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从文字时代、读图时代演进到视频时代,影视传媒越发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技术的更迭促生着影视艺术的面貌持续更新。除了专业影视院校之外,中国很多综合性大学也都开设了影视传媒或影视艺术的相关专业,且数量占比远超前者。
然而,中国综合性大学的影视教育面临着双重困境:一是原有问题依旧明显;二是现行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并不能满足新形势与智能时代的要求。关于第一点可以看到:在很多综合性大学中,教育资源向其他重点学科和专业倾斜,影视学科相对被忽视,发展空间受限;影视学科现有教师中的一部分来自其他专业背景,难以深入、精准地讲授专业课程,尤其在创作执行层面缺乏经验和专业规范性;史论和鉴赏类专业课程实力较强,实践课程的设置则未形成相对健全的系统,而且课程周期偏短,课时量较少,技术保障不足等等。关于第二点,涉及国家创新战略在教育界的落地、影视传媒方向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的扩招等趋向,同时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转型提出迫切要求。基于此,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对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转型的策略展开探讨。
一、重寻学科突破口
虽被称为“象牙塔”,大学却从未能够离开国家和民族的大命运、国际国内的大环境而孤芳自赏、闭门造车,影视学科亦是如此。新旧困境和压力之下,综合性大学的影视教育整体上需要“有破有立”。对于处于时代风口的诸多教育单位而言,又常常是“先破先立”。当然,不是为了破而破,而是要从影视学科所涉及的诸多门类和分支领域中找准长远发展的发力点。这关乎未来一段时间内学科方向的重新定位和路径的重新开辟。在精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科的调整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求全求大,错位发展、精准突破反而可能是一个优选项。在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影视学科的家底儿和可整合利用的外部资源,并充分研判国家、社会和行业的需求趋势的情况下,以全行业、全国乃至全球的视野来审视学科到底该干什么、不干什么,顺应情势,完善自身,增强规模实力,打造独具特色优势的专属“品牌”。比如纪录片重在人文素养和观察社会问题的视角与反思,如果影视学科有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联姻”机会,不妨考虑将纪录片的研究和创作作为“拳头产品”来建设;如果有条件将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新产品纳入“产学研用”的链条,则不妨着重尝试新媒体方向,等等。此外,也可以考虑拿出一部分资源开拓全新的领域,勇于试水,占领先机,在探路过程中逐步做大做强。
特别需要警惕“能力陷阱”问题——因为“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它还会让我们产生误区,让我们相信我们擅长的事就是最有价值且最重要的事,所以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做”。[1]影视学科需要胆识突破现有思维的限制,跳出受限视野和舒适圈,勇于触碰未知,提高容错率,并学会从波动中受益,在新的教育生态中找到或重塑自己的生态位。
二、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2]作为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教育的自主、全面、系统创新已被提上日程。从“0”到“1”的创新远比从“1”到“N”的标准化批量生产更为不易。柯政、梁灿两位学者曾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在一般性人才培养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但在培养杰出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上,我们无论是在思想、理念、制度、方法还是成效上,都相对缺乏。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或者简单说是,通过国际大循环完成的。”[3]在影视教育上,中国长年落后于欧美的一些国家,在原创性的技术发明和艺术实验方面成果稀少,这与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机制不无关系。健康有活力的影视教育理应鼓励学生的好奇心、质疑态度和冒险精神,容忍更多的不确定性。唯有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影视学科在行业的竞争力才有保证,中国的影视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才能得以有更大提升空间。
传统的大学教育强调对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高密度控制,比如设置大量的必修课(因为学分的要求和课程选择范围的限定,某些选修课其实也等同于必修课)。缺乏选择性和跨学科性,掌握的知识千篇一律,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有限,造成的结果就是:让拥有雷同能力的学生在同一个赛道上进行同质化的“内卷”,而不是让他们能够差异化共生于一个健康生态中。这种情况对有艺术天分和专业热情的学生造成的伤害尤甚,而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往往有望诞生于这部分学生。
依靠封闭性的统一规则来维持受教育者的顺从、就范不是教育的本意。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合格的教育者應当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给予其适时适度的激发、引导和助推,让不同的花朵结出不同的果实。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一书中,从心理学家的视角出发,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的基本结构。他认为每个人身上都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多种主要智能包括语言智能①、音乐智能②、逻辑-数学智能③、空间智能④、身体-动觉智能⑤,以及人的认知智能⑥,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优势组合。[4]在学生的影视创作实践中能够发现:语言智能突出的学生对剧作和策划比较擅长,空间智能和“身体—动觉”智能较强的学生则更适合做摄影师,人际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较强的学生更能够胜任剧组的制片工作,等等。除了智能特质之外,每个学生的心性和兴趣所在亦会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创作,而有的学生可能就是对理论研究更有热情,等等。由此,可以通过设置进阶性质的选修课、组织专题性质的工作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分流或辅助,让他们专注于做自己更喜欢、更擅长的事,包括磨练一些非标准化的技能和寻找一些非标准化的赛道,使他们尽量开发出自身独特的潜能。
在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不平衡的时势之下,社会将会越来越在乎受教育者的能力而非学历。这里的能力既包含专业能力,也包含综合能力。影视从业者的视听思维和影视创作等专业能力需要在符号经验和一手经验的反复转换和印证中加以培养。除了在相关课程中强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不妨链接各种外部社会资源,比如设备生产/租赁商、影视技术研发/推广机构、媒体公司、文旅部门、创作基地、电视台、网络平台等,从器材保障、技术指导、营销推广到播出展映的上中下游都进行“开源”,让更多的“支流”注入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大江大河。此外,通过组织动员学生参展、参赛,或推荐实习、就业和参与影视项目,让学生得以增进见识,培养自信,在各种“现场”的具身体验中实现对专业知识技能全面、深入的理解与内化,习得“默会知识”⑦并能有效输出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多种多样的具体难题。
多学科的人文熏陶和积累是综合性大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学生开阔创意视野、树立价值观很有帮助。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下,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影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要面向全媒体就业和自主创业,而不再局限于电影、电视这样的传统主流媒体,未来的他们无论是成为职业媒体人或是使用媒体的个人,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整个社会。因此,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环境条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表达能力,塑造学生向善、向美、向真的观念,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永续成长的意识,而非仅仅传授一些固化的知识和技能,才是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守正创新的要义。如此,才能将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畅达地嵌入社会需求,为学生实现一生的幸福和价值奠定基础。
三、主动对接新的智能时代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的推出,越来越多可被模仿、可被计算和重复操作的常规工作迅速被AI工具精简和替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望进入新的“奇点”①,以归纳总结、知识输入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着被颠覆的可能。[5]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影视教育也必须直面厘革。目前,AI工具自动生成的数字影像几已乱真,从前期到后期,从剧本创作到特效,影视制作繁琐的工作流程越来越多地能够被人工智能软件高效完成。但务必清醒地认识到:AI替代的是工作而非是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不妨积极借助新的智能工具进阶,做一个善于与AI合作的人,尝试艺术与技术的新型融合。
在提出“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的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看来,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而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人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带来的社会变革。[6]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更善于“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而由谁来“问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一个优质的提问者才有可能问出对的问题和好的问题,何况提问者与人工智能的沟通、互动内容也将成为AI训练的语料,从内部滋养其进化。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影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有聪慧的头脑,广博的见识,完善的人格,开放、包容的心态,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感受力、审美力与原创意识——这是AI所不擅长的,掌握工具的人如果同样缺失,在与人工智能的合作中就容易变成工具的附庸。基于此,综合性大学影视专业教育宜有意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与田野调查能力,通过一些能够针对性、系统性提升艺术感知力和增益原生体验的实践课程(比如训练视听乃至全感知觉的课程和实地勘景、搜集素材的游学活动),将人之所以为“人”的部分放大。在人把握主动权的前提下,人与工具各归其位。
在这个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的年代,单一学科的边界容易限制视野甚至人格,通识教育、素养教育和跨界学习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而身处综合性大学中的影视学科在这方面更具先天优势——本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资源近在眼前,俯拾即是,而且多有经年的人文沉淀和学理氛围,更利于学生从擅长单一能力变为复合型创作者。现在,有效借助AI工具的赋能,知识版图的拓展和技能的增益从未如此简单。在不远的将来,一个具有跨界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影视专业学生可以聚焦于写作、拍摄、制作等单项工种,还有可能兼顾全媒体采编、社群运营、文化项目策划等,这样的影视人才在未来更不容易被取代和淘汰。
四、更新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社会是经由媒介建构的拟态社会。在媒介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无法游离于媒介之外,在自我的形象建构和社会关系中尽是媒介的链接和投射。在媒介过度发达的当下,又遇新的人工智能崛起,前所未有的状态正在显现。
影视专业人才是塑造当下媒介文化的有生力量甚至是中坚力量。新的媒介文化反过来又会将裹挟其中的个体和群体进行沉浸式的塑造——从情感到价值观,从日常生活模式、市场规则到意识形态。能够清醒洞见媒介运作的底层逻辑和勘别真相的基本素养,仍然是今天和未来的媒介从业者所应具备的。媒介形态的更迭呼唤着新的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
虽则AI披着聊天的“外衣”将自己拟人化,但其终究是假扮出的情智一体。眼下的AI所擅长的仍然是虚拟的网络所及的疆域,其“成果”多是基于以往的理论、概念和既有模型、物料的仿制衍生品,是通過搜索和统计的结果及多点勾连的整合来提供应然的答案。这个自带“算法黑箱”的新生力量能够以远超人类的效率将诸多事情化繁为简、高质完成,在其幼年期给人类造成新的“文化休克”。如果人类任由其自由迭代和全面渗透,AI大面积接手媒介社会,进而主导人类思考的范畴、路径、方向、方式只是早晚的事。而长期沉浸在媒介符号环境中学习的人,极有可能越来越像其赖以学习和掌握信息的工具而不自知,在与AI的双向奔赴中,离“现场”越来越远。当人们的一手经验日渐缺失,发现和体验真实之美的能力就会不断弱化,甚至表达美的方式也是二手的,何以释放个体独特的创造潜能?当人机拟态交流大量替代了基于真实情境和亲身经历的人际交往与情感互动,再凭借算法推荐、“信息茧房”一步步固化个体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模式,人就会被物化,被作为分工的“对象”而非秉持自主性的“主体”,换句话说,就是被自己的发明物架空和反噬。
智能工具是人类思想与能力的放大器,它可以将真、善、美的东西放大,也可以将假、丑、恶的東西放大。近年来,诸多媒介和AI产品背后隐藏的价值观令人担忧。无论是源于商业利益或是小我的驱动,媒介和AI产品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上瘾、焦虑、懈怠、虚荣、撕裂、消费主义、虚无主义……正侵扰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空间。同时,在科学技术的理性张扬之际,艺术的力量正在坍缩,人类社会亟待建立新的平衡。
影视人才作为媒介社会文化产品的重要创造者、传播者和把关人,尤其需要对新的媒介生态和运行规则具备通透的认识,以及从容应对的能力和素质。在综合性大学的影视教育中,这是不应该也不能被忽视的。
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当下,严重的信息过载导致社会人群越发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处于成长过渡期的大学生尤甚。他们中的一些习惯在媒体上获取信息和娱乐,而现实中的人际交流则相对缺乏,难免陷入孤独、麻木和冷漠;他们不断被各种来源的新信息打断,在频繁的任务切换中效率下降,快速耗尽精力和专注力,又苦于不能以正常的倾诉和行动排解,精神内耗和涣散已成为常态。在碎片化的信息汪洋中树立灯塔、规划航线,引领航程,首先需要教育者对自身在当下的形象角色有正确的认知。教育是为了培养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而人才首先是“人”。教育不仅要让人成“才”,更是要让人成为“人”。世界本来是全息的,人本来是全感的,只有在身处现场的真实接触和真诚互动中,人才能保持具身体验的敏感与直觉反馈。很多真知和感动也只有在充满未知的路上和生动鲜活的现场才能拾获,尤其是那些个性化、原创性的实践行为,并非当下的人工智能力所能及的。越是在人工智能兴起的时代,越要强调人之为人在本能、感性、意义等精神层面的价值。
五、优化教师评价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和充分开发内部潜能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公正、规范,同时兼具生长性和灵活性的评价体系。作为一种导向机制。好的评价体系能不断激发和推动人的进步,也能源源不断地孕育出生力军。
和专业影视院校相比,综合性大学中的影视学科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容易被所处大学的大环境所影响,对影视学科的特殊性则有所忽略。比如在教师的评价体系上,通常会将学术发表、课题、奖项等硬性科研指标居于首要位置。当这种评价体系占据上位,成为一种显性的外部动机,相当一部分教师难免会重视纸面的“成果”而不重教育的“效果”,于是遵循“最小阻力原则”,为做学术而做学术,为获奖而获奖。而外在动机的强化又会弱化内在动机,造成教师在影视教学尤其是影视实践教学上所占据的精力被削减,在科研上则追求达标和平稳。在“按图索骥”完成个人职业规划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师或许会成为因循群体规则的典范,却逐渐丧失了个性和创造力——这对于艺术教育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同时,注重结果而非过程的评价体系对看不见的“隐形付出”并不友好,明显不适合那些创新型的人才——某些实践领域的开创性探索往往需要抱持勇气、亲身试错、不断触碰边界和纠偏,这是长期的迷宫探路而非短跑冲刺。
在综合性大学的影视院系中,能够熟练讲授和指导创作实践课程的教师比例普遍不高。多数专业影视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会选择进入业内而非高校,而且拥有专业院校或影视专业学历背景的科班生也未必能够胜任教师岗位,因为还得具备相当的实践功底和较深的专业认知,以及相匹配的教学科研能力。与理论课教师有别,实践创作课的教师更多承担着“输出端”的任务,即指导学生出作品。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职责有别,评价体系也应有区别。例如,影视史论方向的教师多以常规的学术出版、发表、课题等作为主要成果,而对于主要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师,可以将专业创作获奖/入围(尤其是指导学生获奖/入围)计入成果。在获奖/入围级别的设定上,也要综合考虑其难度系数和中选比例,如果动辄以几大国际电影节或国内最高级别的影视奖项作为标准,这些对于全职资深的影视创作者都难以企及——则有失公允。
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需要抓住影视教育的核心,也需要清醒辨别当下的教育体制和机制中正阻碍着创新和进步的因素,并及时做出调整。
结语
在《全新思维》(A Whole New Mind)一书中,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提出,“我们正迈向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右脑思维将决定谁处于领先地位。”[7]而我们需要六种必备的能力——设计感①、故事力②、交响力③、共情力④、娱乐感⑤、意义感⑥,以适应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的影视行业是跨领域人才、故事型人才、创意型人才的天下。综合性大学的影视教育正处于新的转型期,无论教师、学生还是管理者,在持守教育本源的前提下,都应该通过超前学习,打破专业壁垒,打破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的条块分割,拓展认知视野和跨界综合能力,并在鲜活的实践和现实的反馈中不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美]埃米尼亚·伊贝拉.能力陷阱[M].王臻,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45.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3-01-25].https://www.12371.cn/2022/10/25/ARTI1666705047474465.shtml.
[3]柯政,梁灿.论应试教育与学生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04):72-82.
[4][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1-275.
[5]腾讯研究院.什么是“奇点”?[EB/OL].(2021-10-22)[2023-01-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277290251936091&wfr=spider&for=pc.
[6][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50.
[7][美]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M].高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29-30.
【作者简介】 侯海涛,男,河北邯郸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视听语言和摄影美学研究。
①②③④⑤⑥参见:[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1,124,157,205,244,279.
⑦英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其著作《个人知识——朝向后批判哲学》(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中提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即可言传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不可言传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即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在本质上,默会知识密切关涉着个体的理解力、领悟力和判断力,需要在反复操练后悄然内化,在长期积累一手经验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提升,比如审美趣味、鉴别力、技巧、创造力等。
①奇点(Singularity)是一个假设的时间点,该概念由英国物理学家霍金首次提出。在该时间点上,技术的增长变得不可控制和不可逆转,从而导致人类文明发生无法预见的变化。
①②③④⑤⑥参见:[美]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M].高芳,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3:71;105;133,163,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