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见西夏文《佛说寿生经》 考释(上)

2023-09-15 06:54孙祎达张永富
敦煌学辑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俄藏西夏文经文

孙祎达 张永富

(1.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院, 北京 100872;2. 北京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 北京 100871)

一、 引言

唐宋以来,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一种认识生死的新观念——寿生信仰在民间悄然兴起, 其核心文本为《佛说寿生经》 (下文简称《寿生经》 ) 及其相应的科仪。《寿生经》 是宋代以来开始流行的著名伪经, 结构上模仿了佛教经典书写的惯用模式,即分为序分、 正宗分和流通分三部分; 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人在冥司借寿生钱得以投生,必须要以烧醮纸钱或念诵经文的方式填还阴司冥债, 如此方能得富得贵得寿、 得十大菩萨护佑, 免除一十八种横灾等等。 目前所见最早的《寿生经》 文献是黑水城出土的俄藏A32 抄本, 抄写于12 世纪中期前后的金国陕西路, 通过对俄藏A32 抄本以及元明清本的研究, 可知《寿生经》 主要分为序文、 经文、 十二相属和疏文四个部分, 并附有《延寿真言》 (或称《解怨经》 和《灭五逆之罪经》 )。 除了俄藏A32 抄本之外, 目前已为学界所知的《寿生经》 文本主要有: 云南省图书馆藏北汤天本、 《嘉兴藏》 和《续藏经》 收录的文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两种、 甘肃省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藏本以及《禅门课诵》 收录的民间流通本等,①参见侯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 年, 第396-425 页。以上均为汉文写本或刊本, 笔者近期有幸得见一份西夏文《寿生经》 孤本, 兹将其详细介绍如下:

2014 年11 月23 日, 北京德宝秋季拍卖会上一次性上拍了九件西夏文文献, 拍品号分别为64-72, 韦力先生共拍得了其中五件, 分别是64 号、 66 号、 67 号、 69 号和71 号拍品。②张永富、 孙祎达《近年来民间所藏西夏文文献考论》, 《西夏研究》 2023 年第2 期, 第14-27 页; 另可参见韦力《蠹鱼春秋: 古籍拍卖杂谈》,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年, 第27-32 页。其中, 64 号拍品包含多种西夏文文献, 分别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两种、 《佛说父母恩重经》 和《寿生经》, 为了方便讨论, 我们暂将其中《寿生经》 的内容称为“64 号拍品③参见唐丽雅《西夏文残经排序: 一个标的四家经》, 微信公众号“借纸古籍修复日记”, 2022 年3 月23日, https: / /mp.weixin.qq.com/s/wJ2HP9B3CzgxQigGhD9qvQ.”。 “64 号拍品③” 为经折装刻本, 共存11 折, 每折6 行, 满行16 字, 为《寿生经》 的序文和经文(包括《延寿真言》 ) 部分。③71 号拍品亦为经折装刻本, 内中包含手绘设色本, 每折6 行, 满行16 字,④参见唐丽雅《扶我起来, 我还能修——覆彩西夏文十二生肖》, 微信公众号“借纸古籍修复日记”, 2022年3 月15 日, https: / /mp.weixin.qq.com/s/QkQRcG71uDlCQSCR2rJhbw.高山杉已经指出该拍品也是《寿生经》 的内容,⑤高山杉《关于韦力先生拍到的西夏文残经》, 《澎湃新闻·上海书评》 2017 年10 月25 日。经笔者初步译释研究, 可以断定该拍品实为《寿生经》 的第三和第四部分, 即十二相属和疏文的内容, 列出了与十二相属相应的钱经数目和曹官姓氏,并且配以十二生肖的覆彩插画。⑥参见http: / /pmgs.kongfz.com/special/534/p_ 2/.通过对两件拍品中《寿生经》 形制、 行款和内容的考察, 可以断定“64 号拍品③” 与71 号拍品应该是同一件文献, 且内容连续, 即“64号拍品③” 为《寿生经》 的序文和经文, 71 号拍品为《寿生经》 的十二相属和疏文,该文献断裂之后, 被当成两件不同的文献出现在拍卖会上。

在此之前, 我们尚未见到任何关于《寿生经》 西夏译本的信息, 因此德宝秋拍中流出的这件西夏文《寿生经》 实为海内外孤本, 一方面可以为西夏文佛经文献增添新的品类, 并借此管窥寿生信仰在党项民族间的传播; 另一方面, 西夏文《寿生经》 与俄藏A32 金抄本极为接近, 但由于金抄本书写随意、 字迹潦草、 多用俗体, 各家录文未能统一, 因此该西夏译本的发现对金抄本的校勘有着较高的价值。

二、 西夏文《寿生经》 的序文与经文

下文将“64 号拍品③” 《寿生经》 的前两部分(即序文和经文) 以折为单位进行录文并译释如下, 其中序文部分有残缺, 经文部分完整。 由于俄藏A32 金抄本与西夏文《寿生经》 的底本极为接近, 故下文以之作为对勘的汉文本。

第一折

对译: ……福祥盖佑; 读诵则障灾永除。 经曰: 南瞻部/洲土众生皆十二相居,生来时上, 本命寿/生钱数欠为。 若今世还尽, 再世即人身得, /苦无乐有; 若此世不还, 冥债积没, 后恶道/堕; 人中生虽贫穷诸衰, 苦有乐无。 佛慈悲行, 经读还报, 此不妙也乎!

金抄本: ……福佑加临; 读诵者永除灾障。 经云: 南瞻部洲众生总居十二相属, 受生来时, 县①“县” 当作“悬”。欠下本命受生钱数。 若今生还足, 再世劫②“劫” 当作“即”, 西夏文本中的(即) 可佐证之。得为人, 无苦有乐;若世不还, 坠堕冥债, 后生恶道; 设得为人, 贫穷诸衰, 有苦无乐。 所以佛运慈悲, 转经折还, 此不妙哉!

注释:

[5] 以上为《寿生经》 的序文部分, 有残缺。

第二折

对译: 佛说寿生经契/

此如闻我, 一时佛毗耶离城乐音树下住, /八千比丘及诸菩萨、 四众等之利益法门说为。 /尔时, 阿难恭敬掌合, 佛之言谓: “世尊, 南瞻部洲土众生贵有贱有、贫有富有、 寿有夭/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毗耶离域①“域” 当作“城”。音乐树下, 与八千比丘、 诸菩萨、 四众等说利益法门。 尔时, 阿难曲躬合掌, 而白佛言: “世尊, 南瞻部洲众生, 有贵有贱、 有贫富②“富” 字前当脱一“有” 字, 西夏文本作(有贫有富), 可佐证之。、 有寿有夭,

第三折

对译: 有, 此等何缘因生不知? 唯愿世尊分别解/说。” /佛阿难之谓: “南瞻部洲土众生生来时上, /各十二相依五等库下本命寿生钱数△/借求。 记省人者, 本钱还毕, 诸善言为, 贵得、 富得、 寿得; 若冥债不还, 善根不堕, 贫得、 贱/

金抄本: 此等不知因何所致? 唯愿世尊分别解说。” 佛告阿难: “南瞻部洲众生受生来时, 各于十二相属五等库下, 借讫本命受生钱数。 省记者, 还讫元欠, 作渚③“渚” 当作“诸”, 西夏文本中的(诸) 可佐证之。善事, 得贵、 得富、 得寿; 若不还冥债, 不种善根, 得贫、 得贱、 得夭。”

注释:

第二天一早到教室,就接到小夏带给她的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姜祈昨夜受伤入院。她整个人呆立当场,头脑嗡嗡作响。

对译: 得、 夭得。” 阿难佛之言问: “贵富人者, 钱以还/纳; 贫穷人者, 何以还纳?” 佛言: “妙法一有我, /贫穷人者, 纳还钱无则, 唯《金刚经》 读以钱/数还纳令。 若善男子、 善女人实信善心生, /经文读看, 两贵富寿长利益之因得也。若/人贫穷, 善心不有, 冥债不还, 经契不读者, /

金抄本: 阿难白佛言: “富贵之人, 以钱还纳; 贫穷之人, 时阿④“阿” 当作“何”, 西夏文本中的(何) 可佐证之。还纳?” 佛言: “吾有妙法, 贫穷之人, 无钱还纳, 已⑤“已” 当作“以”, 西夏文本中的(以) 可佐证之。转《金刚经》, 亦令折还钱数。 若善男子、 善女人, 生实善心, 看⑥侯冲录此字为“者”, 根据西夏文本中的(看) 可知, 当作“看”。转经文, 两得利益, 贵富寿长之因也。 若居贫穷, 无有善心, 不还冥债, 不转经文者,

第五折

对译: 睡中惊恐, 睡梦不祥, 精神混乱, 时死人与/问问。 又十八种妄灾有:一者远道行往, 人/恶意谋灾; 二者旷野雷雹风雨灾; 三者河/渡江过水落灾; 四者墙倒屋塌灾; 五者火/光避无灾; 六者血光身生灾; 七者[痨] 病长/留灾; 八者大风癞疮灾; 九者咽喉阻塞灾; /

金抄本: 睡中惊恐, 梦异不祥, 魂离魄乱, 时与亡人语话。 又有一十八种横灾: 一者远路陂泊, 恶人窥筭灾; 二者旷野雷雹①侯冲录此字为“响”, 根据西夏文本中的(雹) 可知, 当作“雹”。风②周泽鸿录此字为“沌”, 根据西夏文本中的(风) 可知, 当作“风”。雨灾; 三者渡河行江落③金抄本中脱“水灾; 四者墙倒屋” 七字, 此据明清本《寿生经》 补出。塌灾; 五者火光无避灾; 六者身现血光灾; 七者淹廷痨病灾;八者大风④周泽鸿录此字为“痝”, 根据西夏文本中的(风) 可知, 应为“中风” 的“风”。癞疮灾; 九者咽喉闭塞灾;

注释:

第六折

对译: 十者坎堕马落灾; 十一者毒中车碾灾; 十/二者虫咬刃伤灾; 十三者邪鬼魅惑灾; 十/四者刑狱拷打灾; 十五者暴疾昏迷灾; 十/六者人恶诬陷灾; 十七者颈捆井投灾; 十/八者官事讼恼灾。 若人寿生钱者还纳毕/则, 前十八种妄灾中不堕, 又十大菩萨常/

金抄本: 十者坠崖落马灾; 十一者中毒车碾灾; 十二者虫咬刀伤灾; 十三者邪鬼魅惑灾; 十四者刑狱杖楚灾; 十五者卒中暴疾灾, 十六者恶人连戾灾。 十七者投井自系灾, 十八者官事缠绕灾。 若人还纳了受生钱者, 免上件一十八种横灾, 又得十大菩萨常行拥护。

第七折

对译: 行守护为得。 彼之名者: 寿长王菩萨摩诃/萨、 寿延王菩萨摩诃萨、 福寿增菩萨摩诃/萨、 障难除菩萨摩诃萨、 世音观菩萨摩诃/萨、 长安乐菩萨摩诃萨、 长欢喜菩萨摩诃/萨、 怨结解菩萨摩诃萨、 福寿王菩萨摩诃/萨、 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金抄本: 其名曰: 长寿王菩萨磨①根据译音惯例, “磨” 字一般作“摩”, 下同。诃萨、 延王②根据西夏文本的(延寿王), 可知金抄本脱一“寿” 字。菩萨磨诃萨、 增福寿菩萨磨诃萨、 除障菩萨磨诃萨、 观世音菩萨磨诃萨、 长安乐菩萨磨诃萨、 长欢喜菩萨磨诃③根据上下文以及西夏文本, 可知金抄本此处脱一“萨” 字。、 解冤结菩萨磨诃萨、 福寿王菩萨磨诃萨、 地藏王菩萨磨诃萨。”

第八折

对译: 佛阿难之言曰: “若善男子、 善女人经契读/看, 寿生钱亦还纳足毕,寿长贵富, 又十大/菩萨护持所是, 诸星福耀, 本命元神, 家宅/土地等亦吉雨祥长。 又金星、 木星、 水星、 火/星、 土星、 太阴星、 太阳星、 罗睺星、 计都星、 紫/炁星、 月孛星、 行年星、 禄主星等灾除福兴。 /

金抄本: 佛告阿难: “若善男子、 善女人, 看④周泽鸿录此字为“者”, 根据西夏文本中的(看) 可知, 当作“看”。转经文, 还纳了受生钱, 得长命富贵, 又得十大菩萨之所护持, 亦得一切诸星福耀⑤“耀” 当作“曜”, 西夏文本中的(星/曜) 可佐证之。, 本命元神、 家宅土他⑥“他” 当作“地”, 西夏文本中的(土地/神祇) 可佐证之。,降吉迎祥。 又有金星、 木星、 水星、 火星、 土星、 太阳星、 太阴星、 罗睺星、 计都星、 索⑦“索” 当作“紫”, 西夏文本中的(紫) 可佐证之。炁星、 曰⑧“曰” 当作“月”, 西夏文本中的(月) 可佐证之。孛星、 行年星、 注禄星等除灾兴福。

注释:

对译: 若前生怨报、 昔世因苦有, 亦尽皆消灭。 四/时喜有, 八节灾无。 寿生钱烧纳时, 分明解/说, 不足薄小, 库中△纳, 库持结合。 百年灭/后, 七七日比前面, 寿生经仪依烧则, 三世/父母, 七代先祖, 九族冤魂皆天生得。 僧伽/男女、 六道凡夫、 贵贱人等寿生钱纳毕, 《寿/

金抄本: 或有前生冤业, 宿世恶缘, 息皆①“息皆” 当作“悉皆”, 西夏文本中的(悉皆) 可佐证之。消灭。 四时有庆②侯冲、 周泽鸿皆录此字为“度”, 根据西夏文本中的(喜/庆) 可知, 当为“庆”。, 八节无灾。 焚烧纳受生钱时, 分明开③周泽鸿录此字为“並”, 根据西夏文本中的(解/开) 可知, 当为“开”。说, 漏贯薄小, 纳在库中, 管④“管” 当作“库官”, 西夏文本中的(持库, 即库官) 可佐证之。收付。 至百年命终之后,七七已前, 更烧取受生钱经, 兼救三世父母, 七代先亡, 九族冤魂, 皆得生天。 儒流道士、 僧尼女冠、 贵贱俗辈, 还讬⑤“讬” 当作“讫”, 西夏文本中的(毕/讫) 可佐证之。受生钱者,

注释:

第十折

对译: 生经契》 读则, 三世贵富是; 寿生钱不纳, 《寿/生经契》 不读则, 后人身得难, 若虽得亦病多/丑陋, 盲聋言哑, 衣食不得, 他嫌所是, 自在/不能。” /佛曰: “若我言听, 我说信者, 前所说诸, 皆实/不虚。” 时诸天、 龙、 人、非人等佛所说闻, 啼泪/

金抄本: 受生三世富贵; 不还受生钱, 不看《受生经》 者, 难得人身, 若得为人, 癃残丑陋, 揞哑音⑥侯冲、 周泽鸿皆录此字为“盲”, 根据西夏文本此处的(言/音), 似乎当作“音”。聋, 衣不弊刑⑦“弊刑” 当作“蔽形”。, 食不充口, 人所恶贱, 不能自在。” 佛言: “若听吾语, 信我说者, 如前所指, 皆实不虚。” 时诸天、 龙、 人、 非人等,闻佛所⑧此处当脱一“说” 字。, 涕泪

注释:

第十一折

对译: 悲泣, 礼敬而去。 /

佛说寿生经契 寿延言真/

天罗咒, 地罗咒, 日月黄罗咒, 怨主一切皆△离, 摩诃般若波罗蜜。 /一怨解经, 二寿延言真, 三五逆罪灭。 此经读, 地狱罪灭, 即天上生, 不虚也。

金抄本: 悲泣, 作礼而去。

佛说寿生经 延寿真言

天罗咒, 地罗咒, 日月黄罗咒, 一切冤家利①“利” 当作“离”, 西夏文本中的(离) 可佐证之。我身, 磨河②根据音译惯例, “磨河” 当作“摩诃”。般若波罗蜜。 一解冤经, 二延寿真言, 三灭五逆之罪。 诵此经, 免地狱之罪, 便得生天, 不虚矣。

三、 俄藏西夏文《佛说来生经》

除了德宝秋拍中流出的《寿生经》 之外, 蔡莉还介绍过俄藏西夏文《佛说来生经》的三个抄本残叶, 编号分别为Инв. №6832、 Инв. №6867 和Инв. №7151, 三个文本中的《佛说来生经》 均与其他内容合抄在一起。③蔡莉《西夏文佛教伪经考》,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9 年, 第57-59 页。其中Инв. №6832 为经折装, 残存经文的开头部分; Инв.№6867 为蝴蝶装, 《佛说来生经》 的内容抄于金抄医方《敕赐紫苑丸方》 之后, 且与Инв. №6832 中的内容基本一致;④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俄藏黑水城文献》 第6 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 第320 页。Инв. №7151 中残存的《佛说来生经》 明显不同于上述二本。 通过释读, 可知所谓的《佛说来生经》 当是《寿生经》的翻版, 其内容反映的也是广为流传的寿生观念, 为了便于讨论, 兹将这三个抄本录文、 译释如下:

Инв.№6832 录文:

译文:

《佛说来生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一切众生自无中来, 至于此刻仍未解脱, 何故也? 盖因先后彼之钱债未还, 故未解脱也。 若善男子、 善女人还纳钱债, 或购得《金刚般若经》读诵, 方得解脱也。 后世长富, 为大长者。 诸有情之导目及纸钱、 经等彼此相异,各自不等。

子者, 当还一万五千缗钱, 若不得, 当诵九部《金刚般若》, 纳第一库, (曹官) 姓李。

丑者, 当还二十七万缗钱, 若不得, 当诵九十部《般若》, 纳第二库, (曹官) 姓。

寅者, 当还八万一千缗钱, 若不得, 当诵二十七部《般若》, 第三库曹官姓马。

卯者, 当还七万八千缗钱, 若不得, 当诵二十六部《般若》, 第四库曹官姓柳。

辰者, 当还五万一千缗钱……

Инв.№6867 录文:

译文:

……得解脱也。 后世长富, 为大长者。 诸有情之导目及纸钱、 经等彼此相异,各自不等。

子者, 当还一万五千缗钱, 若不得, 当诵九部《金刚般若》, 纳第一库, (曹官) 姓李。

丑者, 当还二十七万缗钱, 若不得, 当诵九十部《般若》 ……

Инв.№7151 录文:

译文:

《佛说来生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毗耶离城园中, 坐于音乐树下之宝座。 尔时, 一阎王处十二曹官于佛处行道而立, 问佛曰……

根据译文, 我们可将以上三个抄本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众生想要获得解脱、 长保富贵, 捷径之一就是偿还寿生钱、 念诵《金刚经》, 并根据各人属相的不同, 依次列出十二属相之人所需偿还的钱数、 念诵的经卷数, 以及对应的曹官姓氏。 据此可知, 俄藏三个西夏文抄本虽名为《佛说来生经》, 但毫无疑问, 亦属于佛教化了的寿生信仰范畴, 当与《寿生经》 属于同一类别的民间宗教文本。 除了经名之外, 俄藏本与德宝拍卖本之间亦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首先, 拍卖本符合佛经序分、 正宗分、 流通分的典型格式, 以阿难向佛问话开启经文, 将寿生的由来、 偿还后的功德以及不偿还的恶报等种种细节一一描绘了出来, 而俄藏本虽以“如是我闻” 开头, 但经文内容过于笼统, 仅以寥寥数语介绍了偿还寿生钱的功效, 不见对话以及阿难等人物, 只是在Инв. №7151 抄本中出现了“十二曹官” 这一集体人物名; 其次, 拍卖本中言及诸众生各于十二相属五等库下, 借讫本命受生钱数, 即是以十二地支为单位将六十甲子平均划分为十二组,每组有五个干支纪年, 也就是经文中所说的“十二相属” 和“五等库”, 71 号拍品中列出了六十甲子相应的寿生钱经数和曹官姓氏, 而俄藏本则仅仅列出了十二相属对应的钱经数和曹官姓氏, 相对较为简略, 体现了寿生信仰从十二库逐渐扩展到六十库的过程。

四、 寿生寄库与民间信仰

佛教认为, 人死之后, 亡魂首先要经过地狱的审判, 然后根据业力的不同投生到六道之中, 开始新的轮回。 唐宋之际, 现实世界货币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投射到人们对幽冥世界的认识中, 在传统酷刑审判的基础之上, 又增加了金融和契约的成分。 具体来说,亡魂在地狱的经历变成了一个平和的契约签订和履约的过程,①韦兵《储蓄来生: 宋代以来的寿生寄库信仰》, 成都: 巴蜀书社, 2022 年, 第2 页。蔡莉《西夏文佛教伪经考》, 第89 页。这一过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填还寿生, 二是预修寄库。 根据宋坤的考证, 受生钱是填还冥司本命受生阴债, 其理论依据直接来源于《寿生经》, 而寄库钱则是向地府冥司预存钱财, 以备死后支用, 与《十王经》 中的预修生七信仰关系密切, 二者都是以烧醮纸钱的方式寄还冥司, 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相互渗透、 关系密切。②宋坤《填还阴债与预寄珍财——古代“寿生” “寄库” 观念考辨》, 《敦煌研究》 2017 年第2 期, 第121-131 页。2014 年德宝秋季拍卖会和2017 年中贸圣佳秋季拍卖会上均曾出现过不同版本的西夏文《十王经》,③张永富、 孙祎达《近年来民间所藏西夏文文献考论》, 第14-27 页。 参见张九玲《俄藏西夏本〈佛说十王经〉 述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年第2 期, 第30-34 页; 蔡莉《西夏文佛教伪经考》, 第78-81 页。另据党燕妮介绍, 敦煌文献中共见46 件《十王经》, 缀合后为37 件, 且经名亦纷繁复杂,④党燕妮《 〈俄藏敦煌文献〉 中〈阎罗王授记经〉 缀合研究》, 《敦煌研究》 2007 年第2 期, 第104-109 页。张总《〈阎罗王授记经〉 缀补研考》, 季羡林等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 第5 卷,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第82-83 页。1997年和2004 年又分别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灵石寺塔和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神德寺塔中发现了《十王经》 的经本,⑤浙江台州灵石寺塔始建于宋乾德二年(964), 陕西省耀州神德寺塔亦兴建于宋代。 参见张总《 〈十王经〉经本系统再谈——以新见耀州、 台州经本并敦煌本而查观》,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年第3 期, 第19-30 页。除此之外, 还有藏文本、 回鹘文本和西夏文本传世,⑥Daniel Berounsky.The Tibetan Version of the 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 Triton Faculty of Arts, Charles University,足可见该经流传之广。

文章开篇已经指出, 现存最早的《寿生经》 为黑水城出土的俄藏A32 抄本, 可能抄写于12 世纪中期前后的金国陕西路; 而最早的寿生斋牒为《福建路建阳县普光院众结寿生第三会劝首弟子施仁永斋牒》, 是明道二年(1033) 北宋福建路寿生斋会所用的牒文文书;⑦方广锠《跋北宋佛教法事文书》, 氏著《随缘做去 直道行之——方广锠序跋杂文集》,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1 年, 第141-144 页。据韦兵考证, 大足石篆山长寿王龛是现存最早的寿生信仰图像, 为元丰、绍圣年间(1082-1096) 四川人严逊开造的寿生造像。⑧韦兵《储蓄来生: 宋代以来的寿生寄库信仰》, 第188-218 页。综合来看,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西北地区的陕西、 东南地区的福建和西南地区的四川等地均有寿生实物出现, 足见寿生信仰在11-12 世纪的中国大地流传的广度和深度, 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⑨最典型的例子是明代成书的《西游记》 中唐太宗游冥府, 借开封府相良寄存在冥间的金银打发冤魂的情节。除了佛教之外, 道教也有《受生经》,⑩与佛教不同, 道教的《受生经》 一般写作“受”。蔡莉发现, 俄藏西夏本《佛说来生经》 所列十二相属之钱数、 曹官姓氏和道教的《灵宝天尊说禄库受生经》 十分接近,⑪但寅生相曹官姓氏

Prague, 2012. 笔者近日得悉兰州大学李志明博士于民间文献调查过程中又发现了三部藏文《佛说十王经》, 一为雍正年间写本, 二为道光年间写本, 三为梵典宫本, 价值珍贵。“马” 不同于《灵宝天尊说禄库受生经》 中的姓氏“雷”, 却又与金抄本较为一致,①繁体的“馬” 与“雷” 形近, 或为形近致讹。 曹官姓氏的汉字写法往往与相应的地支在构形上较为接近,“判官者, 取十二支之肖似为姓, 如寅生则黄判官, 丑为田, 未为朱, 亥为袁, 卯为柳, 戌为成之类”。参见[宋] 佚名《鬼董》 卷4, 《笔记小说大观》 第6 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 第889 页。可见民间宗教的杂糅性以及文本传抄过程中复杂的情况。

寿生观念起源于五代宋初, 其中杂糅了佛、 道二教以及诸多民间信仰的成分, 如经文中不仅出现了佛教的《金刚经》、 十大菩萨, 道教中的本命元神、 家宅土地, 还有星命信仰中的十一星曜神等; 经末的“天罗咒, 地罗咒, 日月黄罗咒, 一切冤家离我身,摩诃般若波罗蜜” 等词句充满了俚俗野趣, 民间宗教的痕迹十分明显。 综上所述, 西夏文刻本《寿生经》 与抄本《佛说来生经》 的发现, 足可证寿生信仰在党项民族中流传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对探究该经的早期形态及文本流变具有较高价值; 另外, 还可以结合寄库信仰的《十王经》、 宣传儒家孝道的《佛说父母恩重经》、 谶书性质的《大圣五公经》、 占卜文书《大唐三藏卦本》②崔红芬《从〈父母恩重经〉 看儒释融合——兼及敦煌、 黑水城残本的比较》, 杜建录主编《西夏学》 第12 辑, 兰州: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16 年, 第207-218 页; 聂鸿音《 〈五公经〉: 存世谶书的早期样本》,《中华文化论坛》 2019 年第6 期, 第46-54 页; 孙伯君《从两种西夏文卦书看河西地区“大唐三藏” 形象的神化和占卜与佛教的交融》, 《民族研究》 2016 年第4 期, 第72-78 页。等文献的西夏文译本, 综合探讨西夏民间信仰的多元性与杂糅性, 这些观念跨地域、 跨语言、 跨民族的传播, 也为我们考察该时期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

猜你喜欢
俄藏西夏文经文
俄藏инв.№2522西夏文《修菩提心》考
经文
盖经文: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的日常故事
俄藏5949-28号乾祐子年贷粮雇畜抵押契考释
《圣经》经文中国化
俄藏西夏文《大智度论》考释
俄藏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七叶释读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西夏文《乌鸣占》考释
《西夏文史荟存》第三辑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