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汉字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资源

2023-09-21 03:09王志坤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9期
关键词:小篆字形语言文字

王志坤

汉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的汉字与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融为一体。在汉字字形构造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可为现代所用的思政教育资源。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时指出:“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如何挖掘汉字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在语言文字教学中渗入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挖掘汉字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是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新课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迪智慧的作用,强调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在语言文字教学中,渗入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可以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精神。

现实教学中,广大教师开始重视汉字教学,一些教师开始尝试用传统“六书”理论讲解部分汉字,但总体上在汉字教学中有意渗入思政教育的还比较少。笔者结合教学及教研经历发现,发掘汉字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有趣味、有吸引力,让学生更好理解、记忆汉字,还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汉字教学中培养热爱国家的观念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家国情怀。教师可以在汉字教学中让学生厚植家国观念,更热爱自己的国家。比如,“国”的繁体字为“國”,小篆字形为,本字为或。《说文解字·戈部》:“或,邦也。从囗,以戈以守一。”“或”中的“囗”,在说文中读wéi,像环围形,表示带有边界的一定的范围。“或”就是用戈来守卫一定的范围,即手拿武器来保卫脚下的土地,保卫自己的国家。当“或”被借去作为“或者”之意,“或”外再加一“囗”,即为“國”字。

再比如,“寇”的金文和小篆都非常形象,金文字形为,小篆字形为,上面的“宀”表示房子,“元”表示突出了人的头部,“攴”表示人手拿武器,一个人手拿武器进入别人的房中,敲击主人的头颅,或一群人手拿武器进入别的国家,烧杀抢掠,这就是“寇”。

那么如何保卫我们的国家呢?需要拿起武器。“戍”字甲骨文字形,小篆字形,一个人拿一个戈,寓意手拿武器保卫国家、保卫土地。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诗人年老卧病,仍有为国戍边的壮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汉字教学中培养孝敬父母的意识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可以从汉字中得到启发。“父”字,甲骨文字形為,小篆字形为,像一个手持石斧开山伐林的男子形象,凸显了男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特征和地位;也有人释义手拿木棍教育孩子,显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母”字,甲骨文字形为,小篆字形为,是一位安静跪坐的女子形象,字中间两点表示乳房,以表示女性与生育和哺乳的关系。“保”字小篆字形,甲骨文字形,是一个背着婴儿、保护婴儿的父母形象。“乳”字小篆,甲骨文字形,是一个搂抱孩子于身前并进行哺乳的母亲形象。“保”字和“乳”字,都反映了父母养育孩子的不易。“孝”小篆字形,上是一个长头发、长胡子的老者形象,下是一个孩子搀扶着老人。怎么做到孝呢?《尔雅·释训》云:“善事父母为孝。”那么,又怎么做到善事父母呢?《论语·为政》有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段文字清楚地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仅需要物质上的侍奉,更需要精神上的孝敬。这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启发意义。

三、汉字教学中培养奋斗进取的精神

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对学生来说,奋斗精神体现在学习中,落实在生活里。学习的“学”字,小篆字形为,本意是孩子在一定的学习场所双手捧取知识,进行学习。学习的“习”字,繁体字为“習”,小篆字形为,《说文解字·羽部》解释为“数飞也”。“习”字的本意是小鸟学习飞翔时,一遍遍地练习。飞翔是鸟类的基本生存技能,为了获得这项生存技能,小鸟刻苦练习。而人类的学习也是在传承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中进行的,和鸟类何其相似。

学习的过程同样需要刻苦练习,以及奋斗精神。奋斗的“奋”字也和鸟的飞翔有关。“奋”的小篆字形,从隹(鸟),从大,从田,表示鸟类振翅飞翔。奋斗的“斗”为象形字,小篆字形为,像两士相对、徒手相搏之形。竞赛的“竞”为会意字,小篆字形为,像二人竞逐。“斗”和“竞”字反映了奋斗的过程是竞赛、竞逐的过程,需要和别人比赛,更需要和自己比赛。再说“乾”字,《周易》有言:“君子终日乾乾。”“乾”为形声字,小篆字形为,从乙,倝(gàn)声。乙,像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引申为君子的奋斗。君子应当终日奋斗不息,努力不止。这些汉字中包含着奋斗进取的精神,在汉字教学中渗入这些讲解,有利于学生对奋斗精神有更深理解。

四、汉字教学中培养宽以待人的胸怀

宽容是重要的美德。何为宽容?从字的构型上来说,“宽”是会意字,字形从宀,即宀(房子),从萈,即萈(huán,羊角向两边分张),会房子宽大之意,引申指人宽宏,度量大。“容”,从宀,从谷,房屋与山谷皆为能盛纳之物,引申为宽容,宽忍。宽、容二字都是由器物的宽大引申为心胸的宽大和美德的宽容,这也说明要做到宽容,首先要做到心胸的宽大。当然,要做到宽容,还要做到恕,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人终身奉行的呢?”老师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那么,究竟什么是“恕”呢?恕者,如心也,“如”是依照,即用自己的内心去推想别人的心,本意是仁爱。有了仁爱之心,自然能够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宽以待人,同时严于律己。

五、汉字教学中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道德标准。孔子多次论及诚信,不仅把诚信当作做人的准则,还当作治国的重要理论。《论语》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将诚信看得比军队、粮食更重要。诚信要求心、言、行的一致性。

“信”是会意字,小篆字形为,从人,从口,篆文改为从人、从言,用人口所言会真实之意,言者守信,说到做到,诚信做人。再看“诚”,小篆字形为,会意字,从言,从成(古代造城时要求墙体坚固,钉子不可插入,否则造城者要被持戈武士杀头),会意真心实意,不虚伪,引申为真实。这两个字,从造字本源上看,都追求心、言、行的一致性。

汉字是渗入中华民族血脉的基因。在汉字学习阶段,教师从汉字构型、字理角度渗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仅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植入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还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本文系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课题“新课程改革模式下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研究”的成果。立项编号:GZYR2021024)

猜你喜欢
小篆字形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宋伯军小篆作品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小篆的结构练习(一)
小篆的四个特点
小篆的笔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