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会计事务专业实行“1+X”证书制度的研究

2023-09-07 11:15马丽娟喇月云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3期
关键词:事务证书中职

马丽娟 喇月云

[摘 要]实施“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教改革的重要举措。“1+X”证书制度为会计事务专业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中职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适应“1+X”证书制度的特点及要求,改善整体教学成效。本文对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加以分析,总结提出“1+X”证书制度实施背景下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1+X”证书;中职学校;会计事务专业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3.05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3-0202-04

0     引 言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服务于企业的会计行业也告别了会计电算化时代,进入会计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这就需要大量能够适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任务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顺应时代的发展,国家2019年出台了“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的政策,即“1+X”证书政策。对接新时代,对接“1+X”,中职学校的会计事务专业的改革,要与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有效对接,只有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难题,提高人才质量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1     “1+X”证书的实施对中职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1+X”证书制度为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提供了方向,是创优赋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有重要作用。学校通过项目促进发展,最终落脚点是学生。

1.1   “1+X”证书制度推动了会计事务专业教学改革

1.1.1   深化了产教融合,加强了校企合作

“1+X”证书制度中,“1”是学历教育,以学校教学内容为主,“X”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评价组织教学内容为主。“X”不仅仅是指本专业的证书,学生也可以跨专业取得证书。所以要求学校与评价组织即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上深入合作,这一点对于会计事务专业尤为重要。会计事务专业专业性强,岗位操作性强,技能性强,课本内容相对于行业企业发展而言更新较慢,如果学生接触不到会计行业发展进程中的新内容、新技能,则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所需是脱节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内容滞后,很多情况下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不能无缝衔接企业岗位。“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政策导向,也是一种对学校教学改革的推动。教师与企业在“1+X”证书背景下共同研究,调整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要求、新规范及时纳入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所学内容是先进的,有针对性的,适应性也是比较强的。实现校企协同办学,专业协同共建,校企战略合作。

1.1.2   推进课证融通,落实“三教”改革

“1+X”证书融入会计事务专业课程,既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是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同时促进专业的完善与发展。

职业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的,企业一线实践能力不足。对于职业教育,教师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X”的加入可以促进教师主动学习实践,学习岗位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与企业合作修订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也是教师深入研究专业、审视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增强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的教材都是普通的通用教材,配合教材的教辅主要还是以PPT、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和一些线上资源为主,这些只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识。中职的学生基础弱,个性强,不喜欢看书,对这些教材不感兴趣。实施“1+X”后,需要对教材进行创新,教材要符合专业要求,符合岗位和技能要求,形式要多样化。中职学校会计事务专业,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的教法目前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岗位技能掌握不足,实施“1+X”可以对教法进行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1.2   “1+X”证书制度满足学习者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1+X”证书制度可为学习者提供获取多元化知识的通道,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

中职学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义务教育与社会的一个衔接通道。中职学校的专业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定位,最重要的是根据学情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适应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X”就是多种可能,多元知识,多种技能。制度实施后,学生在“1”的基础上,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X”。对于会计事务专业学生,可以学习税务方向的“X”,也可以学习财务方向的“X”,这样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面,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未来是多元化的时代,学生掌握的技能也应该是多元化的,“1+X”证书制度为其打通了获取多元化知识与技能的通道。

“1+X”证书制度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和拓展性,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来说,“1+X”证书制度可以依托企业,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推进教学改革,更好地做到中高职衔接工作,增强办学实力[1]。在课程设置方面,人才培养可以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优化和改善。例如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其工作领域和典型任务是递进的,中高职院校在“1+X”证书等级标准这个纽带的连接下,设置课程时可以更加科学合理,使中职对接高职更加畅通。在学生培养方面,“1+X”证书主要是针对工作岗位领域中的典型任务,对学生掌握主要的职业技能提出要求,学生通过认真学习,掌握一定技能才能获取证书。这个过程中,学生可培养精益求精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

2     中职学校会计事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现状分析

2.1   政策研究不深入,落实不到位

很多中职学校会计事务专业的老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认为会计就是做账,就是进行账务处理,和其他事项没有关系,没有新产业生态的概念。而且,由于中职学校是最基础层次的职业教育,之前形成的一种被动“等”的观念没有破除,总是等着被推动。专业教师对“1+X”制度研究不深入、没能深刻认识制度的价值内涵,导致具体的实施政策不能够切实落地。中职学生是由义务教育刚刚步入职业教育的未成年人,对专业、对未来比较迷茫,由于教师对制度的理解不深入,落实工作不积极,对学生的政策解读没能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宣传作用,学生对“X”证书也是不关心,对于报名、培训等的积极性严重不足。

2.2   课程内容与证书标准没有有效融合

在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试点中职学校的会计事务专业所教学的课程与证书标准不统一。会计事务专业相关的“X”证书有等级区分,每个等级的技能标准不一样,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点也不一样。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真研究标准,平时所教授内容与标准对接不清晰,教学内容与“X”证书内容不相关,考取证书仅仅是在学生考试前进行集中突击培训,学生机械地记忆和操作,并没有达到融通技能的目的[2]。还有的学校虽然对“X”证书进行了课证融通,但也只是浮于表面,只是在某一门课程中简单地融入证书所要求的学习内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依旧没有改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案中都没有融会贯通。

2.3   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中职学校会计事务专业的师资多源于高校毕业生,一毕业即进入中职学校教学,他们拥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和中对于等职业学校授课经验不足。会计事务专业对于实践操作性要求很高,教师要理论结合实践,带领学生跨过这个“门槛”。例如,发生一笔实际的经济业务,一些教师对教材上的题目会做,但是在实务系统中就不会做账了;知道财税政策,但是不会在真正的报税系统中报税。所以中职会计事务专业教师缺乏企业一线的实战经验,他们本身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也是脱节的。会计行业的各种规范、准则是不断变化的,长期从教的教师对此敏感度不足,而“X”证书就是要培养企业需要的能够直接进行业务处理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事务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

3     中职学校会计事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有效对策

3.1   加深对政策的理解和解读,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中落实产教融合的制度设计,中职学校是最基层的职业教育,要对新政策具有很高的敏感度,要能够迅速掌握新的政策,能够对新的政策进行解读,然后精准服务于学生,精准服务于企业,才能够精准服务于区域经济[3]。中职学校会计事务专业,专业性强,实践性强,毕业后学生要么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要么直接工作,都需要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或者就业环境,这就需要学校先将新的教育政策掌握到位,在人才培养上注意提高毕业生适应力。中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就业认知度不高,更多的学生只知道学历证书,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知之甚少,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平时做好宣传,帮助学生理解“X”证书的意义,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产生内驱力,自己主动学习参与培训并考取证书。

3.2   课程体系重构,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第一,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会计事务专业特点,建立动态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可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将“X”的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得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动态地满足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二,“X”标准作为引领,更新专业教材内容。要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引领的作用,将标准中的新知识、新技能融入教材中。会计事务专业的专业课会计综合技能、企业财务会计实务、智能财税等,可以按照标准中提到的岗位技能点,研讨教学目的和标准,研讨教学课时,采用项目教学、任务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再配合考證的操作平台,开发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专业教材,做到学生学的即为要考的、要考的即为毕业能用到的。

第三,创新教材形态。传统的教材就是一本书,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基于“X”证书,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共同探讨教材的新形态,比如活页式教材、立体型教材[4]。对于实践性强的会计事务专业,甚至可以没有教材的概念,在系统中配以辅助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动画,以多种形式将技能点全部融入新的案例、新的任务和新的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3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强化“双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确保“1+X”证书制度能够高质量实施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要提升一线实践的能力。学校也要多措并举,促进教师能力提升,从而建设真正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会计事务专业要组建自己的培训团队。“1+X”项目要求由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授课教师进行授课,才能保证制度高质量落地。因此培训团队中要吸纳不同层次的教师、不同类型的教师,要包括企业中的专家,也可以采取互聘的机制。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团队内可以组织培训,以培训促进教学。教师要积极参加评价组织组织的培训,不断拓展对“X”的培训以及“X”之外的培训,多层次提升教师能力。

中职学校会计事务专业要和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学校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学校可轮流安排教师到企业真正工作几个月,确实地进行票据处理、账务处理、报税处理,确实地进行经济业务处理,提升一线实践能力,最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建设一支真正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咏桐.“1+X”智能财税证书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0):232-233.

[2]王书润,刘艳文. 1+X证书制度试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6):79-82.

[3]尹婵.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行“1+X”证书制度的研究:以南宁市Y职校为例[D].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20.

[4]刘晶璟. 1+X证书制度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岗课证赛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3):202-204,189.

猜你喜欢
事务证书中职
“事物”与“事务”
基于分布式事务的门架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河湖事务
收录证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