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安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王佳
截至目前,全国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达到116所,随着德语专业的不断增加,高校对德语文献的需求与日俱增。德语图书编目工作是德语图书得以排架、典藏、联机检索以及提供借阅、参考咨询服务的基础。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德语图书编目工作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德语图书编目的质量和效率。
(一)藏而不编、编而不全。笔者所在高校为西北地区一所公立外语类院校,校图书馆馆藏文献涵盖50个语种,其中德语文献馆藏数量庞大。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编目员,一部分纸质文献资源尘封于书库中,长期积压,难以编目上架。这个现象在德语专业的编目员进馆之后才得以改善。外语类院校图书馆尚且有如此困境,一些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图书馆,德语文献馆藏量较少、读者面较为狭窄,在借阅量较少的情况下,更难实现德语图书的及时编目上架。在一些高校图书馆,是由负责英文图书编目的馆员来编目德语图书的,馆员将翻译好的题名、著者、出版社、出版地等信息用中文或英文著录在各字段。这个办法确实能解决书籍流通的燃眉之急,但长此以往,用中文、英文去著录德语文献,会使得编目数据较为混乱,不利于数据共建和共享,也不利于读者的精确检索。
(二)数据源困扰。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联合编目中心于2010年启动小语种文献联机合作编目服务,提供除中、英、日、俄语种之外其他语种文献的联机合作编目服务。CALIS高校成员馆可以通过这项服务下载套路数据。截至2018年6月30日,CALIS联合目录已建设小语种书目数据百万余条,涵盖160多个语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德语图书的编目问题。但是,由于存在套录源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选用哪个套录源,如何使用众多的套录源为自己编制的编目数据服务,也是编目员要思考的问题。此外,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德语原版书无套录源数据,还有一些年代久远需要回溯的德语图书仍然需要编目员进行原始编目。
(三)缺乏专业的编目人员。德语图书编目是德语图书馆藏工作的重要环节,需要既懂编目又懂语言的专业人员。但因岗位有限,专业人员配备往往不足,绝大部分图书馆缺乏专业的德语编目员,影响编目效率,而且无法保证编目质量。此外,德语图书编目工作对语言的要求也不局限于字母、单词本身,而是需要对德语区国家有一定系统性地了解,包括德语区及周边国家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以及约定俗成的一些规则。例如在著录264字段出版发行项时,很多德语原版书的出版地都是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此时必须完整著录,因为德国还有一个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Frankfurt an der Oder)。若是不清楚这类背景知识,很容易导致著录错误。
(四)编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具体如下:
1.字符著录不规范。绝大多数图书馆在对德语原版书进行原始编目时,一般是通过将德语图书的题名、著者、出版发行者等必备字段信息翻译为中文,再通过USMARC或CNMARC格式著录到编目系统中。按照CALIS西文图书编目中关于文献著录语言和文字的要求,不同信息源上出现不同语言时,优先采用主要信息源上的原有语言著录。那就意味着,德语图书都应使用德语进行著录。此外,德语有4个特殊字符,一旦没有如实著录,不论是读者查找文献还是后期图书回溯,都会埋下隐患,甚至查无此书。
2.字段著录不标准。为了使图书快速流通,一般编目员在对图书进行原始编目时仅著录题名、著者、出版发行项等字段,既影响了编目质量,也不利于编目数据的共建共享,更影响了读者对文献的查准率,降低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3.对主题标引和分类号的把握不够准确。笔者所在高校采购的德语原版书越来越偏向学术性文献,内容较为专业,若编目员无相关专业背景知识,仅凭翻译好的题名、著者和关键词来确定主题标引和分类号,往往容易出现错误。
(一)规范化、标准化著录德语图书数据。具体如下:
1.规范化著录德语字符。德语和英语同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具有亲缘关系。德语的字母也是在英语的26个字母基础之上多了4个特殊字母,分别是Aä、Öö、Üü、ß。编目员可以通过德语输入法打出这4个特殊字母(注意在键盘切换为德语输入法时,字母Y和字母Z是相反的),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这4个特殊字母并保存下来,方便编目时复制粘贴使用。
2.标准化著录字段。德语图书编目一般采用CALIS西文编目规则。编目员进行原始编目时,可以提前设置德语编目模板,添加一些常见必备字段,再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必备字段。041字段需要特别注意,大量德语文献原文语言经常是多语种的,因此编目员不能只看题名页就确定原文语言,多语种应在此字段如实著录。在著录100字段个人著者时,经常会碰到部分德国人姓名中带有介词von(冯)。17世纪以前,von只是用来连接某人的名字和他的出生地,表示“某地的某某”,以别于其他同名人,到17世纪演变成了贵族出身的标志。现在,它已失去了其贵族含义,成了姓名的一个组成部分。称呼时必须把von和其后的姓连在一起使用。因此,编目员在著录此字段时,姓氏在前,姓名在后,von跟着姓氏著录。另外,碰到作者姓名有省略的,可以查询美国国会规范文档:https://authorities.loc.gov/或者虚拟国际规范文档(VIAF):https://viaf.org/。
(二)提升编目人员专业素养。王子舟在谈到图书馆员职业发展前景时提到,未来的图书馆员应该是博学机敏的知识咨询师、某一领域的知识鉴赏家以及业余自修的学习辅导员。小语种编目员大部分因具备专业知识背景,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会向学科馆员靠拢。因此,小语种编目员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迎接更大的挑战。
作为德语图书编目工作的具体工作者,应时常检验自己是否具备以下职业素养:一是具备优秀的德语语言能力和英文语言能力。德语文献尤其是学术性文献经常是德英双语,甚至是多语种文献。语言能力是编目员准确揭示主题词的基本要求。二是具备图书馆馆员的专业常识能力。大部分有语言背景的馆员在图情专业知识上比较薄弱,经常是通过简单培训就上岗工作。文献分类涉及很多学科综合性知识,专业系统的培训必不可少。三是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当前,网络上充斥着海量信息资源,对于德语编目人员来说,提高获取文献资源信息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编目工作效率。四是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从业者可定期参加继续教育专业课培训、图书情报档案学术年会等学术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渠道,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开展德语图书编目工作。
(三)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套录数据进行编目。具体如下:
1.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的WorldCat联合目录数据库。WorldCat书目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书目和馆藏信息数据库。OCLC数据库中可以检索到很多小语种的基本书目数据,为图书编目提供了可利用资源。编目员可通过WorldCat检索德语图书相关信息,进行联机下载,并修改成自己的馆藏记录。
2.一些德国大型联机数据库和公共书目数据库。一般来说,母语国家的图书书目数据一定是最丰富全面的。德语图书编目人员应该关注德国一些大型联机书目数据库,从中找到数据源进行套录或者原始编目。(1)德国国家图书馆目录(Katalog der deutschen Nationalbibliothek):德国国家图书馆(DNB),是德国和国外所有德语媒体作品的中央档案图书馆,也是德国的国家书目中心。截至2019年年底,德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总数约为3 900万件媒体资料(网址为:https://portal.dnb.de/opac/showSearchForm)。(2)德国卡厄斯鲁尔虚拟目录(Karlsruher Virtueller Katalog):卡尔斯鲁厄虚拟目录(KVK)是一个免费且可自由访问的元目录。截至2020年1月,读者能够同时查询80个书目数据库,包括所有德语和众多国际图书馆目录以及跨图书馆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网址为:https://www.bibliothek.kit.edu/suchinstrumente.php)。(3)hbz联合目录(hbz-Verbundkatalog):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和莱茵兰-普法尔茨大部分地区的大学图书馆联合目录,收录超过2 050万册书籍和其他媒体资源(网址为:http://okeanos-www.hbz-nrw.de/F/)。
(四)认真审核再加工各种来源的套录数据。上文中提到,虽然Calis小语种编目中心提供了一部分来自OCLC以及母语国数据库的MARC数据,但是由于各类套录源不尽相同,质量参差不齐,编目员在对德语原版书进行套录过程中,要根据本馆德语图书分编细则,认真审核挑选最符合本馆需求的套录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尽可能地完善套录数据。
(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面对海量德语图书以及图书馆对编目工作的要求,在没有套录数据的支持下,即使德语编目人员具有丰富的词汇量和优秀的知识储备,也一定会有涉猎不到的领域、不了解的观点、不认识的词汇,等等,此时,网络资源就提供了便利。编目员可以使用德语助手在线词典、金山词霸、谷歌翻译、百度翻译等语言工具,进行德汉互译或德英互译,帮助自己理解、掌握所编图书的主要内容,避免因语言障碍造成的误读、误编现象;可以使用谷歌(Google)、必应(Bing)等搜索引擎来查询编目过程中不了解的概念、观点、作者、出版社、出版地等;可以利用亚马逊图书、豆瓣图书等图书网站来获取德语图书的介绍和评论,全面把握图书的主题信息。同时,网络资源良莠不齐,编目员应对拟采纳的资源进行准确判断、合理取舍。
(六)保持图书馆德语图书编目工作的连续性。社会在不断发展,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开展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者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经验、专业精神缺一不可。德语图书编目工作需要编目员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并且不断学习新知识,在实践中积攒经验,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这就需要从业者长期深耕这一领域,有较强的连续性,不宜频繁更换工作人员。
(七)重视德语原版书采购源头。德语原版书一般都是通过图书公司采购入馆。在采购图书时,图书馆应要求书商提供相对完整的MARC记录(包括650主题词),即使不能提供完整的MARC记录,也要尽可能多地提供相应必备字段和信息。因为德语图书数据源有限,套录数据不多,书商若能提供较完整的书目数据,德语编目人员在此基础上做相应修改,能够节约编目员进行原始编目工作的时间,减少一部分工作量,提高编目质量与效率。
(八)加强馆院合作,共建德语图书编目实习基地。图书馆的德语文献主要是为满足学校德语专业师生的教学和科研需要,图书馆应加强与德语院系的合作,牵头建立德语图书编目实习基地,德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专业馆员的带领下,定期参与德语图书的分类和编目工作。这样能够缓解德语编目工作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德语文献馆藏建设存在的图书积压和借阅率低下等问题,还能使德语专业学生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具体实践增强专业素养,通过劳动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
德语图书编目工作是连接德语文献和读者的纽带,是图书馆提供一切馆藏服务的基础。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和编目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应运用一切资源创新服务思路,通过多种途径缓解海量德语文献的编目压力;编目员要不断学习,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编目工作,为高校师生的科研工作和学习提供文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