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2023-09-04 11:20:24陈杰
关键词:住址文本目标

陈杰

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理解、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让他们对事情作出合理的判断,形成创造性的决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手段,发挥小学英语教学的价值,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一、合理拟定目标,拓展思维广度

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学生经过系统性的训练才能实现。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起点、个性特长、基础水平,结合教学条件拟定教学目标。如在学习译林版五下“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Story time內容时,教师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听懂、会说bike,bus,plane,metro,taxi等交通工具类单词;能听懂并掌握故事内容,能正确复述故事内容;初步运用句型介绍去学校的方式与家庭住址,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策略目标:通过图片可以认读单词短语,能独立创编新的对话进行句型练习。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目标:了解自己乘坐的交通工具及家庭住址,培养独立能力;了解身边朋友的住址,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形成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挖掘教学内涵,增加思维深度

教师要深入研读每个单元的内容,并梳理出清晰的主线贯穿于单元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寻找主线,并形成对主线的理解。教师借助情境的创设,挖掘文本中的图片信息,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的主题意义,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教师要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去读文、读图,读懂故事中蕴含的信息。学生通过思考、发现,结合自身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去寻找故事中蕴含的细节内容,并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法,开发思维维度

教师要整合话题资源,创设适合学生对话的语境,采用续编故事、改篇内容、小组讨论、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构建开放的情境,留给学生想象、思考、分析的空间,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提升学生分析、观察、判断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教师要营造互动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支架,以促进学生观点的碰撞,让他们迸发一些新颖的思想火花。比如在教学译林版六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 的Story time时,教师在学生掌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除了文本上涉及的环保措施外还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持城市卫生。

总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目标、内容、方法等多维度寻找促进思维发展的突破口,通过语境的创设、师生的互动,让学生的思维品质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住址文本目标
对 岸(外一章)
对 岸(外一章)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乞丐
意林(2019年1期)2019-01-16 20:00:52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我们的目标
回电
党员文摘(2014年11期)2014-11-04 10:42:47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