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娟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方针实施背景下,高中作为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深入学习课程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以及自主探索意识,能够在问题研究和探索中认识和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基于教学中常见的教育问题合理设计教学策略,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高中化学课程不仅是一门学科,还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具有很大的学习价值。高中化学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泛,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也比较多,学生学习存在一定困难。化学教师进行问题设计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化学课程的理论知识。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要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启发性等,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实现问题设计在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要确保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问题
(一)问题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素质教育教学大环境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化学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此问题内容设计、问题提出形式、问题采访对象以及问题反馈等方面都要依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注重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目前来看,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依旧存在部分教师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问题内容、提问形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问题设计教学效果不显著。尤其是在问题采访对象方面,其问题难易程度不符合学生的学情,问题难度设计缺乏针对性。在一个班级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其化学知识水平也会不同。一方面,化学教师在问题设计时,不考虑学生的情况,因此对基础差的学生而言,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回答;另一方面,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简单的提问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无法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以及能力发展。可见,化学教师若问题设计不合理,不仅不利于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还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和发展。
(二)问题设计缺乏指向性
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下,教师教学要“以生为本”,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是驱动其进一步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最大动力。部分教师基于此情况在设计问题时过于重视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但是忽视了问题设计的指向性。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在问题设计方面要有指向性、针对性,合理设计问题内容,以便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就问题内容的选择而言,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讲解过程中的重难点不同,在提问时选择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这要求教师能够结合学情选择化学内容设计问题,确保学生的思考历程是清晰且明确的。如果高中化学教师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问题设计的质量,不仅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可能让学生产生疑惑的心理。部分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在化学问题设计过程中设计了一些与教学目标无关或相关度很低的内容,这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提问时没有说清楚要求,学生没有理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回答时也是含糊其词。这种问题设计缺乏指向性,甚至会造成部分学生的思考产生偏差,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问题设计缺乏互动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课堂效率的提升,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理解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把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这部分教师十分重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传输工作,注重在固定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輸和讲解工作,因此会忽视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问题设计失去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对此,化学教师要保证二者之间的平衡性,即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而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目前来看,部分化学教师失去了互动教学的意识,一味地把知识传输作为课堂的教学任务。教师在问题设计时的内容选择、提问形式以及提问对象等方面都缺乏合理性,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完成问题的探索。比如,学生在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或者回答错误时,教师会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不是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和探索,师生之间没有探讨互动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违背了问题教学的初衷,不利于提升师生关系和学生自主思考意识的培养。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
(一)合理设计难度
高中时期的学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张且学习压力比较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情,根据学情实施教学策略。在化学课堂中,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设计问题。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其接受的问题难易程度有所不同,所以化学教师应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等来进行问题内容的选择,做到难度适中。
比如,必修一教材中,化学教师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板块内容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首先,教师可以采取难易程度不同的梯度问题设计方式,在问题设计方面由易到难,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一点一点进步,在问题思考中提高化学知识理解能力。其次,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提升自身思维,巩固化学知识。教材中给出的“2CuO+C [=][高温] 2Cu+CO2↑”,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内涵,教师可以给出几个相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在问题设计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内容,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在问题思考中提高自信心,让基础好的学生提升思维能力。
(二)问题设计要具有指向性
核心素养育人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对问题理解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意识。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不仅是知识传输的关系,还是一个互相成就、互相学习的关系。因此,化学教师在问题设计时,既要注重问题内容的指向性,又要重视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能够让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学生在具有指向性的问题过程中,思路会更加清晰并且思考过程更具针对性,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实现高质量的化学课堂。
例如,在教授“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时,教师要注重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首先,在该板块内容中,教师应找到教学重点及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问题。其次,在研究金属“钠及其性质”时,教师应把教学重心放到这一点上,即在问题设计方面针对这一部分开展。再次,针对“钠和氧气的反应、钠和水的反应”过程,让学生观察并问学生钠有哪些性质。在学生完成以上问题探究以后,再循序渐进地研究“钠的几种化合物”的性质。最后,教师在“化合物”的内容讲解中再次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基于已学内容进行思考探究,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化学课程教学效果。
(三)加强课堂的互动
化学教师在开展问题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意识,让学生有机会思考和探究问题。教师给学生探究的机会,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加强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要避免直接公布答案,应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得到充分培养。
例如,在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板块学习中,学生要学习“反应热的计算”。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多练、多算,才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化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计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但是教师不能直接给学生答案,而应该要求学生多算几遍直到算出正确答案。化学学科有很多需要计算的题目,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充分消化、掌握所学知识。
(四)结合实际设计问题
化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也可以在生活中接触到化学,学生可以在化学课程的知识学习中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理论。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问题,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在设计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又能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难度。
例如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生活化的情境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现象更好地认识和学习“金属的性质”,从而更好地利用化学知识保护金属。首先,化学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金属腐蚀现象?在学习‘金属腐蚀的过程后,这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需要哪些条件?”接着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这一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从源头上进行思考:“如果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还会有腐蚀现象吗?”,从而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探究“金属保护”的措施。最终,化学教师通过这种生活化情境的创建,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思考意识和化学知识学习能力。
(五)结合实验设计问题,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理论知识与化学实验操作是化学课程的两大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在化学实验操作過程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化学实验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巩固化学知识的同时,强化动手操作能力。化学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问题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效果,推进化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完成。
以“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为实验案例。首先,高中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这一化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完成以下问题:“实验仪器的装置特点是什么?主要实验仪器有哪些?Cl2收集方法是什么?NaOH溶液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用浓盐酸?可以替换成希盐酸吗?为什么?”
其次,教师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该实验过程有哪些注意事项?”教师在设计这些实验问题以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一步一步完成以上实验问题。最后,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准确认识和理解实验,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有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教学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设计化学问题,一是要结合学情;二是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中常见的教学问题并有效解决;三是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设计的内容、提问形式以及提问对象等,从而提高高中化学课程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林雪芳.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69-70.
[2]刘颖.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化学课堂提问艺术[J]. 江西化工,2020(02):165-166.
[3]赵怀剑. 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1(08):5-6.
[4]叶季生.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0(36):129-130.
(责任编辑: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