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娘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意义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也是小学的基本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让学生在掌握更多语文知识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双减”背景下,要求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尚未发展成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自身的心理、认知与理解能力都不够成熟,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力,激起想象力。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培养的最佳时机,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应当重视对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提前预习、细心观察、勤于动笔、勇于质疑、勤查资料以及课后复习等,每个环节都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知识,也能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起到巩固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让学生学会提前预习
“双减”政策的颁布,给教学领域提出了全新要求,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合理分配教学任务,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这样才不会“左耳听、右耳出”,使自己的知识基础更加扎实。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技巧,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且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顺利开展。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抓住小学生年龄段的性格特点与爱好,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让学生先掌握文章的大体意思,然后教师再给予深入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培养学生学会细心观察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学科,光靠理论知识的传授远远不够,还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内容与生活实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需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事物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强他们的思维逻辑,丰富思想情感。基于此,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细心观察能力的培养力度,采取正确手段来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融合,以此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教材中,能够及时发现身边美的事物,逐渐喜欢上观察,进而丰富自身情感,提高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捕捉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运用中灵活掌握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如此一来,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时,教师在课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直至对文章有一个大体了解,然后教师再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发现大自然,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大自然的声音展开想象,并发自内心地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通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使学生调动自己的感官,仔细观察老师在讲课时的动作、神情及语调,从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同时也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掌握更深层的知识含义,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三)培养学生勤于动笔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记性都不如用笔记下来有效,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程度。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勤于动笔的重要性,帮助其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这样能够积累更多知识,且对于知识的记忆也更加深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由于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语文知识,学生只有善于观察,并将其记录下来,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妙之处,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除此之外,通过对知识的记录,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使之语言积累更加丰富,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培养学生勇于质疑
“双减”背景下,带着疑问去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学生只有在脑海里产生对学习的疑问,才能激起探究的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培养其勇于质疑的精神,让他们带着疑问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实际是,学生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心理素质也大不相同,往往只有一部分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其余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敢、不想或者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语文学科综合性强,需要学生与老师的相互配合,且要求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质疑中明确学习目标,学会主动思考,从文章中探索答案,进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五)培养学生勤查资料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勤查资料,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掌握更多有用知识,不断提升自己。不仅如此,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一定不能马上给出正确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积极查阅各种资料,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勤查资料的好习惯,也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一些学生通过阅读文字就能理解其中的含义,而有些学生必须经过教师深入讲解才能理解,如果教师只采用统一教学方式来授课,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这就体现出了勤查资料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勤查资料的习惯,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结语:“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由此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落实“双减”的要求,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来给学生授课,并明确教学目标,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每位学生都能学到与自己能力相符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掌握更多学习方法,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课业减负的目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