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小乐 张明凤 周晶
[摘 要]工匠精神是指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认同。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工科院校应主动承担起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的重任。工匠精神作为工科院校的精神内核,是学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源头活水。当前,工科院校在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梳理工匠精神培育现实阻隔和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基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层面,强调育人主体的全面性、育人过程的连贯性、育人模式的系统性,凝聚育人共识促成多元协同,融通关键环节注重全程衔接,拓宽育人渠道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工科院校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提供启示。
[关键词]“三全育人”;工匠精神;工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07-0049-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强国。”[1]无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始终是提升中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他们身上蕴含的工匠精神是迈向创造强国的内在支撑和恒久动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经济社会的提质增效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教育部自2018年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三全育人”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的必然要求。工科院校作为一种特定的高校群体,拥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承担着培育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大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三全育人”工作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培养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深扎不辍的工科人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时代予以工科院校的重任。
一、逻辑起点: 以“三全育人”模式培育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十年行动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申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精神动力,工匠精神一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大会上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做出了解释,即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一概括内涵深刻,包括了三个递进层次,即敬业精业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开拓创新的制造理念。其中,开拓创新和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的最高层次。[2]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3]在培育内容上,工匠精神是工科教育的精髓,“三全育人”则是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的目标,两者都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在培育目标上,德才兼备、德艺双修的人才定位,契合“三全育人”中所蕴含的立德树人理念。在培育方法上,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坚持教育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三全育人”强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体系。可以说,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三全育人”在培育目标、培育内容和培育方法上是共融共通的,二者关联紧密,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三全育人”理念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科学指导,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载体。因此,就工科院校而言,在“三全育人”的改革过程中,应该将工匠精神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核,成为学校“三全育人”工作的源头活水,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三全育人”体系,其具体内涵如下:
(一)全员:强调育人主体的全面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事物发生关系。孔子也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高校学生作为即将迈入社会的群体,必须要与不同的人交流接触,这是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也是个体增益的重要举措。全员培育是相对于过去将培养工匠精神的重担托付给专任教师的单体维度的调整和提升。孤掌难鸣,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确立共同的教育目标,广泛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明晰各育人主体的职责和使命,不仅包括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主体,如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实训导师等,也包括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学校管理者、优秀校友、专家学者、能工巧匠等。发挥他们各自的身份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实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助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二)全过程:强调育人过程的连贯性
大学时期是个体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期,也是学生自我成长和夯基固本的重要关口。匠心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工匠精神的培育也不是谈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而是一份需要长期计划和经营的事业。工匠精神的全过程培育就是打破过去那种间歇性、暂时性培育的状态,坚持培育的连续性和前后环节顺利对接的流畅性,在学生从入校到就业的全时段,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学生成长的所需所求所盼。基于此,高校需主动加强对工匠精神的解读,结合学校和地域特色,设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精心谋划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培养工作,把握重要的时间节点,框定重点任务,构建涵盖入学教育、升级教育、实习实训、论文撰写、就业毕业等全过程的工匠精神培养方案,注重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同时,在培育过程中,着力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育人渠道、考核评价等统一起来,强化育人成效,建立和完善工匠精神培育的常態化机制。
(三)全方位:强调育人模式的系统性
全方位育人关键在于发挥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等多个场域的育人功能,但由于资源、功能、结构等因素,各场域在发挥育人功能时无法形成互补互通的融合效应。就工科院校学生而言,对其影响较为深刻的场域有实训室、学校、企业乃至社会。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普世价值和优秀文化,涵盖了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核心价值,它可以作为一种连续状态贯穿于各场域中。高校需要以工匠精神为主线,突破空间限制,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由扁平化、说教式向立体化、沉浸式转变,让工匠精神像空气一样浸润到各个场域中,落实到实践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等各个方面,实现育人工作的共融共通,达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目的。
二、现实省思:“三全育人”视域下工匠精神培育问题观测
工匠精神“三全育人”效果的提升受制于多种因素,从人员、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审视和分析制约现实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共享价值未形成,全员培育难以形成系统合力
共享价值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和提升作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分享、认同的价值尺度和工作目标,形成思想意识上的聚焦统一,并使这一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从而奠定全员育人的认识基础。反之,如果不同的育人主体各自为政,囿于自己工作的子目标,则难以形成凝聚力,可能引发“壁垒”现象出现,导致教育合力无法形成。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面临共享价值的缺失,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育人主体工匠素养的缺失。工科院校在教师职称评审、绩效考核、津贴补助等方面以“科研能力”为核心,甚至视为决定性因素,存在轻视“技师”的偏见,广大教师在论文和职称上埋头苦干,“双师型”教师比重较低且转型积极性不高。这种以“校门对校门”方式培养的理论人才,缺乏企业工作经验,没有在一线“摸爬滚打”,教师自己都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家,更谈何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二是经济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虽然现在许多高校都以综合素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许多高校尚未认识和感受到自身的使命和价值,在短平快的社会节奏和效率为先的价值观念冲击下,高校一味地催促学生去机械地占有理论、磨炼技艺,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处世之道的职业精神培育被严重忽视。此外,学生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專业学习、证书考取和技能提升上,认为这些才是企业的通行证,而对语言表达、艺术涵养、人生信念等的养成漠不关心。三是对工匠精神的量化和评测不足。在经济社会,如果产品投入与产出不对等,产品或许会面临退出市场的危机。而对于教育,尤其是隐性教育,同样存在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如果投入成本较高,收获的结果却与付出的劳动和精力不相匹配,就无法对工匠精神进行量化和评估。[4]此时,工匠群体尚且只能在偏好精确、强调量化的社会夹缝中生存,更何谈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因此,强化对工匠精神培育成果的评测是凝聚人心、肯定成果、激励前进的重要举措。而现实是当前的许多工科院校在考核评估方面仍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问题,采取的措施多是单一的、静止的书面考试。[5]这种评测方式无法对课程的实施情况和学生学习效果做出全面诊断和反馈,轻视学生在实践中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导致学生学习投入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二)要素匹配不当,全过程培育难以实现有效对接
全过程育人在于打破以学术学位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传统培养体系,主动对接行业和国家发展,学校和企业之间在培养目标、要素、资源等方面形成对接,完成过渡。而当前的最大问题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与行业需求不匹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的偏向。新时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单纯要求其适应岗位工作,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当前很多地方工科院校过度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磨炼,花费大量的资源和课时在专业课教学上,以培养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为主要内容的通识教育课和公共基础课不受重视,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传统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而且很少有涉及工匠精神方面的内容,与企业实践和产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实业界也未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二是课程设置相对稳定且封闭,专业之间交叉少。当今社会处在日新月异、变化莫测的快节奏中,各种新兴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行业是以社会贴合度和灵敏度作为用工标准的,如果工程师或工匠安于现状,凭经验翻皇历,对行业领域需求的变化不敏感,必将被行业淘汰。目前的窘境是学校仅供企业选择的学生是既定“专业目录”框架下生产出来的 “标准件”和“温室花朵”,相对稳定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思维固化,循旧例找教材,无法迅速应对行业技术迭代、创新发展等变化带来的挑战。此外,新型技术的发展,不仅在于“快”,而且是多种技术融合、多元思维并存的结晶,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和壁垒。桥梁的建造是美学、力学、数学跨学科而成就的,而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也是拥有跨学科知识、跨学科思维方法的“一专多能”综合性人才。这个“跨”何时能变成浑然一体,关乎着未来卓越工程师培育工作的成败,也是目前亟待化解的矛盾之一。
(三)各方联动不够,全方位培育难以形成融合效应
全方位育人是指把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在空间上落实到各个场域和载体,多个维度协同推进,各个环节在目标、功能、资源、策略等方面实现 “互补互动、协同联动”。目前,工匠精神培育工作难以实现融合效应,归根结底在于载体方面的联动不够,尚未生成适合工匠精神孕育发展的环境,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环境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尚未建立支撑工匠精神生根发芽的文化体系。从社会层面上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手工业逐渐被机械化大生产取代,尤其是一些年代久远的工艺,比如古法烹饪、榫卯结构、服饰裁剪等传统文化的断层,使精雕细琢、庖丁解牛式“工匠精神”日趋没落。从家庭层面上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功利性读书理念始终贯穿学生的读书生涯,现实的“成功学”使高薪工作、考研升学等眼前利益备受家长推崇。从学校层面上看,现在大学校园创新创业、竞赛拿奖、考公考研等搞得如火如荼,很少有大学沉下心、踏踏实实钻研技艺,宣传工匠精神、“螺丝钉”精神已经离我们很遥远。诸如此类,致使厚植“工匠精神”养成的土壤逐渐地腐蚀殆尽。二是校企联动不够,理论和实践脱节。工匠精神的培育依赖于具体的实践情境,只有让学生在实际工作情境参与产品生产过程,克服生产中的重重困难,才能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指引下制造出卓越产品所带来的成就感、价值感,工匠精神才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离开实践谈工匠素养的培育只会成为“空中楼阁”。而现实是几乎所有的大学实习都处于次要地位,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实习实训变成了验证课堂理论知识的环节,学生将企业实习视作毕业的一个过场。
三、实践路径:基于“三全育人”理念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的优化思路
党的二十大强调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强烈呼唤职业人的“工匠精神”。工科院校作为培养制造业人才的主阵地,应主动承担起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的重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培养体系。
(一)积聚育人共识,促成多元协同
实现全员育人,必须转变育人理念,积聚育人共识。工科院校必须认识到高校所培养的不仅仅是学有专长的劳动者,还是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强国的主力军,空有一身知识技能,缺乏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价值追求和职业态度,是不可能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学校要放远目光,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使命,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推进育人力量交流融合,建设一支能说会做善研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出“德技兼备”的大国工匠,工匠之师尤为关键。政府和高校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配套制度激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或者聘请企业一线“工匠”担任高校的兼职导师、技能师傅、创新创业导师等,接受教学方法的培训,选择有针对性的工作内容,制定考核及评优细则,通过引进和送出活动,帮助学校及时掌握行业人才需求动态和技能培育方向,为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提供双向支撑。二是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政府主管部门需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创设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上升通道及空间,使技能人才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深入挖掘卓越技术人才,加大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同时综合运用事迹报告、网络宣传等手段,充分发挥工匠的典型引领和辐射示范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三是改进和创新评价考核机制,激发各主体的活力。建立过程考核评价体系,把“工匠精神”教育效果考核贯穿于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全过程中。教师评价层面,充分发揮工科院校的地方特色,以 “匠心”育“匠人”为出发点,改革教师考核体系、职称职级评审制度等,增加师德、教学、实践、服务等在评价考核中的比重,激发“工匠之师”的内生动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举办“双师型教师”“教学名师”等评选活动,让师德师风成为 “工匠型”教师培育的主轴线。[6]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健全激励制度,力破“五唯”,对于业绩优秀和贡献突出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职称评聘、福利待遇中给予适当倾斜。在学生评价方面,应在学业评价体系中突出和强化工匠精神达成度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脚踏实地、精研细磨、不骄不躁、锐意臻美的匠人素质,构建自评与他评、定性和定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化、多元化评价模式。例如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学生培养大数据,引入企业、辅导员、专任教师共同参与考核,设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例如技术的熟练度、对产品的热爱、学习的态度等,让学生及时收到反馈,意识到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二)融通关键环节,注重全程衔接
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学校特色和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工匠精神纳入课程标准编制、教学大纲核准、设计教案课件等方面,贯穿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习实训等。[7]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形成全程教育串联。建立起从新生入学教育、学业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的闭环型完整教育过程,把工匠精神融入学生学习、实训、生活、科研的各个环节。同时,针对不同地域学校、不同学科特点、不同专业年级等差异,让教育有的放矢,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教育供给侧方面加强优化匹配,分类分层、分级分项设计好各个阶段培育的工作重点和方法措施,切实提高工匠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面对低年级学生,应着重帮助学生熟识自身专业、扎实理论基础、制定专业规划、明晰未来的前进方向,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打下基础。面对高年级学生,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参加实习实训、进入单位锻炼,不仅可以检验大学期间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在社会和学校之间实现良好衔接。二是深度把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教育内容与工匠精神所蕴含的内容有许多共通之处,思政课教师应当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在各门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涵。[8]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包含了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基础的课程,在讲授理想信念时,可以引入“大国工匠”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工匠背后的信仰坚守。在焊接岗位奋斗50多年的艾爱国同志,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助力港珠澳大桥、南海荔湾综合处理平台等超级工程的建设,凭借一身绝技和执着追求,实现了自己当初写下的“攀登技术高峰”的目标,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荣誉称号。另一方面,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基于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在教育形式上可以突破课堂和教材,采用专题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如建筑专业的“勤”“慎”“细”等品质的培育仅通过课堂教学很难实现。可让学生进行实地勘探调研、查找与分析问题、绘制和搭建模型等,使学生从当下的实事中汲取鲜活、具体的养分,感受建筑背后的文化与价值。三是结合行业实际需求开发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实训实习和顶岗见习等教学环节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加强教学内容与产业界的联系,教学内容要充分反映学科新进展和行业新变化、新成果,让学生及时掌握技术发展和行业变革的新趋势。[9]此外,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突破传统的制度束缚,多开设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营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氛围。结合地域和学校特色,推出精品课程,充分挖掘当地知名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本地杰出工匠的先进事迹,通过校本课程的方式,激发学生增强学习工匠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拓宽育人渠道,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
全方位育人要求不断拓宽渠道,把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下移至不同教育环节和教学场域,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着重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工匠文化是孕育工匠精神的土壤,作为全校师生共同工作、学习、生活的集体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言行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是培育青年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渠道。工科院校可围绕工匠精神这一主线,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着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如设计学校人文景观、建设非遗文化展馆、举办“匠心”论坛、组建“工匠精神”宣讲团等,或邀请非遗传承人、杰出工匠、知名校友来校交流,同时注意选取学生身边的工匠事迹,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工匠模范,观摩精湛技艺。高校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隐性课堂的作用。二是搭建网络培育平台。信息时代,网络媒体因其具有方便性、及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是传承工匠精神必不可少的方法和载体。高校应顺应形势,主动进行“网络转型”,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一方面将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与思政课程的传统优势紧密结合,将乡土资源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挖掘一批富有地方民情社情特色的工匠精神典型案例与人物,创作具有网络亲和力的“微电影”“绘本”等作品,举办“云讲坛”“云班会”等。如湖南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了国家非遗项目名录,可将该元素与学校的建筑专业相结合,融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另一方面,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翻转课堂、微课、慕课、VR等载体作用,突破时空界限,开展情境式教学、专题式教学、任务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三是深化产教融合下的校企合作。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以丰富的知识和先进技术为支撑的,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建立资源、信息共享的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渠道。[10]企业要积极接纳学生实习实训,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杜绝“走过场”和形式主义,学校和企业需要对学生的实践时长有严格要求,而且明确以正式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进入工作状态,建立科学严格的实践学习督查、考评制度。通过企业文化熏陶、生产过程亲身参与、实训导师指导示范等沉浸式育人方式,把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文化一点一滴灌输到大学生心中。
总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这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校“三全育人”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视角,来审视和分析工科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全貌,在育人环节上,强调育人主体的全员性、育人过程的连贯性和育人模式的系统性。工匠精神培育是工科院校的核心工作之一,关乎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新时期,“三全育人”工作任重道远,工匠精神培育道阻且长,各高校只有深化认识、拓展主体、延展时空、伸长触角,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创新发展,高校育人方能行则将至、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刘伟杰,王可月.“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2).
[3]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2017-02-27.
[4]徐彦秋.高等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江苏高教, 2020(12).
[5]谭璐.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地方工科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5).
[6]李科锋.工匠精神融入民办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价值与路径探索[J].就业与保障,2022(7).
[7]徐迪静,张慧波.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
[8]李芳,何强.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6).
[9]邓志华.我国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多层面培育路径[J].社会科学家,2020(8).
[10]刘霞,邓宏宝.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形成机理及培育方略[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