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悲”“幸”:家书的三重情感交流

2023-09-09 23:47张忠森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林觉民天下人书信

张忠森

《与妻书》是林觉民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被选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第五单元。按照这一单元编写的特点,我们可以判断,这篇课文应被当成一篇实用性文本来学习,正如教材的“单元导语”所说:“要把握书信注重交流、抒写自由的文体特质,体会作者的深挚情感。”这是一封书信,具有实用性价值。同时,写这封信又有着特殊的背景。

鉴于此,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既关注到大单元的教学任务,又注重这篇课文的本身特征,从书信本身出发,明确书信的情感交流价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作者向妻子表达了哪些情感。基于此,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就是林觉民写这封信的目的。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更深入理解他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的。那么,林觉民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呢?认真读了这封书信,结合这封书信的写作背景,大致可以推断,写这封信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参加革命的行为能得到妻子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妻子的未来提出自己的期望。

妻子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整封信中,作者情感浓烈,一方面,表达对妻子的爱,但在表达爱的过程中,又潜藏着难以言说的悲;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妻子担忧与悲痛,在安慰妻子的时候,又向妻子传递乐观的生活态度。因此,在这篇书信的教学中,笔者将教学重点明确为对这封信的情感理解,即对作者的“爱”“悲”“幸”三种情感的理解。

一、“爱”的浅与深,实现交流的共情

这封书信被誉为是二十世纪最美的情书,字里行间饱藏着对妻子真诚的爱。在林觉民的生命当中,妻子是最重要的人。这种重要不同于父母,要知道,他在写这封信的时候,也写了一封《禀父书》给父亲:“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唯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信件非常简短,很直接地向父亲大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最后的选择,痛苦在于不能在父亲跟前尽孝,让父亲大人受苦,让弟妹也受苦。但他还是做了最后的选择,就是做“有补于全国同胞”之事,牺牲小家补救大家。可是,对妻子的信,情感丰富而多元,细腻而深入。整封信中无不透着对妻子的爱,而在表达对妻子的爱的同时,也表达了其他类型的爱。

(一)直接而浅地表达对妻子的爱

信中,很多地方都直接表达了对妻子的爱,直露地表明自己的内心,浅近而又热烈。如以下句子:

(1)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2)吾充吾爱汝之心。

(3)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这几个句子直言对妻子的爱,“至爱”“爱汝至”都表达了对妻子爱的程度。在他自己的生命中,妻子是最重要的,是自己最爱的人。妻子在读了这些句子后,应该也能感受到丈夫对自己的爱,从而实现了书信交流的共情目的。

(二)借事表达对妻子的爱

而在书信中,我们可以读到,林觉民回忆了和妻子一起生活的事,真实而细腻。这些事是无法向他人言说的,但妻子读了这些事,一定又会勾起很多回忆,这是深了一个层次的共鸣,也是一种深层爱的表达。那么,这些回忆之事又是怎样表达出对妻子的爱呢?

第一件事,与妻交谈谁先谁而死之事。一开头,作者说“汝忆否?”,将情感拉到几年前的事情上。从“四五年前某夕”可以读到,他们夫妻的感情很好,夫妻夜话,但谈论的话题却是很沉重的,最后作者向妻子表明,希望妻子先于自己而死。这一点,如果是在正常生活中,妻子听后一定会大怒,这不是在诅咒自己吗?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不忍心让妻子承担失夫之痛苦。可能在那时,妻子不一定很认同丈夫这一说法,但现在在这信中重提此事,而丈夫又即将奔赴革命,甚至有牺牲的风险,作为妻子,就更能感受到丈夫的爱。

第二件事,回忆初婚三四个月甜蜜之事。这是整封信中最甜蜜、细腻的描写。作者先直接表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心中最惦念的还是妻子,最放心不下的也是妻子。回忆着生活细节,说起夫妻的双栖之所,这就很容易将妻子带进昔日生活情景之中。而最重要的是后面的表达:“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描写的景象非常诗意静美,冬之望日前后,小屋窗外的梅花疏疏落落地开着,枝条交错,形如筛子;皎洁的月光透过梅花照进屋子里,在窗户上留下斑斑驳驳的影子,月影与梅影朦胧地互相掩映。“望日”是农历十五,即月圆之夜,作者与妻子在一起,是一种温馨而甜美的场景。在此,作者向妻子展示的是景物和情感的双重真实情境。

可是,“初婚三四个月”时之景,距其写作此封家书已过去多年,儿子都五岁了。作者仍能清楚记得往昔之景、往昔之事,而越是将回忆写得美好,就越能见出其情之真、爱之深!这样的真情在信中频频流露,感人至深。例如此句之后的“吾與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并肩携手”是夫妻情笃的表象,而“何事不语?何情不诉?”是两人心灵相知的体现,是更深层次的情感。写着写着,“空余泪痕”,这就是作者内心深处的爱。

第三件事,远行欲告又止之事。从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丈夫对妻子的爱,很多时候作者自己在独自承担着生活带来的悲痛,他只想让妻子幸福地活着。在回忆这件事上,既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与爱,表明妻子愿与自己负重前行,但是自己又不忍心让妻子担心。正如信中说:“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按理说,答应了妻子要告诉妻子的,但夫妻之间有些事又不能全按理去做。所以,当作者真有事要说时,面对妻子又不忍心说,这是因为担心妻子不能承担悲痛,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妻子深层次的爱。

(三)将对妻的爱扩充至爱天下人

对妻子的爱,这是夫妻之间笃深的情感。如果一封信仅表达这一层情感,也是足以打动世间众多人的。但作者在表达对妻子爱的时候,又有更深层的爱的表达,那就是将爱妻子之心扩充为爱天下人。正如信中所说:“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爱天下人是一种大爱,它是潜藏内心深处的并且希望妻子能理解的一种爱。作者与妻子有情人终情眷属,但他更希望天下所有有情人都能成眷属。这体现出作者为人处世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也体现出其内心的责任与担当。

二、“悲”的显与隐,传递家国之情怀

在爱妻与爱天下人之间,作者需要抉择。有抉择的时候,就会有痛苦。作者之所以最后选择爱天下人,是责任所至,是无奈的选择。而当我们进行深层次思考,探究作者“悲”的根源时,我们会发现作者内心的悲有显处与隐处。

(一)显处的“悲”:动乱的社会根源

从信中我们读到,作者悲愤于这个时代的动乱纷争和百姓生活的动荡不安。在第二段开头,作者说:“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是爱给了他坚强的力量,使他敢于投身革命,也是因为自己与妻子之间的爱,从而让他真诚地希望天下所有有情人都能成眷属。但令人悲痛的是,当时的社会形势不容许所有有情人成眷属。作者在信中有多处相关的表达:

(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2)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3)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

(4)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这些语句都直接说明了当时危机四起的国家形势。正如作者所说:“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无法忍受,只能通过革命的手段加以改变,而革命就要有人流血牺牲。这是作者作出这样选择而感到“悲”的社会根源。

(二)隐处的“悲”:内心的情感矛盾

如果说国家形势造成的“悲”是显处的,是人人得以望见与感受到的,那么作者在做出选择时内心的情感矛盾以及面对妻子不知如何表达的“悲”则是隐处的。在信的开头,作者说:“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未写泪先流,内心悲痛已流露,提笔又不知怎么表达,怎么向妻子解释才能让妻子对自己的选择加以理解,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减轻给妻子带来的痛苦。在这期间,作者内心的悲痛是难以言说的。一方面,作者很希望自己能和妻子白头偕老,正如他所说:“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无法学那先修养极高的人那般,忘了人之通常情感,可以看出他是无法舍弃对妻子对子女的爱的。另一方面,作者内心又有“仁者”之精神要求,在看到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不愿离而离的时候,最终决定“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这种矛盾纠葛使他无法从中找到更好的平衡办法,只能选其一,蕴藏着作者深层的悲痛之情。

作者将这隐处的难以表达的“悲”一一诉说给妻子听,并不是为了向妻子诉苦,而是为了得到妻子的理解。这实际上是情与理的纠葛,是小爱与大爱、小家与大家的选择。最终,作者说:“卒不忍独善其身。”言外之意是,作者本可以选择独善其身,躲进小楼,与妻终老,但他不忍这样,这就很好地向妻子诠释了自己的志向与选择。在这一选择中,他深知不仅在自己这里十分痛苦,对妻子而言更是一种痛苦的接受。他感叹:“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時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一恸”,即大恸,是最为悲恸之事,内心还有千万难以说清,只希望妻子能理解自己。从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反复陈述爱妻子,但他在爱妻子的同时又选择了爱天下人,如果说爱妻子是人之常情,那么爱天下人则是社会之大理。在情与理的两难处,藏着作者的隐性之悲。语言的反复,也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复杂。

三、“幸”的近与远,寄寓欣慰与期望

在爱与悲的交杂内心深处,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内心还有另一种感受,那就是感受到生活中的幸运。这种幸运的表达,是对他妻子说的,也借此表达对妻子未来生活的一种期望。在表达“幸”的时候,作者既表达了对当下或过去生活带给自己的幸运,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念。而这种表达,一方面是对妻子的宽慰与安慰,另一方面也是对妻子的期望。

(一)近处的“幸”:安慰妻子的心

妻子读信后或许能理解丈夫的选择,但不一定能接受这一现实。对于这个问题,林觉民心里应该很清楚,他知道自己的离去会给妻子造成多大的伤害,万一自己牺牲了,对妻子而言一定是巨大的悲痛,但他又必须这样做。所以,他只能在信中安慰妻子,帮助妻子找到活下去的希望与勇气。为了能更直接地安慰妻子,让妻子从悲痛的现实中获得生活的力量与勇气,他从他们生活中最近处所拥有的地方出发,点明了近处眼下的生活所给予他们的生活下去的“幸”。

首先,作者说,他们相较其他人来讲,“今日吾与汝幸双健”,依然健康地活着,这是一种幸运。要知道,在当时中国,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天下很多人不当死而死、不愿离而离的,是数也数不清的。而我们现在依然能活在这个世间,这是多么艰难但又多么幸运的事。

其次,他们能幸运结为夫妻,是上天的一种眷顾。作者说,“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也就是说,妻子让他更能感受到人间自有爱情在,而有情的人本就应该结合在一起。可现实是,如今许许多多的有情人都没办法结在一起。幸运的是,他与妻子能在一起,而且还这么恩爱。信中这样说:“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从这个角度来看,相信是能够引起妻子的共情的。但是,因为生在这样动乱的社会,这对他们来讲又是一种生命的不幸,在这幸与不幸之间交杂着诸多悲痛,但他依然期望妻子能坚强地活下去,并希望妻子能理解自己的选择。

(二)远处的“幸”:期望妻子之生

期望妻子活下去,仅有近处的“幸”是不足以支撑的。于是,作者向妻子言明了妻子必须坚强活下去的一个非常好的理由,也可以说是未来的远处的“幸”,那就是他们的子女抚养问题。信中,作者说道:“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这段话表达了几层意思。第一层,安慰妻子,即使自己就此牺牲,也不要太难过了,因为儿子依新已经五岁,长大成人后看着他,就像看到作者一样,这在心理上是一种慰藉。第二层,对妻子提出期望,期望妻子好好地把儿子抚养长大,并把腹中胎儿健康地生下来,无论是男是女,对他们而言都是幸运的,都是值得珍惜的。写到这,作者说道:“幸甚,幸甚”。与此同时,他也希望妻子能坚强地活下去,能清静地过日子,即使过得贫穷,也要安宁地活着。第三层,向妻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欣慰,希望妻子能好好教育孩子,让他们继承父亲的遗志。而最动情的,还应该是“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对妻子来讲,如果丈夫死后,妻子一定会日日思念、日日悲痛,但想到子女就是丈夫的第二次生命,这也算是一种幸运。在安慰妻子时,作者又说,他现在相信人死后有鬼魂。即使自己死后,自己的魂灵会“依依旁汝也”,安慰妻子不必太过悲伤,这又是种远处的“幸”。

综上所述,这是一封不同寻常的家书,其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封情书,也是一封写给妻子的遗书。情书表达了对妻子的情,而遗书表达的是对妻的期望。在这之中,既有情感的表达,也有道理的陈述。学习这封书信,要从书信本身的作用出发,让学生明白家书主要目的是情感的交流。因此,着重理解这封书信的情感应该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爱”“悲”“幸”是这封书信所陈述的三重情感,在分析这三重情感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联信中所陈之理,使其明白这封书信的真正价值所在。如此,学生既能在学习中学会关注文体,又能从文体特征出发,沉入到语言当中,真正领会文本的魅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江山中学)

猜你喜欢
林觉民天下人书信
求人不识
求人不识
夸夸庄稼汉
李鸿章其人
打分
林觉民:不负家国却负卿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铁血柔情林觉民(节选)
共 筑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