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霞 黄青静 周建英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9月于我院行剖宫产13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母乳喂养情况分为母乳喂养组与非母乳喂养组,分析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130例产妇中母乳喂养89例,母乳喂养率为68.4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母乳喂养认知程度较低、家庭月收入<5 000元、家属不支持母乳喂养、血清皮质醇≥635 nmol/L及术后疼痛评分≥4分是影響初产妇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 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主要受到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家庭月收入、家属对母乳喂养的态度、血清皮质醇水平及术后疼痛等影响,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尽可能提升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 初产妇;剖宫产;母乳喂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11-0032-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1.011
剖宫产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娩方式,是解决因产妇及胎儿病理生理因素导致困难分娩的重要术式,能够保障产妇与新生儿安全,改善分娩预后。但剖宫产创伤性较大,术后会伴有不同程度伤口疼痛,加之麻醉不良反应等,会影响乳汁分泌。同时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难以充分了解哺乳姿势等,进一步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母乳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是新生儿最为理想、健康的食物,有利于消化吸收,在促进生长发育中意义重大[1-2]。因此,明确可能影响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情况的相关因素,对提升母乳喂养率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表明,术后疼痛、母乳喂养宣教不足等均是可能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但更多的影响因素尚未明确[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接受剖宫产的13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影响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情况的相关因素,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9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13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单胎、初产妇,符合剖宫产指征;产妇精神状态良好,认知正常,能够配合完成相关调查量表的填写;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分娩期并发症者;合并不适宜进行母乳喂养的母婴疾病者;高危妊娠或新生儿存在先天缺陷者。
1.2 方法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员面对面发放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前简单讲解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嘱产妇及其家属如实填写问卷相关内容。问卷内容包括初产妇资料(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母乳计划、家庭情况、产假时间、产后疼痛等)、母乳喂养认知(术后母婴首次接触时间、开奶时间等)。其中产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进行评估,选择一根10 cm的尺子,0表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母乳喂养认知采用该院自制的母乳喂养认知调查表进行评价,其Cronbachα系数为0.853,重测效度为0.861,包括母乳喂养姿势、哺乳时间等,满分100分,认知:≥80分,反之为不认知。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检测产妇血清皮质醇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 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母乳喂养情况 最终获得13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100%。130例初产妇中,母乳喂养89例,母乳喂养率为68.46%(89/130),非母乳喂养41例,非母乳喂养率为31.54%(41/130)。
2.2 影响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家庭月收入、家属对母乳喂养的态度、血清皮质醇水平及术后疼痛与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及胎儿体重与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变量赋值情况 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有意义变量,包括母乳喂养认知、家庭月收入、家属对母乳喂养的态度、血清皮质醇水平及术后疼痛设为自变量,以母乳喂养情况为因变量,见表2。
2.4 影响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度低、家庭月收入<5 000元、家属不支持母乳喂养、血清皮质醇≥635 nmol/L及术后疼痛评分≥4分是影响初产妇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独立风险因素(OR≥1,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初产妇年龄越来越大,加之环境的恶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妊娠期合并症发生风险增加,剖宫产率也随之升高[6-7]。剖宫产术后受疼痛、体位受限、禁食等影响,产妇母乳分泌量较少。母乳作为重要的新生儿营养来源,其中主要包含三大营养物质、各类矿物质及其他微量营养素等,且各营养物质的成分含量适中,能够充分满足新生儿发育需求,且较配方奶更易消化吸收。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向全球倡导产后产妇在产后6个月内给予新生儿母乳喂养,并建议坚持哺乳24个月以上。
近年来临床愈发重视新生儿的母乳喂养,但受到手术及初次分娩的影响,新生儿的母乳喂养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8-9]。本研究结果显示,130例初产妇中母乳喂养89例,母乳喂养率为68.46%。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家庭月收入、家属对母乳喂养的态度、血清皮质醇水平及术后疼痛与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有关(P<0.05);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及胎儿体重与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度低、家庭月收入<5 000元、家属不支持母乳喂养、血清皮质醇≥635 nmol/L及术后疼痛评分≥4分是影响初产妇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表明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主要受到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家庭月收入、家庭对母乳喂养的态度、血清皮质醇水平及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在于:(1)母乳喂养认知度低。初产妇由于初次进行分娩,缺乏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了解,难以有效落实产后早开奶、首次哺乳不使用奶瓶等哺乳技巧;加之部分初产妇担忧产后哺乳会影响乳房形状,哺乳意愿不强烈。针对此情况,护理人员应开展强化健康教育,采取张贴宣传栏、播放视频及一对一指导等方式进行宣教,告知其母乳喂养对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及在促进产后子宫复旧、预防恶性肿瘤、减少产后出血等方面的优越性,充分提升其对母乳喂养的了解,为母乳喂养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10-11]。(2)家庭月收入<5 000元。收入越高的初产妇其家庭经济条件、生活水平较好,对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较多,更能够认识到母乳喂养的优势,母乳喂养意愿更高。而收入相对较低的初产妇受到经济、生活条件的制约,在获取母乳喂养知识方面缺乏渠道,对母乳喂养重要性认知不足,故母乳喂养意愿更低。临床应加强院内母乳喂养宣教,配合微信视频开展多样化的健康宣教,尽可能提升母乳喂养知识储备,强调母乳喂养的经济性。(3)家属不支持母乳喂养。初产妇剖宫产后身心均处于脆弱状态,此刻需要来自家庭的安慰与照护。家属给予产妇以母乳喂养支持,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抗压能力,进而利于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同时家属的鼓励与陪伴可促使产妇积极参与其产后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抚育知识的学习,利于提升母乳喂养技能。产后产妇母乳喂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泌乳不畅、泌乳过多等不良情况,家属可给予产妇有效帮助,包括乳房穴位按摩等,进而利于改善产妇泌乳情况,提升母乳喂养率[12]。(4)血清皮质醇≥635 nmol/L。剖宫产作为产科重要的分娩方式,其创伤性较顺产更大,且初次分娩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应激反应较为严重;而持续应激状态不仅会对产妇的情绪与行为造成负面影响,也会破坏机体内环境稳态。皮质醇由肾上腺皮质产生及分泌,受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其血清含量可反映机体应激反应程度。而母乳分娩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持续应激状态影响泌乳素的分泌,导致母乳分泌量少或泌乳延迟,进而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开展。针对此情况,临床应在剖宫产手术前后评估初产妇心理状态,并结合评估结果开展相应的心理疏导,尽可能减轻初产妇身心不适及应激反应,进而促使皮质醇水平降低,为母乳的有效分泌奠定基础。(5)剖宫产术后不可避免存在切口疼痛,坐位哺乳则会对切口造成压迫,致使切口疼痛加重;加之产后宫缩亦会引起疼痛,两种疼痛叠加,不仅影响母乳的分泌,还会降低母乳喂养积极性。护理人员应在新生儿出生后协助产妇选取舒适体位,减少坐位哺乳对切口造成的压迫,也可进行腹部及阿是穴按摩,并结合产妇喜好播放轻音乐,分散其注意力等,以减轻疼痛程度,提升母乳喂养率。
综上所述,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家庭月收入、家庭对母乳喂养的态度、血清皮质醇水平及术后疼痛是影响初产妇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独立风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 朱红霞,江平,朱艳霞,等.1 918对母婴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3):648-654.
[2] ZHANG F,CHENG J,YAN S,et al.Early Feeding Behaviors and Breastfeeding Outcomes After Cesarean Section[J].Breastfeeding Medicine,2019,14(5):325-333.
[3] 马琛琛,尤应娥,刘红.自然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状况及其产褥期健康知识掌握和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20,31(15):2028-2031.
[4] 李晓燕,张新慧.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调节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0,35(18):32-35.
[5] 曹卉娟,邢建民,刘建平.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症状类结局评价测量中的应用[J].中醫杂志,2009,50(7):600-602.
[6] 吴雅,王晓旭,严双琴,等.2013—2014年马鞍山市选择性剖宫产与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关联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9):913-918.
[7] 吴平,赵娜,刘洋铭,等.重庆市某区县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和纯母乳喂养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学,2021,50(10):1741-1745,1752.
[8] 刘月霞.杭州市女性产后母乳喂养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9):2132-2134.
[9] 李玲,赵雪,王晓敏.膳食指导联合个人性格特色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早期恢复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7,41(1):99-100.
[10] 刘静,孟志鹏,赵燕.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7,39(9):753-755.
[11] 杨婷,王胜花.高效孕期保健联合早期母婴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213-216.
[12] 王雪君,曾铁英,袁梦梅,等.产妇配偶支持母乳喂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5):9-12.
(收稿日期: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