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协同教学模式

2023-09-11 21:27牛建辉
陕西教育·教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研修名师

牛建辉

针对传统课题、教研、教学相分离的问题,笔者基于“单元教学”理念深挖协同教学模式,以期为其他学校及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明确主要任务,设立层级化递进目标

(一)依托教育发展形势,确定宏观目标

着眼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建设最主要指标,实践科学教育理论,构建课题、教研、教学协同化发展发展的教研体系,创立集体备课、单元备课、走班制教学三阶段顺序衔接的高效课堂,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教学经验,推动学校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形成区域共享的创新案例。

(二)立足教育基础主体,设立统筹目标

一是基于教师成长,以课题为引领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做到课题研究、教研活动、课堂教学“三统一”,开展有主题、有过程、有成果的教科研工作。二是基于学生发展,依托课标删繁就简,确立“集体备课”模式,紧盯“单元教学”方向,真正实现“走班制教学”目标,构建“3+1”高效课堂。

(三)结合校情,明确实施目标

1.学校组建教研室、学科组长、教师三级教研梯队,赋予教师发展空间和成長平台,突出名师引领,实现共同提升。

2.校际整合“名校+”共同体名师资源,学科组内形成主题统一、方向一致、分工协作、各显其能的教研模式,形成“协同教学”氛围。

3.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关注“实效”的考核机制,强化岗位设置的激励效能。

二、强化过程监测,促进贯通性精准研修

(一)示范引领,建立教研梯队

以教研室整体研修规划为指导,确定引领名师人选,组建学科组。搭建研究、培训、推广的平台,打造“名师团队”,成就“学科名师”。教研室全面负责教科研工作,制订教育教学研究规划和学科组工作研究方案的审定;学科组科学选择课题,有序组织教研,严格进行教学管理,协调教科研工作的分工与协作;教师承担日常教育教学和校本研修工作,及时梳理教学中的困惑,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研核心问题并提供实践佐证。

(二)内外兼修,实现协同发展

课题、研修、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三要素,保持三要素的协调统一,才能保障教育教学改革目标一致、推进扎实。

1.明确内在联结。一方面以课题为引领,增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完整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要让课堂教学成为实践研修成果的载体。

2.推广可视成果。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确定研修方向。学科组将教学纪实和教学分析与整理表册、教学设计、论文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汇集成完整的课题过程性资料。

(三)分类施策,落实三年计划

以“大单元视域下学科教学探究”为总课题,坚持“小而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从教师协同教研模式形成、高效课堂创建、学生学科素养提升三个阶段建立教研框架,落实以课题为导向的三年课改计划,同时进行双向联结,立足学校总课题,各教研组、学科组制定子课题,课题组每位教师制定个人年度校本研修计划。

第一年以课题为引领,推进教研组协同教研模式改革。课题关注的是协同教研和单元教学策略。第二年以课题为引领,推进单元整体教学,实施“优课走班制”。关注课堂案例研究,结合薄弱课型或教学实际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呈现更多的优课。教师可从自身教学风格选择主攻课型或改进一种教学方法,成为有自己成果和风格的优秀教师。第三年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策略研究。我们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展,把“怎么教”转变为“怎么学”。以学生的提升为参照调整课堂,让学生学习真实发生。

三、整合多方资源,普及立体式高效课堂

学校以“单元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为总课题,坚持“依据课标、关注生本、立足简约、讲求实效”的原则,实施首轮三年课改行动计划。

(一)第一阶段实施“大单元”教学,优化集体备课模式

一方面要建立“大单元”教学观,提炼出单元教学主题,整合单元课程内容,优化课时分配,甚至可以进行学科资源整合,以丰富单元教学主题。把“知识教学”向“学生发展”转变,让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单元备课主体框架,围绕单元人文要素和训练要素,从课标、课时重难点、知识能力训练点、评价与反馈等维度落实学科组集体单元备课,教学环节贴近学生学情,重视学生交流归纳、拓展提高。

同时,“单元教学”是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通盘考虑后的备课和教学,它的立足点在课堂,每位教师承担教学单元或课型的备课工作,独立完成部分教学单元的备课,在每个单元教学前开展集体备课,并以中心发言人的角色对单元目标与内容、重难点、教学设计、评测与评价进行交流,集思广益,集体备课结束后统一检测,进行教学设计和评测资料的二次修改,交教导处统一备案、统一管理,形成单元教学资源的整理与优化。

(二)第二阶段探索实施“3+1”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

坚持“建立学科大视角,聚焦课堂主问题 ”的教学观,落实“3+1”高效课堂模式,打造生本课堂、简约课堂、实效课堂。

1.从教学设计方面。“3”指设计3个主导性问题贯穿教学,“1”指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课堂,建立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首先,我们要有“主问题”的概念,每一个问题都引发一次研究、一次讨论、一次点拨。三个问题形成教学的“板块性主线”,结构清晰且逻辑层次分明。每个板块集中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既全面、丰富,又显得有序、深刻,组成完整的课堂教学结构。主问题是设计一节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话题、任务、活动、训练等。

2.从教学理念方面。“3”指建立开放(课堂中有“四声”就是一节好课的表现,即笑声、掌声、质疑声、交流声)、动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有“学生实践活动”和“小老师讲台”)、生成(让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有学生生成的课堂资源,呈现学生亮点)三维的立体课堂,“1”指一种互动的课堂(我们的老师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做好课堂教学的“导演”,让学生做一个有参与意识的“演员”)。

3.从教学研究方面。“3”指教材、学生、教师三个角度,“1”指一种基于学情实际的课堂。改变一种理念:把“教师怎样教”建立在“学生怎样学”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牵线人,将教学设计逐步替换为导学案,拉近并融合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以新旧知识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学生能力和思维发展为目标,构建生本课堂。

(三)第三阶段创新实施“走班制”教学

一方面在学科组内探索实施“走班制”教学。开展主题单元教学,落实单元集体备课制度,探索学科组内“走班制”教学。学科组教师积极参与,共同研磨单元课例,实施课程教学责任制。每位教师从不同角度分析教材、设定教学重点、提炼教学方法,设计评测练习,备好一节主题优质课,在同年级每个班授课,实现教师“走班制”上课。让好的教学经验带动所有教师,让好的课堂惠及所有学生。另一方面在优化“3”个教学主问题的基础上,将“1”转化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走班制”教学具有明确的示范性和导向性,有利于学科组准确地提炼纪实与反思,归纳出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建立长效务实的改革策略,提出一个阶段的改进目标,以优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四、发挥导向作用,构建常态化考核机制

学科教研及课题研究是当前教育教学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需要,严格的考核机制和正向的绩效激励制度可以为此项工作的纵深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主要分为几个层级:学校层级对各学科组统一管理,制定考核量化细则,期末根据学科组的工作成效、获奖情况和工作成绩进行评比,对于先进学科组进行表彰。学科组在学科教学和教研中有创新思路,学校帮助聘请专家,提供学科专业培训的机会;教研室层级加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力度,借助常态化录播系统和云办公系统优化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讨,赋能课题研究和教学研讨工作高效开展;学科组层级充分利用学科组的校本研修、研讨交流、课题研究等各种平台,由学科组长统一管理,促进学科组团结和发挥激励作用。在落实“岗位设置”中突出“名师”同职称上档聘用,成绩突出者可调至最高档;“名师”层级要主持校本研修、课题研究、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和教学评测等工作,同时在管理时对应一定的课时量,赋予“名师”调课、请假、月量化、评优晋级推荐等权限,以便管理日常教学研讨工作。同等条件下在晋级、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打造學科“名师”;骨干教师层级的业务能力或组织能力要提升水平,要能承担“名师”和“助教”的职责,具体负责教学实践、汇总信息、整理资料等工作,激励教师有目标、有动力、有成长。学科组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工作并取得成绩,学校及时表彰鼓励,根据研修成果的推广和普及范围,建立“重点学科研修共同体”,打造学校品牌学科,以培育优秀教师。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小雁塔小学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研修名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名师简介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