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 品悟促成长

2023-09-03 20:46刘楠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师生读书笔者

刘楠

冰心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诚然,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共读一本书的阅读活动逐渐走入语文课堂,教师带领学生共读一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感受文字中的情感内涵。共读、共品、共悟,师生在阅读活动中,拉近彼此的距离,享受阅读乐趣。

一、小学语文共读一本书的意义

1.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书籍产生兴趣与强烈的好奇心,才能让学生享受阅读。共读一本书,可以是学生共读,可以是师生共读,也可以是家校共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因为生活背景、知识储备、人生经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而这些不同融汇到一起,就会在交流分享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呈现百花齐放的精彩局面。有了共同的话题,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不断交流中,会自然产生对阅读的兴趣,期待着与众不同的阅读发现。

2.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审美创造。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获得初步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书籍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熏染,自然习得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书本中的文化因子也会融入学生的血脉之中,使学生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形成独特的文化人格。文化储备有所提升,审美创造能力自然提高。

3.培养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应用研读国文教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可见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掌握,在阅读活动中是举足轻重的。笔者在班级中每两周开展一次阅读分享活动。活动中,学生运用各种方法,使出浑身解数分享阅读感受。阅读中做批注、填写阅读记录卡、绘制阅读思维导图是他们最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得来自书本中的单篇阅读。当然,相较于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构建内容框架,迁移阅读方法。多种多样的阅读方法,使共读活动焕发别样风采。

二、小学语文共读一本书的指导策略

“整本书阅读”通过师生共读的方式,推进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使班级、校园、家庭洋溢着浓浓书香。然而,在繁重的学习中,阅读活动能否真正落实,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为了真正推进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笔者认为,“共读一本书”应做到“四重”。

1.重选择,明确阅读书目。为了保证共读质量,实现精彩阅读,教师应选择适合共读的书籍,让学生能在阅读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如何选择适合的书籍呢?在笔者看来,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就起着很好的导向作用。以六年级下册为例,“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推荐的3本书分别是《骑鹅旅行记》《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3本世界名著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复杂的内涵,都属于冒险题材,读来充满趣味,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将它们设定为共读书目非常合适。因此结合具体情况,以及师生共同的投票选择,本学期班级的共读主题为“与世界名著一起探索神奇世界”,所选择的4本共读书目是《骑鹅旅行记》《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明确了合适的共读书目,为阅读夯实了基础。共拟的主题,共定的图书,共同的系列,使“共读一本书”有了良好的开端,学生的阅读有了共同的目标。

2.重创设,打造阅读环境。《孔子家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可见环境对人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乐于阅读,教师就要创设轻松、舒适的阅读环境,帮助学生尽快开始阅读。

第一,布置班级图书角。在班级图书角,明确图书借阅制度,设立图书管理员一职,鼓励学生参与图书角的布置。教师可以张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例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等;还可以在黑板报中开辟一个特别的专栏,每周展示学生的阅读记录卡,推选“阅读小明星”。相信这样的耳濡目染,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学校每天都有午间阅读30分钟,在这30分钟内,学生抛开作业,丢下订正,只是阅读。为了避免枯燥乏味,教师可将这30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划分:前25分钟师生安静共读,专心致志地畅游在书海之中;剩余的5分钟,师生一起简单交流阅读感受,可以分享好詞好句,可以表达阅读感想,也可以提出阅读中的疑问……说得好的学生得到教师的奖励。每天30分钟的共读时间,使学生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阅读状态,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无限的阅读乐趣。

第三,推进亲子共读活动。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了家长的带领,孩子的阅读也更加有动力。因此,除了在学校要有良好的读书氛围,家庭中的阅读氛围也必不可少。本学期,笔者在班级中举办“亲子共读”活动,鼓励家长和学生共读一本书,亲子之间交流阅读感受。有家长这样和笔者反馈:“老师,自从参加了亲子共读活动,孩子和我更亲密了,更有话题了,散步、吃饭、上学途中,我们能就书中的一个情节聊上半天,我才发现原来孩子读的书也这么有趣。”有学生这么说:“以前,爸爸妈妈都在我看书的时候刷手机,我心中可不爽了。现在好了,我们每天一起看书,有时还演一演书中的情节,别提多有趣了。”家校合作,共创良好阅读环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3.重个性,创新阅读方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阅读时,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录阅读收获。词汇摘抄法、小组合作法、绘制思维导图法等都可以在阅读中让学生用起来。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阅读成果。阅读分享课上,学生的阅读成果可谓多姿多彩:有的小组在书本上随心批注,记录感受;有的小组制作“阅读记录卡”,记录阅读过程;还有的小组绘制思维导图,整理书中主要内容;更有小组选取精彩片段,现场演绎……不同的关注点,不同的思维,不同的展示方法,让大家在分享中迸发出灵感。 当学生切身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时,阅读活动就由“被动”自然转变为“主动”。精彩阅读、乐享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样阅读,在阅读中创造乐趣,享受乐趣:爱画画的,绘制思维导图;有表演天赋的,演绎精彩片段;理解力强的,分享精彩批注;书写美观的,摘抄好词好句。久而久之,学生会喜欢上共读模式,并借助共读活动收获友谊,掌握阅读技巧。

4.重反馈,举办阅读活动。新课标强调,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鼓励功能。为了解阅读的真实成效,教师要及时组织多样的分享活动,如分享会、辩论会、表演会等,在多样的活动中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收获,发现学生阅读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弥补,真正提高共读效果。此外,教师还要通过及时、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多姿多彩的评价方式点燃学生的阅读动力。

笔者在每周五都会利用午间阅读的时间举办阅读活动,让学生自主选举每周的阅读小明星,通过电子班牌的形式表扬,还会发放不同的小礼品:有创意无限的书签,有写了寄语的明信片,有丰富多样的美食,等等。多样的评价奖励,让学生对每周的阅读活动充满期待,阅读也自然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在评价反馈时,教师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让学生家长也参与到评价中来。此外,笔者每周会通过问卷的形式全面了解学生一周的共读表现,通过综合性的评价反馈呈现最真实、客观的阅读情况。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乐趣,在评价中实现自我,在反馈中获得成长。

学生在共读活动中交流阅读思想、拓展阅读视野、创新阅读方法,让阅读在共读、共品、共悟中真正落实,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真正得以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师生读书笔者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老师,别走……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们一起读书吧
麻辣师生
读书为了什么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