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来春
一直以来,朗读就一直被作为低段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方式,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通過正确的朗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朗读能力,进而使得他们可以更容易对课文教材进行疏导性的理解吸收,从而以此提高小学生在低段语文学习中的学习效率。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教师就更要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正确训练,并为他们营造一个适合他们练习的学习氛围,从而在引导小学生掌握朗读方式的同时加深他们对语言材料的深层次理解,改善他们的“拖音”现象,促进其朗读水平的提高。
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低段朗读教学中有效改善“拖音”的现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丰富的教学设备加强对小学生的朗读示范
在语文的学科教学中,朗读教学一直都是一个重点的基础教学环节。一个好的朗读习惯的养成,将在极大程度上增加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效。所以,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对小学生进行低段的朗读教学时,任课教师一定要加强对教学资源的灵活性运用,从而以此完善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例如,在对小学生进行《爷爷和小树》的课文教学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把教材中的文章转化为音频结合的视频,从而以这种动画的形式对小学生进行直观的播放。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纪,所以在这种生动化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为基础,以此使得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跟随着视频的朗读示范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并不由自主地进行跟读训练,从而在此教学模式下加强学生的情感代入,完善他们在朗读过程中“拖音”现象的缺点。
二、以竞赛的课堂设置加强对学生的短语词组朗读练习
在以往只有教师进行单向传播的朗读教学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常并不高。而现如今,随着新教学理念的不断渗透,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低段朗读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进而以更加丰富的课堂环节设计来进一步地激发小学生对于朗读练习的积极主动性。
例如,在短组词语的朗读练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理性均匀划分,进而通过有层次的学习任务的布置,逐层地增加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完善。以“四是四,十是十,四十不是十四,十四不是四十”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带领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并给予学生练习的课堂机会,并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比较,选出最优者代表小组进行课堂竞赛,最后再由教师选出朗读最好的学生作为获胜者,以此激发小学生的朗读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提高他们对于平翘舌的“拖音”练习成效。
三、注重对学生朗读实践的评价有效性
正确客观的指导性评价,在小学低段的朗读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学生的朗读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指导,不仅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不足之处。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声母“zh,ch,sh”的教学过程中,因为这三个的读音十分相近,所以大多数的学生掌握得并不够准确和牢固。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音化字”的教学方式把单音节的声母变成一个个汉字,并抽取学生进行课堂的朗读练习,继而在学生朗读之后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指正,对其优势之处及时加以表扬,从而激发小学生对朗读学习的自信心,从而逐渐消除小学低段朗读教学中的“拖音”现象。
结束语
总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想切实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学习者自身具备不惧困难,坚忍不拔的信念。同理,要想真正改善小学生“拖音”的朗读现状,任课教师在教学课堂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朗读细节进行及时指正,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制订灵活的教学方案,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低段小学朗读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