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变”与“不变”

2023-09-18 22:27于喜水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于喜水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长春 130024)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要求。这种一体化是“横向贯通学校、家庭与社会各场域,纵向衔接大中小学各学段的系统工程,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一体化”[1],是新征程上聚焦教育现代化发展、融通教育空间、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战略安排,同时也是以思政课一体化为谋划基点,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贯穿系统思维与辩证思维、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持续建设工程,充分展现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变”与“不变”的建设逻辑。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恪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在秉持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的指引下探索多维育人样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凝聚多方现实力量,坚持一体化建设的守正创新,推动新征程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之“变”

在迈向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提出秉持着“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原则,在视野、场域、结构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深入分析这些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一体化建设在“变”中求实效、在“变”中谋发展。

(一)视野之“变”:聚焦教育现代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21的中心任务,并将教育强国列为2035 年建成五大强国宏伟目标的首位,确立了教育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局性定位,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现代化新道路的建设。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即在“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中国实现“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跨越式发展。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科技、人才的专章谋划,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明确了“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教育”的发展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今天,无论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还是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关键都要靠教育。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任务,更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跳出局部领域、具体部门、专业性工作的局限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3],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凝聚更加积极主动、强大奋进的精神力量的角度,全方位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实现自身建设的整体发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提出,正是抓住了“人的现代化”这个内核,聚焦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调动各种力量、资源以及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具有政治属性、思辨精神和人民立场的中国式现代化素质结构的人才,铺就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教育之路。

(二)场域之“变”:融通教育大空间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提出彰显了“大思政”理念,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是实体、时间、空间的概念统合,并且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空间”这一个关系性范畴,要求融通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教育空间,实现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全域协同。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求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式教育。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域,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特点,在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家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场域,对学生价值观的形塑具有原生性、本初性、深远性的影响,在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作用;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场域,具有广泛性、多元性特点,在推动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着支持作用。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与教育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场域中的全部在场,才能构建整体育人新格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营造的是线上和线下、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协同教学生态。从“思政课”到“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突破了以教师为主体、以实体课程为载体、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方式的传统建设模式,体现课堂、实践与网络相结合的全方位建设。课堂是一体化建设的主渠道,推进课堂育人一体化建设旨在“以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体系、资源供给、工作机制、领导保障为主模块,形成课程改革创新的闭环发展,力求打造循序式渐进的授课形态、螺旋式上升的授课内容、阶梯式深入的价值引领、有序式配合的工作格局”[4]。实践是一体化建设的主平台,推进实践育人一体化旨在以实践教学作为突破点,以优质教学资源作为依托,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衔接、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融合,构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建设格局。网络是一体化建设的主战场,推进网络育人一体化建设旨在通过科技赋能,以在线共享资源和平台推动各学段教育教学的整合、传播和交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现实窘境”[5]。

(三)结构之“变”: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内容丰富、牵涉面广,对于一体化建设来说更是复杂不易,面对不同学段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与诉求,仅仅凭借思想政治教育一种方式和课堂教学单个渠道,很难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果。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扩展到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亦指向要科学地构建适合不同年龄、针对不同特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各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在一个系统的整体中,同时又各有建设侧重点。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协同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形成组织健全、机制完备、功能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如果说“大思政”理念和“三全育人”格局强调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的逻辑、界别和幅面,那么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与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强调的则是“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的类型、结构、内容、方式和辐辏”[6]。二者内在一致、结构严密,为健全和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供了一个横向贯通的育人网络,也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可资落地、可供实施的整体框架和着力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着眼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稳步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同时,探索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组织育人等一体化建设,积极发挥党团组织、学生组织和班集体的重要作用,充分考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以及关涉人全面发展的各方面,将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活动有关的要素都纳入这一体系中,构成思想政治工作链条中的“扣”和“环”,运用系统整体的大思维与开放共享的大资源合力构建结构优化、协同互促的一体化育人共同体。

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之“不变”

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不是“重头来”,而是要“接着做”,是要在坚守已有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基石、思维特质、任务指向的基础上,以“不变”应“万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一)理论基石“不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是关系能否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立场的原则性、关键性问题。无论是思政课一体化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都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建设的理论基石。一方面,一体化建设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7]691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关键,一体化建设正是遵循着“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回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回应人才培养新要求、提出解决教育问题新方案的重要举措。因此,马克思主义始终是贯穿一体化建设的主线,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一体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聚焦政治引领。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讲信仰、讲理想,深入浅出地讲立场、讲道德、讲使命,既是讲好各学段思政课的关键,也是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实施策略。一体化建设以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为导向,在小学阶段就以思想品德教育为起点,首先在情感上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随着阅历增长与知识获得不断增进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解与支持,最终在价值层面上达成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贯穿学生成长发展过程的思想主线。

(二)思维特质“不变”:坚持系统思维与辩证思维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究其实质是要构建一个“有机衔接、层层递进,形成横向贯通、纵向连接的育人共同体”[8]。

遵照系统思维的引导,在横向维度上,一体化建设是贯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联动机制,旨在保证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运行机制、服务保障等子体系相互渗透、有机融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在的衔接性、一致性和协调性,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在纵向维度上,一体化建设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段,旨在用整体全局的哲学思维和动态发展的战略眼光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层层推进,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措施的有效衔接,既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普遍性,又突出不同学段的特殊性,实现“1+1+1>3”的教育效果。

遵照辩证思维的引导,一体化建设“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9]378,在“常”中寻“变”,在“变”中守“常”。在内容编排方面,一体化建设针对相同教学主题、同一育人主线,设计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各具特色、各有重点的编排,逐级放量,做好内容衔接和深度接力。在方法选择方面,一体化建设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坚持方法应用的合理性、适配性和针对性。小学阶段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趣味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中学阶段采取用议题式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理解能力,大学阶段运用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方法增强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实践能力。在评价机制方面,一体化建设以立德树人作为评价总目标,坚持用发展的、多元的眼光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将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能力评价与素质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统一,助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任务指向“不变”: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19 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0],阐明了立德树人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使命。二十大报告中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同样立足铸魂育人的价值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引领,贯通着培养时代新人的中心思想。

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一体化建设都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展开。从纵向来看,小学教育以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为主,中学教育以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认知与政治素质为主,大学教育以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和坚定信仰为主,以“情感认同—概念理解—价值评价—行为选择”的认知逻辑模式推进价值观教育的多学段融通,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纵向过程主要围绕着学生道德品行的发展情况,关涉立德树人的步骤和方法。从横向来看,“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6。一体化建设所要培养的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是能够传承中华文化、延续中国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人。这样的人必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理想信念坚定、思想品德高尚、综合素质过硬的时代新人,是能够自觉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横向过程主要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关涉立德树人的内容和要求。

三、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实现一体化建设的守正创新

新时代深化一体化建设需要认识到“变”是对创新的回应,“不变”是对方向的坚守。面对更宏伟的视野、更宽广的场域、更完善的结构,要以“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守正创新,推动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应对视野之“变”,强化坚持指导思想的政策实施

聚焦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全局的宏伟视野,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需要深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不变”主线,同时立足新方位、适应新形势,将思想认识转化为“政策实施表”和“行进路线图”,筑牢一体化建设的“四梁八柱”。

一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为一体化建设提供指导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相继出台,均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系统谋划、整体架构中。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虽然重点关照基础教育领域,但也为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2022 年12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充分激发各地积极性,力图将一体化建设的经验做法转化为可借鉴、可推广的工作模式和制度机制。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继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指引下,加强顶层擘画,出台针对一体化建设的专门指导方案或意见,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制度规定、政策安排和配套措施全方位,明确新征程发展方向,提供根本性原则遵循。另一方面,建立统一的领导机制保障一体化建设落地实施。面对教育现代化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必须要建立一整套相关制度体系,使指导思想落地落实。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大学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管理工作分属于“思想政治工作司”与“基础教育司”两个不同的机构管理负责。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呼唤教育主管部门打破原有的体制壁垒,建立统一的领导机制。中央层面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建立一体化指导委员会或专家指导组,建设“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研究制定发布各门课程的专题教学指南,统筹谋划全国大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研修等措施,发挥指导、评估、培训、示范等作用,保证一体化建设在全国的整体实行。区域层面在精准理解国家政策、意见、指导纲要的同时,还要针对各地区的具体实际制定措施,由各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印发区域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建设区域一体化试点地区,通过定期研讨,实现对区域内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动态把握和优化调整。学校层面也要将一体化建设列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将其作为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和院校办学水平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明晰评估内容和惩戒红线,对一体化建设给予制度上的支持和约束。

(二)应对场域之“变”,探索遵循思维特质的育人样态

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育场域不断向外拓展。面对开放性、虚拟性的教育空间,打造一体化育人共同体必须遵循系统思维与辩证思维,既要抓住不变重点,持续深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又要创新求变,不断探索多场域育人样态。

一方面,深化课程育人建设基点。无论教育场域如何变化,思政课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必须聚焦课程这一关键载体。优化课程建设,要着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针对课程目标,一体化建设要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一以贯之,并将其转化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在课程中落细落实。同时,还要找准“节点”,遵循“道德情感—思想基础—政治素养—使命担当”的育人逻辑,设定不同学段各有侧重的阶段性目标和核心素养。在同一学段的不同年级中还要进一步地分解和细化,增强学段之间与学段内部的关联,做到前后衔接。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厘清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总体核心素养与学段核心素养,制定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课程目标体系。针对课程内容,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中的占比,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全覆盖”[12]。关注时事热点,将教材内容与党的创新理论和生动实践有效结合;立足区域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金课”。针对课程实施,应将一个大的主题合理划分出适合不同学段特点的二级主题,将课程方案细化实施,探讨小学启蒙性学习、初中体验性学习、高中常识性学习、大学理论性学习的有效方式与方法,实现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过程。针对课程评价,要遵循科学的评价原则,充分考察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情况和教师能力水平的差异,建立系统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吸收学生、思政课教师、学校、家长与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既要对课程主体与对象、课程内容与方法、课程质量与效果等方面作出当下的诊断性评价,又要以动态的眼光关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与完成后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另一方面,探索多场域育人样态。面对教育空间的融通,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打破壁垒、促进开放,在多样化场域资源的互通共享中丰富一体化育人形式。其一,打造科研育人共同体。以教研室、学科为单位,成立相应的研究所,有机融合科研活动和教研活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青少年化”阐释,不断汇聚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在教研合作中,要以一体化建设的基础理论与重大问题为牵引,用问题设置教学专题,将教学专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以科学的理论资源开展深度的教学活动,在深度的教学活动中强化科学理论研究。其二,建设实践育人基地。大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地区内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优秀校友共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等实践育人平台,实现长效化、可持续的定点实践服务。积极利用“社会大课堂”,组织大中小学学生共同参与社会体验、志愿服务、暑期实践等丰富多样的育人活动,使其由小到大便感知并树立起爱国、敬业、创新等精神品质,实现学校课堂育人与社会实践育人相协同。其三,拓展网络育人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信息平台,从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人民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等平台中汲取优质课程建设经验,在MOOC 中国、易班及各类短视频APP 上打造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的文化社区。尝试研发一体化建设平台,完善教师备课、理论研究、在线课堂、虚拟体验等模块,使教师和学生可以打破时空与学段限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探索学习,同时后台实时进行数据收集,为后续开展动态交流反馈提供数据支持。

(三)应对结构之“变”,凝聚落实根本任务的现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3]376这一重要论断为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遵循。新征程上,面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方位、立体化、广覆盖、无遗漏的更高要求,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不变”任务,加紧培育、协同联动“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4]320,以积极的主体力量使一体化建设的“思想”变为“现实”,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一方面,抓牢一体化建设的关键主体。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推进一体化建设必须以高度的协同素质、标准的配备梯度、同频的培训进度、密切的互动频度,培育一支推进立德树人工程的一流教师队伍。其一,加强队伍素质一体化。无论大中小学哪一学段都要求教师站稳政治站位,提升专业素养,秉持深广情怀,讲出思政课的政治高度、理论深度、情感温度。因此,必须严格思政课教师的准入和招聘制度,完善过程性考核和评价制度,明确失范行为惩戒红线,以师德师风建设推进素质要求一体化。其二,加强队伍配备一体化。增加思政课教师源头储备,设计符合一体化需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按需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博招生规模,提升教师供给质量和供给水平”[15]。优化思政课教师的队伍结构,将一体化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先进群体代表人物等优秀人才以借调、特聘等方式纳入队伍中,打造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其三,加强队伍培训一体化。将校内培训与校外进修相结合。校内培训基于本校教师实际情况,制定能够有效推进团队学习的培训方案,通过定期举办学术沙龙、邀请专家进校指导,汇集不同年级的思政课教师,畅谈一体化建设难题与成果,学习建设优秀经验。校外进修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甚至中央层面的组织力量,在国家级、省级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示范培训、省级分批轮训、学校全员培训三级培训体系以及国培计划和名师工作室等。其四,加强队伍互动一体化。在纵向维度上,通过大中小学的同课异构、集体备课、观摩评课等方式,互听互评,共同探讨不同学段的教学侧重点,推进各学段教学的有效衔接。在横向维度上,思政课教师做好价值引领、认知澄清、过程调控和评估把关工作。专业课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充分提炼和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开展不同专业的教师教学交流研讨,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育人“经纬网”。另一方面,汇聚工作体系中多方合力。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也是多方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入的过程。面向覆盖范围不断扩展的工作结构,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必须凝聚协同育人的多方主体。在学校内部,“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16]167,打造一支服务立德树人任务的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明确党团干部统筹管理建设、思政课教师提升学生素养、学工组织服务学生日常生活、心理教师关怀学生全面成长的各方主体责任,把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学校工作与育人环节的结合点,立足自身职能角色,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同时,在科学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协同合作。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或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成员由组织、宣传、纪检、教务、学工、保卫及学校思政课程工作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17],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管理工作的通力协作下,整合全校育人力量,共同做好一体化工作。在学校外部,凝聚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系统合力,倡导立德树人的社会性参与。地方教育部门要牵头协调,成立校家社协同育人委员会,由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村委会代表)和学生代表担任委员并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统筹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基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等组织,吸收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场域运作、多渠道融合的实践轨道,提升一体化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