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送江·依明 阿不都日衣木·肉斯台木江
(1. 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20;2. 敦煌研究院 敦煌文献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30)
莫高窟第9 窟(伯希和编167 号窟) 位于敦煌莫高窟南区北端, 始建于晚唐时期,历经宋、 元、 清代多次重修。 该窟前室为人字披顶, 与主室以一甬道相接, 主室前部为覆斗顶, 后部为平顶, 有一中心龛柱, 柱东向面开有一龛。 前室西壁门上宋画毗沙门天王赴那叱会图, 门北残存宋画毗沙门天王像一身。 南壁为第10 窟, 北壁为第8 窟。 甬道顶中央绘有佛教史迹画, 讲述了石佛浮江、 毗沙门与舍利弗决海等内容。 主室中心龛柱面东开盝顶帐形龛, 马蹄形佛床上有清代重塑1 佛2 弟子4 菩萨2 天王共9 身像。 龛顶绘棋格团花, 四披绘趺坐药师佛, 西披9 身、 南北披各6 身、 东披仅北侧残存1 身,四角各披交界处各绘有供养菩萨2 身。 主室西壁绘有楞伽经变, 南壁绘劳度叉斗圣变,北壁画维摩诘经变, 东壁门上画男供养人四身, 门南画普贤变, 门北画文殊变”①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7 年, 第8 页。。
关于第9 窟整体研究首推魏健鹏的专著, 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第9 窟的整体情况、构图形式、 供养人题记。 通过对题记和图像风格的把握, 魏文分别对石窟营建时间、 第9 窟维摩诘经变中的吐蕃因素以及华严经变与洞窟的形制和营建思想做了细致的研究①魏健鹏 《归义军时期吐蕃遗民家窟敦煌莫高窟第9 窟研究》, 兰州: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20 年, 第5-7 页。。
其他研究多为对第9 窟中个别现象的考察。 图像方面的研究较多, 欧阳琳对莫高窟第9 窟中心柱背面白描图内容和绘制技法做了介绍②欧阳琳《敦煌白画》, 《敦煌研究》 2009 年第4 期, 第35-36 页。。 赵晓星对白描图做了进一步考证, 根据最新释读出来的数条榜题, 阐述了此图的创作背景, 确定此图名为“嵩山神送明堂殿应图”, 所绘为武则天修明堂时, 嵩山神为其送明堂殿冲天柱之事。 赵文还结合此窟的营建背景, 讨论了此图的绘制时代与意义③赵晓星《莫高窟第9 窟“嵩山神送明堂殿应图” 考》, 《敦煌研究》 2011 年第3 期, 第37-42 页。。 胡同庆、 宋琪对第9 窟龛柱南侧平顶画面内容做了考释, 认为该画面应被定名为密迹金刚力士经变中的“探筹图” 或“抽签图”④胡同庆、 宋琪《论莫高窟晚唐第9 窟探筹图非投壶图》, 《敦煌研究》 2011 年第5 期, 第18-21 页。。 魏健鹏撰文研究第9 窟赞普听法图, 同时魏文也对第9 窟功德主的族属问题进行研究, 认为其营建者应属归义军时期留居敦煌、 以吐蕃遗民为基础的胡蕃联姻家族⑤魏健鹏《新发现晚唐敦煌赞普听法图研究——兼谈莫高窟第9 窟功德主之族属》, 《藏学学刊》 2016 年第1期, 第14-29 页。。 何剑平经梳理, 认为莫高窟第9 窟北壁东侧阿难乞乳图的榜题来源于敦煌地区流行的《维摩诘经》 通俗注疏中所摘抄的《乳光经》⑥何剑平《维摩诘变相与讲经文及通俗佛经注疏之关系新证——以莫高窟第9 号窟的阿难乞乳图的榜题为中心》,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年第3 期, 第49-56 页。。
而对洞窟营建时间的考证, 主要是通过对甬道供养人题记的分析。 但由于对画像提名的结衔看法的不同, 关于第9 窟开凿时间的判定可谓众说纷纭。 前有向达、 姜亮夫、唐长儒、 贺世哲、 马德等学者的探究, 后有荣新江、 李正宇、 李军、 张景峰、 魏健鹏等学者参与谈论。 但大体时间都不出张氏归义军后期张、 索、 李权力交织的时期, 且正是这一小段复杂的历史背景使得第9 窟的断代更加难明。 较新的研究有张景峰结合甬道供养人画像中李弘定、 弘谏的结衔、 第196 窟索承勋的题名、 《乾宁碑》 以及敦煌文书S.1177 《金光明最胜王经》 题记等材料进行分析, 认为第9 窟甬道供养人画像绘制于乾宁三年初(896) 至四年(897) 六月九日之间⑦张景峰《敦煌莫高窟第9 窟甬道供养人画像年代再探》, 《兰州学刊》 2009 年第11 期, 第20-26 页。。 李军根据窟内李氏家族供养人题记并结合张承奉称号的变化情况, 证明洞窟建成于李弘愿被清除之后、 李弘定等人被杀之前。 从而判定该窟应建成于乾宁四年(897) 二月至光化元年(898) 之间⑧李军《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第9 窟的建成时间》, 《西部考古》 第5 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11 年,第349-358 页。。 而魏健鹏则将洞窟建成时间确定在李弘愿离世、 张承奉称王之后, 大约在898 年以后完工, 最晚不晚于光化三年(900) 六月五日太夫人张氏撰《金光明经》 发愿文之时, 即898-900 年。①魏健鹏《生天与净土——莫高窟第9 窟研究》,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年。
但该窟历经后代数次重修, 且窟内出现十一则回鹘文题记, 九则位于甬道南壁和北壁, 一则在主室南壁劳度叉斗圣变西侧下部榜书栏中, 为回鹘文发愿文。 另一则在主室南壁劳度叉斗圣变东端地神榜书栏中。 此前已有学者对部分回鹘文题记进行过释读, 而笔者使用紫外光确认主室南壁劳度叉斗圣变榜书栏中八行回鹘文题记清晰可读, 故本文重点对此进行释读。
敦煌莫高窟、 榆林窟、 东千佛洞和西千佛洞中保留有多处回鹘文榜题和题记。 这些题记为考察9-14 世纪回鹘人在西北地区的活动以及回鹘佛教徒礼佛活动, 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一手考古资料。 学界对这些珍贵的题记做了细致的研究, 伯希和(Paul Pelliot)②[法] 伯希和著, 耿昇译《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兰州: 甘肃出版社, 2007 年。、 哈密顿(James Hamilton)、 牛汝极③James Hamilton and Niu Ruji, Inscriptions Ouïgoures Des Grottes Bouddhiques De Yulin, Journal Asiatique, No.1,1998, pp.127-210.、 杨富学④哈密顿、 杨富学、 牛汝极《榆林窟回鹘文题记译释》, 《敦煌研究》 1998 年第2 期, 第39-54 页; 牛汝极《敦煌榆林千佛洞第12 窟回鹘文题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年第1 期, 第120-129 页。、 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⑤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 杨富学《敦煌莫高窟464 窟回鹘文榜题研究》, 《民族语文》 2012 年第3 期, 第78-81 页。, 茨默(Peter Zieme)⑥Peter Zieme, Paul Pelliot, Les etudes Turques et Quelques Notes Sur la Grotte B 464 de Mogao, Paul Pelliot: de l’histoireà la légende, Pairs, Acade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 Lettres, 2013, pp.419-432.、 张铁山⑦张铁山、 彭金章《敦煌莫高窟B465 窟题记调研报告》, 《敦煌研究》 2017 年第1 期, 第27-30 页; 张铁山、 彭金章、 茨默《敦煌莫高窟北区B464 窟回鹘文题记研究报告》, 《敦煌研究》 2018 年第3 期, 第44-54 页; 张铁山、 彭金章《敦煌莫高窟北区B77 窟出土木骨上的回鹘文题记研究》, 《敦煌学辑刊》 2018 年第2 期, 第37-43 页。、 松井太(Dai Matsui)⑧[日] 松井太著, 王平先译《榆林窟第16 窟叙利亚字回鹘文景教徒题记》, 《敦煌研究》 2018 年第2 期,第34-39 页; Matsui Dai, Revising the Uigur inscription of the Yulin caves, Studies on the Inner Asian Languages,No.23, 2008, pp.17-33.等学者均对敦煌地区石窟中保存的大量回鹘文题记进行过释读研究。 2023 年吴家璇和吐送江·依明对西北地区回鹘文题记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⑨吴家璇、 吐送江·依明《西北地区石窟中回鹘文题记研究现状及展望》,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石窟艺术研究》 第7 辑,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23 年, 第209-217 页。。
其中, 松井太对敦煌石窟回鹘文题记的研究较为全面。 他在2017 年出版的《敦煌石窟多言語資料集成》 中对敦煌石窟的回鹘文题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释读。 松井太对莫高窟第9 窟中的两则回鹘文题记进行了释读, 一是甬道北壁的回鹘文题记一则(题记一, 图1), 一是位于主室南壁劳度叉斗圣变榜书栏中的回鹘文题记的部分内容(题记二, 图2)。
图1 甬道北壁回鹘文题记(作者拍摄)
图2 第9 窟南壁劳度叉斗胜变榜书栏回鹘文题记(作者拍摄)
缩略语说明: ( ) 表示根据回鹘人的习惯不写的, 后来填充的字母; [ ] 根据上下文补充的词汇; … 无法翻译的内容; 〈 表示来自某一个语言;?表示有疑问或不能确定的词汇。 Chin. 〈 汉语, Skt. 〈梵语, Sogd. 〈 粟特语, Toch. 〈 吐火罗语, Mo. 〈 蒙古语。
题记一:
Arqažï bitidim 我Arqažï 写下①[日] 松井太、 荒川慎太郎《敦煌石窟多言語資料集成》, 东京: 东京外国语大学出版社, 2017 年, 第17-18 页。。
题记二:
1. - - - -- ïdu? tngrikän- - - - - - qulï? -nïng?yer i-si? ……神圣的……qulï (?) 的向导(?)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qa ? qy-a bitiyü tägintim kenki körgü - - - - -- buyanlarïmqa (?) 写了, 后人应看到…… 让我的福德
6. körüp? - - - - - - - - - - - - - - - - - - -- bošunu 看(?) …… 摆脱
7. kšanti - - - - - - - - - zun-lar tep 忏悔 ……………
8. - - - - - - - - - - - ödigläyü tägintim sa u sa u bolzun 说……写下来了。 善哉善哉。
因洞窟的光线较暗和字迹模糊不清等问题, 松井太只释读了题记的一部分内容, 并存在一些错误。 笔者在2022 年5 月14 日于莫高窟第9 窟进行实地考察,使用紫外光确认主室南壁劳度叉斗圣变榜书栏中八行回鹘文题记清晰可读(图2)。
下面是我们进行的转写、 翻译和注释。
转写:
1.alqu yertin ü-nüng mangal-ï, anaz umuγ-suz-lar-nïng yer i-si.
3.baxšï umuγum . anïn amtï m (ä) n erin umuγ-suz d (a) rm-a širi
4.šabi qy-a bu buxar-qa yükünüp ünär-tä qa qur
5.qur qy-a bitiyü tägintim kenki körgü- i baxšï uluγ-larïm
6.körüp erinmäz-ün-lär övkälmäz-ün-lär yauqumïn bošuyu
7.kšanti berü yarlïqaz-un-lar tep tavïšγan yïl aram ay-nïng
8.on säkizkä bu tam-ta ödikläyü tägintim. satu satu bolz-un.
译文: 1. 向全世界的福泽、 无助无望的绝望之人的向导, 2. 迷茫迷路的众生的希望, 无所不知的佛祖3. 祈愿。 因此现在我可怜而无望的答儿麻失里4. 沙弥, 在这个佛寺5. 敬拜, 出发时恭敬里写下了些许题记留念。 当以后的看到的尊贵的法师伟人们6.看到时, 愿他们的不要生气! 愿饶恕我的罪过7. 原谅我的罪孽。 于兔年正月8. 十八日在这墙上留下纪念题记, 善哉善哉!
1.alqu yertin üning mangalï anaz umuγsuzlarnïng yer isi: 全世界的福泽、 无助无望的绝望之人的向导。 同样的表达在德藏回鹘文 《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Sitātapatrādhāraṇī 跋文U4762 号文献中出现, 相关研究收录在茨默整理的《回鹘语佛教诗集》 中, alqu yertin üning adï mangalï anaz umuγsuzlarnïng yol ïsï yer isi adï kötrülmiš burxan baxšïmïz 全世界的幸运与福泽, 所有绝望之人的向导世尊①Peter Zieme, Buddhistische Stabreimdichtungen der Uiguren, BTT XIII, Berlin, Akademie Verlag Berlin, 1985,pp.170-171.。
2. 一至三行是回鹘文押头韵诗歌, 押头韵是回鹘语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
alqu yertin ününg mangalï, 全世界的福泽,
anaz umuγsuzlarnïng yer isi. 无助无望的绝望之人的向导,
alqunï biltä i burxan baxšï . 无所不知的佛祖。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诗行组成, 每一行诗起首的音素/音组相同或相似是回鹘语头韵诗的最重要特点。 从题记前四个句子的形式来看, 每个句子的头一个词均为“a” 开头的“alqu” (所有), “anaz” (无助), “amïš” (迷茫), “alqunï” (所有) 等词。 除此之外, 四行押头韵的诗歌的末尾也看到韵律, 如: “mangalï” (福泽), “yer isi” (向导), “umuγï” (希望), “baxšï” (法师) 等词以“i” 或者“ï” 结尾, 这两个音节在音素方面特别相近, 能够形成韵律。 其次, 回鹘语诗歌另一个特点是频繁使用排比句,在诗歌中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结构、 意义相同或接近的词语、 句子或小句来传达同一个信息, 如: “alqu yertin üning mangalï” (全世界福泽), “anaz umuγsuzlarnïng yer isi”(无望与绝望之人的向导), “amïš munmïš tïnlïγlarnïng umuγï” (无助与绝望之人的希望), “alqunï biltä i burxan baxšï” (无所不知的佛祖), 这些句子的内容、 意义基本相同, 均为发愿文。
在回鹘语押头韵诗歌中, 大部分由四行组成, 因此很多学者把这类诗歌叫做“四行诗”。 题记前四句无论在视觉还是在听觉上都形成韵律的同时, 具有较强的节奏性。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断定, 题记的前四句是回鹘语押头韵诗歌。
3.mangal : 吉祥、 幸福, 来自梵语ma gala。 或由吐火罗语借入到回鹘语, Toch. ma gal ~ma kal 〈 Skt. ma gala。
4.anaz: 无望的、 可怜的。 通过吐火罗语进入到回鹘语Toch. ānās 〈 Skt. anātha。
5.umuγ: 希望、 庇护, 对应梵语araṇa。 常以umuγ ïnaγ” 希望和庇护” 的形式出现。
6.anaz umuγsuz : 无助的、 绝望的。
7.yer i: 向导、 带领者, 由yer 大地和构词词缀- i 组成, 常以yol ï yer i 向导、 带领者的形式出现。
9.alqunï biltä i burxan: 无所不知的佛; alqu 所有、 全部, biltä i 知道的, 由bil-知道和-tä i 组成。 burxan: 指佛祖, 对应梵语Tathāgata; burxan 由汉语bur 佛和构词词缀-xan 组成, 指佛祖。
10.buran baxšï: 是佛祖别名, 对应梵语的Buddha-Guru, 回鹘语baxšï 来自汉语“博士”。
11.umun-: 渴望、 祈求; 祈祷。
12.erin umuγsuz: erin 可怜的、 可悲的; umuγsuz 无助的、 绝望的。
13.d (a) rma širi: 答儿麻失里、 回鹘人名, 来自梵语Skt. dharma riī。
14.šabi qy-a: šabi 来自汉语沙弥、 初学者、 学徒, 回鹘人常用人名。
15.buxar: 佛寺, 或来自梵语, Sogd. βrx’ r 〈 Skt. vihaāra 。 buxar 〈 Mo. buqar 为蒙古语形式。
16.yükün-: 敬拜、 礼拜、 跪。
17.ün- : 出发。
18.qa qur qya: 几行; qa 多少; 一些, käzig qur 或为对偶词, 意思为“行”①[日] 松井太、 荒川慎太郎《敦煌石窟多言語資料集成》, 第111 页。。
19.biti-: 写、 记。 bitig 经书、 信件、 文字。
20.tägin-: 虔诚的做某件事。
21.kenki körgü i uluγlar: 后来的看到的伟人。 kenki 以后的、 后来的, kör- 看见。uluγ 伟大; 伟人。 敦煌吐鲁番回鹘文题记中经常出现。
22.erin- övkälä- : 为对偶词, 意思为生气, 发怒。 erinmäzünlär övkälmäzünlär 中的-zünlär 为动词命令式第三人称复数。
24.bošu- : 饶恕; 解脱、 被释放。
25.kšanti: 忏悔、 认罪, 来自梵语。 由吐火罗语借入到回鹘语Toch. k anti 〈 Sogd.kš”nty 〈 Skt. k ānti。
26.kšanti ber-: 为固定搭配, 意思为赦免罪孽。
27.yarlïqa- : 上级给下级说; 命令; 怜悯、 慈悲;
28.tavïšγan yïl aram ay : 兔年元月。
29.aram ay : 正月、 第一月; aram 或来自吐火罗语aräṃ。
30.tam: 墙壁、 定居点。
31.ödiklä-: 记下、 记录、 留下纪念。 ödik: 题记、 记录; ödiklä- 记录、 记下。 敦煌吐鲁番回鹘文题记中常以qa ödik “写下些许题记” 的形式出现。
32.satu: 准确的, 好的。 来自梵语sādhu。 一般以satu satu bolzun “善哉善哉” 的形式出现。
莫高窟第9 窟南壁劳度叉斗圣变榜书栏中的八行题记以回鹘文草书体书写, 体现出晚期回鹘文的特点。 题记中出现z 和s , t 和d 的混淆现象, 如: asmïš 〉 azmïš 迷路的,迷失方向的; yasuq 〉 yazuq 罪过等。 然而部分回鹘语词汇中保留原有的z 音, 如: bolzun 愿、 祝愿。 题记由d (a) rm-a širi šabi qaya 答儿麻失里沙弥所写。 按照回鹘人的十二生肖历法, 该题记写于兔年元月十八日tavïšγan yïl aram aynïng on säkizkä。 从题记中的回鹘文草书体以及z 和s , t 和d 的混淆现象来看, 题记书写年代大概确定为元代, 但具体年份暂无法考证。 同样的人名在榆林窟第3 窟、 12 窟、 41 窟都有出现。 而根据题记和愿文内容可知, 其与石窟壁画内容关系不大, 为元代回鹘人在西北地区活动、 礼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