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人才培养和流动的管理研究

2023-09-12 02:48李智新
国际公关 2023年1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培养人才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力量。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意识的影响,大部分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缺乏认识,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很少主动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技能技术,缺乏对新事物、新技术的学习接受能力。这一问题造成我国乡村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本文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对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培养以及管理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中人才培养和流动的对策,旨在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疆和田;人才;培养;管理

近年来,和田地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采取多种举措以提高乡村人才的整体素质,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是充分发挥各级党校作用,采取集中培训、送教下乡、“订单式”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这些培训内容包括农业技术、乡村治理、企业经营等,以便让农牧民群众具备在现代乡村振兴中所需的各种技能。二是实施 “三下乡”活动,即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卫生下乡,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农村地区的科技、文化、卫生水平,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三是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组织乡村各类人才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这种培训方式,可以将农业技术、管理技能等知识传授给农村人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助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乡村经济的繁荣。四是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针对基层党组织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高村干部在乡村治理、发展规划、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五是鼓励和引导乡村优秀青年人才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如提供创业资金、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激励乡村优秀青年人才回归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一、人才培养和流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资源匮乏,供需矛盾突出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新疆和田地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新疆和田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基础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覆盖率相对不足,这导致地区内人才储备不足,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低水平的教育资源限制了乡村青年的发展空间,从而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乡村基层干部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部分乡村干部不熟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运用科技、市场等手段和方法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能力不足。同时,由于和田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条件较差,许多乡村基层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有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逐年减少。调查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地区乡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为18.84万人,比上年减少2.15万人,其中转移就业18.05万人。调查显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在转移乡村劳动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乡村劳动力总体文化程度较低、专业技能单一、思想观念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等因素的制约,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二)乡村人才队伍不稳定

和田地区地处边境,与周边国家接壤,社会环境相对复杂,民族、宗教等因素影响较大,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调查显示,和田地區乡村人才流动性较大。一是 “不愿走”,农民思想观念转变难。部分农牧民群众认为在乡村没有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因此对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缺乏信心。二是 “不敢走”,农业人才技术培训难。一方面,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群众普遍存在 “等靠要”思想;另一方面,由于乡村人才工资待遇较低、社会保障措施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农牧民群众不愿意到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乡村干部待遇低、晋升渠道狭窄,工作环境较差,由于基层干部队伍年轻化程度不够、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等因素影响,部分基层干部队伍中人才匮乏问题突出。三是 “不会走”,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由于人才匮乏且培训渠道不畅、培训经费不足等原因的影响,很多农牧民群众不知道如何用科学方法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

(三)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当前,和田地区乡村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科技人才匮乏。目前,和田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各类科技人才总量少,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二是高层次人才较少。和田地区高层次人才总量少,高级职称、研究生以上学历等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三是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不均衡。和田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而从事农林产品加工、销售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四是基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基层干部队伍年龄偏大、能力不足,后备干部缺乏等问题。目前,和田地区农村基层干部年龄老化现象较为突出,40岁以上干部占总人数的45%以上。由于基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较低,难以满足新形势下乡村工作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利于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和发展能力的提升。

二、人才培养和流动管理对策

(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培养合力

为了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1]首先,应坚持思想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充分发挥乡村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注重实践锻炼,并加强党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人才,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发挥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其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政府主导、高校和社会参与的乡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各地区不同实际情况,采取定向培养、联合办学等方式,引导各类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加大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各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为乡村实用人才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最后,加大对乡村实用人才的扶持力度,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乡村实用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根据 “一人一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乡村实用人才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扶持,同时制定针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不同主体的专项扶持政策。通过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使用效果

推行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绩优酬,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和奖励机制。[2]制定乡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办法,对优秀的乡村实用人才在评聘职称上给予倾斜,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乡村实用人才授予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实行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制度,建立健全荣誉奖励制度,鼓励各类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服务。相关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基层服务,特别是要鼓励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通过设立特聘农技员岗位、发放岗位补贴等方式吸引更多大学生投身农业一线。深化县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统筹考虑编制内和编制外人员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乡镇工作补贴标准,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基层农技人员职称评定力度。

(三)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形式

根据地区乡村实际,定期组织开展乡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根据不同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开展 “菜单式”培训、“回炉式”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3]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课堂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提升乡村人才培训质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采取专题讲座、集中授课、现场教学等形式,为乡村实用人才开展政策法规宣讲、科技知识普及等内容的培训活动。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乡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乡村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按照 “谁培养谁负责”的原则,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业职业院校和各类涉农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职业院校开展涉农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农业类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组织专家对乡村人才进行专题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等情况开展订单式培训,通过 “农民点单、专家授课、现场指导”等方式为乡村人才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鼓励引导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乡镇农技人员、乡村科技示范户等对基层一线涉农技术人员开展送技下乡活动。对参加乡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班的学员给予一定补助。

(四)引导能人返乡创业

加强对能人返乡创业的支持和指导,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在外经商、务工的能人回乡投资兴业,强化创业服务保障。[4]定期组织开展 “返乡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积极支持和引导各类人员通过投资兴业、承包经营等方式参与乡村经济建设;整合现有科技特派员队伍资源,建立完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专家服务团队、村级农业技术推广专家服务小组,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发挥社会各界在乡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大力宣传优秀乡村人才典型事迹和优秀乡村人才发展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乡村人才表彰激励机制,发挥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在乡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与各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联系交流,及时了解掌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情况和发展需求。新疆和田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自然风光,具有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优越条件。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培育和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和乡村经济组织,加快乡村实用人才培养步伐,从而吸引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投身于乡村经济建设。

(五)建立人才流动管理机制

建立乡村人才合理流动管理机制对于优化乡村人才结构和提高人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引导基层干部、村民和优秀青年转变思想观念,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5]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乡村人才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其次,要加强组织建设工作。这包括设立专门的流动管理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乡村人才流动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建立健全各级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要加强组织宣传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手册、举办人才培训班等方式宣传乡村人才流动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基层干部和村民对此有充分认识,提高他们对乡村人才流动工作的支持度。最后,要注重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切实保障乡村人才有序流動。建立健全人才流动的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人才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要关注人才在流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必要的帮扶和服务,确保人才流动的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只有加快建立一支稳定的乡村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和挑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为导向,以完善培养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完善保障机制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努力培养一批 “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优秀农村人才,建立健全适应本地发展需求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 “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丽君,傅衍.打造乡村人才谱系 赋能乡村振兴[J].中国人才,2023(04):21-23.

[2] 陈芮.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J].当代农村财经,2023(03):51-54.

[3] 梁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现代农业装备,2023,4(01):76-79.

[4] 程静.“乡村振兴”视域下新疆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价值及途径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06):5-11.

[5] 朱西括.新疆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转向、现实困境和推进策略[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2,20(05):105-108.

作者简介: 李智新,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硕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党的基础理论。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培养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