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杏丽
摘要2022年4月发布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将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文章结合理论与实践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含义,重点从四个维度对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旨在为一线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善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核心素养水平。
关键词 小学生;信息科技;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3.040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低年级应注重生活体验,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划分了信息科技课程各学段的目标,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时应达到:在信息意识方面,认识到信息科技的优势,有意识地选用信息技术工具处理信息;在计算思维方面,了解算法的特征和效率,会用自然语言、绘图等方式描述算法,能分解问题,使用顺序、分支、循环结构描述和编程验证过程;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方面,能合理选择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获取、处理、交流信息,开展数字化探究和创新活动;在信息社会责任方面,了解知识产权,能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保护个人信息,维护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如何理解这几项核心素养并将其融入小学信息科技学科的课堂教学,本文就此展开探索。
1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核心要素紧密联系,互相渗透,是学生在长期的信息科技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是在三维目标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1]。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抓住其具体表现,因此,笔者在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如何深化信息意识、如何培养计算思维、如何发展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如何树立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四个方面提出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2.1教学融入生活,深化信息意识
将教学融入生活,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重构课堂新知识,学生不仅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还可以提高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同时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
2.1.1重构教材,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深度全面系统地解读教材,准确把控教材的知识点,明确学习目标,确保科学、合理地对教材进行重构[2]。学生是教材内容重构的主体,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时期的学生情况不同,教师应根据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重构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设目标选择案例,将课堂知识的学习融入学生生活,深化学生的信息意识。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优秀班级照片秀”这一单元中,教师创设特定的“合肥市师范附属第四小学德育活动: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主题情境,教材内容围绕真实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渗透了德育,鼓励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扎实掌握所学知识。
2.1.2更新教学理念,激活运用信息思维思考实际问题的意识
传统教学教具单一,而如今各学科都已引入了丰富有趣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如PPT课件、生动的动画视频、优美的音频等,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信息科技作为一门深受学生喜爱的实践性综合学科,更应引入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工具,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都很喜欢玩游戏,而游戏基本上是比较有意思的软件,信息科技课堂就是培养学生利用各种软件解决问题的意识。因此,在信息科技课堂中,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对游戏的喜爱,带动信息课程的学习。如通过玩“摘苹果”“扫雷”“纸牌”“迷你大战灰太狼”等游戏学习鼠标的操作,通过玩“拼装计算机”游戏学习电脑的组成,通过玩打字通一类的游戏学习键盘的构造,提高键盘使用速度等。当然,教师在信息课堂中还要注重多学科的融合,如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融合,运用信息化的方法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信息科技课堂是学会主动运用信息思维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利用信息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2.1.3小组合作、分享互评,增强信息共享意识
首先,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由于学生从小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先天条件等均不相同,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兴趣点,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综合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开展分组教学,引导学生小组互相合作形成互助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其次,乐于分享是人的天性,课堂上的分享包括小组内的合作分享和小组间的互评分享。比如,在一节信息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组内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个大的项目,让每名学生都获得成就感。而课堂中组织学生小组间分享互评作品创意,互相学习,融合创意,增强信息共享意识,提升思维能力,获得更多知识。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的“小狗参观猫咪屋”一课中,同学们分享了个性化的设计如“小猫的妈妈在家做饭”“小猫邀请小狗玩游戏”等新的场景,创新想法十分丰富。不少学生都借鉴其他组同学的想法,继续改进自己的作品,如增加“小猫送小狗回家”等场景对话。信息共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多管齐下,培养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运用计算思维界定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合理运用算法的能力和计算思维的迁移能力。小学阶段常见的计算思维包括分解思维、模式识别思维、算法思维和抽象思維等。
2.2.1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分解思维
分解思维指的是将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分解成多个简单小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任务往往具有综合性,初次面临这些任务,学生难免觉得无从下手。此时,若学生掌握了分解思维,便可尝试将一个复杂的大任务逐步分解成多个简单的小任务,再逐步击破,完成任务。大部分小学生的分解思维还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其大脑分析过程是隐性的、模糊的。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工具引导学生分解问题,厘清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步骤,从而掌握该复杂问题的整体架构。思维导图注重发散思维,能将大脑中琐碎的知识点联结起来,将人的思维可视化、形象化。
如在“毕业留念展风采”这一单元中,整个毕业册的制作看起来很复杂,但如果引导学生完成如图1所示(p127)的思维导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逐步进行,便能顺利完成毕业册的制作。
2.2.2学习编程,培养模式识别和算法思维
当前安徽省小学编程教育选用的是Scratch软件。该软件以图形化编程为主,既易学又好玩,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用拖拽、组合的方式,创作有趣的故事,十分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模式识别思维和算法思维,提升其计算思维水平。模式识别思维是指当学生碰到一个新问题时,可以回忆类似经验发现共同点,套用模式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方式。例如在“海龟鱼儿水中戏”一课中,学生可以识别“海龟”的行动特点与“小鱼”类似,因此在编写“海龟”的脚本时可以直接复制该“小鱼”的程序脚本,稍做修改,简便快速地完成“海龟”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重复体验“模式识别”,不断提高模式识别思维。
算法思维是指人们用一系列最简化、最有效的步骤解决问题时产生的过程性思维,小学阶段最常见的算法是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等。这些算法结构都融于编程中,学生在学习编程时能够有效锻炼和提高算法思维。
2.2.3角色扮演,培养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指从具体事例中抽出本质特征的思维方式。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不够丰富,容易产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吸收较慢等现象。教师可让孩子通过动作模仿进行表演,剥离出问题的核心,辅助理解,培养抽象思维。如“小狗参观猫咪屋”一课中涉及两个场景两个角色,学生容易糊涂,可以请2位学生分别担任小狗和猫咪的角色,模拟整个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
2.3创新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地选择和应用数字化的工具、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创作创新作品的能力[3]。这种能力不是由教师直接教授的,而是由学生在长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
2.3.1搭建学习框架,发展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
每周信息科技课程只有一节课,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工具、网络平台等数字化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延伸课堂的广度。但由于小学生自主使用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工具的能力仍然较弱,信息科技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与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中心,搭建学习框架,帮助学生沿着框架自主学习,从而提升数字化学习能力。
如在四年级上册《家乡百科网上搜》一课中,学生在三年级时已接触过因特网,本次课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能通过百度网站,正确、快速地搜索任务问题。在学习本课时,教师不是采用直接演示的方式,而是搭建学习框架帮助学生探究学习获取信息的技巧方法,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如问题支架“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吗?今天老师准备了几个关于咱们家乡的问题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安徽最高的山是什么?安徽最大的湖泊是什么湖泊?”利用学生熟悉的家乡创设问题情景,但很多学生回答不出老师提问的关于自己家乡的问题,从而引入搜索需要,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3.2创新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数字化创新能力
在数字化时代,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如果在学习软件时,教师先演示教材中案例的制作过程,学生按照步骤学习制作,最终大家做出来的作品大同小异,毫无创意。为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创新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应提前准备丰富的素材、导学案、微课和案例学习网站等,给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自主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创意,合理地选用数字化资源创作一个新的作品,也就是在学习软件技术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创意,创作自己的作品[4]。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毕业留念展风采》这一单元时,可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规划作品时,学生可以利用Xmind软件的相关技术自由地规划设计自己的主题和内容。在收集处理素材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在制作作品时,学生可以选用不同的软件,做成不同的形式,如选用电子相册制作软件制作成电子相册,选用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制作成视频或者选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成多媒体作品等。学生放飞思维,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作品创作中,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4渗透道德法制,树立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学生于信息社会中在行为自律、文化修养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具体表现为是否具有信息安全意识及保护自己和他人信息安全的能力、是否具有自觉守法意识、是否具有积极应对新技术的态度[5]。在信息社会中,学生从出生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字化的熏陶,一部手机、一台电脑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世界,但因为小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比较薄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而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因此,教师须充分利用信息科技学科的特点,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和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使其在进行信息活动时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能有效地保护个人及他人的信息與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这一核心素养的形成。
2.4.1安全防范,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如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再比如网络诈骗,损失财物甚至生命。作为青少年应该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信息科技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合理使用计算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信息安全,避免电脑中毒、账号被盗、信息泄露等事故发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真实的网络诈骗案例,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2.4.2丰富教学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材分别在第二册和第三册专门设置了两个关于网络学习的单元。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教师可以围绕教材教学目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可以围绕“信息安全”主题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角色,让学生能深切地感受到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可耻,从而警醒自己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角色扮演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及时地向学生拓展国家信息安全法律的知识学习,例如共同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在日常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师生共同讨论作品设计的原则:不能剽窃、不能侮辱他人、不能危害网络安全、尊重知识产权等。若在课堂中发现学生作品以搞笑为由说脏话或侮辱他人,应严厉制止并严肃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进行信息科技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將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每节课的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与信息科技课程的高度融合。引导学生利用信息科技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2]李艺,钟柏昌.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体系设计问题讨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4):5-10.
[3]彭少霞.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探究[J].福建电脑报,2019,35(3):112-113.
[4]潘家琪,刘俊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解读与教学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6):1-4.
[5]麻伟琦,刘俊强.信息社会责任素养解读与教学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2):9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