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侠 姜楚华 孙爱蓉
刘凤侠从小就对文字情有独钟,读大学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她对文字、文学的喜爱密不可分。因为书读得多,刘凤侠的语感特别好。她清楚地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发生的一件事。1994年8月,刘凤侠从武汉教育学院(现并入“江汉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武汉市蔡甸区幸福路中学任七年级语文教师。那天,她刚走进教室,就看见两名男生怒目相向、摩拳擦掌,围观的学生不断起哄,场面十分混乱。见此情景,刘凤侠随口吟出一阙《如梦令》:“二目熊熊喷火,双拳振振欲出。试问两同学,为何如此动怒?且住,且住,大家和平相处。”脱口而出的词消除了现场的紧张气氛,两名男生相视一笑,重归于好。这件事让刘凤侠意识到言说的力量,为“言说式语文”教学主张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言说式语文的基础:学生想说、敢说
虽然一走上讲台就萌发了“言说式语文”教学主张的念头,但与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刘凤侠对这种主张的理解与实践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她对师生关系的不同理解,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由浅显趋于深刻。
刘凤侠刚参加工作的年代,“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风靡全国。受此影响,她积极寻求引导学生说的方式。当时,幸福路中学还是一所郊区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限制,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不高,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自信心不足,上课时不愿开口交流。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如果学生都不开口,课堂必然重蹈“满堂灌”覆辙,但对于怎样“撬开”学生的口,初上讲台的刘凤侠没有太多的经验,一时陷入困境。那天课间,她在操场边漫步,偶尔抬头,看到班上的三名男生围成一圈,专心致志地玩打弹珠游戏。他们是那么入迷,以至于刘凤侠在他们身后站了许久,大家都没有发现。刘凤侠不忍心打扰他们,悄悄地离开了。这件事触动了刘凤侠:学生对游戏如此痴迷,如果教学以游戏的方式开展,他们还会不投入、不开口吗?
鉴于开学时间不太久、学生相互之间还不完全熟悉的实情,刘凤侠决定设计一个“找朋友”的语言训练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用两分钟时间向大家介绍你的朋友,可以从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展開,但不能直接说出朋友的姓名,如果大家听完后能准确找到被介绍人,这两名同学就可以做同桌。这个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大家还不太熟悉,如果介绍时不能准确地描述被介绍人的特征,他人就很难准确分辨,但游戏的吸引力也很大——能与朋友同桌是学生十分乐意的事,所以大家跃跃欲试。在听完介绍、准确辨认并现场调整了几人的座位后,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学生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特征抓得越来越准确,介绍语言越来越精彩。
初战告捷,刘凤侠尝试扩大战果——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为了维持学生刚刚萌生的言说兴趣,她决定从最简单的“新闻播报”做起,也就是鼓励学生轮流播报近期国内外热点新闻或本土发生的大事,可以读,也可以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再羞于开口,言说能力有所提升。她开始增加难度,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发言,如春节后围绕“春节习俗”“不一样的春节”等主题发言。
言说的欲望一旦被激发,学生便不再满足于“课前三分钟”这一种形式,课内课外经常能见到大家激烈地讨论,甚至争论的场面。刘凤侠暗自欣喜,适时丰富了言说形式,比如“课堂辩论赛”。她曾经组织过一次以“挫折利于成长吗?”为主题的辩论赛。辩论中,正方列举了爱迪生、华罗庚等人的事例,论证“挫折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反方则针锋相对地指出,在挫折中成功、成才的例子固然很多,但与众多的成功、成才者相比,这部分人所占的比例微不足道,大家之所以对这些人津津乐道,正是因为这样的事例太少。反方同时列举了生活中大量的因为遭遇挫折而沉沦甚至于走上极端的事实,雄辩地说明在遇到挫折时,正确的疏导、引导、鼓励十分重要。学生在辩论中的表现超出了刘凤侠的意料,对她固有的教育思想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教师的言说能力对学生言说意识的唤醒、言说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影响
学生在辩论中的发言,不仅引发了刘凤侠对教学形式、教育方式的反思,还引发了她对师生关系的思考。
出于对文字的敏感,刘凤侠首先感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提法从逻辑上讲不通:认识两个相互关联的事物,必须从同一个视角去观察、解构它,才能得出相对全面、客观的结论,如果从不同的视角分别审视两个事物,就难以科学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具体到“以学生为主体”这句话,“主体”对应的是客体,不是“主导”,如果“以学生为主体”成立,则对应的关系是“以教师为客体”,虽然当前没有明确提出这种观点,但它的影响显而易见,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大胆地讲,因为讲授的时间稍长,就会招致“主导主体不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不充分”之类的批评。刘凤侠结合教学实际进一步想到,经过前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口的现象已得到根本改变,现在大家都想说、敢说,但像前面提到的辩论赛一样会说、善说的情况并不常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刘凤侠,现在顺着师生关系这条线深入窥探,她发现: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在推进过程中,虽然双方的任务不同,但都是活动的承担者,如果非要分主客体,则师生都是主体,而客体是师生共同面对的教学内容。
这个想法过于大胆,初出茅庐的刘凤侠对自己的思考并不自信。她买来大量关于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有一天读到叶澜教授的《教育概论》,看到“复合主体”的观念,她欣喜若狂,一口气读完了相关论述。掩卷长思,刘凤侠发现,教师不敢大胆地讲、大胆地指导,是导致课堂活动泛滥、学生言说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出现这种情况的诱因,则是对师生关系的错位认知,而解决的办法,是树立师生关系“复合主体观”。刘凤侠以前接触过“循环主体观”,它与复合主体观有什么不同呢?她进一步研读,发现循环主体观也承认师生都是主体,但它认为这两种主体是交替出现的,即某个阶段教师是主体,某个阶段学生是主体;而复合主体观则认为师生的主体性是并存的,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师生都同时居于主体地位,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弄清了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刘凤侠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教师的言说能力是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对学生言说意识的唤醒、言说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影响,只要教师讲的时机、内容、方式、方法等适当,一节课中讲多少次、多长时间都可以,因为教师也是主体,恰到好处的讲正是主体性的体现。她甚至想到了自己读大学时的中文老师虞江芙,课堂上,她纵横捭阖、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常常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但同学们总是听得如痴如醉,忘记了下课时间,自己能始终保持对文字的敏感与热爱,与虞老师的影响不无关系。
想明白了这一点,刘凤侠的视野开阔了,课堂上,她总是根据教学需要,该讲的地方就放开讲,讲充分,说透彻。
刘凤侠曾以莫言的《母亲》为文本,主讲过一节展示课。在这篇文章中,莫言表达了对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该如何生活的深层思考。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个主题过于沉重、深刻,加之他们缺乏类似的生命体验,所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为了降低难度,刘凤侠抓住母亲在“白花盛开的梨树下”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哼唱小曲”,以及贝鲁特老太太在硝烟未散时叫卖蔬菜的语言“吃沙土也要活下去”等细节,进行详细讲解。深入、深情的语言打动了学生,让他们对在艰难的环境下要乐观、坚强、勇敢、有尊严地活下去,活出生命的质量和高度,有了真切的理解与感受。
“听刘老师的课,你很难不被感染”,九年级学生杨昕玥说,“她的语言或风轻云淡,或慷慨激昂,你会身不由己地随着她的讲述或欢喜,或悲伤,最终完全融入某种氛围中,在此过程中,我们的言说能力逐步提高,不仅会说,而且善说。”
善说应建立在“言语德性”基础之上,以培养有德性的人为旨归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刘凤侠围绕这种认知进行教学,并取得了优异成绩。2016年之前,她已先后将“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湖北省语文学科优秀教师”等称号收入囊中,她班上的学生个个想说、敢说、会说、善说,思维活跃,成绩优异。
促使刘凤侠对师生关系产生新思考的,是在家长会上一位家长分享的差点受骗的经历。一天上午,这位家长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警察,问她是否在某地(她的户籍所在地)。得到确认后,对方声称她涉及一桩银行卡诈骗案,让她9点前赶到派出所。得知她已定居武汉,平时很少回老家等情况后,对方开始一步步诱导她点击链接,进行网上操作。幸亏家人及时发现并制止了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这名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骗子太会说了!”
多年来形成的职业敏感性,让凡是与“说”相关联的事,总能引起刘凤侠的特别关注。听完家长的讲述,她脑海里忽然冒出了一些从未有过的想法:言说式语文一直把培养想说、敢说、会说、善说的学生作为追求,四者之中善说是最高目标,但这个目标是否科学呢?比如,家长所讲的这个骗子可谓善说,但他是社会所需要的人吗?想到“社会”,刘凤侠忽然意识到,复合主体观所认为的师生都是主体的思想也不妥当,因为教育的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固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这个空间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教师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有了这个边界,教师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主体(学生当然也不是),而只能是“亚主体”。明确了亚主体的身份,善说就不再成为最高目标,因为亚主体必须忠实地贯彻主体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核心是培养有德性的人,所以善说应建立在“言语德性”基础之上。“‘亚主体是潘新和教授提出来的,我当时并不知道,只是产生了这样朦胧的认识。”刘凤侠解释。
有了这样的思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刘凤侠总是创设各种情境,或者利用各种机会,潜移默化地濡染学生的言语德性。如,针對部分学生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她组织学生开展“父母该如何爱孩子”的辩论;针对个别学生盲目追星的行为,她组织学生在阅读人物传记和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基础上做阅读笔记、写演讲文稿,并举行“沙龙式”演讲会、交流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追星观。
有一次,她带领学生学习李煜的《望江南·闲梦远》,学生很喜爱“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她便要求学生以“寒色”为主题练笔。一名学生写了这样几句话:“每天放学,我都不知道要回哪个家。是妈妈家,还是爸爸家?太阳可以落山,我却无家可归,我的眼前是一片寒色。”短短几句话,明显不符合字数要求,但刘凤侠从中看到了一个孩子内心深处的孤独,她提笔写下这样的批语:“这是我读到的最感人的小文章!我从中看到了你对父母的爱,因为你的文章里没有一句怨言;看到了你对学习的热情,因为这段话突出了‘寒色主旨,说明你听讲很认真。孩子,老师懂你,别急,我们一起慢慢来!”后来,这名学生在刘凤侠及同事们的帮助与鼓励下变得越来越阳光、自信,在班级辩论赛及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获得很多奖项,成为大家公认的有思想、有才情的学生。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培育有德性的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蔡甸区教师管理科科长方昌虎认为,刘凤侠老师的言说式语文把“言语德性”作为终极目标,说明她对教育有了深入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全区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