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刚
[摘 要]思政课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不仅是防止教学过程中建设性和批判性被割裂的现实需要,更是增强思政课思想性和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必然要求。实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必须抓住教师这一关键,坚持以建设性为主导、融批判性于建设性之中。
[关键词]思政课;建设性;批判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07-0004-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性是其根本。同时,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1]那么,思政课如何才能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这是很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
一、思政课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科学内涵
思政课不是简单的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的通识课程,而是包含着特定政治导向和价值目标的意识形态课程。思政课的建设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是思政课能够用先进思想理论武装人的关键所在,与思政课的批判性相比,不能不占主导地位。对思政课来说,批判性是手段,建设性是目的,批判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批判是“破”,建设是“立”。因此,思政课无论怎样改革,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使命不能丢,建设精神家园的思想不能动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性是其根本。”[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性是指思政课特有的帮助青少年建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能力和性质。思政课的建设性不是抽象的,而是有明确内涵规定的。就思政课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原理课、概论课、纲要课,还是思修课,都是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科学性和明确的实践性,决定了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己任的思政课必然具有改变世界的建设性。
就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来说,建设性更是不言而喻。中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2]文件要求思政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3]中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4]
就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来看,建设性是题中应有之义。中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5]
思政课建设就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6]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批判性是指思政课对各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错误观点和思潮进行的辨别、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属性,以及对社会问题和矛盾的批判性思维。思政课的批判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批判性,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直言:“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做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7]他强调:“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8]马克思倡言:“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事物。”[9]这一批判精神,贯穿马克思的一生。马克思早年的著作,几乎都冠以“批判”之名;晚年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加深刻而犀利。正如列宁所指出,马克思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承袭了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精神的思政课在面对错误思潮的时候,必然要高扬批判的武器。
当前,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构成挑战的主要是来自西方的自由化思潮,诸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等。这些思潮已经对青少年的信仰和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西方民主宪政、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认清种种错误思潮的实质和危害,不为其迷惑和欺骗,是思政课发挥批判功能的价值所在。
二、思政课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内在逻辑
(一)防止教学过程中建设性和批判性相割裂,需要坚持二者相统一
思政课的建设性和批判性,是思政课作为意识形态统一体的两大根本属性,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既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思政课的一体两面,建设性和批判性的功能各有不同。建设性重在“立”,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构筑青少年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其根本使命。建设性对思政课创新发展具有正面推动作用,是思政课正能量的具体体现,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批判性重在“破”,辨析和反对错误观点、错误思潮,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对错,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批判性是反向作用于思政课的改革和发展,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的着力点虽然不同,但二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却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建设性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第一目标,批判性是为建设性服务的。在这里,建设性是目标,批判性是手段,意识形态上的“破”是为了意识形态上的“立”,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说服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正确处理建设性和批判性的关系。 一方面,要大力强化思政课建设力度,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意识形态主阵地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要发挥思政课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的功能,针对意识形态领域错误思潮泛滥和网络空间错误观点表达,要勇于拿起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武器,对这些错误思潮进行理性批驳,揭露其性质和险恶用心,防止青少年学生误入歧途,成为错误思潮的牺牲品,帮助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思潮,理性评价是非曲直。
坚持思政课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是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前提,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将二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的现象。那种把二者割裂开来的做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一方面,如果教师拘泥于“政治正确”,在课堂上只讲正面的、正能量的东西,那么弘扬主旋律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教学效果可能一般。因为就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来讲,只有经过正反两方面对比,学生通过独立判断得来的知识,才会在头脑中扎下根。没有对错误思潮的批判,学生对正确东西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难以实现科学理论入脑入心的目标。此外,这种只讲成绩不讲缺点的非批判性讲授还会使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是在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从而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产生事与愿违的负面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教师错误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是批判的”这句话,无限放大批判的尺度,从而不加区别地到处使用批判的武器,把矛头对准社会现实,西方社会思潮和错误观点要批判,中国改革开放出现的问题和丑恶社会现象也要批判,这样批来批去,很过瘾,很解气,错误社会思潮和错误观点是被你一一批倒了,学生们听课的情绪也可能被点燃,但思政课要传导给学生的正能量没有了,学生们接受的都是负面的信息。如果思政课教师只会批判而不懂建设,即使学生再喜欢,思政课因主流意识形态失语,只破不立,也算不上成功,甚至会导致学生价值观混乱和行为失据。
凡事不破不立,破是为了更好地立,思政课改革创新也是一样。建设性和批判性是思政课的两大属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善于把这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使用,避免顾此失彼,才能使思政课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吸引力,需要坚持二者相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顾名思义,既要有政治导向,更要有思想内涵。只有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才能增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可以从建设性和批判性两个维度來进行。首先,思政课必须重视内涵建设。无论是以学理讲政治,还是以知识传递价值观,都要求我们要重视思政课的内涵建设。思政课不是空洞的意识形态说教,更不是搞政治压倒一切,而是遵循思想主导、内容为王的建设理念,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教育,狠抓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坚定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去。
思政课建设就是要在青少年学生中间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传播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爱、互助为核心的社会正能量,在全社会唱响中国共产党好、伟大祖国好、改革开放好、各族人民好等时代主旋律,大力讴歌英雄人物、劳动模范、道德楷模、时代先锋,让主旋律更加响亮,让正能量更加强劲,让崇德尚善成为更多人的追求,让遵德守礼、奉公守法成为人们的自觉遵循。思政课只有把建设性这篇文章做好了,才能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思政课大力弘扬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是理所当然的,但思政课不能没有批判性思维,不能只讲中国这边风景独好,对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采取漠视甚至回避态度。相反,我们要直面问题和矛盾,对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应该进行理性批判。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世界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思潮,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思政课必须旗帜鲜明地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思潮和观点进行最强烈批判。只有把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批倒了,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立起来。正如毛泽东所言:“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做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10]
当前,思政课之所以教学效果有时不理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批判性。思政课教师只注意正面引导,只讲正确的、正能量的东西,没有批判性思考,反而会使学生觉得思政课太过平淡、没有思想,觉得完全是意识形态的政治宣教,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难以使学生在思想上建立起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由于性质所属和使命担当,固然应当大力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但这并不妨碍使用批判的武器。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在我们国家里,马克思主义已经被大多数人承认为指导思想,那末,能不能对它加以批评呢?当然可以批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它是不怕批评的。如果马克思主义害怕批评,如果可以批评倒,那末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用了……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人们的批评中间,就是要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11]
思政课要想提高有效性和吸引力,必须以增强批判性为抓手,重视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增强理论批判性可以使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思想的比较,弄清楚错误思想的性质、实质和危害,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真理是在同谬误做斗争中间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12]增强现实批判性可以使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与现实、正确看待成就和缺点,避免陷入形而上学一点论。同时,只有同错误的思想进行激烈的交锋,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才能凸显出来,“同错误思想做斗争,好比种牛痘,经过了牛痘疫苗的作用,人身上就增强免疫力。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13]思政课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对错误思想的批判和斗争,真理才能发扬光大,正确的东西最终才能被人们所认同。
(三)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需要坚持二者相统一
思政课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解决好学生信仰的总开关问题,而且在于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建设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思政课的建设性旨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认知体系、系统的知识体系、先进的信仰体系、正确的价值体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旨在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理性看待荣辱得失,正确看待顺境和逆境,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以青春之我奉献伟大之国家;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以时不我待的奋发精神,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进发。
思政课的建设性主要是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信仰体系。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更侧重通过正面的、正向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一种单向度的、直线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平面化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还必须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结论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对教材和教师所讲内容多提出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式发问。总之,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倘若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展现再强的批判思维,学生也是无动于衷的。有鉴于此,思政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民主论等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批判性分析,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些西方社会思潮的实质和危害;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西方最近出现的民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以及消费主义进行批判性反思;对中国社会出现的丑恶社会现象如腐败、拜金、吸毒、破坏生态环境等也可以进行理性批判,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之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以辩证法为核心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以联系、发展、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三、思政课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实践进路
(一)思政课能否做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教师是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4]
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思政课,从性质上讲,是以传播信仰和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课程。要让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首要政治条件。思政课教师有没有信仰,关系甚大。思政课教师有信仰,讲课才能有底气,课堂才能有生气,学生才能有志气,才能生发出对共产主义的无限向往。思政课教师只有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才能催生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做到“在马言马”“在马爱马”“在马护马”,才能在课堂上既理直气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又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行,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政课教师有没有信仰,信仰坚定不坚定,不仅关系着自身形象,而且关系着学生的前途。
思政课教师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马克思主义对思政课教师来讲,不仅是理想信念和精神之钙,而且是思政课教师的看家本领。思政课无论是讲授马克思主义,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功能,还是旗帜鲜明地批驳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彻底批判精神,都需要思政课教师拥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造诣,能够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中国方案、中国之治、中国奇迹做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做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科学回答;还能够对各种丑化中国共产党、污名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诋毁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和观点做出有理有据地批驳和反击,展现出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士应有的责任担当,不给任何错误思想留下传播之机,误导青少年学生。
思政课教师要有广阔视野和渊博知识。思政课无论是发挥建设性之维,把马克思主义大道理讲清楚,把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问题说明白,还是发挥批判性之翼,对活跃于中国舆论场的各种错误思想进行彻底批判,都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视野开阔,具备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又要知识渊博,博览群书,通晓政治、哲学、历史、文化、经济、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门人文學科和新兴学科;既做到古今中外知识胸中藏,又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通,这样讲起课来,教师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思政课要使学生信服,必须以理服人,通过中外横向对比和历史纵向比较得出来的结论,无论是维护意识形态的“立”即建设性的宣传,还是致力于意识形态的“破”即批判性的否定,都显得有理有据,更有说服力。
(二)促进思政课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必须坚持以建设性为主导、融批判性于建设性之中
思政课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思政课要想发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就一刻也不能离开思政课的建设性。思政课的建设性必须紧紧围绕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紧紧抓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在青少年理想信念、道德理念、是非观念;在青少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青少年学生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等方面,大力弘扬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通过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等先进文化,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价值导向。
思政课建设性目标的达成,必须坚持正面教育、正向引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把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总开关”解决好;把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建设好;把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荣辱观培养好;把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保护好;把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行为引导好;让每一个青少年都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思政课建设性作用的彰显,也离不开批判性作用的有效发挥。思政课建设目的的达成,既需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又需要负面典型,需要批判性思维。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充斥在互联网等新媒体上的良莠不齐的信息缺乏科学的辨析能力,极易成为错误思想的俘虏,成为错误价值观的受害者。所以,仅凭正面灌输是难以抵制错误思潮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侵袭的。这时候,适当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武器去帮助学生分清各类社会思潮的性质、实质和危害,让学生在正反两方面对比中做出选择,要比教师正面教育实际效果要好得多。因为正确的东西,只有经过同错误的东西做斗争,经过人们批判性分析,才会牢记于心。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也必须经过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批判,见证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批不倒的,学生才会在内心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认同。
(三)促进思政课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必须树立创新思维
思政课要想发挥建设性的引领作用和批判性的反思作用,二者都离不开创新思维。这里所说的创新思维,主要包括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思政课的建设性和批判性针对的对象都是青少年学生,其目的都是要使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思政课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由过去的重视教师的“教”变成现在的重视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思”,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努力引导学生由被动听向主动学转变,引导学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学生由课堂上的配角变成课堂上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学理念的创新,将会极大改变课堂环境,彻底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有效激发,学习效果大幅提升。
思政课建设性和批判性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教学内容的创新。思政课的建设性是正面灌输,批判性是反面佐证。无论是正面灌输,还是反面佐证,都需要创新内容的支撑。思政课由于是意识形态教育课,如何避免意识形态的空洞说教,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爱听爱上的“金课”,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创新教学内容必须紧扣建设性和批判性两大话题,在思政课建设性上大做文章,在批判性上下足功夫,以建设性的宏大主题为主轴,以批判性话语为亮点,将时代主题与时代话语对接,把理论主题与学术成果融合,将主旋律与生活场景连接,让主流意识形态不再“高冷”,变成有温度、有人文关怀的心灵鸡汤,让“阳春白雪”变成“接地气”的“下里巴人”,让共产主义变成学生可感知的真实案例。总之,无论是建设性的理论,还是批判性的话语,只有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对接,与学生心灵相契合,才能发挥理论改造学生主观世界的强大作用。
思政课建设性和批判性目的的达成,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创新。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建设性能力和建设性心态,还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都要求思政课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记忆为主的教学文化,教师的任务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学生的任务是接受这些知识和信息。思政课要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一定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为主的教学文化。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变成一个“问题制造者”。在教学中,要不停地向学生抛出问题,不停地提问和发问,引导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质疑,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寻求答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辩论、分组讨论、演讲、自由提问、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对话,在与同学不同观点的比较和交锋中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同时具有批判性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10-16(1).
[4]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7-02-28(1).
[5]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8-15(1).
[6]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7][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7.
[10][11][12][1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责任编辑:杜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