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芳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并结合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确立相应的教学层次,科学设定学习目标,以适应学生最近发展区和最佳发展期的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或多种方式相结合,组织开展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能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教育理念,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此,笔者就初中數学分层教学的策略予以探讨。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老师应该将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数学考试成绩综合考虑,以此作为参考,同时结合初中生的个体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 将学生依次分为A、B、C 三个层次。A 层次学生是基础扎实、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接受能力强的;B 层次学生是态度积极,成绩中等,学习能力一般,有上进心的;C 层次学生就是在各个方面都比较弱的。这样的分层当然是首先考虑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其次是保证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将学生分层之后, 可以在安排座位时花一点心思,让学生互补,方便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共同提高。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1∶2∶1 的方式分层, 就是在一个小组中有一个A 同学、两个B 同学和一个C 同学。在这样的模式下,A 同学可以帮助其余同学,B 同学也能出一份力,C 同学就能够快速进步, 这样的分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可以自行提出要求,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再次分组。
二、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教师要参照新课标要求与不同层次学生实际中的学习可能性,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制定。通过在教学活动环节设定层次分明的教学目标,能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精准定位学习目标,发挥引导与激励功能,还可以让学生拥有逐层递进的阶梯,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紧迫性、挑战性,不断激起学生的斗志。比如,教师向学生讲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所处于的层次不同,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属于A 层次的学生要达到的目标为:可以使用不同方法论证给出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同时和日常生活情况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够建构全等三角形;处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为他们制定的教学目标具体是:结合教学知识点达到熟练掌握,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应用三角形全等关系对典型问题进行解决;位于C 层次的学生由于其接收能力较弱,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也偏低,这类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对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关系进行证明就可以。
三、备课与授课分层
教育学家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这种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所以,我在备课时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分层备课,用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例如在“代数式的值”这节课中,我设计了15 分钟的基础知识内容和课本例题的讲解,15 分钟基础题的过关练习,还有10 分钟的分层练习。其中基础知识内容、例题,基础题的练习都是课本上的题目。分层练习里补充一些A、B 层学生做的拓展提高题,例如:(1)已知a 与b 互为相反数,c 与d 互为倒数,那么a+b+3cd 的值为();(2)已知a+3a=2,则式子2a+6a-1 的值为();(3)若a-b=2,则代数式5+2a-2b 的值为();(4)已知3x-4x=6 的值为9, 求1.5x-2x+6 的值;(5) 已知a+b=7,ab=10, 求式子(5ab+4a+7b)-(4ab-3a)的值。在课堂上,前30 分钟的内容学习全班同学一起参与,而且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就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问题的提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回答课堂问题中获得成功,保持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后10 分钟,A 层学生完成以上5 道题目,B层学生完成前3 题,C 层学生继续做书本上其他的基础题,教师来回巡视指导。
四、教学方法分层
教学方法的分层必须基于学生科学分层的原则,并针对性地制订促进其自身得以发展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知识传输过程中坚持从浅到深、从易到难的原则,且针对每个层次的学习应分层地进行设疑与体验,从而更好地促进每个层面的教学方法具有适应性。以《二次函数》这一章教学为例,对于C 层次后进生而言,主要是要求其将一般式的二次函数转换成顶点式,能对二次函数图象中对顶点坐标和对称轴以及开口的方向进行合理的确定,并能采取描点法进行二次函数图象的绘制。而对于B 层次普通生,则要求其能通过已知的二次函数图象上三个点所在的坐标,以及顶点或另一点的坐标,采取待定系数法对二次函数进行解析,能基本的掌握待定系数法的应用方法。而对于A 层次优等生,要求其可以通过二次函数图象掌握其增减性,得出二次函数图象和x 轴的交点坐标以及函数的最大和最小值,同时还要掌握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不等式三者的关系所在。
五、评价方式的分层
分层教学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为出发点, 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尖子生,走上同一个平台, 这个显然不太可能. 对于基础薄弱的C层次学生,把知识点、定义搞清楚,不会混淆,会做基础题;对于B 层次中等学生,能运用基础知识做题;而对于A 层次尖子生,主要攻克难题。例如:教师让全班学生对(x2+5x)2-2(x2+5x)-24 这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答案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在作业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成绩,就需要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法,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分层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促进学生进步的一种手段,只要我们不断地研究谈论,结合实际,就一定能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