。

为了进一步培养少先队员的角色意识,除了在少先队员的工作分配上、辅导员的培训课程上下功夫,还应当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

少先队员的角色意识的成型有赖于他们的现实体验和信赖的师长的引导和启发,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后形成较为稳定的角色意识。

几乎所有参与到“小先生制”里的少先队员的家长都表示:一开始对此并不了解,持有怀疑和观望的态度,更多的是担心孩子影响学业。待自己的孩子完成“小先生”工作后,方知其对于孩子的成长历练有较大促进作用。

研究者认为第一时间赢得师长认可,支持“小先生”工作,提供各种方面的建议,有利于尽快形成少先队员的角色意识,才能有所担当、主动承担。

四、“小先生制”对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的启发

“小先生制”这种由年长的优秀学生教年幼学生或民众,从而开展人民大众教育的方式,是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最朴实有效的方式。

首先,“小先生制”具有自主性与内发性,可成为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教学新范式,有利于形成内驱力,赋予行动力,获得成就感、价值感。“小先生制”全面应用于课堂教学,积累大量实践经验,亦可推及校外少先队活动,自然形成学习活动进步共同体,构建艺友制团队,以问题为导向,以共同学习为目标,激发学习兴趣,生成全新的“教与学”关系。“小先生制”即知即传,突出主动性原则,坚持“组织跟着队员走”的理念,将社区作为少先队员校外活动的主场,充分发挥党群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等社区阵地作用,着力健全少先队社会化组织体系。

其次,“小先生制”具有多元化和广泛性、可成为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育人新格局,有利于形成家校社广泛参与、多方协同的育人场。“宣讲小先生”“安全小先生”“社区小先生”……如今,宝山校园、社区到处是“小先生”的身影。“小先生”们共教共研共生,得技能会思考。在课外活动中的实践应用,就是一次创造性变革。“小先生制”即觉即管,突出广泛性原则,坚持“就近就便”为先,将“便于少年儿童前往和使用”作为少先队工作社会化建设的重要标准,挖掘家校社政资源,为小先生开展活动提供学习资料、活动场地、服务场所,进一步完善资源体系的建设。

其三,“小先生制”具有普适性和公平性,可成为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实践新场域,有利于形成国家意识、社会意识与公民意识。为落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实践“教人者教己”的“小先生制”,应充分依托科创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体验,不断丰富“小先生制”的时代内涵。“小先生制”即悟即理,突出示范性原则,坚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导向,发挥小先生传帮带作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校社互动,以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少先队工作社会化建设。

实践证明,“小先生制”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了教法、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在教学理念上,体现了教育来源于生活,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在价值导向上,体现了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

积极探索建立一种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契合五育并举时代特色、旨在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社会环境的的新型“小先生制”,培养更具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小先生”。

猜你喜欢
小先生制少先队员陶行知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小先生制”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学生班级管理自制制度
让儿童教儿童“小先生制”之混龄活动理念实施研究
少先队员
以“小先生制”为载体建构校园自治文化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