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萱
【摘要】黄明节是镇江本土的传统民俗节日,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民俗类项目。黄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登圌山,故而对其保护和传承与镇江东乡地区的圌山风景区关系密切。当地对黄明节的传承措施有一定创新意义,但仍存在不少痛点问题。针对小众本土非遗的创新性传承,应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把握传统与创新的平衡,增强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黄明节;圌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5-0008-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坚定文化自信极为重要的一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相当于通常所说的“传统民间文化”。这些传统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是各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文化之根,是支撑和促进各民族不断前进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柱。
2008年被列为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明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民间文化”,现如今虽然有一定措施对之进行传承和发展,但在创新和活化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境。明确圌山黄明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与目标定位,探索圌山黄明节活化与再生的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成为当下值得关注的问题。本项目融合镇江地域特点和项目成员的大学生文化背景,通过挖掘圌山黄明节背后的文化印记,体悟圌山黄明节“感恩自然、感恩先祖、教育后代”的文化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带领民众感受文化发展的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
一、黄明节文化背景及传承现状
圌山黄明节,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民俗类项目。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圌山黄明节具有着极强的地域性。圌山作为黄明节的主要依托,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海拔仅290米,却是宁镇丘陵东段的最高峰,山顶的七级报恩塔则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丹徒县志》中记载:“传秦始皇听信巫言,认为此地有‘瑞气,将要出皇帝,造出个‘圌字来,以图困死‘瑞气。位于县东偏北约35公里,大路、大港两乡境内,北滨长江处为龟山建有古炮台,为江防要地,昔称为圌山关。”《镇江市志》第四册(方志出版社第四十五卷第一章)中对圌山黄明节的历史渊源与民风民俗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与阐述。生活在周围的大港、大路、姚桥、丁岗和谏壁一带的百姓们都把每年清明节的后一天,称为黄明节。届时,四乡八镇的民众,纷纷赶至圌山脚下,登山踏青,其势蔚为壮观。圌山周边的江苏沿江地区还广泛流传着“黄明登圌山,瑞气保平安”“黄明登圌山,腿脚不发酸”“黄明家家吃馓子,噼里啪啦”等民间谚语。
有关黄明节的来历,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亡命日”说。“黄明”为当地吴语“亡命”的谐音,亡命者,孤魂野鬼也。在清明节的后一天,人们要登山给那些没有亲人的孤魂野鬼烧些纸钱,以祈保一方平安;二是“望绵”说。绵山位于当今山西境内,这对处在交通不发达的古时百姓来说难以抵达,因此人们便通过爬圌山、望绵山这一行为来纪念战国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忠孝节义、抱母殉难的高尚品德。人们怀念介子推的心理愿望,也通过爬圌山的黄明节一直流传至今。传说的流传赋予了黄明节独特的文化魅力,更将这一民俗节日与“圌山”这一具体的景观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保护和传承黄明节,除了必要的文化宣传之外,更多的是通过圌山这一当下仍然活跃的旅游景点让黄明节得到更好的宣传。
圌山黄明节在2008年就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江当地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与传承创新措施。地方政府对圌山黄明节打造旅游文化节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推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治理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对圌山周边地区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黄明节作为镇江新区全域旅游规划中的重点节庆活动,更增添了祈福、养生、美食的时代元素。依托圌山周边的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低空旅游、VR观光等新兴旅游项目也将尽情呈现,四季可游,多维呈现“精彩黄明节”。“感恩自然、感恩先祖、教育后代”的“黄明旅游文化节”已成为长三角最具潜力的旅游品牌。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商业化的倾向,可能会出现脱离黄明节历史内涵的问题,也陷入难以让更多人了解黄明节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的困境。
黄明节的习俗依托于圌山,促进圌山的发展也就能够间接推动黄明节文化的传播。根据小组成员的多次实地考察,圌山的旅游业发展主要侧重于登山和露营,景点本身与文化的关联性并不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当代在黄明节登圌山的人越来越少。文化宣传的不足也导致了民俗背景与景观叙事的脱节。民俗非遗所依托的圌山风景区近年的发展商业气息过重,除了游乐设施、网红小吃街等设施与景点的文化内涵关联性不大以外,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也忽视了文化传播,而只是一种吸引游客的手段。就黄明节的传承现状来看,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创新要素,但很大程度上不能掌握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很多现代化的创新传播有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痛点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二、黄明节当代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圌山作为黄明节所依托的发展主体,吸引着一批批游客登高、观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黄明节的发展。当地的有关部门也有相应的宣传和发展措施,如打造“黄明文化旅游節”这样的品牌化文化活动。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圌山黄明节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圌山黄明节的受众群体十分有限
圌山黄明节作为镇江本地的小众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事实上其知名度并不高,节日辐射的群体十分有限。很多镇江本地人对黄明节的认识严重不足,甚至从未了解过该节日。当前,圌山黄明节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老一辈人之中,且代际之间的传承交流并不通畅,这就导致年轻人缺乏对节日的了解。年轻人登圌山,却不知背后的民俗内涵和文化底蕴。若不配合适当的宣传手段,长此以往,群众对于圌山黄明节的了解情况可能会更加低迷。
(二)圌山黄明节的地域性较为局限
位于宁镇丘陵东段、镇江境内的圌山,是黄明节发展的主要依托对象。群众提及黄明节,常常与圌山连称。不难看出,黄明节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传统民俗节日的极强的地域性,它仅仅在长江两岸的镇江东乡、扬中、丹阳、扬州等范围内保留了一些节日习俗。因此,黄明节的推广与发展难以跨越地域的局限,对圌山周边以外的民众难以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普及范围较窄,普及难度大。
(三)圌山黄明节的传承方式存在不足
目前,圌山黄明节节日活动规划更偏向于商业化,诸如房车营地、婚纱拍摄基地等设置,以及各种特色网红小吃摊点的入驻。我们不能否认旅游景区商业化给圌山带来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众对于圌山黄明节的关注。但是,仅仅依靠商业发展来促进节日的保护与传承是远远不够的。作为镇江市级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圌山黄明节的发展更应该超越经济意义,与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比起浮于表面的热闹盛典,圌山的旅游业发展更应当贴近文化,使得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景点商业价值的实现相辅相成。商业化并非不可取,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警惕过度的商业化发展。通过挖掘黄明节背后的文化印记,将商业化项目与当地文化紧密联系,在突出商业价值的同时加强人文气息。所以我们必须理性思考,这些商业化景点的设置与黄明节本身的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旅游景区随处可见的网红小吃、与节日本身关联性不强的房车营地等,都只能从一个侧面辅助黄明节更快更好的发展,而不能成为黄明节发展的重心。
三、黄明节活化与再生的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在前期考察阶段,团队除了前往圌山考察,还与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的副书记进行了交流,调研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历史沿革,分析现有传承模式,探讨了现有传承方式的优势与痛点。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非遗的发展有了丰富的机遇和创新的方式,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黄明节这种民俗类的非遗,并不像手工艺、乐器、舞蹈等非遗那样有特定的传承人,对于黄明节的传承则需要更全面的文化宣传,传承和创新之间要找到平衡点,以现代背景下人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传承。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副书记还特别强调不能为了创新而忽视传统,一定要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这才是对其真正的保护。
当下,有关黄明节这一民俗的文化知识还是多为口耳相传,缺乏教育渗透以及新媒体传播,在当代社会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不足。同时,当下的非遗产业并不完善,收益微薄,这也是为什么专注于非遗本身的项目越来越少而文化产业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产业化方式才会存在这样多的问题,商业气息过重使得文化传播被轻视,很多现代化的创新传承有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到河北承德考察期间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初心使命。为此,我们尝试提出一些发展新思路。
(一)完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完善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
虽然民俗类非遗没有特定的传承人,但非遗保护的实施仍需要一批引领者。选定代表性传承人,加强传承梯队建设,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壮大黄明节传承队伍,是当下可以完善之处。矫正价值观念,提高公众对“遗产地”的保护与利用的意识,不断深化非遗的理念认识,扩大节日辐射的群体。与当今时代融媒体结合,受众广泛,传播效果增强,吸引游客,推动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引起社会群体共鸣。调动社会各个群体积极性,集思广益,思维碰撞,以此推动圌山黄明节的宣传与传承。
(二)促进合理利用,以文促旅
黄明节登山活动是长三角地区最为盛大的登山民俗活动之一。与风俗紧密相关的景区建设有助于扩大传说的影响力,带动地方旅游业发展。景区建设应以彰显黄明节文化内涵为主,当下商业化、网红化的传承现状有待改善。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旅游业融合发展,挖掘消费潜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一批与黄明节、圌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路线、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支持将圌山黄明节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合理利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提高品质和文化内涵。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形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等在内,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在生产服务方面,通过购买产品,消费者可以领略到圌山黄明节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艺术享受,让文化通过实物宣传赢得口碑;为消费者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精神方面的需求,促进消费市场繁荣,推动镇江当地经济发展。
(三)融入全国民教育体系
尝试编纂地域文化教材,出版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将圌山黄明节相关内容融入镇江教学内容,开展登圌山过黄明节的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尝试从地域性教学。开展辐射状文化传播。通过建立圌山黄明节的历史馆,社会实践基地等方式,与学校合作组织研学旅行,让青年人对于圌山黄明节的历史有大致的了解,能够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乡土文化中的精华蕴含着民族智慧和民族情感,又兼具人文性、社会性和知识性,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激发青少年主人翁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其自豪感、归属感和家乡认同感,使圌山黄明节这一非遗文化节日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推广和继承。
四、总结
进入21世纪,文化自信作為衡量国家或民族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依据。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传统习俗、技艺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面临着衰弱甚至消失的危险。传承和保护非遗,就要积极让非遗走入百姓家,融入百姓的衣食住行。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认识,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文化热爱。现如今,我们对黄明节的认识以及黄明节的传播都不够深刻,也因为这些原因,鲜有人们将热爱投入其中。因此,黄明节文化传播就显得更加重要。黄明节节日影响很小,但不能因为其本身影响小而忽视,要尝试让黄明节走进百姓家,融入百姓的衣食住行。我们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是由像千千万个黄明节这样的小文化组合起来,如若我们忽略一个、两个、三个,不将它们加以保护传承,我们的优秀文化就会犹如一把散沙,流失的越来越多,留下的越来越少。因为我们的非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是不可分割,又相互影响的。
参考文献:
[1]顾远鹏.“东海孝妇传说”的创新性传承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0(08):46-47.
[2]镇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镇江市志:下[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3]王德刚,田芸.旅游化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存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01):16-21.
[4]王翰颖.文化自信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长江丛刊,2021(08):76-77.
[5]涂婉.文化软实力视阈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20.
[6]第二册 民俗学概论[M]//钟敬文.钟敬文全集:第1卷 民俗学卷.董晓萍,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7]左广斌.镇江东乡“黄明节”[J].中国老区建设,2007(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