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09-18 12:56辜忠灵丁秀英甘秀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经颅达拉神经功能

辜忠灵,丁秀英,甘秀红,廖 欢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3000)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又称脑中风,属于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患之一,发病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炎、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影响有关[1]。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肢体瘫痪、面部瘫痪、吞咽困难、头晕头痛、恶心和昏迷等,更严重时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在神经内科针对ACI患者常采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抑制脑细胞死亡、维持血压、降血脂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其中常用药物也包括依达拉奉、丁苯酞等[3]。依达拉奉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毛细血管再生,帮助建立侧支循环,同时具有营养脑细胞的作用,但有研究表明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4]。有文献报道,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作为新型的无创脑皮质刺激技术,其对改善脑部神经功能的疗效较佳,已被临床医师广泛采纳,故有学者提出对ACI患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丁苯酞治疗[5]。本研究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丁苯酞治疗对ACI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1例ACI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实验资料及相关数据完整;②符合《ACI诊断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6];③全程参与项目研究者;④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能全程参与并中途退出研究项目者;②不能完成相关影像学检查者;③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疾病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n=52)和对照组(n=49)。其中试验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52~83岁[(67.87±5.45)岁];24例合并糖尿病,22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51~82岁[(67.66±5.13)岁];19例合并糖尿病,22例合并高血压,8例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①两组患者均常规采用溶栓、预防脑水肿、维持血压、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24小时监测患者血压、血糖的变化。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93377)同时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治疗14天。③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治疗(仪器来自河南弘亿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每天两次,疗程为14天。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临床疗效[7]:显效:神经系统症状及临床体征明显改善,参考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46%~89%;有效:神经系统症状及临床症状较前稍好转,NIHSS评分降低18%~45%;无效:症状无改善,NIHSS评分较前无改变或增高。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②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参考NIHSS评分[8],包括:意识、语言、运动、感觉、共济运动、眼球运动、视野7个方面进行评判,每一项得分为6分,分数越低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轻,反之越严重。③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双侧差值(Dvp、Dvm)等脑血流动力学参数,Vp正常范围80~120 cm/s,Vm正常范围50~70 cm/s,Dvp及Dvm正常值<10 cm/s[9];④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疹、晕厥、肿胀、心悸、少尿等。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2,P<0.05)。见表1。

2.2 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NIHSS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水平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Vp、Vm指标高于治疗前,Dvp、Dvm指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Vp、Vm高于对照组,Dvp、Dvm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比较(cm/S)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6,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ACI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发展。据流行病学统计,在我国每年ACI发病人数约200万人左右,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该疾病致残率、致死率及复发率较高,严重损伤了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所以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0,11]。

临床上针对ACI患者常采用的治疗措施为药物保守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抗凝、降脂、降压、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吸氧、营养神经和保护脑细胞等[12]。其中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的一种,具有清除脑氧自由基、营养神经、减轻脑水肿、阻止脑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优点,可以改善ACI的神经症状、活动能力及功能障碍疗效[13]。但有研究显示,单纯药物治疗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往往达不到预期疗效[14]。有文献报道,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作为新型的无创脑皮质刺激技术,其对改善脑部神经功能的疗效较佳,其能调节皮层兴奋性,促进突出调整和发芽从而影响神经递质的传递,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ACI的临床症状,帮助提高该疾病的治疗疗效。分析原因是依达拉奉减轻了脑部水肿,改善了脑部微循环,同时抑制了神经细胞的凋亡,而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能帮助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两者联合使用疗效较佳。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效果更好。分析原因是因为依达拉奉本就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而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能调节皮层兴奋性,帮助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Vp、Vm指标高于对照组,Dvp、Dvm指标低于对照组。结果与以往研究相似,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较依达拉奉治疗更能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人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者联合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是因为依达拉奉本身药物不良反应较少,而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属于微创技术,其安全性较高。

综上,ACI患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同时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经颅达拉神经功能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