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课”的“建筑工程识图”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3-09-12 06:59田爽
科教导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金课课程建设

田爽

摘要“金课”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提出新的要求,文章针对应用型高校“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金课”建设为目标、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该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课程思政改革,从多维度、多角度进行“建筑工程识图”的课程建设,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金课”;建筑工程识图;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4.041

2018年8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要求高校全面梳理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符合该校学生接受能力的同时,提高课程难度、学业挑战度,积极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建筑工程识图”是工程类专业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是众多专业课的前置课程,通过该课程培养的知识技能是造价工程师、建筑工程师的必备素养,是学生未来获得职业资格证、进行工程实践的基础。因此,本文拟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出发,以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识图”课程为例,研究课程存在的问题、“金课”建设的核心内涵、打造“金课”的具体策略。

1“建筑工程识图”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中,“建筑工程识图”与“工程制图”往往区分不明显,教学大纲体系基本按照“工程制图”的内容确定,且较为侧重土建专业内容。但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需要面对大量图纸,从施工内容、施工工艺及工程量计算方面理解图纸,并且图纸的专业类型包括土建、装修、安装、水运、市政等。如果无法培养核心识图能力,则无法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压力,在就业竞争中将无法占得优势。

1.2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以板书+PPT辅助教学,传授知识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内容,失去主动性。而识图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制图原理和识图方法的同时,要紧跟时代前沿,了解最新的制图和识图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跟不上课程本身的发展趋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学生步入社会后竞争优势不明显。

1.3教学实践环节

传统教学实践主要以学生绘制投影作业,抄绘指定的工程图为主,形式相对单一,在实际教学中个别学生基础不牢,为了完成任务甚至出现投机取巧的现象。此外,工程造价专业的“识图”课应该在制图理论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识图”,学生缺乏真实的工程应用训练,无法充分理解所学内容,则不能有效地运用图学这个工具解决工程问题。

1.4考核方式

從考核方式来看,以往考核内容更加侧重理论知识、而不重视识图能力,注重结果性考核、而不注重过程性考核。虽然也采取了平时成绩+试卷成绩的办法,但考核方式相对单一、比例分配不合理,平时成绩仅仅由出勤以及课堂作业组成,考核范围不够全面、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在这种考核机制下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1.5学生基础薄弱

该课程普遍在大一开课,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对本专业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自控能力差的情况,再加上此时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个别学生存在偏科的现象,空间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更加影响课程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根据学生个体化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课程建设的主要途径

2.1开设线上课程,为线下课程提供配套资源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线上课程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各高校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线上教学,积累了大量教学资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线上教学的主要好处是学生可以使用手边的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反复学习,改变了学生与教师之间传统的沟通方式。因此,线上资源共享平台与线下课堂相结合,以线上资源辅助线下课堂教学,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课前,学生可以提前有针对性地预习,师生之间通过线上平台共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线下课堂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学习,课后再针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复习和提升。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且教师也可以从传统的讲授角色转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角色,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2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完善考核机制

课程考核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的标准,“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注重平时积累,因此,应该建立体系健全的跟踪考核评价机制。考核方式应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结合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

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综合考核,平时考核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包括以下方面:①原理考核:画法几何形体投影绘制的部分,应注重一课一评价、一对一评价,针对学生掌握有问题的知识点及时指出并修改;②制图能力考核:该部分属于实践能力考核,制图部分以抄画施工图样图,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绘制相应施工图,并进行知识问答考核学生的制图能力;③识图能力考核:列出识图题库,让学生选定完整施工图,根据施工图回答问题,完成技能考核。期末考试提倡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考试命题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记忆性题目,增加理解分析性题目、绘图和读图类题目的考核。

2.3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丰富课堂内容

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是枯燥、生硬地灌输思政内容,而是将课程与思政巧妙、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程知识内容中穿插育人知识,教师在教书过程中实现育人职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工匠精神、提升专业从业的自豪感。

在课程建设思政改革时,教师首先应该深挖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例如,制图应该符合“制图标准”中图形布局、线型使用、字体字号等规定,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工匠精神,制图时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绘制出有效、标准的图纸。再比如在识图部分,可以从将来职业发展入手,为学生介绍造价人员在将来工作过程中,识图能力是造价能力的体现,工程列项、工程量计算、组价是否准确取决于识图是否全面、正确。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特点,也可以为迷茫的同学提供一个努力的方向。

同时,课程思政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十分重要,思政教育应该与“线上+线下”的教学体系有机融合在一起,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除了“课中”环节,也应该注重“课前”与“课后”的知识拓展环节,积极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资料,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4利用多种途径,助力课堂教学

①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黑板、实物模型为补充的线下教学模式。多媒体授课是目前主流的授课方式,但对于识图类课程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播放图形绘制过程不容易把控细节,在黑板上画图可以弥补多媒体在细节上不能停顿的不足,课堂上辅助使用实物模型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形体的投影。

②项目学习驱动课堂学习:在教师指导下,由教师提供工程图纸资料或者学生自行选择项目进行施工图阅读,解决常见的识图问题。项目学习是一种任务导向的实践学习,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最终达成项目目标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整个项目学习过程中要进行全程监督,包括项目选定、熟悉图纸、解决问题、作品展示等环节。

③前沿技术辅助教学:目前较为前沿的是BIM技术,该项技术不仅在制图领域,在造价、测绘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BIM技术的图形可视化特点,在进行识图训练时先利用BIM的虚拟漫游功能介绍建筑整体布局、构配件的结构关系,再通过建筑模型和图纸进行对照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施工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空间立体感。

2.5建立教师团队,双向深化课程建设

教师是课程的主体,也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课程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掌握知识领域的前沿内容,才能发挥金课的功能价值。课堂教学的设计与组织是否合理,是否有新意,体现了教师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作为任课教师,不断深化知识体系、拓宽知识面、紧抓时代脉络学习前沿知识是“金课”建设的一大关键环节,是“金课”建设的基础。

此外,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建设绝不是单个教师的个人行为,从专业教学来讲,应该首先在教研室内部建立课程建设团队,团队由本专业不同专业课的授课教师组成,不同专业课的教师针对自己的授课内容提出对识图课程的能力要求,由课程负责人进行整合深化,使课程既符合能力培养要求,又符合其他专业课授课要求,让学生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同专业对图学类课程的能力要求不尽相同,因此,课程教师团队还应该由其他专业的图学类教师组成,将课程体系在全院其他专业中推广,由所有图学类教师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进行深化和拓展,形成全学院图学类课程的纵横双向教学体系。

2.6注重课前辅导,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

在教学实践中,个性化教学方案要注重课前辅导。主要分为两方面:

第一,测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将不同的学生分为三个等级,通过分等级既可以了解学生能力程度,也可以为后续教学规划起到指导作用。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同学,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必然较高,设置课程任务时可以适当加大难度。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同学,需要教师针对这部分学生進行强化训练,设置课程任务时也要适应他们的能力程度,同时要做好充足的课前指导,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做好知识储备再进入课堂。

第二,课前兴趣点调查。调查的方向可以按照施工图的类别来划分,比如土建、安装、道桥、水运工程等众多方向,这些方向的施工图纸对应的就是建筑的不同专业,所涉及的知识丰富而庞杂,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个性化教学方案,让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学习课堂以外的图纸并进行讲解,既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大一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

3总结

“金课”建设并不是推翻以往所有的教学成果,而是一场以质量为核心的自我升华和变革,它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自觉追求,是全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尤其是本科阶段教学质量和高校本身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合力达成的结果,“金课”建设是在继承传统理论知识体系和教学成果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深化和总结。以传统画法几何+工程制图识图为理论基础,以具体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建筑施工图的识读能力为主线,以手工模型、二维图纸、三维模型和BIM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对课程内容和方式、考核方法、课堂呈现方式进行整合,将更为优质、合理的课程体系呈现在课堂,才能综合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陈红雪,宋凯文,谭清美,等.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水课”教育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7(22):15-18.

[3]李志义.“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24-29.

[4]陆国栋.治理“水课”打造“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9):23-25.

[5]江雪情.从“线上金课”窥视中国高等教育“金课建设”质量[J].现代大学教育,2019(6):36-41.

猜你喜欢
金课课程建设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