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探析

2023-09-21 09:12:38董卿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探析

董卿

[摘 要]阐述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命制的缘由,结合历年中考真题及相关适应性考试真题,探讨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的解题策略,以切实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促使立德树人长远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产生缘由;解题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8-0004-03

近几年,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的考查已成为语文学科名著阅读考查的新样式。其考查形式基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本文从教学实践和考试评价角度出发,分析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命制的缘由与解题策略,以期为一线的名著阅读教学与复习提供参考。

一、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命制的缘由

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是指基于几部名著的理解探究、综合比较的阅读题型。这一题型的命制,主要原因有三:现实影响、课标引领、自身优势。

(一)现实影响

在名著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存在这样的心理:名著那么多,每本那么长,根本没有时间读,因此,名著不用读,到中考复习阶段买本名著备考大全,背一背知识点即可。与此同时,原来部分中考的名著阅读考查确实比较死板,要想得分,背一背知识点,突击一下即可。这样的名著阅读教学与复习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基于此,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应运而生。其打破了不读书,只背知识点的教学与备考现状,促使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唯有把名著当作丰富精神底蕴的营养品,教师和学生才能从名著阅读中获益,名著阅读的教与学才能回归本真。

(二)课标引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则在此基础上提出: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的出现是课标引领的结果。仔细推敲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就会发现,它践行了“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的理念。由此可见,课标引领推动名著阅读试题题型的变化,而名著阅读试题题型的变化又推动了名著阅读教学理念的变化。

(三)本身优势

被选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名著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作品,每一部作品都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可谓经典。名著本身就是一个宝藏,它蕴含知识、精神与情感等,而这些又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虽然是在讲师徒四人取经的过程,但是细想,《西游记》又何尝不是在讲一个人一生的经历。因此,基于名著内容命制的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能凸显名著的特点、价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名著、用名著,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解题策略探析

(一)指向内容的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的题型与解题策略

指向内容的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一般涉及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主题等。这类题目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清楚地知道每一部名著的内容和人物等。

1.真题展示

[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真题]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今年,一首《孤勇者》火爆出圈。歌词作者唐恬与癌症抗争数年,谈到创作缘由,她说,“相比起身披战甲的闪光之人,我更想写在泥泞中奋力前行的人”。

下列小说人物是“孤勇者”吗?请任选一位,结合小说情节,谈谈你的理由。

①简·爱          ②保尔·柯察金          ③祥子

2.真题分析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多部名著内容的了解情况。学生既要了解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又要能够分析具体的故事情节所体现的人物特征。在回答此问题时,有学生只回答了主要人物的特征,而没有把人物特征和具体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所以失分严重;还有学生分析了主要的故事情节,但没有结合歌词进行人物特征的概括。所以这道题在回答时是有很多陷阱的。要想回答好这道题,就要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析所给的三个人物的特征。以简·爱为例:受表哥欺负时和他对打,指责冷酷、护短的舅妈等体现了简·爱的反抗精神。在寄宿学校受尽折磨,因此走出学校,自谋生路,这体现了简·爱的勇敢坚强。关心海伦的病情,海伦去世时,简·爱一直抱着她;将获得的遗产平分给表哥、表姐等的行为体现了简·爱珍惜友谊、善良的品质。与罗切斯特交谈时不卑不亢,得知罗切斯特已婚后,毅然离去,而在罗切斯特失明后,对他不离不弃等体现了简·爱追求平等、自尊自爱的品质。通过梳理发现,简·爱坚强不屈、勇于抗争,是符合“孤勇者”这一人物形象的。

3.答案整理

简·爱是“孤勇者”,因为简·爱的勇敢坚强与歌词作者唐恬的勇敢抗争是相似的。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在盖兹海德府饱受欺凌,在洛伍德学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她一直坚强忍受。之后她勇敢走出学校,找到家庭教师的工作,依靠不懈的奋斗,收获了人生的幸福。

4.解题策略分析

指向内容的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一般的解题策略分为四步。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確比较的异同点。第二步,圈画关键,选择比较的角度。第三步,根据题意,确定人物、情节。第四步,概括内容,整合答案。以上四步听起来非常容易落实,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还是需要学生对名著的情节、相关的人物特征以及主题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才行。

(二)指向方法的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的题型与解题策略

指向方法的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一般涉及写作特点、艺术手法等。这类题目难度不大,但需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方面的专业知识。

1.真题展示

[2020年浙江省永康市九年级适应性考试真题]

经典是相通的,中外语言不同,但艺术表达却有许多共同之处。根据阅读体验,请简要说出一点《西游记》和《海底两万里》在艺术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读书卡片:《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

凡尔纳,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之父”。

2.真题分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西游记》和《海底两万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的鉴赏情况。这个题难度不大,但是学生要准确回答的前提是要明白艺术手法是什么。艺术手法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其中,表达方式分为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讽刺、借景抒情、想象等;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通过知识储备的调取以及知识链接的提示,学生一般都能发现《西游记》和《海底两万里》在艺术手法上的相同之处是均用到了想象这一艺术手法。但是有学生只写了两部名著都用了想象的艺术手法,并没有结合相关内容具体说明这一手法的运用。由此可见学生在审题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当学生明白了答题的方向后,即可结合内容来分析艺术手法的运用。

3.答案整理

两部名著都用了想象的艺术手法,富有幻想色彩。《西游记》中,不仅有具有不凡本领的妖怪,还有具有超自然威力的各類兵器法宝。各种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场景,在书中却屡见不鲜。《西游记》是由作者不同的想象交织而成的。在《海底两万里》中,作者同样用想象的艺术手法将海底的景色描绘得如梦如幻,合理的想象让描写逼真自然,充满奇幻的遭遇让读者读起来兴味盎然,大胆惊险的情节让作品具有无限的魅力。

4.解题策略分析

指向方法的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一般的解题策略同样有四步。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比较的异同点。第二步,圈画关键,选择比较的角度。第三步,根据特点,确定方法技巧。第四步,结合题意,阐述理由。指向方法的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熟知相应的方法技巧。只要掌握相应的方法技巧,能调取有关知识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题目自然会迎刃而解。

(三)指向情境的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的题型与解题策略

指向情境的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难度比较大,因为这类题目打破了传统名著阅读的边界,它一般指向现实生活,也把名著阅读带入具体的情境中,这是近两年比较热门的题型。学生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可能会生发“阅读名著原来这么有趣”的想法。指向情境的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是符合当代学生阅读需求的新试题形式。

1.真题展示

[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真题]

为了献礼建党百年,班级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项目化学习,小组打算制作微纪录片《周恩来》。有同学不理解剧本部分选材,请你结合作品帮助释疑。

2.真题分析

这道题目的情境非常明确,即为了献礼建党百年,班级要开展《红星照耀中国》项目化学习,有小组想制作微纪录片《周恩来》。这样的情境会让学生觉得很有意思。它把枯燥的名著阅读任务,带到了献礼建党百年的活动中。另外,这道题不仅考查了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情况,还考查了名著《艾青诗选》的阅读情况,推动了纪实作品和诗集的整本书阅读。再看提出的两个疑问,它们指向的是《红星照耀中国》的深度阅读,学生如果对《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不熟悉,显然不能很好作答。因此,要想把这个题目做好,首先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思考,其次要熟读相关名著,最后要结合题目要求具体作答。

3.答案整理

第(1)题答案:首先,拍摄周恩来的家庭背景能体现微纪录片的真实性。其次,与《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及的许多贫苦出身的革命者不同,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为民族解放而背弃封建官僚阶级,能体现周恩来革命的决心。书中另外写到周恩来担任总指挥,带领上海工人发动起义,特意点明他是个大资产阶级家庭的子弟,同工人阶级素无接触,以此突出他的革命决心和领导能力。(从上述答案中不难发现:针对《红星照耀中国》的考查确实基于生活情境。比如“介绍‘造反者周恩来,为什么要拍摄他的家庭背景?”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指向了纪实作品的真实性,也指向了生活的真实性。)

第(2)题的答案在此不再赘述,因为此题也指向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考查。

4.解题策略分析

想要做好指向情境的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就要融入情境,关注现实。在阅读名著的时候不能孤立地读,而应该建构新的思考方式。一是要关注社会热点。比如,在北京冬奥会勇夺冠军的苏翊鸣的经历是不是可以和祥子的经历做一个对比?二是要把名著进行现实的恰当应用。比如把名著改编成广播稿、拍成纪录片、修改成剧本等。三是要尝试自己命制指向情境的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进而明白这类题目的考查奥秘与精髓。

中考及其他相关考试中多部名著联读比较题的考查形式越来越灵活,指引着一线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与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多本名著的整合阅读、深度阅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将名著阅读链接生活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参与度,才能切实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才能助推立德树人长远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探析
探析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VR阅读探析
图书馆建设(2018年8期)2018-08-31 02:21:06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谈高考对弹性势能的考查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2:49:28
略谈整体性思维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实践应用研究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10:04:03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常见遗传试题归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