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析

2023-09-01 02:37赵永红
数学之友 2023年9期
关键词:大单元新课标小学数学

赵永红

摘 要:为加强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小学数学教学出现“大单元”的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大单元”的教学模式具有整体性,以一种规范化、结构化的方式,助力小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大单元

小学数学教学要为以后打下基础,但数学教学的内容多且具有离散性,知识与知识间缺少联系.小学数学“大单元”模式的产生,能够使离散的数学知识聚集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大单元”的教学模式更新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1 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进行“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意义

1.1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意识的培养

大单元教学具有实践性、整体性的特点.其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自觉解决问题并学会整合数学知识,能集中解决数学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创造性的理解和思考.在数学知识内容的整合上,大单元教学能有效解决知识的独立,整合各个模块内容,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紧密,学生通过对知识内容的实践探索,能有效提升创造性思维.

1.2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进行大单元教学前,教师首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同时也应注重自身教学素养、教学能力的整体性的形成.教师形成整体性思维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构建,最终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因此,大单元教学能从不同角度对教学内容优化,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 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课堂应用“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2.1 设计常规性“大单元”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常规性大单元中,数学教学的顺序是较为有序的,学生在进行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后,进行课堂学习,然后进行拓展练习,最后是巩固复习的过程.在这种数学课堂的模式下,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各项工作,首先要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知道知识大概;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合理的教学;然后,教师要注意知识的拓展;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加深知识在学生们脑海中的印象,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单元教学.[1]

如在“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1)”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设计好“大单元”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三个预习内容,一是查,查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了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二是知,了解课本中关于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的内容;三是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利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解决某些问题.在完成这个预习活动之后,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进行整合,开展探究形式的学习.然后,教师要进行知识的拓展,给学生介绍还有哪些统计图形,这些统计图形是什么样子的,给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知识内容.最后,教师要注意知识的巩固复习,让学生回顾“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这一单元的内容,让学生交流讨论并且构建这一单元的思维导图.这样基于整体性的“大单元”学习教学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2 设计联通性“大单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联通性“大单元”教学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课前交流了解课堂内容大概,然后进行一个实验探究活动,之后进行知识巩固,最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延伸.因此,联通性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要与其过程相符.[2]课前交流,实验探究,课后练习三项必不可少,最后的拓展延伸教师更要做好并做优,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这一单元设计成联通性的“大单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取学习方法和经验,然后让学生利用所获取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教师先设计一节“多边形的了解”课,让学生看看都有哪些多边形需要学习,学生们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边形的特征、图形等知识进行复习,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然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一节“多边形的实验探究”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出“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图形,根据这些具体的图形进行多边形面积的探究.在探究课上,学生就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报告分析,在讲台前进行展示、交流,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教师再进行最后的“多边形的面积”的总结归纳.在课后练习的过程中,练习的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多边形面积”的拓展课,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等,并留下探究问题.围绕“这些物品为什么是这种形状,它们的面积是多少?”进行探究.关于探究结果的展示,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探究比赛,充分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这样联通性的“大单元”设计能有效衔接知识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课程的进一步开展.

2.3 设计专题性“大单元”教学,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专题性“大单元”教学可以按照先进行文化渗透,然后学习新知识,再次体验与实践,最后进行巩固与练习进行教学.在这种“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进行一节文化渗透课,让学生对数学文化以及其他相关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教学,之后可以设计具体的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加强知识印象.

如在学习“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出专题性的“大单元”课程,开展数学文化的渗透过程,并且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圆,教师可以从圆的出现、发展、更新历史这一方面介入,可以讲述在古代圆的最早概念是太阳和圆月,后来在考古山顶洞人时发现他们钻取一些圆孔,古人们也会利用圆进行生产工作,搬运重物时就在重物下放圆木头,这样就顺利将重物运走.以这样有吸引力的历史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们初步地了解圆的历史,并且也能思考和学习古人在生产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的智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设计“圆的整合”课程将“扇形”“半圆”“圆”的图形和特点及关系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进行对圆的探究,分析这三个图形间的关系,制作出三个图形的具体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发现圆里面可以有扇形,也可以有半圆形,半圆形还是圆形的一半.这样学生们就掌握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设计感悟分享课让学生组队分享自己对圆的认知,在圆的特点、面积等方面进行交流,并且帮助有错误的学生进行纠正.

2.4 设计结构性“大单元”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结构性的“大单元”教学是以模型为基础的设计模式,强调教师要建立模型,然后运用模型,再然后拓展模型,最后梳理模型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师在这样的“大单元”设计中要重视模型的应用,“模型”不是具体的物品,每一种数学知识的结构化都可以称之为模型.[3]教师要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模型结构,引导学生进行运用.

如在学习“百分数”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节结构性的模型课.首先,教师先设计一节建立模型的课,可以在课上介绍百分数、百分比、百分率、百分号间的特点及关系,学生们就可以简单地知道百分数、百分比和百分率是同一个概念,而且百分数通常不会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读作百分之多少.学生们灵活掌握了之后,教师就可以再设计一节拓展性模型课,为学生介绍百分数的应用,由于在利息中会使用到百分数,因此可以以利息的计算再次为学生拓展百分数的使用范围.教师要教会学生计算利息,让学生了解百分數在利息的计算中具体充当的角色是利率.这样一节有效的拓展课程才真正实现.教师还可以留几道利息的问题让学生解决.

最后,教师要设计一节梳理性的模型课,让学生回顾“百分数”这一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考查学生是否都学会了使用百分数,是否会在分数与百分数间进行转化.梳理课的主导权可以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梳理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考查自己是否会在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3 结束语

小学数学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满足教师与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有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楠,申仁洪,夏莲莲,葛姝睿.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师胜任力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22,31(5):2935.

[2] 张桂玉.基于大单元视角的语文“口语交际”例谈——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趣味故事会”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2(28):3537.

[3] 吕美静.生活素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2.

猜你喜欢
大单元新课标小学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生物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实践研究
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的建构实践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