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辉 杨朋聚
摘 要:部分高中生在学习高中物理阶段出现了学习上的困难,对此物理教师应顺势而为,借助新课改的契机,从大单元、主题化教学设计、教材栏目的充分利用、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及师生关系的构建等多维度予以改进,如此可促进高中物理学困生转化,这是对新课改理念的践行。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困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20/23-0092-03
新时期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将教学改革的方向清晰地指向学生发展、指向学科本质(学科核心素养)、指向高级思维发展。《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从高考评价的角度倒逼课堂形式的改革,从而引导学生的关注点从“解题”向“解决问题”、从“做题”向“做人做事”转变。高中生接触了物理之后,有相当一部分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的,他们既惊奇于物理学的博大、有趣——与生活、科技紧密相连,又惊诧于物理学的精深、严谨——数学表述、模型建构,更惊悚于物理学“齿轮般啮合”的思维方式。即对理论清晰明了,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又茫然失措、无从下手,以至于对物理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对此,作为物理教师,应顺势而为,借教改之东风,去思考如何扭转上述学生学习物理的被动局面,以让学生体悟这门学科的解答艺术,如此有利于在日常学习中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此,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借助大单元、主题化教学设计,整合教学资源
所谓大单元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对教材及學情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参照,按照知识间的逻辑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大单元,继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方式,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并消除学生学习物理的畏难心理。
基于以上理念,在必修一“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这一主题的整合中,笔者尝试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为主线,让学生在了解伽利略研究物理问题过程的同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归纳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去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这样就有效解决了新课改倡导的学生科学实践、科学探究与课堂时空有限、课时紧张之间的矛盾。所有的问题设计都是源于自由落体这一真实情境,所有的例题编写都是解决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所有公式的推导、整理都是源于对自由落体实际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以上都是对普适规律的总结和提升。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始终围绕一个具体问题进行学习,这相比原来干瘪的知识讲解、机械套用公式,简直有云泥之别,可有效提升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借助“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等栏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材中的栏目设置,已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在课堂上,教师则需要通过讲解其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在讲授选择性必修三“波粒二象性之光电效应”主题时,教师要以光电效应为思维主线,层层开展教学,以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光电效应的发现背景、对光电效应现象的研究(如图1、图2所示),到爱因斯坦结论的得出,再到密立根的油滴实验(如图3所示),教师另辟蹊径,殊途同归,最终证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性。该课堂将几个貌似零散的事实,通过严谨的思维暗线串联起来,这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科学思维的发散,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如此可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抵触心理,进而做到饶有兴趣、乐在其中。
三、借助“练习与应用”栏目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材已将原来的“问题与练习”栏目更名为“练习与应用”栏目,旨在学以致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所学知识。比如在“理想气体”这一模块,在课后“练习与应用”中的第2题拔火罐、第4题测量不规则容器的容积等问题,就具有良好的思维引领作用,即通过“关联的”设问,让学生探究、理解,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所以,对于学习物理有思维障碍的学生,尤其要强调区分习题和试题的功能,如此可让学生认识到后者是通过“相互割裂”的设问,对连贯的思维造成干扰,以达到遴选功能的。因此,在学习物理的初始阶段,要重视课本,以领会编者的匠心,体味学以致用的乐趣,然后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打磨思维,如此可提升学生的的科学素养。
四、创设学生自由发言、敢于表述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学生能够自由发言,不畏权威,不计试错后果,是消除对物理学习恐惧心理的有效举措。因此,创设活跃但不失理性、发散但不失深刻的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在一节习题课上,笔者就被一位学生的思维深深地震撼了,其思维之巧妙、深刻,引起了笔者的反思,先看这道题目:
例1.(多选)如图4所示,在光滑定滑轮C正下方与C相距h的A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Q>0)的点电荷,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B,用绝缘细线拴着,细线跨过定滑轮,另一端用适当大小的力F拉住,使B处于静止状态,此时B与A点的距离为R,B和C之间的细线与AB垂直.若B所受的重力为G,缓慢拉动细线(始终保持B平衡)直到B接近定滑轮,静电力常量为k,环境可视为真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逐渐增大
B.F逐渐减小
C.B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不变
D.B受到的库仑力逐渐增大
解析:选BC。对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和三力平衡可得:==,F1=,F′=,且F=F′,当L逐渐减小时,F逐渐减小,选项A错误,B正确;在B缓慢移动过程中,设B与A点的距离为x,在整个过程中,x都满足==,对比==,得x=R,即B与点电荷间的距离不变,B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不变,选项C正确,D错误。
这时候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发言:上述思维过程不容易想到,但利用矢量三角形和几何三角形的相似性解题并不陌生,故小球在缓慢拉动过程中,一定有=,然后由库仑定律可知,若x增大,F电必然减小,等式左边变小而右边变大,这个式子一定不成立;同理,若x减小,F电必然增大,等式左边变大而右边变小,这个式子同样也不成立,即无论向哪个方向变化,结果都是互斥的(另一个学生语),而这个缓慢的变化过程又是实实在在可以实现的,所以,我们不得不说,x一定不会发生变化,即在以后的拉动过程中,x=R恒成立,F电大小一定不变。这是一种两难思路,其结果只能有唯一性,以上发言博得大家热烈的掌声。以上的解题思维体现出学生已实际具有了科学思维的雏形,比起结果的正确性,学生这种推理论证方法的内化更让教师欣慰,物理课堂需要这样的思维碰撞。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不胜枚举:α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得出的核式结构学说、玻尔的原子模型、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等等,无不是源于在思辨中看似灵光乍现的“冒昧的假设”,然后最终开启了研究领域的新纪元。
如果教师们能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挖掘类似的素材,借鉴科学家对某类问题的持續思考,以创设畅所欲言、认知碰撞激烈的课堂,并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的精神,以及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这不正是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践行吗?让学生开口、让受阻的思维直接呈现,可暴露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这不是学困生转化的良好契机吗?
五、建立师生、生生日常沟通的长效机制
俗话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一个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最大帮助,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遇到的问题,并给出适当的指导和建议。这就需要师生之间建立实时、良好的沟通桥梁,以使学生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为此教师可以采用课间问题点拨(适用于小问题)、时间预约(适合专题式的问题)、小纸条留言、微信(平板)交流等多种手段进行沟通,这既是教与学的正常反馈需求,又是师生良好互动关系的维护。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然后通过小组划分、任务布置,让学生学会交流、分享,如此可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其学科素养。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教育使命在肩,责无旁贷。为此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做到有教无类,又要做到关注个体,助力个性发展。这就要求物理教师既要主动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增加对教育改革的敏感度,又要处处留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并认真揣摩各种教育素材,以改进教学方法,进而为实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而努力。
【责任编辑 韩梁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