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新工艺及其应用

2023-09-01 01:14于玉彬宋灿辉蒋文化
环境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内置式转运站新工艺

于玉彬, 宋灿辉, 蒋文化

(苏州苏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31)

0 引言

伴随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城镇人均产生垃圾量也将随之提升,2010 年我国城镇人均垃圾清运量为0.65 kg/d,2020 年这一数字已升至0.71 kg/d。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2》数据显示,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2.48 亿t,未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建制镇生活垃圾转运站数量为28 246座, 转运站渗滤液主要来源于垃圾转运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还有地面冲洗水、除臭系统排水、污水处理过程排放的污水以及初期雨水等。 这些废水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可能会污染河流、土壤、地下水等,不仅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危害,也对人们生活造成潜在威胁[1-2]。

我国主流的渗滤液处理工艺为“预处理厌氧” +“好氧生物处理” + “深度处理”组合工艺[3],典型代表为“膜生物反应器(MBR)” + “双膜法(NF/RO)”的组合工艺,虽能够保证达标,但占地面积很大,与垃圾转运站整体占地较小的需求存在冲突, 膜法产生的浓水易造成二次污染[4-5]。

由于垃圾转运站地理位置特殊, 多数位于城市规划区内,出于安全的原因,大多转运站不允许设置厌氧反应器,目前还没有工艺流程简单、高效、安全稳定、节省占地、低耗、低碳、处理效果显著适合于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的工艺和技术。因此开发占地面积小、无浓水、简单高效去除有机物的工艺势在必行。

1 转运站渗滤液处理现状

1.1 转运站渗滤液特点

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受垃圾组成、季节变化、地方饮食文化等影响,水质复杂多变、水色深、气味难闻,NH3-N 和有机污染物浓度高[6],NH3-N 质量浓度介于600~800 mg/L,一般不超过1 000 mg/L。 由于大量冲水进入污水系统,CODCr质量浓度一般为10 000~30 000 mg/L,总体来说污水中的碳源过剩。

垃圾转运站渗滤液水量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因为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与转运规模、压缩程度、转运时间、垃圾种类及季节等密切相关。根据垃圾转运站规模,采用横式(水平)压缩设备,渗滤液产生量为5~300 t/d[7],渗滤液在垃圾转运站的作业高峰时间段产生量大,而其他时间段产生量少[8];雨季随着水量和垃圾中水分的增加, 产生的渗滤液明显多于旱季[9]。

1.2 排放要求

据CJJ 109—2006《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规定“转运站污水处理方式应根据各转运站的具体情况而定, 可以依据国家与地方标准进行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也可单独处理达标排放”,但由于单独处理达标排放处理成本较高,一般转运站考虑进行预处理达到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2 转运站渗滤液处理新工艺及特点

转运站渗滤液处理新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转运站渗滤液处理新工艺流程

转运站渗滤液经过格栅及调节池, 进入生物吸附池, 通过控制吸附池的曝气量及污泥浓度来加强微生物絮凝能力, 一部分CODCr,NH3-N,TN,TP,重金属及油脂被微生物的自身新陈代谢进行去除,另一部分被微生物的吸附絮凝能力吸收, 吸附捕获的CODCr,NH3-N,TN,TP,重金属及油脂以污泥排放的形式去除;在预缺氧池,通过兼氧菌进一步分解及降解部分污染物质,去除部分CODCr,同时进行反硝化作用,使NO3-及NO2-转化成N2,从而达到生物脱氮的功能,预缺氧池出水自流至内置式MBR,内置式膜池中放入内置式膜箱, 内置式膜箱由PTFE 材质的膜组件组成,通过水泵进行负压抽吸过滤,过滤方向由外至内,活性污泥截留在膜丝外侧,洁净的产水则压入膜丝的内侧, 通过产水管收集后得到干净的出水。

转运站渗滤液处理新工艺特点:

(1)工艺成熟可靠。 无论生物吸附还是MBR 都是比较成熟可靠,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常温下运行即可,不需加热,池容小,特别适合有机物浓度高的转运站渗滤液。

(2)不需要投加碳源。 转运站渗滤液碳氮比失调,常规的硝化反硝化工艺必须投加大量外加碳源,新工艺在不需要碳源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大幅去除氨氮的目的,不需要投加碳源。

(3)运行能耗低。 以生物吸附为主,有机污染物并未得到真正的降解,因此氧气的消耗量很低,另外进入到后续MBR 系统的污染物负荷大幅降低,总体能耗大幅降低。内置式膜采用负压抽吸原理,运行压力低, 运行能耗低,10 t/d 内置式MBR 水能耗只需要1.2 kW·h。 内置式MBR 要比使用外置式MBR 工艺节省能耗85%以上。

(4)污染物去除率高。生物吸附对有机污染物和SS 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一般CODCr去除率可达50%~80%,SS 去除率可达60%~80%。脱氨工艺对进水的水质要求严格, 如果SS 和CODCr的浓度过高, 会严重影响脱氨效果, 生物吸附工艺高效去除SS 和CODCr,确保后续脱氨效果不受影响。

(5)抗冲击负荷强。新工艺是完全独立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生物吸附和MBR 均设有完全独立的固、液分离系统,出水水质稳定,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大幅提高。

(6)集成化占地面积小。生物吸附反应器设计容积负荷可以做到10~20 kg COD/m3, 是厌氧反应器的2 倍以上。 容积及占地面积均只有厌氧反应器的一半左右,大大节省了投资成本及占地面积。

3 转运站渗滤液处理新工艺工程案例

四川省成都某生活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工程,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规模为50 m3/d,处理后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污水排放执行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污水处理采用 “格栅→调节池→生物吸附→中间沉淀池→预缺氧池→内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设计进水水质见表1。

表1 设计进水水质 mg·L-1

垃圾转运站污水经储坑收集后, 送至转运站污水处理系统,首先进入机械格栅,除去污水中的较大漂浮物,然后进入生物吸附池。在生物吸附池内设置曝气器, 向池内进行曝气, 池内污泥质量浓度15~20 g/L,池内含有大量微生物群落,发生絮凝、吸附反应,生物吸附出水进入中间沉淀池,实现固、液分离。沉淀池出水进入一级AO 的MBR 系统,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CODCr,NH3-N 和TN 等污染物,MBR 出水直接排入厂区外的市政污水管网, 最后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工程自2021 年11 月开工建设,2022年6 月开始调试,并于2022 年7 月正式运行,运行效果良好,主要运行参数见表2。 与常规处理工艺相比,整个系统运行成本大幅降低,总运行成本低于10 元/m3(不含人工费和污泥处置费)。 由于生物吸附段CODCr去除率高达85%以上,MBR 负荷大幅降低,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污水处理各单元实际去除效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垃圾转运站污水在经过生物吸附池后,CODCr去除率达到了85%,SS 去除率达到了90%,确保了后续脱氨效果不受影响。经过各单元处理后,各项污染物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且均满足了排放要求。

表2 主要运行参数

表3 各单元去除效果 mg·L-1

4 结论

工程案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 整个新工艺处理系统具有非常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生物吸附段对CODCr和SS 的去除率远高于预期, 后续MBR 负荷大幅降低,整个系统能耗得以大幅下降。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吸附段微生物代谢生长快,污泥产生量较大,污水处理系统需要及时排泥。

针对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特点,采用“生物吸附”+ “中间沉淀池”+ “预缺氧池”+ “内置式膜生物反应器”新工艺,可高效去除渗滤液中的CODCr,SS 和NH3-N 等污染物,同时通过生物吸附和氨吸收实现资源化利用,整个处理系统能耗大幅降低,几乎不需要投加外加碳源,运行成本大幅降低,在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内置式转运站新工艺
基于DEA模型的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方法研究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方案对比研究
北京市某镇生活垃圾转运站选址及实施路径探讨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
压裂新工艺的技术分析
基于无传感器控制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自抗扰控制器适应性研究
某竖式垃圾分类转运站结构设计探讨
丙炔氟草胺合成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新的深度弱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