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肌电图的影响

2023-09-18 12:56王晓芳张秀娟张雅中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镜像偏瘫神经元

王晓芳,张秀娟,张雅中

(河北省唐山中心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脑卒中是指由于血液无法正常输入大脑从而导致脑组织严重损伤,随着老龄化加速,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猛烈增长,常常导致患者出现偏瘫、认知障碍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2]。研究显示,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的恢复,任务导向性训练凭借反复大量训练提升患者功能水平,是临床上较常使用的一种康复手段[3,4]。镜像疗法能通过视觉输入进行启动,是一种可改善患者运动能力的新技术[5]。本研究探讨镜像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老年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304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确诊为脑卒中,且伴有单侧偏瘫[6];②均为初次发病。排除标准:①近期接受如脑机接口等其它康复治疗者;②认知障碍;③合并其他类型的严重疾病及运动功能严重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进行治疗,主要对患者平衡能力、下肢负重能力、运动耐力进行训练,包括:①平板训练:患者平躺进行单双桥训练、伸腿运动、俯卧屈膝运动、外展拉伸运动等,训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每次运动可设立一个目标点,患者尽可能接近目标点;②蹲马步:在医师辅助下,患者双脚自然分开,脚距与肩同宽,屈膝下蹲,身体保持正直,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患者若平衡能力、肌肉耐力较好可适当增加训练难度;③迈步训练:患者首先将重心保持在健侧,患侧脚向前迈步,患侧屈膝,将重心逐渐转移至患侧,待重心完全转移后,健侧重复。30 min/次,2次/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镜像疗法,患者取坐位,于患者矢状面置一面镜子,患者健康侧位于镜子前,偏瘫侧于镜子后,指导人员向患者展示训练动作,患者健康侧手模仿指导者动作并观察镜中的运动,患者想象镜中运动是由偏瘫侧手进行的,并尽可能尝试双侧运动。主要运动包括前臂伸展、旋转、对指、腕屈伸等,以及拿水杯、移动物体等操作运动。30 min/次,1次/天。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评估:①神经功能:检测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②运动功能[7]:使用简式Fugly-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共50条目,上、下肢得分分别为0~66分、0~34分,得分越高则运动能力越强。③平衡能力[8]:使用Berg平衡量表(BBS),共14条目,满分56分,得分越高表示平衡能力越好。④表面肌电值:检测腓肠肌、胫骨前肌、股四头肌表面肌电值(iEMG)。⑤三维捕捉系统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步行速度、步行频率、跨步长比率。⑥生活质量[9,10]:使用美国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量表。其中NIHSS量表总分42分,分数越高损伤越重;SS-QOL量表共49个条目,49~245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指标比较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μg/L)

2.2 两组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比较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上肢和下肢FMA评分、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比较 (分)

2.3 两组iEMG值比较治疗3个月观察组后胫骨前肌、股四头肌、腓肠肌的iEMG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iEMG值比较 (cm/s)

2.4 两组步态时空参数比较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步行速度、步行频率、跨步长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步态时空参数比较

2.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分)

3 讨论

脑卒中发病率逐年递增,多数患者发病后出现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受损、运动障碍、平衡能力降低等症状,其中偏瘫是患者运动功能严重损伤的一种表现。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较强可塑性,通过后期康复训练和治疗能有效促进机体恢复[11]。

iEMG表示肌肉在一定时间内放电情况,可用于反映肌肉活动状态。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神经、运动能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表明镜像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神经系统,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目前多数研究人员认为镜像疗法能够通过视觉反馈来代偿患者偏瘫侧缺失的知觉输入,使大脑神经系统重新与肢体感觉系统建立联系。患者通过观察镜中运动训练可激活大脑双侧神经元活动,调节双侧神经元放电平衡,进而增强大脑控制肢体运动的认知渗透[12];此外患者通过想象偏瘫侧运动过程能调节感觉和运动神经网络,当视觉信号转化成肢体运动时能刺激镜像神经元活动,该系统是通过视觉通道进行学习认知的基础,也是调节运动系统的重要神经网络[13]。通过内隐学习产生的记忆能够增强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使大脑可塑性增强以及时做出反应,进而促进认知和运动能力的习得,其中启动是内隐性学习记忆的常用方式。镜像疗法中通过观察、想象训练动作从而提供了启动效应,在训练动作学习过程中,这种启动效应能刺激感觉运动系统,使大脑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从而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也有报道称镜像观察疗法能削弱大脑胼胝体对神经元抑制作用,从而增强患者偏瘫侧神经元活动,有利于患者神经运动功能恢复[14,15]。另外,本研究中镜像疗法训练动作分为动作型和任务型,在任务型运动训练前进行动作训练可提高任务训练的感觉输入,促进治疗效果。

任务导向训练是通过具体分析患者运动障碍原因而设计的训练方法,患者通过不断重复训练动作从而为大脑神经系统提供更多的反馈信号,使神经系统在训练过程中体验真实、充足、与任务相关的感觉输入,从而增强神经元可塑性,在神经功能获得重塑的同时使患者适应患病后新的生活方式,因此使用任务导向训练有利于促进患者偏瘫侧神经功能的恢复[16]。另外,镜像疗法的启动作用也有利于任务导向训练中患者学习技能过程,加速大脑神经元的建立和重塑过程,通过镜像疗法重新建立的神经网络在经过任务导向训练的重复学习、训练过程,加强了神经元传导作用,重建的神经网络代替失去功能的神经系统,从而提高患者对于运动行为的控制能力,对于调节患侧神经信号传导,改善患者运动平衡能力有利[17]。

综上,针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给予镜像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镜像偏瘫神经元
《从光子到神经元》书评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镜像
镜像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基于二次型单神经元PID的MPPT控制
镜像
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