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尔东 李刚 陈新军
过敏性疾病主要由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的以IgE 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所引起,其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之一[1]。变应原阳性分布受年龄、地区等多种因素影响,吸入性变应原在多种过敏性疾病(如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明确变应原可有效指导临床的诊疗和预防工作。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检测是诊断过敏性疾病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目前北京地区人群变应原的研究较多[3~7],但研究对象均为北京城市地区人群,对浅山区人群变应原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门头沟区隶属生态涵养发展区,也是北京浅山区之一,因此探究本地区人群变应原的分布特点有特殊意义。
本研究对2019 年2 月1 日~2023 年2 月1 日北京浅山区(门头沟地区)怀疑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行血清吸入性变应原sIgE 检测,以分析变应原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为门头沟地区变应原谱的完善和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回顾性纳入2019 年2 月1 日~2023年2 月1 日就诊于我院的北京门头沟地区、疑诊为过敏性疾病并行血清吸入性变应原sIgE 检测的患者,患者症状和体征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的诊断标准[8~10]。
1.2 研究方法检测项目:采集患者静脉血进行血清吸入性变应原sIgE 检测,包括户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猫毛皮屑、狗毛皮屑、蟑螂、蚕丝、矮豚草、蒿、葎草、藜/反枝苋、刺柏/桦、悬铃木/白蜡、桤/杨/柳/山毛榉/橡/胡桃、六月禾/黑麦草/梯牧草、复叶槭/桑/洋槐/榆/柏/构树、烟曲霉、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
检测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应用德国 Mediwiss公司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测定患者血清中sIgE。所有操作均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检验员按照试剂盒和检测仪器说明书执行。
结果评定:sIgE 阳性标准为0 级(0~0.34IU/mL)、1 级(0.35~0.69IU/mL)、2 级(0.70~3.49IU/mL)、3 级(3.50~17.49IU/mL)、4 级(17.50~49.90IU/mL)、5 级(50.00~100.00IU/mL)、6 级(>100.00IU/mL),共7 级。健康人群sIgE<0.35IU/mL(阴性),患者血清中只要有1 种sIgE 出现阳性即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卡方或Fisher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 α=0.05,双侧。
2.1 患者血清slgE 变应原分布情况受试者共2 066 例,其中912 例至少有1 项变应原sIgE 阳性,阳性率为44.14%。检出变应原前5 位分别为蒿(366 例,17.72%)、户尘螨(246 例,11.91%)、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210 例,10.16%)、葎草(158 例,7.65%)、刺柏/桦(154 例,7.45%)。除蒿、葎草、刺柏/桦、猫毛皮屑、狗毛皮屑和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外,其他变应原主要分布在4 级以下,其中蒿、葎草5 级、6 级占比高。见表1。
表1 2 066 例患者血清sIgE 变应原分布
2.2 不同性别患者血清slgE 变应原分布情况2 066例患者中,男1 020 例(49.37%),女1 046 例(50.63%),男性血清变应原slgE 阳性率为38.72%,女性阳性率为4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户尘螨、猫毛皮屑、狗毛皮屑、蒿、刺柏/桦、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阳性率高于男性,六月禾/黑麦草/梯牧草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患者血清sIgE 变应原分布[n(%)]
2.3 不同年龄患者变应原分布情况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5 岁、6~11岁、12~18 岁、18~30 岁、31~45岁、46~60 岁、61~75 岁、>75 岁共8 组,变应原sIgE阳性率分别 为51.26%、70.63%、70.24%、53.77%、48.24%、34.16%、61.76%、3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在变应原sIgE 阳性患者中,单一变应原阳性占比最高,为49.56%,>75 岁组1 种变应原阳性占比最高为71.43%,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912 例变应原sIgE 阳性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过敏原种数分布情况[n(%)]
户尘螨、粉尘螨、猫毛皮屑、狗毛皮屑、矮豚草、蒿、葎草、藜/反枝苋、刺柏/桦、悬铃木/白蜡、复叶槭/桑/洋槐/榆/柏/构树、烟曲霉、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动物类sIgE 阳性率在<30 岁人群中较高,植物类sIgE 阳性率在<45 岁人群中较高,动物类和植物类sIgE 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sIgE 阳性率在<18 岁和>75 岁人群中较高,阳性率随年龄呈“V”型趋势。见图1~3。
图1 动物类sIgE 阳性率随年龄变化趋势
图2 植物类sIgE 阳性率随年龄变化趋势
图3 霉菌类sIgE 阳性率随年龄变化趋势
表4 不同年龄组血清 sIgE 变应原分布
目前,过敏性疾病患者呈逐年增长趋势[1],在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过程中,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变应原阳性是疾病诊治的重要依据。变应原的暴露影响过敏性疾病的症状发生、严重程度和变应原阳性率[5]。不同地理区域的变应原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幅员辽阔,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近年来气候因素的不断变化,变应原分布的地理性差异进一步复杂化。北京是现代化大都市,但全市60%以上地区为山区,北京浅山区是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深山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占全市面积的29.5%。已有文献报道北京不同地区变应原分布情况[3~7],但大多是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医院报道,可能无法反映北京不同地区变应原的差异。北京市门头沟区隶属生态涵养发展区,也是北京浅山区之一,98.5%区域面积为山区,植被覆盖广泛,目前尚无本地区变应原分布的报道。本研究将北京门头沟地区的变应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既往北京地区变应原的研究[3~7]显示,尘螨和蒿为本地区最常见变应原,本研究中蒿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别变应原,而且5 级、6 级占比高。门头沟山区面积占比高,属温带落叶林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广泛,且层次性丰富,其中草地的高覆盖率导致蒿属过敏的高发病率和高分级。一项研究表明[7],草原城市(包头)和非草原城市(北京)间的变应原谱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等导致的变应原暴露差异和变应源谱的特征密切相关。
本研究中血清sIgE 变应原总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其中女性户尘螨、猫毛皮屑、狗毛皮屑、蒿、刺柏/桦、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阳性率高于男性,仅有六月禾/黑麦草/梯牧草低于男性,可能与不同性别的性激素水平对于免疫系统的干预机制有关,有研究[3,7]表明,变应原与性别相关。男性和女性前3 位变应原一致,分别是蒿、户尘螨、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而有研究[4,6]提示,变应原与性别不相关。变应原和性别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中,不同年龄组变应原存在差异,6~11岁组的变应原阳性率最高,>75 岁组1 种sIgE 阳性占比最高。动物类和植物类sIgE 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霉菌类sIgE 阳性率随年龄呈“V”型趋势。既往研究[11]发现,血清吸入性变应原sIgE 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本研究中动物类和植物类的血清sIgE 变化趋势与之相符。Bartra 等[12]的研究发现,儿童对霉菌类更易过敏,Nolles 等[13]发现7.8 岁是霉菌类血清sIgE 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我国学者有关北京地区的研究[6,14,15]也发现霉菌类变应原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本研究中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的阳性率在6~11 岁组最高,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同时发现在>75 岁组高龄患者中再次升高,高龄患者的霉菌类变应原高阳性率在既往研究中尚无报道。这可能由于既往研究中高龄患者少或未单独分组对照,Bartra 等[12]的研究对象年龄为5~65 岁,而我国学者的两项研究[6,14]最高年龄分组为>60 岁。高龄患者室内活动时间和卧床时间更长,可能使其霉菌类变应原的暴露增加,导致阳性率增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高龄患者的变应原特征更值得关注,在今后的研究中高龄患者年龄组划分需更加细致。在儿童和高龄患者过敏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中,需要特别关注霉菌类变应原。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因交通、经济等原因,深山区患者就诊比例可能降低,所以本研究中植物类变应原的阳性率可能被低估。但本研究的结果仍反映了不同于北京其他城市地区的浅山区变应原谱,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与北京不同地区的变应原谱进行对比,并结合疾病的症状严重程度进一步分析。
综上,本研究分析了2019 年~2023 年北京门头沟地区怀疑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吸入性变应原 sIgE,为门头沟地区变应原谱的完善和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