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视域下虚拟媒介影像叙事研究

2023-09-22 09:06王文
电影评介 2023年13期
关键词:虚构虚拟现实宇宙

王文

在语义联系的早期,虚拟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一个技术术语,几乎触发了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思想。数字技术的虚拟性向公众正式引入虚拟现实的概念,以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手段重新发现和探索现实。元宇宙作为一种全新虚拟现实的艺术门类,赋能虚拟媒介传播正当时。元宇宙视域下虚拟媒介影像叙事将开启当代生活文化景观又一新的视角,试图将不断增加普遍性和准确性的虚拟媒介叙事模式用于推翻拼合在整体的、无层次的关系理论中,以建构更大的虚拟媒介影像叙事景观的结构形式。

一、元宇宙与虚拟媒介影像叙事互联性定义

(一)界定元宇宙及虚拟媒介

2021年,有关“元宇宙”话题讨论风靡全球,Meta公司主推元宇宙产品开发,使得科幻小说中的“元宇宙”概念流入资本市场。元宇宙可被综合定义为:在互联网时代借助多项虚拟现实技术,将现实的物理世界与虚拟的数字世界深度融合,从而构建一种虚实共生、人机交互的后现代(人类)社会高科技生活景观或生活状况。[1]喻国明总结出元宇宙被公认的四大核心属性:与现实世界的同步性与高拟真度;开源开放与创新创造;永续发展;拥有闭环运行的经济系统。[2]这表明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成为交融互通的两个平行空间:元宇宙制定“标准”和“协议”,以代码交替进入现实与虚拟世界,这种元宇宙平台建设也将无限持续发展下去,用户体验与社会生产会以统一的形式实现其经济价值。所以,元宇宙研究火热的原因源于元宇宙塑造了未来人类新的社会形态,社会虚拟化趋势助推元宇宙顺势出场。

虚拟媒介观认为所有媒介都具备虚拟性,并通过虚拟过程完成其媒介功能,对信息进行复制、记录、传递和再现,并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信息的同效性。[3]人类媒介史中的各种媒介技术最终都服务于虚拟空间中建构梦想和再现现实,并通过模拟和复制感官体验来实现对物理性肉身的自我超越。[4]虚拟媒介在直接性与超媒介性之间,在现实与虚拟中重塑前代和同代媒介叙事。

元宇宙本身就是深度媒介化的实践,其现实逻辑立足于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转型,打造一种稀缺的临场体验感。[5]元宇宙视域下虚拟媒介的技术支持得以改变,叙事手段、技巧和媒介叙事转置使得各种媒介叙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多变和复杂,多媒介平台的内容流动、媒介受众追寻的情感体验迁移行为也更加丰富。这种空前的互动过程促使多媒介融合,在用户需求、未来表征中的典型性形态特征、叙事形态、生产关系等方面都将发生巨大变革,使得散播中的虚拟媒介内容建立统一联系的媒介叙事范式。

(二)虚拟媒介影像叙事的形态特征

世界正处于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的影像革命之中,这场全球规模的虚拟媒介革命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行扩展。虚拟媒介正是这场革命的中坚力量和变革的催化剂,它有力量变革现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并创造出崭新的媒介叙事形态。其一,虚拟媒介影像中最关键的是“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其正是为分享某种虚构的场景或故事而生成。例如电脑游戏,具有丰富的叙事背景。其二,游戏世界的先驱者之一威尔·莱特在数字时代的早期就尝试开发电子游戏,2008年莱特公司制作了游戏《孢子》,游戏玩家可以控制整个虚拟物种进化过程,给用户提供了高度自由的创意施展平台,这在之前的游戏中前所未有。这种颠覆传统的游戏叙事方式——让玩家参与到人物情节的发展和故事的发展中,这些若干的虚拟身份,是虚拟媒介影像叙事产生的第二个形态特征。其三,《最终幻想》系列游戏的20年发展拥有堪比电影娱乐效果的逼真特效,普遍受欢迎的电子游戏《生化危机》《生化危机2:启示录》《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古墓丽影》等都被成功搬上大银幕。电子游戏和电影的融合只是新媒体进步的最初阶段,数字环境与物理环境的融合才是虚拟现实出现的标志。

基于此,现实的虚拟经济效益才会研发出更加丰富的虚拟媒介叙事,促进生产交易。当然,元宇宙概念的提出至今也备受争议,经过多角度思考和研究不得不提出虚拟媒介影像叙事影响下所要思考的第四个特征,即虚拟社会的治理问题。

虚拟媒介承载着多重角色,其影像叙事拥有巨大的创造力空间,这一新颖且关注表现策略的虚拟媒介叙事,时刻注重互动的新情节类型,用户的参与模式及沉浸式体验等新的互动关系是其本质追求。2016年,第一个虚拟现实影院使用三星Gear VR虚拟观影设备,让观众全方位感受虚拟世界中各个视角,VR虚拟现实影像技术给影视业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超强沉浸感盛宴。元宇宙概念下虚拟媒介影像叙事本质上正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的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用户体验和经济系统,甚至是现实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研发出能够更好地生产可交流性与易读性的叙事形态,建立和维护交流情境中的人际协调关系。

二、元宇宙时代虚拟媒介影像互动性叙事景观

基于元宇宙虚拟媒介叙事的关联性特征,建构现实与虚拟的超强谱系,需要分析元宇宙时代虚拟媒介叙事的可供性及其带来的形态特征变化、叙事形态变化、用户认知变化等內容,论述对于虚拟媒介互动性叙事产生的影响,挖掘元宇宙视域下实现虚拟媒介影像叙事意义方面的不同作用。虚拟媒介影像叙事拥有使象征分离于社会语境的能力,虚拟媒介的互动性是通过各种语义将主体与客体连接起来,受众与技术参与者使用表征性行动,同剧场理论的参与进行的表征行动,在虚拟媒介影像里可以扩展、增强和丰富思维、感觉和行动能力。

(一)虚拟现实技术未来表征中的典型性特征

任何新媒介的出现都是以技术的进步为基础,虚拟现实技术已从最初的尖端领域开始逐步发展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元宇宙赋能时代,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人工智能、虚拟仿真、人机交互和通信技术而成,是虚拟现实技术未来发展的典型性特征。《魔术师》以及其他赛博妄言小说就高科技世界中人的自身提出了深刻的哲学问题:假如人与技术的界限被模糊,那么什么是名副其实的人呢?[6]换句话说,未来更好地实现人的需求和体现人的价值,在媒介使用过程中怎样去平衡技术手段的使用程度,得以更好地投入应用领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虚拟媒介是一种技术消费者文化的产物,技术为个人的娱乐与自由提供了全新的可能。元宇宙时代,虚拟媒介超强感应用冲击着影像叙事的可能,改变了影像叙事的模型。这也促使虚拟媒介叙事生产者对技术手段有着更为积极的态度,其认识到当代媒介社会技术的爆发以及技术、文化和人的内部爆发的正负方面,倾向于对技术影响的评价与改进。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已经进入相当高的技术阶段,虚拟仿真(VR)技术综合计算机、人机交互、传感、人工智能等以三维信息创建虚拟环境。VR/AR主要应用于远程教育和娱乐领域、工业设计和产品检验领域、在线平台电子商务领域和用视觉、听觉与物理探测模拟场景领域。在远程教育和娱乐领域利用沉浸式三维VR平台使各学科都能拥有场景学习体验;工业设计和产品检验应用领域中建立虚拟模型,能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测试原型行为表现;在线平台电子商务领域让顾客进入虚拟购物平台享受VR零售购物体验;带有试衣间和T台的实体商店场景,用身体扫描技术让顾客在虚拟世界中试穿,感受现实中的体验模式;用视觉、听觉和物理探测模拟场景领域使人们沉浸式体验紧急情况或危险情况,评估专业人士和毕业生的工作技能等。

不可否认,元宇宙概念对虚拟与现实世界生活的限制产生巨大的突破,现实多元文化的传播活动也会过渡到超现实的虚拟空间信息传播中。[7]虚拟媒介提供了技术工具,其拥有与以往大多数媒介完全不同的互动传播功能。虚拟媒介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虚拟媒介技术提供了不同以往的资源和信息,让虚拟媒介叙事有了新型的社会互动和超越时空界限的未来表征。技术更先进的媒介拥有更强的虚拟性,对应实现的复制和再现效果更逼真和准确,所营造的媒介幻象也更生动,甚至是超越现实幻境,实现VR影像技术呈现的前景。元宇宙更是增强了人类开发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为虚拟媒介影响叙事,通过人和智能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释放了巨大的创造力。

(二)虚拟媒介叙事情节类型:互动性叙事模式的强化

虚拟媒介的根本属性即互动性,是真正独特的属性。[8]互动性是新媒介同旧媒介间最根本的区别性特征,美国学者玛丽-劳尔·瑞安在戏剧理论框架下将剧场隐喻分解的其中一个环节就是“用户同对象之间互动产生的一个情节”。虚拟媒介影像互动性叙事取得轰动性效果,需要设计精彩的叙事情节,将零散的事件和孤立的部分整合成完整的故事,发挥数字虚拟媒介强大的表征能力。虚拟媒介互动性叙事模式即主题和情节类型同互动媒介进行对接,而设计互动叙事时首要考虑故事的情节类型,因为情节类型预设了人物角色、组织结构、互动参与的程度与范围,以及相应的审美体验。[9]瑞安在《互动叙事、情节类型、人际关系》一文中对互动性叙事的实施提出了3种潜在的情节类型:史诗情节、戏剧叙事、认知情节和后增加的肥皂剧情节类型,不同的虚拟媒介对不同的情节类型或叙事性模式有着特别的适用关系。

史诗情节关注的是孤独英雄的业绩,聚焦身体动作,故事结构可以无限制增加新业绩和插曲,呈现所谓的“增值叙事性”。所以,史诗情节长期受到游戏设计师的青睐,常见于射击类、历险类等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中。“行动”在史诗情节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容易通过键盘或游戏板来实现各种身体动作的象征,而“增值性叙事结构”可以设计成很多关卡,至于设计的模式和形态可以有丰富的选择类型。史诗情节的另一个区别特征是英雄游历,其英雄孤独式个性使得人际关系在游戏设计中无足轻重,一般其他角色只是简约成敌人或帮手的固定角色。当然,追求沉浸式空间体验的史诗情节也给计算机3D图形引擎带来巨大的发挥空间。

在瑞安看来,数字虚拟媒介最难实施的是戏剧叙事的情节类型,戏剧情节的重心是人际关系网络的演变,最主要的是体现心理层面上人物的身体动作和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戏剧情节的叙事结构在呈现、展开、高潮和解决环节都较严格,没有拓展的余地。戏剧情节主要是人物角色之间的语言交流,技术层面上要求能恰当的理解玩家的自然语言输入,这就需要人工智能精巧地模拟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推理能力。[10]认知情节受解谜的欲望驱动,其标志是叠加两个故事:一是过去发生的故事,其组成事件有待调查;二是发现真相的调查故事,由玩家的行动实时创造。认知情节仅次于史诗情节特别适用于互动叙事的情节类型——将玩家置于侦探角色,偶尔插入打斗场景,其所实现的审美体验表现在好奇的空间探索,从而发现意外的结果。这种认知情节很难做到控制悬念,与玩家期待长久的形成一种抵制性互动相矛盾。肥皂剧情节实施的是表现不同人物的命运先相交错,此类叙事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以封闭式事件结尾,而是以命运线索串联的插曲無限续接。

虚拟媒介的叙事情节类型各尽其用,都会通过言外行为情境、话语模式、故事层次相互作用,极大地扩展了基于语言的叙事手段。然而,可变性虚拟媒介叙事架构包含可变话语、可变视角和可变情节。虚拟媒介在互动传播中的叙事设计具有丰富的可变情节类型,虚构世界的事件并非想象性地先于叙述行为,而是通过屏幕话语的叙事模式在事件描述时发挥作用。

(三)虚构与认知:虚拟媒介的超文本故事空间

法国学者梅洛-庞蒂指出,“不带任何预设地拷问自然,不是从知识出发来说明知觉,而是从知觉出发说明知识。”[11]现代虚构运动的理据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虚构运动的理据之争主要是隐喻与转喻之争。研究认为,虚构运动可基于单一、基本的认知活动,亦可基于组合、复杂的认知模型,其认知操作可包含隐喻、转喻的各类变体及组合。[12]隐喻或转喻借助想象,连接感觉和思维两端,起到信息传递的关键作用,帮助人们实现虚构运动的完形识解和认知通达。虚拟媒介借助虚构运动中的隐喻和转喻的各类变体支撑虚拟媒介影像叙事的知觉渠道,使虚拟媒介在语言、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充分发挥媒介叙事的可能性。传统叙事理论致力于提供对叙事及其要素的静态特征的刻画,叙事理论家把一个整体的作品分解成诸要素,并不关心这些要素能否用来“组装”或“制造”新的故事或故事组。虚拟媒介叙事则是非分解性的、生成性的,各种媒介叙事的要素和关系是根据虚拟技术引起特定效应的功能来理解,而不是在传统的静态文本结构层次上。

虚拟媒介影像叙事则通过语言表征时间性、变化、因果、思维和对话,表征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的差异;以影像形式将观众沉浸到空间中,表征人与环境的视觉外观;用声音这种纯粹的形式捕捉时间的流动,暗示呈现—展开—解决的叙事格局。[13]虚拟媒介叙事文本是在生产和呈现的过程中使用数字媒介技术保障数字文本的运用,这种虚拟文本之所以对数字虚拟环境产生依赖,是虚拟媒介对不断变化环境的响应能力,用户对虚拟媒介的互动性输入使得虚拟文本的互动特征表现在一个动态的文本系统中。超文本的虚拟媒介叙事充满了智能实施者参与各种行动和所发生事情的情节,这种足够抽象的叙事逻辑语义是一种灵活的普遍认知概念,并且包含广泛的虚构运动中的变体,虚拟文本情节的复杂多变正是由于这些虚构运动变体层面的叙事受到虚拟媒介技术手段的影响。超文本的虚拟叙事是可能世界对文本现实世界的替代性,虚拟世界是对文本现实世界的心理表征,是叙事者所表现的超文本现实所呈现的可能的虚构。这种虚拟文本叙事随着时间或叙事者信念的演变,文本现实与超文本虚拟间相互运动,在各自的运动轨迹上叙述出不同的故事。

虚拟媒介影像叙事文本性内部存在多种文类,不同类型利用不同的属性。虚拟媒介文本叙事系统将整个世界联系起来,文本语义范围更加广阔,包括任何语义类型:“事实陈述、总结、象征阐释、叙述者表达或读者形成主观判断”[14]。虚构运动的语义通达逐层进行,借助隐喻或转喻传递,虚拟媒介影像叙事支撑的文本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个体认知模型,也可能为叙事体验生产创造性的替代。文本的能量场产生了超于传统的转变和再生;程序设计时,固有文本类型已成为超文本的经典叙述形式,其建构的“故事空间”是巨大的,成千上万的文本汇聚在一起并相互链接,这些链接产生的联想性踪迹促进了创造性思维,这些巨大了链接网和节点开始处理大量的小文本块,以此产生了错综复杂的思想网络,这远远超出了虚拟媒介影像读者在合理范围内的访问和获取信息的极限。超文本的虚拟媒介思维还意味着为虚拟媒介影像读者活动赋予意义,读者对虚构世界的介入是外在的和观察式的元虚构层面,实现认知通达。

三、沉浸式情感体验:元宇宙赋能虚拟媒介影像叙事

阿帕杜莱认为,个人因素是景观学说的最终落脚点,他所提到的想象世界由全部世界特定历史时期的个人和群体的想象所构成。[15]虚构语义学的形成,使情感反应问题成为虚拟媒介叙事结果中最值得探讨的命题。关于虚构作品情感反应的论述主要围绕是3个命题架构:大多数人对纯属虚构的人物、客体、事件等具有情感反应;相信人物、客体、事件真实存在,才能产生情感反应;无人在认为生活世界纯属虚构的同时又相信它们是真实的;这是3种必不兼容的命题。促进沉浸式情感体验的机制可以从虚拟媒介信息的深度与广度获得启发,虚拟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有时看似脱离于真实生活,单一的赋予娱乐的目的,但虚拟媒介叙事信息又是日常生活的中心,其对受众产生的直接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提出了“沉浸式情感体验”,而“沉浸式”本身已经成为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体验特征,那么,论述“元宇宙赋能虚拟媒介叙事发生了什么变化?元宇宙视域下的‘沉浸与虚拟现实中的‘沉浸有何不同?”能够促使元宇宙视域下情感体验发展以及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得以塑造。

(一)虚拟现实中的“沉浸情感体验”与元宇宙视域下的“沉浸情感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上的意义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一个三维模拟环境,可以是真实或想象的,用户可以通过探索或操控与之互动。虚拟世界经常以“沉浸”来描述使用体验,沉浸于虚构世界始终是虚拟媒介叙事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快感体验。虚拟媒介叙事沉浸式情感体验中使用者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运动感等多感知层面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瑞安将沉浸划分为两大范畴:游戏沉浸和叙事沉浸,其中叙事沉浸呈现为5种形式:空间、认知、实践、情感、社会,满足了一定的感知需求。虚拟媒介产业的设计者以更加复杂的媒介文本表达了明确的虚拟媒介内容,由受众来理解虚拟媒介产生的信息,赋予各个环节的意义实现。

元宇宙视域下的虚拟媒介影像叙事具备超强的表达资源,区块链接、交互技术、游戏引擎、人工智能、通信网络和物联网技术使得用户对虚拟媒介的输入产生了超强体验感的互动性,参与模式可以全面融合、连接或重组。传统影像的时空叙事方式也被VR影像所打破,虚拟媒介产业的受众可以玩一款VR手游、一场与虚拟人的互动或虚拟场景模拟体验,这不仅仅是只是让受众参与,虚拟媒介叙事传播中还赋予了积极的受众权力和能动性,可以选择性地自由进入不受现实因素限制的虚拟空间中展开自己一重甚至多重虚拟空间的生命体验,进而进入为超越现实世界的、更高维度的新型世界。元宇宙世界强调的虚拟媒介影像叙事的沉浸式体验力图打破虚拟与现实的屏障,混合现实,虚实相融,将更加多维的叙事线索、自由的叙事视角、能动的叙事话语构建以人的视角为前提的未来双栖社会生态。

当然,不论是虚拟现实中的“沉浸情感体验”,还是元宇宙视域下的“沉浸情感体验”,虚拟媒介设计者不能保证他们设计的信息能够按照他们所希望的方式传达,但所有的受众从不同强度技术支持下都会对虚拟媒介叙事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框架,英雄的、宗教的或道德的榜样所产生净化的快感都可以把不同的行為模式有效地传达给读者或者观众。另外,虚拟媒介的“假扮”是一种想象活动,展示了想象的力量,能够显露人在现实中未曾意识到的实际性格,这其中围绕的虚构情感是对现实情感的无意识置换,将关注的焦点转向所想象和描绘的人物或事件的思想,在虚构和假扮意义上,对虚构人物与事件做出了情感反应。瑞安也提出:“虚构的读者并不刻意扮演作者所脚本化的角色,虽然受众的情感受作者的词语所诱导。”

总之,虚拟现实中的“沉浸情感体验”和元宇宙视域下的“沉浸情感体验”都是一种对虚拟媒介虚构的情感反应,可以解释为在认知的一个自主维度上起作用,在自我中心的情感讨论中影响虚构世界中个人的感觉,这种沉浸式情感体验需要在两种背景下的虚拟媒介叙事内容和情节类型的各个环节加以关注和执行。虚构情感的信念应以虚构世界观为参照,才能在个人中心化的过程中实现沉浸式情感并在心理上成为现实的可能,在当今不同寻常的虚拟媒介加速更迭的时代,这种被表征为虚拟叙事中的现实世界的实现越来越成为可能。

(二)元宇宙视域下情感体验发展之社会生产关系的塑造

元宇宙的影响力快速从科技和商业圈的传播扩展至政治、社会、文化和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众多企业和品牌开始积极布局元宇宙相关产业。元宇宙虚拟媒介技术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全要素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模式,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元宇宙视域下虚拟媒介为互动性影像叙事的各种模式也提供了一个便利框架,数字化媒介革命扩大了超现实的领域,数字化图像技术使得虚拟媒介叙事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和超越,提供了大量一度只能成为梦想的视角,宣告了“关于客观事实的幼稚想法”的终结。[16]

虚拟媒介影像技术赋能远程教育和娱乐领域、工业设计和产品检验领域、线平台电子商务领域和用视觉、听觉与物理探测模拟场景领域,带来虚拟媒介选择的增多。通过建立和连接虚拟社区的虚拟媒介,人机交互场景的不断延伸更加机动灵活。虚拟媒介的崛起,使媒介的选择快速增长,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期望和日常生活模式,创建了更加密切、更具活力的现实世界,人们开始习惯性地将虚拟媒介进行混合杂交,以满足需求。同时,人们的自娱自乐终将会被娱乐的期待所代替。虚拟媒介已经开始渗透到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各阶层,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步多媒介输入,人们每天面临的选择数量被争夺了时间和注意力,云游和经历世界的方式会不会是一种更好的生活体验方式?虚拟世界中,物质形式的交通工具也不必要,虚拟媒介就是运载工具。虚拟媒介逐渐开始改变人们的社会化和界定自己的方式。

结语

“元宇宙”是一个全新的机遇,人类社会要立足于元宇宙视域下进行虚拟媒介叙事革命。虚拟媒介对影像叙事拓展了无限的可能,对叙事模式、认知模式、身份建构、技术支持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场全球性元宇宙视域下虚拟媒介传播为调和媒介的叙事内容和情感维度上沉浸式叙事体验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受众从虚拟媒介影像中获取虚拟媒介信息的积极阐释,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虚拟媒介,理解虚拟媒介信息意义,显示了媒介使用在社会关系中的体现方式,塑造了媒介使用的社会语境。当然,虚拟媒介影像人机互动叙事景观,影像与观念各行其道,其相互流动的速度、规模和数量巨大,并创作和形成了新的市场。但是互动生成中的沉浸式叙事体验是极其复杂的,要让虚拟现实的媒介成为心灵和身体完整栖息地的隐喻,追求沉浸式交互体验。

对元宇宙视域下虚拟媒介影像叙事的未来要进行切实、严谨地展望,要改进技巧,制定成熟的技术标准,配置完善的虚拟媒介影像叙事形态,让互动性将观众从观看体验的被动中解放出来,把用户变为“呈现和塑造故事的积极伙伴”,促进元宇宙经济系统的闭环运行,构建“以人为本”、虚实相融的人类未来的双栖社会生态。

参考文献:

[1]魏开宏,苏媛.国外元宇宙研究述论:热点、堵点与愿景[ 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121-139.

[2]喻国明.元宇宙:以人为本、虚实相融的未来双栖社会生态[ J ].上海管理科学,2022(01):24-29.

[3]刘宏宇,张怡然.虚拟媒介观开启的媒介人类学研究进路[ J ].当代传播,2021(04):61-65+68.

[4]周逵.虚拟现实的媒介建构:一种媒介技术史的视角[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8):29-33.

[5]陈昌凤.元宇宙:深度媒介化的实践[ J ].现代出版,2022(02):19-30.

[6][美]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34.

[7]董晓晨,吕丹.元宇宙视角下媒介变革对多元文化传播的影响[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06):30-32.

[8][美]玛丽-劳尔·瑞安.跨媒介叙事[M].张新军,林文娟,等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309-311.

[9][10][13]张新军.数字时代的叙事学——玛丽-劳尔·瑞安叙事理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11-123.

[11][法]梅洛-庞蒂.梅洛-庞蒂文集(第8卷):眼与心[M].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1.

[12]杨京鹏,袁凤识.隐喻,转喻,还是隐转喻?——虚构运动认知理据研究[ J ].现代外语,2022(04):451-463.

[14]Laure M R."book-review"Possible Worl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and Narrative Theory[ J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1993(3).

[15][英]特希·兰塔能.媒介与全球化[M].章宏,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16][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導论[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21.

猜你喜欢
虚构虚拟现实宇宙
宇宙第一群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虚构的犹太民族?
REALITY BITES
这宇宙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真正非虚构的叙述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