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统整理念下文言记游散文的“浸润式”教学
——以统编语文教材九(上)《湖心亭看雪》为例

2023-09-11 22:51■朱
初中生世界 2023年24期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统整

■朱 伟

随着“大单元”教学的兴起,以单元统整理念重构教学流程也势在必行。单元统整指遵循语文学习和学生认知的规律,整合单元与课文的目标要求,重构教学设计和教学任务,优化教学流程和实践活动,把握同类文章的基本要素,改变日常教学只注重每一课单授的碎片化现象,结合整体性教学评价提升课堂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九(上)《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为例,尝试对记游散文教学进行整体化、结构化和系统化的“浸润式”教学,即引导学生浸入文本,在项目式的任务驱动下,展开“读、思、辨、悟”等各项活动,全面提升关键能力,培育“真善”的生命品质。

一、基于单元任务,重设课堂目标

单元统整理念下的学习目标,不仅包含某一篇文章的学习要求,还要兼顾单元任务的总体性要求。

综合《湖心亭看雪》所处单元的单元任务和课文的阅读提示,笔者发现记游类散文的学习要求最终指向的是整篇文章的“浸润式”阅读体验,更注重文言表达中情景交融写法的品赏,因此,我们不能仅从文言字词的积累和情感领悟方面设计学习目标,而要从整体性学习和“浸润式”阅读的角度重新设计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知,笔者把《湖心亭看雪》的课堂学习目标确定为:积累、掌握字词的意思,体会简洁凝练的用字之功;品读文中句子,欣赏生动传神的写景之妙;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理解字里行间的入情之深;了解记游散文“文”“言”结合的写法之精。这样的课堂目标设计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浸润到字里行间,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破解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中的难点,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内外知识,深刻理解作者在文中情真意切的表达,进而加深对同类记游散文学习方法的思考。

二、立足三个维度,解码教学任务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种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言简而意丰,景淡而情浓的写法,笔者从语言赏析、写景方式、情感体悟等三个方面,带领学生体会作者炉火纯青的用字之妙、淡雅脱俗的氛围之美和痴迷孤独的感伤之情。

1.语言赏析品味用字之妙

文言文的学习起点自然是文言词语的理解和积累,但并不意味要在所有字词的解释上花费大量功夫。对于实词,应主要抓住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等;对于虚词,则着重体会其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此外,更要注意体会作者使用这些词语的用意和实际的阅读效果,有时一两个词语的妙用就能让一篇文章令人回味无穷。

《湖心亭看雪》中描写西湖景色的句子有: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其中“与”和“一”的妙用足以体现作者的用字之妙。作者先总写西湖边天地万物皆白的美景。一个“与”字让“天云山水”不同景物之间有了疏离,突出“天”与“云、山、水”之间的组合感,增加阅读中节奏上的停顿。这样既能从上而下写出天地浑然一色的雪景,又能给人慢慢走细细品的赏景体验。再看湖中具体景物的描写,作者连用三个“一”,采用景物在前数量词在后的倒装句形式,意在强调景物主体,极言其小,反衬出雪大和天地之大,突出人的孤独和渺小。而且句中把名词“痕、点、芥”活用成量词,陌生化的用词既显得合情合理又让人耳目一新、情趣盎然。

弄通文言文的字词是理解文本的基础,但是理解文本不能拘泥于字意,生搬硬套死抠字眼只会大大降低记游散文的可读性。师生需要沉浸到语境和句式的变化中去理解用字之法,在语言赏析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初心”,才能真正与作者、作品对话。

2.适切手法展现自然之景

文言记游散文往往能体现作者不同的写作风格,有的朴实自然,有的大气浑厚,有的灵动飘逸……不同的作者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也能让记游散文呈现不同的风景,或壮阔或秀美或浪漫。作者们都很擅长在自己写作风格的基础上,运用适切的写作手法展现不同的景色。

《湖心亭看雪》记录的是一次西湖赏雪的经过。张岱在文中采用白描手法来描写西湖的雪景是非常合适的,因为西湖这一江南灵秀之地被皑皑冬雪覆盖时,天地一色、浑然一体,静净的氛围非常适合白描手法。白描手法勾勒下的西湖就是一幅素雅的中国山水画,画面中的面与线、点的结合,让作者、读者进入“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适切的写作手法对于一篇记游散文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展现自然风光的载体,也是作者写作风格的延续。从“浸润式”阅读体验的角度来看,记游散文表面上记的是景,而实际上作者正传递着此时的心绪与情感。

3.知人论世体悟家国之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记游散文大多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对这种复杂情感的理解不仅需要通过比较辨析细细品味,更要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去深刻领悟。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初中学生的人生阅历和认知水平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不同深度的把握,对情感理解的教学也可深可浅,不能架空分析或不切实际地生硬拔高。

作者在《湖心亭看雪》中记叙与金陵人的对话,“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问答之间似乎充满了矛盾,问姓却答金陵人,答非所问。在这里,我们不妨去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张岱自幼文才出众,前半生荣华,悠游自在,创作了许多诗文。清兵入关后,他避居浙江剡溪山中,著书为业。《湖心亭看雪》是他此时写的以追忆当年风月繁华、故国往事的《陶庵梦忆》中的一篇。本文一开头“崇祯五年十二月”交代游览时间,以明朝纪年是有着深刻含义的,在他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他在与人交谈中听闻“金陵人,客此”时,勾起的应该是他内心的家国之思和亡国之情的锥心般的隐痛。

文言记游散文记录的是特定时代背景和环境下作者的所见所感。教师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处境和心理,设身处地地浸润其中,真切地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波澜。同时,教师教授这样的文言文切不可只停留在字面上,要有“大语文”整体教学的考量和“浸润式”阅读的体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作者在每一篇记游散文中不同的情感寄托。

三、关注整体建构,优化教学评价

单元统整的灵魂是整体化,“浸润式”教学的核心是体悟。单元统整的“浸润式”教学是在单元要求的统整下,优化单一课文的教学内容,兼顾同类课文的学习要求,更强调课与课之间以及每一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环环相扣,最终呈现一种系统化的教学存在,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结构化知识的建构、主观性情感的体验和系统化学习方法的获得。

基于《湖心亭看雪》“浸润式”教学的整体建构,教学评价应有所改变,不能局限在以前期末的一次性结论性的评价,而应贯穿于整体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对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过程性评价。因此,笔者设计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手册,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开展互评和自评。教学评价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也能在整体性学习任务要求下浸润到文本中来,更加主动地学。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的自主学习。而单元统整下的“浸润式”教学进一步使课堂教学结构化和系统化,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性知识体系,掌握“浸润式”自主学习的方法,并最终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统整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湖心亭看雪
构建适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设计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湖心亭看雪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
《湖心亭看雪》中的文化审美价值观
《湖心亭看雪》中的文化审美价值观
从《湖心亭看雪》一文窥张岱的故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