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023-09-05 12:45:32何江婷
关键词:数位独立思考思维能力

何江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依据教材内容的需求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能力,事关重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的根本目的,在数学教学中实践这一目标,必须从以下几点着力。

一、开展游戏情境,培养主动思维能力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在学了数的大小顺序认识一课,100以内数的大小顺序时,我为了复习巩固数的大小、顺序和数位知识。采用游戏的方法先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再让学生进行游戏性练习,对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很有实效。

(一)把下列6个数做成卡片,要求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7   59   78   94   80   18

(二)把復习数的顺序和数位开展游戏,拓展学生主动思维。

(三)把数的顺序和数位开展“对号入座”的游戏,形成技能技巧思维。

以上这些做法,不仅能及时收到复习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设计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针对初入学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规律,教师尽量设计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条件简单化,隐含的因素明朗化,最大限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在教学“复习和巩固10以内数的数序”一课时,我设计一项“数字迷宫”,要求按1、2、3……9的顺序走出迷宫。我在平面图上每个数字正中处和进口、出口处各加一个螺钉用以绕线,用不同颜色的毛线显示不同的路线。使平面迷宫图就成了立体化的了,无形的路线变得有形、直观,此时就降低了学生的难度。学生兴趣盎然,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培养了形象思维的能力。

三、开展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情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开展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情境,引起学生研讨和探究的动机。学生探索研讨的内在动机,同时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例如:0.25化百分数。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探索换算的思考过程,让他们自己搭“桥”过“河”。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找到0.25=25/100,也就是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同时在后面加上百分号。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长期坚持会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学中要坚持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让学生独立思维、独立完成,并归纳、总结得出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

同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多开展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学习形式。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教材实践活动课的编排优势,尽量创造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步引导他们活学、活用知识,从而培养合作研讨和共同协作的集体精神。

猜你喜欢
数位独立思考思维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相同数位相加减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分清数位 照“位”读写
你了解“数位”吗
谈独立思考
求知导刊(2017年26期)2018-01-04 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