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丹参酮胶囊对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3-09-05 13:41陈清宇李剑峰
淮海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异维丹参酮痤疮

陈清宇,李剑峰

寻常型痤疮为临床常见病,以囊肿、脓疱、粉刺等为主要表现,且皮损好发于面部(占99%),亦可累及躯干,对患者情绪、社交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1]。现临床对于寻常型痤疮尚无特效治疗方案,异维A酸软胶囊为治疗本病常用药,可减少油脂分泌,拮抗异常角化及黑头粉刺形成,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多,且还有明确致畸作用,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2-3]。丹参酮胶囊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制成,具有消炎抗菌、改善局部微循环及加快皮肤代谢等作用,多项研究[4-5]表明,其在痤疮治疗方面疗效较好。但现阶段将其与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应用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将预探讨二者联合应用对寻常型痤疮患者皮损积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委会批准。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寻常型痤疮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2例)和试验组(43例)。常规组女19例,男23例;年龄17~35(21.23±2.14)岁;病程0.6~3(1.69±0.51)年。试验组女18例,男25例;年龄17~36(21.31±2.22)岁;病程0.6~3(1.76±0.57)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6]中寻常型痤疮诊断标准;痤疮程度分级Ⅱ-Ⅲ级;年龄>16岁;初次就诊;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药物性痤疮、聚合性痤疮及其他特殊型痤疮;严重精神疾病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者;孕期或哺乳期女性;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常规组予以异维A酸软胶囊(哈尔滨大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9994006,规格:10 mg)治疗,2次/天,10毫克/次。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丹参酮胶囊(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13020110,规格:0.25克/粒)治疗,3次/天,1克/次。2组均连续治疗6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7]。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仅留少许的色素沉着,皮损改善率≥90%为治愈;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改善率≥70%为显效;症状有所改善,皮损改善率≥50%为有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皮损改善率<50%为无效。皮损改善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皮损改善率=[(治疗前皮损积分-治疗后皮损积分)/治疗前皮损积分]×100%。(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总有效率。(2)皮损积分。采用本院自制皮肤损坏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4,重测信度为0.886)测评皮损改善情况,其包含结节囊肿[0个(0分),1~3个(3分),>3个(4分)]、粉刺[≤8个(0分),9个≤粉刺≤20个(1分),21个≤粉刺≤30个(2分),31个≤粉刺≤50个(3分),>50个(4分)]、脓疱[0个(0分),1~3个(1分),4~5个(2分),6~20个(3分),>20个(4分)]、丘疹[≤3个(0分),4~8个(1分),9~15个(2分),16~30个(3分),>30个(4分)],分值越低皮损改善越好。(3)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治疗6周后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6 mL,离心(10 min,3 500 r/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监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7(IL-17)水平。(4)体液免疫指标。取上述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监测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红斑、腹泻、头痛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皮损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皮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结节囊肿、粉刺、脓疱及丘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皮损积分比较分)

2.3 2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IL-8、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2组体液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体液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体液免疫指标比较

2.5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常规组发生2例红斑,1例腹泻,2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5/42);试验组发生3例红斑(1例伴头痛,1例伴腹泻),2例腹泻,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6/43)。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9,P=0.778)。

3 讨论

痤疮发病机制较繁杂,临床多认为是皮脂腺分泌过旺、毛囊皮质异常角化、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互相作用所致,随病情迁延,皮损处易留有色素沉着、瘢痕,不但影响容貌,且易增加患者身心压力[8]。目前,临床常用治疗痤疮的药物包括抗菌药、维甲酸类及激素等,其中以维甲酸类最为常用,异维A酸属第一代维甲酸类药物,既往研究[9-10]证实其有拮抗角质细胞增长、阻滞皮质生成和皮脂腺分化、拮抗溶酶体释放等多种作用,可同时作用于痤疮形成的多个病理生理环节,但该药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多,且有致畸作用,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结节囊肿、粉刺、脓疱及丘疹积分低于常规组,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确切,可加快皮损改善,且安全性好,与骆华芳等[11]研究结论相似。分析原因为,丹参酮胶囊主要活性成分为隐丹参酮,有较强抗菌作用,可明显降低痤疮丙酸杆菌含量,拮抗急性及亚急性炎症反应[12-13]。同时,可对抗雄激素,拮抗皮脂腺活性,减少皮脂分泌,还可通过调节内酸睾丸酮含量维持机体激素水平平衡[14-15]。此外,丹参酮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可加快血液循环,促使面部皮肤新陈代谢,进而减少皮损形成[16]。既往研究[17]认为,在痤疮发生及进展中痤疮丙酸杆菌发挥重要作用,其引起的炎症反应贯穿痤疮发病始终,其中TNF-α可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并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诱导其他炎症介质产生,加重病情;IL-8为α型趋化因子,有激活、趋化作用,可诱导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于靶部位,加重局部炎症反应;IL-17为炎症反应早期启动因子,在痤疮早期其水平较高,且有研究[18]显示其水平高低与痤疮严重程度关系密切。故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对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TNF-α、IL-8及IL-17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提示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丹参酮胶囊可减轻寻常型痤疮炎性反应。分析原因为,丹参酮可通过阻滞白细胞过度聚集,拮抗溶酶体酶及氧化代谢产物等分泌,减轻组织损伤,进而控制炎症发生;且可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游离脂肪酸对肌肤的刺激,减轻炎症反应[19-20]。与异维A酸软胶囊联用可从多靶点发挥协同增效作用,进一步破坏和拮抗痤疮丙酸杆菌,促进皮损改善。

相关研究[21]证实,在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与抗原相结合能诱发痤疮炎症,且痤疮患者血清IgG、IgM抗体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IgG水平低于常规组,说明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丹参酮胶囊可调节寻常型痤疮免疫状态。究其原因可能为,异维A酸软胶囊、丹参酮胶囊联用有协同效应,可有效增强患者抗氧化、抗炎能力,改善微循环,继而调节免疫状态。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组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早期痤疮病例数较少有关,IgM已处于低水平,治疗后其水平难以呈现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确切,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加快皮损改善,且安全性好。

猜你喜欢
异维丹参酮痤疮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胸腺肽口服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中药配方颗粒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痤疮
探讨异维A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在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中的应用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
润燥止痒胶囊、异维A红霉素凝胶联合治疗痤疮108例临床研究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