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刮痧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023-09-20 10:13王仁磊
西部中医药 2023年9期
关键词:刮痧稳定型血瘀

王仁磊,李 玉,曹 斌

1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2 山东省军区济南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山东 济南 250012;3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劳力引起心肌缺血,导致胸部及附近部位不适,可伴心功能障碍,但无心肌坏死。其特点为前胸阵发性的压榨性窒息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面,也可放射至右臂和两臂外侧面或颈与下颌部,持续数分钟,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迅速消失[1]。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率逐年增高,且逐渐年轻化[2],西医治疗以扩冠、抗血小板、降脂及营养心肌等[3]对症治疗为主,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血管情况[4],相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造影多以阴性为主[5],西医治疗较为局限。中医药能够缓解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6],包括中药[7]、针刺[8]、穴位贴敷[9]等。本研究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循经刮痧辅助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山东省军区济南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濮阳市中医院就诊的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及患者就诊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 例,对照组中男27 例,女20 例;年龄46~75 岁,平均(66.64±8.35)岁;病程2~12 年,平均(7.58±1.89)年。治疗组中男23 例,女24 例;年龄47~75 岁,平均(66.52±9.32)岁;病程3~12 年,平均(7.95±1.83)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濮阳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号:20181006)。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稳定型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10]制定: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部不适通常位于胸骨体后,可涉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清。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疼痛性质为压迫、发闷、紧缩、胸口沉重感、胸骨后烧灼感等;可伴有呼吸困难,其他症状如乏力、头晕、恶心、坐立不安或濒死感、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胸痛发作时,患者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分钟至10 min 左右,很少超过30 min,若症状仅持续数秒,可能与心绞痛无关;发病诱因与劳累或情绪激动相关,饱餐后或天气变冷时心绞痛常被诱发,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心绞痛常可在数分钟内缓解。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11]制定:1)根据典型发作特点和体征,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除外其他疾病所致心绞痛,即可诊断。发作不典型者,诊断要依靠观察硝酸甘油疗效和发作时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变化。2)气虚血瘀证型诊断标准:心气虚弱,运血无力,心脉痹阻,以心悸气短,胸闷心痛,精神疲倦,面色紫暗,舌淡紫,脉弱而涩为主要常见症。每名患者均由两名主治以上职称医师进行辨证分型,如两位医师辨证分型结果一致可确认为此证型,若辨证观点不同则排除此患者。

1.3 纳入标准1)符合稳定型心绞痛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证型诊断标准;3)未服用过其他治疗药物;4)年龄46~75 岁;5)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者;2)皮肤易过敏或水肿者;3)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4)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者。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1)患者因自身因素主动退出治疗;2)患者无法按要求完成治疗;3)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1.6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抗血小板聚集及降脂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30 片)每次1 片,每日1 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规格:20 mg×7片)每次1片,每日1次。

1.6.1 对照组 舒胸益气汤,药物组成:黄芪30 g,党参30 g,丹参20 g,赤芍12 g,白芍10 g,川芎12 g,降香10 g,枳壳12 g,红花10 g,麦冬20 g,炙甘草15 g;若血瘀明显,可重用丹参、赤芍及红花,丹参30 g、赤芍15 g、红花15 g,若气虚明显,加大黄芪、党参用量,黄芪45 g、党参40 g,若兼有痰浊,加瓜蒌15 g、薤白15 g、法半夏9 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连续服用4周。

1.6.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经刮痧治疗,以患者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选穴为主,选穴:阴郄、郄门、内关、心俞、膈俞、巨阙、膻中、气海。

1.6.3 具体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裸露皮肤,75%酒精常规皮肤消毒,选用牛角刮痧板,使其与患处皮肤呈45°,均匀涂抹刮痧油,以轻、重、慢循环交替法从上向下直线刮拭背部膀胱经,从心俞到膈俞,刮20~30 次(刮板接触皮肤面积一寸宽,移动速度应慢,下压刮拭力量至皮下和肌肉中,刮拭长度2~4 cm);患者取仰卧位,同样方法刮拭胸部正中线,刮任脉穴位,膻中至巨阙20~30 次(此处肌肉较少,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轻刮);再刮上肢心经及心包经的阴郄、郄门、内关20~30 次;最后向下刮气海穴(刮气海穴采用角揉法,以刮痧板的厚边棱角边侧为着力点或厚棱角侧面为着力点,着力于气海穴,施以旋转回环的连续动作,带动皮下组织搓揉活动,用力适中),以上刮至皮肤微热潮红、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即可,刮痧环境宜安静、室温20°~28°为宜,避免空调及风扇直吹,刮痧后饮温开水一杯,刮痧后2 h内忌洗凉水澡,不可强求出痧,注意把握力度,手法轻柔,使皮肤温热,浅痧即停。5天为1个疗程,治疗5个疗程。

1.7 观察指标

1.7.1 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2],显效: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较前减轻,发作程度较前减轻至少1个级别;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变。

1.7.2 心绞痛发作情况 记录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心绞痛程度分级:3 级为重度疼痛,患者难以忍受,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6 分),2 级为中度疼痛,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4分),1 级为轻度疼痛,患者可忍受,对生活质量基本不造成影响(2分),0级为无疼痛(0分)。

1.7.3 血脂与炎性因子水平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半径8 cm,以3000 r/min 离心15 min,留取血清待测。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4 项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 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

1.7.4 免疫指标 采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半径8 cm,以2000 r/min 离心10 min 后取上清液,以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免疫指标(CD3+、CD4+)。

1.8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3%(41/47),高于对照组的74.47%(35/4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心绞痛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s)

注:t1/P1为治疗前两组间比较,t2/P2为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对照组47治疗组47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心绞痛程度评分(分)3.86±0.36 1.22±0.34 3.83±0.38 1.91±0.32 0.393 0.695 10.131 0.000 t1 P1 t2 P2发作频率(次/周)7.31±2.17 1.60±0.54*7.81±2.45 3.48±1.26*1.047 0.298 9.402 0.000发作时间(分钟/次)5.34±1.27 1.94±0.43*5.29±1.25 3.04±0.46*0.192 0.848 11.976 0.000**

2.3 血脂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HDL-C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注:t1/P1为治疗前两组间比较,t2/P2为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例数47对照组47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HDL-C 0.88±0.55 1.39±0.26*0.95±0.23 1.13±0.36*0.805 0.423 4.014 0.000 t1 P1 t2 P2 TC 6.79±1.96 4.09±1.39*6.85±1.75 5.15±1.64*0.157 0.876 3.380 0.001 TG 4.35±1.90 2.26±1.05*4.19±1.45 3.42±1.46*0.459 0.647 4.422 0.000 LDL-C 4.22±1.54 1.93±1.03*4.36±1.77 2.72±1.23*0.409 0.683 3.376 0.001

2.4 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t1/P1为治疗前两组间比较,t2/P2为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IL-6(ng/L)组别例数时间hs-CRP(mg/L)6.34±1.27 4.24±0.43*6.29±1.25 5.04±0.66*0.192 0.848 6.963 0.000治疗组47对照组47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1 P1 t2 P2 10.31±2.17 4.60±1.54*10.81±2.05 5.86±1.26*1.148 0.254 4.341 0.000

2.5 免疫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指标较治疗前上升,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水平比较(±s) %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水平比较(±s) %

注:t1/P1为治疗前两组间比较,t2/P2为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CD4+组别例数时间CD3+38.34±4.17 48.94±5.43*39.29±4.25 43.84±5.46*1.094 0.277 4.541 0.000治疗组47对照组47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1 P1 t2 P2 47.31±2.17 56.72±5.54*47.81±2.45 51.48±5.26*1.047 0.298 4.702 0.000

2.6 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范畴,本病可因饮食失调、情志失宜、劳倦内伤、寒邪内侵或年老体虚所致,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心脉痹阻。患者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则气血生化无源,肾阴亏损则心血失养,肾阳不足则心失温养,临床常相兼为病,表现为本虚标实证,因虚致实,患者心气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导致瘀血阻滞,临床多见气虚血瘀证型。

本研究结果显示,舒胸益气汤是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剂,方中黄芪、党参、白芍补气养血为君药;丹参、赤芍、红花、川芎活血化瘀为臣药,降香、枳壳、麦冬行气滋阴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可最大程度降低心肌耗氧量,提升心肌抗缺氧能力,能增强周围血管扩张,调节心功能,扩张冠状动脉[13];党参有强心、抗休克、调节血压、抗心肌缺血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14];丹参中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可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血管;水溶性丹酚类抗氧化、抗炎、抗血栓形成、心血管保护作用更明显[15];丹参和红花提取物有效部位(丹酚酸和红花黄色素)可有效缓解心肌缺血,修复心肌损伤,进而抑制血栓形成,发挥保护心肌和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16];川芎有利于预防微血栓形成,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还能通过其他途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17];炙甘草可以改善免疫功能,具有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相对于对照组,循经刮痧法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外出等功效,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通过刮痧可调理脏腑阴阳平衡,促进气血循环,激发人体气机运行,从而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益气行气。

本研究选用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选穴为主。其中膀胱经选取心俞、膈俞,心俞意指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可散发心室之热,对于心绞痛血瘀日久化热患者,可活血散热,常与膈俞配伍治疗心痛病;任脉的巨阙与心俞为俞募相配,可调心气化瘀血;郄穴善救急,故取心及心包经郄穴阴郄、郄门缓急止痛;同时心包经的内关常与郄门配伍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取气会膻中,血会膈俞,以行气活血、祛瘀通络;另一方面,膻中为气会、心包募穴,可调心气而止痛;巨阙为心募穴,阴郄为心的郄穴,两穴合用可补益心气;气海补养先天元气;诸穴合用,进行刮痧,可补益心气,活血化瘀。

综上所述,循经刮痧法辅助治疗可发挥益气宁心、活血化瘀之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疼痛感,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指标,操作简单易行,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刮痧稳定型血瘀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