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习题设计策略探究

2023-09-05 15:43刘红红高科
关键词:等式习题课程标准

刘红红 高科

课堂练习是中学数学课堂上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既是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学会应用、形成技能的有力途径,也是教师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反馈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因此,加强课堂练习的设计及处理策略研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落实“双减”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一、依据课程标准,强化针对性设计

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授课思路中,强调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目标、评价任务。课内习题的设计可以看作是评价任务在数学课堂上的具体实施。在设计时,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同时兼顾学生学情,设计具有代表性、启发作用的习题,才能更好地凸显课时重点,突破课时难点。

二、依据核心素养,强化层次设计

新课程标准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概括为“三会”,具体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依据具体知识点的某一核心素养表现,设置具有梯度性、层次性的习题,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们在课堂上逐步形成核心素养。层次设计我们主要研究两种,一个是以“知识点”为层次,由单一到综合的层次设计;另一个是以“难度”为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设计。

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几何图形问题中常见的公园小路问题,可设计“一条直路”“一条平行四边形路”“两条互相垂直的路”“两条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路”“纵横交错的小路”……依据平移原理解决层层问题,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

综上所述,只要在难度上能够分层次设计的,我们都采取这种模式,尽量在同一问题情境下添加不同的限制条件,设计相对全面的构题体系,帮助学生们全面理解和发展核心素养。

三、依据评价标准,强化分层设计

依据目标撰写评价任务的同时,我们往往设计评价标准,整体上称这一部分为评价设计。在进行评价设计时,我们分为三个层次。面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我们将A层次设计为相对简单而单一的问题,强化模式思维和做题技巧;将B层次设计为相对复杂却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强化四基的培养和素养的形成;将C层次设计为相对综合需适当点拔的题目,强化思维、能力提升和素养拓展。设计的依据也是三层,分别是A层——略低于课程标准,B层——课程标准要求,C层——略高于评价标准。

【例1】等式的基本性质。

【习题设计】

A:将等式2a-5=a+10变形,过程如下。

因为2a-5=a+10,

所以2a=a+10,(第一步)

所以a=10,(第二步)

请给出正确步骤的理论依据,并指出错误步骤错在哪儿。

B:将等式3a-2b=2a-2b变形,过程如下。

因为3a-2b=2a-2b,

所以3a=2a,(第一步)

所以3=2。(第二步)

请给出正确的步骤和理论依据,并指出错误步骤错在哪儿。

C: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其过程如下。

解:3a+2=a+6

等式两边同时减去2,得3a=a+4。

等式两边同时减去a,得2a=4。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得a=2。

请参照上述过程,利用等式得基本性质解方程5x-2=3x+4。

四、依据学情反馈,强化精准设计

课内助学的前提是“先学后教,无疑不教”,课内习题的设计应在预学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需求精准设计。这样一方面可以助其解决问题,理清解题思路,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巩固和提高。在处理课内习题时,也应该及时收取反馈信息。在收集信息时,师生共同对题目的类型、所涵盖的知识点、所形成的知识网络以及学生独立解题时的思维、该题的解题步骤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这样在下次设计习题时才能进一步提高精准度。

总之,课堂习题是知识产生到应用的重要一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准选好每一道习题,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很大帮助。作为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要求及初中生的特点和数学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习题、开展习题教学和讲解,以此来助力核心素养教育,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等式习题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组成等式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速填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