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对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

2023-09-11 18:28郑栋材刘有发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11期
关键词:检验质量

郑栋材 刘有发

【摘要】  目的    探讨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对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上饶市广信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微生物标本采集流程,观察组采取规范化微生物标本采集流程,对比2组微生物标本总阳性检出率、检验不合格率,并分析不合格因素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标本总阳性检出率为66.66%,高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微生物标本检验不合格率为9.00%,低于对照组的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能提升标本阳性检出率,减少不合格情况。

【关键词】  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检验质量;阳性检出率;不合格因素

中图分类号:R4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11-0089-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1.030

微生物标本采集是临床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标本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1]。若微生物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容易导致医生判断失误,使患者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增加额外医疗费用[2-3]。其次,患者及家属会对二次微生物标本采集产生一些不满情绪,并怀疑医院的诊治水平,降低对医院及医生的信任感,不利于护患关系的维持,并留下医疗纠纷隐患,有损医院形象[4]。临床微生物采集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且检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旦出现操作不规范,就会导致检验误差。因此,加强微生物标本采集管理对保障检验质量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在上饶市广信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5.60±3.79)岁;体质量指数20~26 kg/m2,平均(23.58±0.39)kg/m2;微生物标本类型:血液标本23例,尿液标本25例,粪便标本24例,痰液标本28例。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6.38±3.42)岁;体质量指数21~27 kg/m2,平均(23.66±0.42)kg/m2;微生物标本类型:血液标本25例,尿液标本24例,粪便标本26例,痰液标本2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微生物标本采集流程:标本采集前嘱咐患者空腹,采集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心情,根据检验目的选取合适标本容器,标注好相关信息。采集完成后按照操作规范处理标本,准确记录各项数据。观察组采取规范化微生物标本采集流程:(1)计划。统计调查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方式,分析采集及运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原有采集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2)培训。对标本采集工作人员进行为期1周的规范化、科学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包括标本采集方式、保存方式等。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确保采集工作人员掌握采集知识。合格后上岗工作,要求工作人员采集标本过程中严格遵守采集流程。(3)制定监督长效机制。制定长期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监督机制,每个月开展监督考核,然后将结果与业绩挂钩,成绩不合格的重新学习,合格的可适当奖励。(4)强化沟通。及时将不合格的标本反馈到相关科室,要求重新留取样本;每周开展晨会,与科室工作人员面对面沟通,交流工作意见。(5)用品配置。配备合格的标本采集容器及运送箱,确保微生物标本采集或运送过程中无原细菌死亡或繁殖,避免标本采集及运送期间受环境影响。(6)具体采集流程。①血液采集:血液标本采集时间以07:00~08:00为宜,采血前一晚嘱咐患者空腹,并根据检验内容事先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采集前按照三步消毒法消毒皮肤,采血部位选肘前静脉、无名指为主,控制采血量4~5 mL,标本采集后立即进行血清及血浆分离,并进行检验;采集完成后移库血液检验项目,按照规范处理标本。控制标本放置时间与凝血剂添加量,将标本放于4℃环境中保存,控制放置时间不超过1 h,取小份标本以备用。②尿液采集:选无色、透明、干燥、带盖、不易倾覆且纳尿液不少于50 mL的容器,严格规范送检时间。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要求各个科室将标本分批送检,要求尿常规检验人员提前2~3 h上班。工作人员提前明确检测目的、标本类型,然后通过书面或口头指导患者正确采集尿液,并强调注意事项;采集晨尿,确保尿液在膀胱内潴留4 h,服用抗菌药物前取患者清洁中段尿液,放置无菌杯中,于30 min内送检。③粪便采集:粪便采集由患者本人或护士帮助采取,标本采集前工作人员口头嘱咐患者采集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发放粪便采集杯,细致讲解正确用法,并在采集杯上标明患者姓名、性别、科室、床号、留便时间、标本种类等;确保粪便标本于2 h内送检,其中检查溶组织阿米巴病原体的标本需立即送检。④痰液采集:使用合格容器,于患者服用抗菌药物之前,清晨采集。先指导患者刷牙,然后用无菌盐水漱口3次,深吸气,从气管深部咳出痰液;针对病重且咳嗽无力患者,先行口腔护理,再以吸引器吸取痰液標本,于吸引器组管中段接无菌瓶,于无菌瓶的双侧各放一个开口小管,分别连接吸引管与吸引器;启动吸引器后立即将痰液吸入无菌小瓶中;对于排痰较少、无痰或痰液黏稠无法咳出者,用6 mL生理盐水与4 mL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高渗盐水,然后以氧气雾化10 min诱导,最后漱口咳痰,立即送检标本。(7)采集过程检查及处理。根据微生物标本质量有关考核标准行质量考核,定期抽查检验科室收到的微生物标本,并调查标本留取方式与注意事项,以书面反馈调查结果;每月定期检查出现的问题,并查找原因,针对不规范、不合理的操作及时予以纠正,持续规范微生物标本采集流程,提高采集质量。

1.3    观察指标    (1)标本阳性检出率:比较2组患者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痰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2)标本检验不合格率:记录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痰液标本的检验不合格率。(3)不合格因素分布情况:将微生物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归为三大类,分别为采集过程不规范、送检不及时、标本污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标本阳性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的总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标本检验不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的微生物标本检验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标本检验不合格因素分布情况    2组微生物标本检验不合格因素分布情况,见表3、表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检验技术逐渐完善,微生物检验适用范围也逐渐拓展,在临床诊治中广泛应用[5-6]。微生物标本的检验质量可直接影响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诊断与治疗。为更好地做好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确保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除强化室内质控、提升检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外,还要做好标本采集、处理、运送等环节管理[7-8]。

微生物的标本采集涉及患者准备、检验单审核、正式采集等多个步骤。为充分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临床应当对采集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标本总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检验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过规范临床微生物的标本采集流程,能够提高标本阳性检出率,降低检验不合格率。在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中开展规范化管理,通过统计调查既往标本采集方式,分析采集及运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微生物标本检验不合格因素可知,采集过程不规范、送检不及时、标本污染是检验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临床需通过不断规范采集流程,控制送检时间等措施,严格把控标本检验质量。加大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使其充分掌握标本正确采集步骤与方式,进一步规范采集流程,提高标本采集质量。建立长效监督机制,通过定期开展考核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为提高标本采集质量奠定基础;将考核结果与业绩挂钩,能够提高采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工作积极性,促使其主动进行自我规范,严格根据流程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从而保障标本采集质量[10]。此外,标本的采集质量与患者的配合程度有密切关系,临床上部分需要患者自己采集的标本,小部分患者容易因自身知识缺乏而不重视医护人员交代的注意事项,没有严格按照医嘱操作。比如将唾液当成痰液,而无法满足微生物检测的需求。必须是呼吸道深处的痰液才能作为微生物检验标本,因此采集的标本不合格。微生物标本采集前重视医患沟通,以书面与口头告知的方式向患者强调采集注意事项与配合事项,促使其了解采集的意义及重要性,充分配合,进而遵医嘱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标本采集,确保标本质量。微生物标本保存良好是维持病原菌活力,避免非致病菌污染及过度繁殖的关键。临床在微生物标本采集完成后及时送检,可减少标本污染情况的发生,提高标本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1-12]。血液标本的采血部位、采血时间等均会对血液分析结果造成影响,促使阳性检出率降低,进而影响医生判断患者病情。临床规范血液采集流程,采集前严格要求患者空腹,避免饮食中某些成分进入血液,降低参考区间的可比性,影响检验结果。同时采血前严格按照三步消毒法消毒皮肤,能够预防感染,保障患者健康。规范化微生物标本采集流程,通过严格把控标本送检时间,强化科室与检验室交流、护患沟通,从多个方面控制标本检验质量,有效提高微生物标本阳性检出率,减少标本不合格现象。

综上所述,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能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阳性检出率,降低检验不合格率。

参考文献

[1]    CABRERA-AGUASM,KHOO P,GEORGE C,et al.Predisposing factors, microbiolog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presumed concomitant microbial and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J].Eye,2021,36(1):86-94.

[2]    邓穗燕,郭旭光,李莹,等.BD Kiestra InoqulA全自动标本处理系统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21,50(4):582-585,590.

[3]    蒋伟燕,李绵绵,舒旷怡,等.19 975份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18):2300-2302.

[4]    郭玲玲,陈韵,吴晓英.应用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质量[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2,21(1):80-85.

[5]   NGUYEN T,BRODY H,LIN G,et al.Probiotics, including nisin‐based probiotics, improve clinical and microbial outcomes relevant to oral and systemic diseases[J].Periodontology,2020,82(1):173-185.

[6]    Larmené-Beld,Karin H.M,Frijlink H W,Taxis K.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parenteral medication prepared in a clinical versus pharmacy environ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9,75(5):609-617.

[7]    赵卓,杨维娟.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21,45(11):1787-1788.

[8]    钱超,严莉,王健.影响检验科微生物检测准确率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10):1258-1260,1268.

[9]    陳宇宁.微生物检验标本不达标的标本类型,产生原因及管理方法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1116-1118.

[10]    于志强,张波.分析前质量控制中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情况及原因调查分析[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0,42(2):145-147,159.

[11]    王颖,门凤民,刘英慧,等.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痰标本不合格率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48-51.

[12]    闫高波,栗艳,刘晓蕾,等.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1):90-91.

(收稿日期:2023-01-20)

猜你喜欢
检验质量
加强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思路分析与实践应用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影响血液标本临床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分析
临床生化检验前控制对检验质量的影响
论述建筑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完善方式
加强内河船舶检验质量的几点建议
锅炉检验中各环节质量控制要点及意义分析
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探究
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时影响检验质量和速度的一些问题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