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与其MCMQ评分的相关性

2023-09-07 10:03马丽丽王宁宁张汶汶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15期
关键词:病耻精神分裂症病程

马丽丽 王宁宁 张汶汶

1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康复科 252000;2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学隔离病区 252000;3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四科 252000

精神分裂症为精神心理科多发病、常见病,高发年龄为15~35岁,主要特征为情感、思维、行为、感知觉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患者常伴有自杀观念,有数据表明,相较于普通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风险可增加20~50倍,而最终选择自杀者占比约为10%~15%,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1-2〕。因社会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隔离、歧视、偏见,加之其自身疾病羞耻体验、负面认知,故患者往往易产生一定程度病耻感。有报道指出,患病期间病耻感持续存在可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包袱,降低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不利于疾病康复〔3〕。另外疾病康复期,随着自知力恢复,患者会出现抑郁、紧张、自卑、焦虑等情绪,加之出院后需面对娱乐、学习、家庭、工作等各种刺激,故康复期给予患者科学、有效康复指导,减轻病耻感,改善疾病应对方式显得极为重要〔4〕。本研究选取该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80例,通过调查其病耻感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病耻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进行全面、系统康复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18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其中女85例,男95例;病程1~46个月,平均(23.75±10.84)个月;年龄20~64岁,平均(42.35±10.42)岁;住院次数1~7次,平均(3.86±1.23)次;婚姻状况:96例未婚,67例已婚,17例离婚;文化程度:45例初中或小学,87例高中,48例大专及以上;家庭来源:118例城市,22例县城,40例农村;家庭月收入:52例<2 000元/月,80例2 000~4 000元/月,48例>4 000元/月;体质量指数(BMI)18~26 kg/m2,平均(22.15±1.72)kg/m2。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5〕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小学及以上学历;③经系统治疗后病情稳定,处于康复期,部分存在或存在自知力,无阳性精神症状,阴性症状评分>48分;④具备正常理解、沟通、读写能力,可独立完成各量表调查。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冲动行为、自杀企图者;②合并身体缺陷、人格改变、酒精依赖者;③合并痴呆、精神发育迟滞或滥用精神活性物质造成精神障碍、认知障碍;④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其他可引起病耻感疾病、精神分裂症发作期;⑤合并围生期、孕期妇女;⑥中途退出、无自制力,难以配合完成研究。本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2023第(7)号〕。

1.2 方法

调查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主治医师、研究者共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住院次数、婚姻状况等。②精神疾病内化病耻感量表〔6〕(ISMI):杨琳等〔6〕选取191例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患者对量表测试,最终得出一致性信度、复测信度、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94、0.87、0.85,共29个题目,内容包括刻板因子、疏远因子、抵抗因子、歧视因子、社会退缩因子5方面,因抵抗因子效度、信度低,且和其他方面无相关性,因此删除;各条目均设置4个选项,“强烈反对”计1分,“不认同”计2分,“认同”计3分,“强烈认同”计4分,分别计1分,平均分=总评分/条目数,无病耻感平均分<2.0分,轻度病耻感2.0~2.5分,中度病耻感2.6~3.0分,重度病耻感>3.0分。③医学应对方式问卷〔7〕(MCMQ):内容包括回避、屈服、面对3方面,共20个条目,各条目采用4级计分法。沈晓红等〔7〕选取701例已明确诊断患者(慢性病患者为主)对该量表进行测试,经检验,3个维度一致性系数α为0.69、0.60、0.76。重测信度分别为0.64、0.85、0.67。调查方法:征得患者同意,发放调查问卷,统一口头或书面指导语告知调查目的、意义、问卷填写要求,并详细解释问卷内容,要求独立匿名填写,问卷完成后,注意核对有无遗漏或缺损,及时补充纠正,保证问卷完整性。本次调查共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ISMI问卷、MCMQ问卷各180份,回收率100%。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现况并与国内常模对照〔6〕。②分析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MCMQ评分现况并与国内常模对照〔7〕。③分析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住院次数、婚姻状况等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④多因素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耻感评分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刻板因子、疏远因子、歧视因子、社会退缩因子评分及ISMI总分高于国内常模〔6〕(P<0.05),见表1。

表1 病耻感评分(分,

2.2 MCMQ评分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屈服、回避评分高于国内常模,面对评分低于国内常模〔7〕(P<0.05),见表2。

表2 MCMQ评分(分,

2.3 相关性

ISMI评分与屈服(r=0.524,P<0.01),与回避(r=0.458,P<0.01),与面对(r=-0.432,P<0.01)。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ISMI评分与屈服、回避评分呈正相关,与面对评分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单因素分析(分,

2.4 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患者ISM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60岁、病程≥2年、住院次数>4次患者ISMI评分低于年龄≤60岁、病程<2年、住院次数≤4次者(P<0.05),见表3。

2.5 多因素分析

以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ISMI评分为因变量,以年龄、病程、住院次数为自变量:因变量赋值:ISMI评分为实际值;自变量赋值:年龄≤60岁为1,>60岁为2;病程<2年为1,≥2年为2;住院次数≤4次为1,>4次为2。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住院次数是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ISMI评分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4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现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病耻感是一种因患病而引发的心理耻辱体验,可对患者社会功能、生活质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8〕。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格具有一定缺陷,通常行为举止怪异,且伴有沟通障碍,公众往往认为其具有不可预测性、攻击性,故精神分裂症治疗、康复过程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病耻感〔9〕。本研究调查显示,本组18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ISMI评分高于国内常模〔6〕。提示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水平普遍较重。分析原因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自知力逐渐恢复,对社会、他人歧视、贬低态度极为敏感,故极易产生较严重病耻感。另外本研究表明,年龄、病程、住院次数是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ISMI评分的重要影响因素。究其原因在于年轻患者生理、心理不稳定,患病后由于无法进行正常社交,易受到同龄人贬低、歧视,而随着年龄增长,个体心理状态逐渐稳定,故能一定程度降低病耻感;同时随着病程延长,临床症状、体征逐渐趋于稳定,可使病耻感体验转向轻度化程度;其次住院次数多者,往往具有良好遵医行为,能定量、定时服药,利于疾病控制,因此病耻感水平较低〔10-11〕。

3.2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应对方式分析

应对指个体为减轻应激源影响,缓解心理冲突导致的紧张、不平衡状态而出现的一系列适应行为,和应激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12〕。本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屈服、回避评分较国内常模〔7〕高,面对评分较国内常模低。分析原因在于受外界偏见、歧视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难以积极面对疾病,甚至会异地就医、隐藏病史以隐瞒真实病情,另外强烈病耻感患者往往会不愿面对现实、自暴自弃,如通过抽烟、喝酒、药物滥用方式面对病耻感〔13-14〕。故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采取屈服、回避应对方式较多。

3.3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ISMI评分与屈服、回避评分呈正相关,与面对评分呈负相关。表明通过屈服、回避应对方式能正向预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而面对应对方式可负向预测其病耻感。因此康复护理期间不仅需确保常规治疗顺利开展,还需从社会、家庭、心理方面寻求帮助、支持,尊重、关心患者,转变其认知,促使其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提高自信,良好适应性生活,以降低病耻感,促进康复。

3.4 小结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年龄、病程、住院次数是影响其病耻感水平的重要影响,同时其病耻感水平与应对方式明显相关,故临床护理中需加强疾病宣教、知识宣传工作,鼓励家属间情感表达,努力改善患者人际关系,强化心理治疗,增强康复自信,促使其积极、正确面对疾病,减轻病耻感、歧视感。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病耻精神分裂症病程
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泌尿外科门诊早泄患者的病耻感调查研究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人格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