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琰
新课标要求,加大更新教学观念的力度,加大情境教学的力度,运用多模态的教学手段,优化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逐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里学科核心素养对“学习能力”的要求是“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好其他学科知识,为语法学习服务。
一是利用语文知识。人类最初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实践、反思,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概括归纳后形成一定的规则或定律,以便更好地掌握和使用知识。教师可整理出一些简单的口诀,如将语法题经常考的语法结构编写成语法“定律”。
语法填空定律:by前被动,by后动名。时态前后词性变, 放在(时态)中间也在限。百分之百是老副,不管识否加ly。冠形名,要记硬。纯空先判是否连,前后时态再决断。若有时态则为连,反之则是介代冠。介后接名或动名。the名of,要记牢。要注意,形容词变副词通常是加ly,其变化有规律可循,请记住以下口诀:一般直接加,“元e”去e加,“辅y”改i加,“le”结尾去e把y加;若以ic来结尾,记得先加al,然后再加ly。
二是利用数学知识。教师在讲授非谓语动词时,可以利用“加减法”原则。比如,利用“加法”原则将非谓语动词变成定语从句或状语从句,然后利用英语中的省略现象对这些从句进行“删减”。教师讲解定语从句关系代词的时候,可以利用数学交集的概念。比如,利用数学集合的概念讲解lie to、lie in 与lie on的区别。讲介词时,教师也可以用上几何知识。
三是利用物理知识。比较It is the first / second time + that从句和It was the first / second time + that从句时,句子中的“is”和“was”影响从句后是用现在完成时还是过去完成时,也就是说这两个句型的时间参照点不同。教师可以用物理中参照物和位移的知识来解决。
四是利用地理知识。教师在讲授介词时可以用地理方位知识来解决问题。
五是利用化学知识。教师在讲授定语从句时,可以用化学中“还原法”来解决问题。如把定语从句“Xinyi was a little village which / that was unknown”还原成简单句“The village was unknown”,学生很容易找到先行词。在讲授强调句型與定语从句that区别时,或者讲授省略to的不定式的动词变成被动语态时,教师也可以用“还原法”。
六是利用音乐知识。大部分语法项目都能在英语歌曲的歌词中找到。学生一旦记住了歌词,就不容易忘记,就等于记住了典型例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教给学生语法知识。
七是利用生物知识。在讲授五种简单句时,把主系表句式摘出去,还剩下四种。教师可以利用事物发展规律(由简单到复杂,世间万物皆然),如生物演变图来演示。
八是利用历史知识。在讲授并列句时,教师可以利用《三国演义》的开头句子引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然后,教师进一步说明朝代的更迭转换,讲解并列句的联合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还可以附中国朝代更替图,把夏到清朝代更替当作一个并列句。
总而言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积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积极开发、整合和利用可获取的各类教学资源,促进师生双边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立项编号:2021YB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