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情思 撬动核心素养

2023-09-18 10:03周芸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教学情境核心素养

周芸

【摘 要】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倡导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要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情思教育理念与英语核心素养理念均强调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可见,情思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文化意识、开展梯度教学深入推进情思教学,不断以情启思、以思促情,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思教学 教学情境 文化意识 梯度教学 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新时代英语教学的方向,即英语教学活动以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如何使英语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在学习时的情感体验,导致学生缺乏英语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将“情”与“思”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开展情思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情感体验情境,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撬动其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情思英语的内涵

情思英语是一种教育理念,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而且强调情感体验方面的真实感受。这种教学理念在理性的基础上融入感性,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上的提升,并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不断激励学生发展英语语言能力。

情思英语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充分认识教材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利用教材资源、学校资源、学生资源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注重情感体验的获得,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在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实现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二、情思英语的实践意义

人的学习行为从来都不是一个单一认知的过程,而是还有情感孕育的过程,认知和情感不是两个独立的部分,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生应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达成如下目标: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以上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需要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情思英语强调,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发展和提高學生的语言与学习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从而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情思英语的实践研究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时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进一步涵养家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激情凝趣,以情促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新授知识时,可以充分发掘身边的生活资源,通过搭建和创设生活化情境将课堂教学场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课堂上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在熟悉的场景和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注重情感的渗透和感染。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运用英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实地感受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愿望。因此,只有带着积极的情感态度去学习英语,感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与水平,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明理导行,以思促情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把“思维品质”作为核心素养四个总目标之一。人的思考活动需要情感的载体,人的情感必须通过认知才能使其具有理性的潜质,积极的思维状态给人带来喜悦感和快乐体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时,他们会主动探索,会敢想、敢问、敢创新,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学生掌握了某个话题的词汇和句型,学会了如何进行沟通交流,对他们来说都会因为自己积极思考得到满足,体验到快乐。由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快乐学英语。

三、情思英语的实践与应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深入激发情思主题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还要搭建平台,让学生“做英语”“用英语”,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培养,让情感教育渗透在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在学习时往往以个人形象思维为主,直观的形象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生活化的场景更容易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获取体验,融情于境,以情促思,深入激发教材中的情思主题,从而开展情思教学。

例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的主题是日常饮食习惯,Story time板块呈现了迈克和杨玲两人不同的饮食习惯。日常饮食习惯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容易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深入激发学生对于这个“情思”主题的兴趣。在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呈现学生一日三餐的视频和照片等,随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想一想自己的一日三餐和日常饮食习惯,引导学生想一想三餐是否饮食均衡,是否常常吃很多零食,是否每天摄入充足的蔬菜和水果等。之后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充分比较迈克和杨玲的饮食习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充分讨论他们身上有哪些好的和不好的饮食习惯。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和迈克、杨玲相同或者不同的饮食习惯,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初步树立“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的情感认知。最后,通过课文最后的食物金字塔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健康饮食”的构成和原因,在表达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生活中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意识。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并通过学习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从而加以改进和完善,在融情于境的学习中,渗透情感教育,在提升思维品质的过程中,培养情感态度。

(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这要求学生在保持对自己文化的热爱的同时,还要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开阔视野和眼界,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去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

例如,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 Culture time板块介绍了中西方在送礼物方面的文化差异。在西方,人们通常会当着送礼物的人的面打开礼物,并且表达对礼物的喜爱之情。而在中国,当着对方的面打开礼物通常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通过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引导学生尊重其他文化,从而为以后的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又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4 Culture time板块介绍了中西方的发明创造。现有教材中将这部分之前的内容“The Americans invented the aeroplane. The British invented the train.”做了修改,增加了中国的发明指南针:“The Chinese invented the compass.The British invented the train.”。这样修改的意图是让学生增加对中国四大发明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因此,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其他文化,还要强调自身的民族文化,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培养文化意识。在教学Culture time板块时,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环节,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课后搜集关于中国古代发明的资料,并在下节课进行集体交流。在交流介绍的最后,教师要注重对此话题进行情感上的升华,引导学生情思交融、以情促思,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三)开展梯度教学,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当然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学生。在大多数的班级中,学生间存在着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师如果用相同的教学目标来要求所有学生,是不合适的,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不能充分高效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长此以往,他们容易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理解和发现学生在思维能力、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加强教学预设,根据他们的不同水平和特点开展梯度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首先,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梯度设计,在教学时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由浅入深、梯度式呈现教学内容,充分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的主题是环境保护,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课文,通过课文的判断练习了解课文整体大意,这些练习比较直观也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完成。接着,在学习了课文后,呈现几个总结性、概括性的问题,如“How to save water?How to save energy?How to save wood?”等,这些问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课文的脉络,并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课文复述,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应在课后作業上进行分层设计。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学生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基于这一理论,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最有效的反馈手段。因此,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师应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例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题材是童话故事,大多数学生都已经看过中文版,对故事内容比较熟悉。在课后作业部分,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分层作业。对于学困生,要求他们能熟读课文并尝试背诵;对于中等生,要求他们熟练背诵课文;对于学优生,要求他们在此基础上,为课文续写结局、改编故事并进行表演。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小学英语情思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以境引情、以情启思、以思促行,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应加强英语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不断激发英语教材中的情思主题,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学习,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梯度教学,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情思共存”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教学情境核心素养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