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莹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听涛小学)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更多时候不是在讲授,就是在刷题,课堂问题设计就显得较随意。很多教师没有去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没有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导致课堂气氛异常沉闷,学生的学习力就无从谈起了。
学习力指的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时的内在驱动力量,可以包括学习的动机、态度、兴趣以及自觉性等。总的来说,学习力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若拥有较强的学习力,不但有利于他们扎实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有利于提高其数学核心素养,更是可以为学生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打下基础。而学习力的提升来源于积极的数学思考,高质量的问题可以引发高质量的数学活动。“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也是学生深度思考的起搏器和深度探究的触发器。精心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探究欲望。
很多学习成绩不如意的学生,并非学习不努力,很多时候就是缺少了一些思考的动力,思考的方法和路径。教师要设计一些好的问题,如“趣味性问题”“刨根式问题”“探究性问题”,抑或是“应用性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于思考并善于思考,同时能够通过语言或活动,来传递自己独特的思路。
“数学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为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服务,更要为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服务。它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导火线”,能让学生处于一种“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状态。趣味性的问题不能仅仅理解为有趣的问题,更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连接新旧知识、形成思维冲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好问题。
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为例。开课伊始,教师拿出一个空盒子和一袋40 粒装的糖果,这一下子就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创设一个糖果盒报数的纯数学情境,利用一连串问题,用短平快的方式进行谈话。“老师往盒里放3 颗糖,用几表示?”“再往盒里放一把,用几表示?”这样的提问配合实物操作,是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此时学生感受到“数”已经从一种确定状态变成了一种不确定状态,因而表示方法也要发生变化,萌发用字母表示的欲望,让生涩难理解的用字母表示数变得呼之欲出,浅显易懂。这是源于学生本身的需求,并非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潜移默化间提升了学生的符号化意识。接下来,教师继续追问:“大家都想到用‘字母’来表示,能说说字母a 表示什么吗?”“在这个盒子里,a 可以表示100 颗吗?”随即揭示:“今天我们碰到了一个特殊的数,这个数不确定,在一个可能的范围内,就可以用字母表示。”
学生对于感兴趣的问题总是会异常积极与投入,趣味性问题犹如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引擎”,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知识的状态可以从“被迫知道”转变为“想要知道”,从而所学的知识也会从“艰深晦涩”转变为“一览无余”。
刨根式的问题是将问题从知识层面引申到方法层面的关键性问题,挖掘学生的思路。
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为例。“长方体有几条棱?”如果教师仅问这个问题,却没有追问“你是怎么数出来的?”那么这个问题就仅停留在了知识层面,没有上升到方法层面。若问了第二个问题,学生的方法可能有哪些呢?笔者在课堂上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学生作答如下,方法一:上面和下面分别有4 条,周围一圈有4 条,一共有12 条;方法二:有3 种长度,每种长度有4 条,一共有12 条;方法三:每个面有4 条棱,一共有6 个面,4×6=24(条),但每条棱都是两个面的相交产生的,所以每条棱都被数了两次,24÷2=12(条)。针对第三种方法,可能有人会认为思考太复杂,但追溯到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也有学生会谈起棱的话题,那时候的学生可能大部分都会说长方体或正方体有24 条棱,这种方法的教学,何尝不是给懵懂时期的自己一个很好的答复呢?同时,如果学生能够说清楚为什么每条棱在4×6=24 的时候都是被数了两次,就是真正理解了棱的概念,那就是“面和面相交的线段”。
刨根式问题总是能刨出学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思维方式,各种思路也总能彰显学生的无限创造力。如果问题没有刨根问底,那么对一个问题的研究更多时候会浮于表面,不够深入,不能挖掘出其内涵与本质。
探究性的问题往往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质,能够打破固有思维,延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还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真实、更深刻地发生,而不是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力。
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练习”为例。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但同一个分数出现时,学生总是很难区分率和量,到六年级复习时,这仍是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一重难点,在分数的意义练习中,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性问题: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减去米,第二根减去。哪根绳子减去的部分比较多?有的认为一样多,有的认为减去米多,有的认为减去多。而这样的回答充其量只是一种猜想而非思考产物,真正的思考是需要通过教师所给的材料,去动手做一做“数学实验”,才能一探究竟。学生通过动手体验,深刻地动脑体悟,充分地集体交流才能得出全面完整的结论:当绳长是1 米时,减去米恰好等于减去 ;当绳长小于1 米时,减去米大于减去;当绳长大于1 米时,减去米小于减去。这样的深度探究和思考,会让不少学生的思维从单线条走向多线条,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将更加全面和缜密。
“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我国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如是说。探究性的问题能助推学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往往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得到深化。教师应该设计应用性问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力。正所谓“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应用性的问题能在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素养。
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字编码”为例。在带领学生了解和学习了“身份证号码的编写规则”后,笔者以编写学校每位学生的学号为应用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应用数字编码的规则。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如“学号中要包含哪些信息?”“怎样区分年级和班级?”“如何让学号在校期间维持不变?”“怎样看出哪一年入学?”“怎样从学号中看出性别?”这些问题,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设计出从需要逐年变化的学号到入学后可以稳定不变的学号,从单一、不完整、会重复的学号演变到丰富全面且具有唯一性的学号。学生的尝试、调整、优化的过程,深化了数学思维,活化了数学探究。
应用性问题的设计,应当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强调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解放学生的身体,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性和教学的情境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优秀的“数学问题”设计,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力提升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一线教师应致力于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实践,考虑问题的趣味性、刨根问底性、探究性与应用性,精心设计“数学问题”,用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理解,提升学生学习力,最终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也必然是学生乐于回答且有话可说的问题。好的数学问题设计,方可永葆数学课堂的活力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