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先花
沟通能力是听力障碍者顺利融入社会生活的基础。因特殊的生理原因,听障人士在现实生活中沟通的方式除了手语,还有口语和笔谈,具体采用哪种方式主要看沟通的对象。如听障人士之间的交流一般采用手语、手势、表情,当听障人士与健全人沟通时一般采用书面语的方式,以达到沟通目的。因此,对听障人士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聋校语文课程是培养聋生沟通能力的主阵地。聋校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帮助聋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顺利融入主流社会。但现实中聋生语文学习存在着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双重障碍,因此只有强化交流的教材、课堂等,才能有效消除障碍,使聋生语文学习步入快车道。教师和学生交流,学生和学生交流,学生和课文里描述的那个世界的交流,等等,语文教学涉及的每个要素、环节都要贯彻交流,这也是笔者语文课堂教学一直追求的。
一、重视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夯实交流基础
(一)培养“看、说”能力
“看” 得懂是“说”得清楚的前提。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要善于培养聋生良好的“看、说”习惯。聋生有以目代耳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引导聋生时刻注意“看话”,如要求聋生认真看教师说话、其他同学说话或回答问题时要认真看、教师刚才说什么你们“看”清楚了吗?等等。指导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尽量用耳朵聆听他人说话。这种良好的“看话”习惯一旦形成,聋生就会很自然地应用于生活。教师在指导聋生“看话”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发音技能训练和口形矫正密切联系起来,随着聋生语言的不断积累和丰富,逐渐能凭借已有的语言材料看懂对方说话的内容。二要加强口形示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口形,将语言内容和形式正确展示给聋生,尽量不要给聋生多个视觉感受,以免影响聋生“看话”的焦点。三要为聋生提供“说话”机会。大部分聋生寄宿在学校,课堂就是培养他们“说话”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和聋生学习水平设置“说话”训练次数,以切实提高“说话”的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给聋生创造“说话”环境,尽量多给聋生提供“說话”机会。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打指语朗读,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根据课后生字表反复多认几遍。
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标出生字,对照课后生字表,打指语认读。
师:课文里有10个生字,请同学们看老师范读,注意看老师口形,请佩戴助听器的两个同学认真听老师读,注意发音。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再开火车打指语读一读;然后去掉拼音,看看哪个同学读得最准确。
聋生通过口形,打指语读;戴助听器学生能较为清晰朗读,教师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针对聋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有残余听力佩戴助听器的学生个别辅导,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觉习惯和辨听能力;对重度听力障碍学生则是加强其“看话”能力、唇读能力,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重视语言词汇句段积累
语言储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聋生多注重积累字、词、句、段、篇,激发他们的交往需求。
一是强化词汇积累。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单位,在教学中常常看到,很多聋生对某种事情能够用自己的手势和表情形象地比划表达出来,但却无法用具体的书面词语表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聋生的词汇积累。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导致他们的语言发展迟缓,多数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学词识字环节,教师要充分运用图片及视频等,做到边看图片、视频等边读词语,帮助聋生理解词汇和积累语言,提升学词识字质量。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师: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图片及视频,学习和理解词语(岛屿、珊瑚、龙虾、红缨、贝壳、海龟、四脚朝天、海鸟、鸟粪)。
生:边看图片及视频边读词语。
师:谁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四脚朝天”的意思?
学生模仿视频演示动作。
设计意图: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导致个人语言发展迟缓,多数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形象的图片及视频等,帮助聋生理解和积累词汇等,提升他们的学词识字质量。
师:课文里这10个生字,请大家注意其中“蠕、缨、卵”这几个字的书写顺序和结构,还有哪些字同学们不知道笔顺的也可以问老师。
师:请跟老师一起来学手语(富饶、西沙群岛、五光十色、珊瑚、蠕动、威武、形状、千奇百怪、庞大、栖息)。
学生两人一组相互配合考查彼此是否掌握教师教学的手语词汇。
设计意图:通过跟教师一起学手语,帮助聋生积累手语词汇,从而认识手语与书面语表达方面存在的一些差别,引导聋生运用标准手语,切实提高师生、生生的沟通质量。
由于听觉障碍致使聋生接收信息的方式非常单一,一些学过的词汇如果不在生活中反复出现,他们会很快忘记。因此,教师可以每天对聋生开展相应的“默写词语”练习。
二是丰富语句积淀。造句练习是词语积累的进阶,又是语段构成的起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充实聋生的语句积淀,教师可以根据聋生现有的语言经历和文化积淀,选择聋生最喜欢的话题引导聋生进行造句练习。如先要求聋生从课文中找到原句,根据语境讲述该词语的含义;然后提供课本之外聋生生活中常见的例句,同时让他们能诵读、默读文章原句和课文例句;最后运用这些词汇说或写句子。通过这样有层次的练习增加聋生语句积淀。
三是强化语段诵读。背诵和默写是聋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背诵可以增强记忆力,提高语言理解力,更关键的是有助于聋生掌握和积累标准的汉语书面语。语文新教材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都有适当的“背诵”要求,新课标对聋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也有具体要求。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选用诵读内容,在引导聋生诵读时,充分调动他们眼、口、脑、手等协调记忆,以增强诵读效率。在熟读熟练的基础上,引导聋生用自己的话语复述及转述,这非常有助于增强聋生理解课文中语句的内涵,有助于聋生语言的内化,达到帮助聋生积累语言和灵活使用书面语的目的。
(三)精心进行写的指导
因聋生在和健全人进行微信沟通时会采用书面语沟通,因此能编写通顺的话是进行书面语沟通的关键。指导聋生写的教学是语文实践的重要内容。在句、段、篇教学中,教师引导聋生在阅读语言文字时,想象相应的场景,当看到熟悉的场景和画面时,能用已有的语言进行较为准确的描述,进而形成语言实践能力,激发学生书面表达兴趣,为聋生写作奠定扎实基础。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语句后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这是现实中的西沙群岛(出示图片)。
师:看到这样美丽的画面,你们能不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谁来试一试?
学生积极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大意。
师:我们一起用课文里的语句来描述一下吧,注意口形和节奏。
此外,精心开展写的指导时,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指导聋生正确书写生字新词,二是完成括号里填写词语的练习,三是仿照课文句式说写句子,完成一句话习作。如在课堂巩固练习设计如下环节。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研读了课文的第一部分,对第二部分的前几个自然段也进行了细读,了解了西沙群岛的风光,课文里有许多好词好句,下面我检验一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学生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A、B、C类学生),用生字组词,用常用的词语说句子(A、B类学生),仿照课文中的例句说、写句子(A类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一定形式的分类、分层练习,内化聋生语言,帮助聋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知识,充分培养聋生语言能力,切实夯实聋生交流基础。
二、重视阅读教学成效,提升聋生交流语感
阅读是利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感受等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激发聋生阅读兴趣,培养聋生阅读能力,提升聋生交流语感。
一是充分調动聋生阅读兴趣。运用聋生视觉感知优先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视觉媒介,如图片、视频等,给聋生营造有趣、直观、可视化的场景,充分激发聋生阅读兴趣。如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环节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有名的地方,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浏览西沙群岛风景图及视频)。
师:这个地方美吗?同学们认识这个地方吗?
学生说不清楚,主要是由于学生处在欠发达地区,基本没有外出旅游的条件,加之自身听觉障碍导致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对西沙群岛比较陌生。
师:这里是西沙群岛。有一位朋友,他去参观了这里后写了一篇题目叫“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西沙群岛的(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
师生:富饶的西沙群岛。
由于聋生对某种不熟悉的场景,很难在脑海中产生出具体化意象,当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图片、视频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情景,使聋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知,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是加强朗读能力培养。朗读,可以帮助聋生感受语言文字所传达的含义,有利于聋生读写能力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给每个聋生朗读机会,通过丰富阅读的方式,使每个聋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章句段的理解。教师也要特别注意朗诵能力的锻炼,以更全面地指导和发展聋生的口语朗读技巧,同时也要特别注意聋生手语朗诵能力的锻炼。教师可以朗读与讲解相结合,边读边讲。当遇到个别用语言难以对聋生讲清楚的内容,可以以读代讲。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段落的基础上进行如下设计。
师:请某某同学来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请平时读书声音最洪亮的某某同学来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请平时读书口形最准确的某某同学来给我们读读第五自然段。最后请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范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实践证明,有许多词句课文内容无法用语言、动作及神态跟聋生讲清楚,那就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交流语感。
三、采用谈话教学法,提高聋生沟通交往能力
沟通交往能力是聋生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生活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善于为学生创设沟通交流环境,有效提高聋生沟通交往能力。一是要重视语文交际功能。句式教学本意在于突出语句的交际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减少机械类的反复练习,注意创设交际活动中的新场景,这样会使句式教学显得更加有趣,学生练习起来也就更加容易。二是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沟通交往素材,有目的地采用谈话的形式培养聋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如教师在导入新课及讲读课文等环节中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采用“问”“答”的方式,层层递进,在逐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再读课文品读语句环节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师:文章的标题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西沙群岛在哪里?它是怎样的一个地方?课文哪个段落进行了描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学生边读边找,找到之后举手回答(指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
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打指语朗读(教师及时板书:南海上)。
师:我们再从图上确定一下西沙群岛的位置(出示图片),这是中国版图,南海在这里,谁能在图上指出西沙群岛的位置?
学生积极举手,得到老师的同意后走上讲台,在图上指出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西沙群岛是怎样的一个地方?谁来回答?
学生举手回答。
师:你们回答真准确。请大家带着喜爱的表情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大家知道“风景优美”是什么意思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的段落。
学生回答课文第二自然段有描述。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西沙群岛有多美(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西沙群岛美在哪里?谁来说一说。
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句子后打手语告诉老师。
师:“五光十色”怎么解释?谁来说一说。课文里是怎样描述的?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
生:因为海底……,海水 ……,所以 ……。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真好!他用了“因为……所以……”,表达很准确,我们要向他学习。
在合作学习环节,教师组织聋生采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组织讨论,建立生生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聋生的沟通能力。具体设计如下。
师:请同学们分成两组合作学习,任务是分别列出西沙群岛丰富的物产,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写得既快又准确还很工整。可以吗?
学生边读边画,然后由一个同学负责写,其他同学说。
师:写完了的小组请举手示意我。小组可以相互交流,看看别的组和自己组写的有什么不同。
师:我们来展示一下两个组的学习成果,然后相互评价。同学们都太会读书了,而且善于思考,你们真棒!
设计意图:给聋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培养聋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在交流合作中锻炼聋生的沟通能力。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坚持因材施教,重视聋生“看、说”读写能力培养,采用对话教学法,重视阅读教学成效,提升聋生阅读理解能力及沟通交往能力,但也留下了些许不足与遗憾。一是教师在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还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设计环环相扣,聋生被教师牵着走,没给他们留下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空间。二是对C类学生的学习状态等关注不够。虽然教师注重根据聋生的个性需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试图让每一个聋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但对多重障碍、认知能力较弱的聋生,教师在课堂上没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导致这类聋生的语文素养没有得到相应提升。
提高聋生沟通交流能力及语文素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工程,需要聋校教师长期坚持,也需要各学科教师相互配合。今后,笔者会更加努力地提高个人素养,加强语文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努力全面提升聋生的沟通能力,为他们再现有声有色的世界。
作者单位 安康市陽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