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虞超 吕斌生
摘 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在马克思经历《莱茵报》时期困扰、疑问与思考过后清算黑格尔主义的第一本著作。文章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中心,从宗教批判、德国政治批判到法哲学的“三重批判”内在逻辑出发,到马克思提出“人的解放”及并对其内容和形式做出系统的阐述,最后引出被锁链束缚的无产阶级以何种形式来完成这一设想的可能性。
关键词:三重批判;人类解放;人的本质;无产阶级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8-0050-04
早期马克思思想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得出“人是人最高的本质”的命题。处于时代错乱的德国同现代国家见证了“现实”却未经历“现实”,德国留着“敷粉的发辫”从哲学跟上了步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对过去的批判也是时代错乱,这并不会让德国处于时代的焦点”,这使马克思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德国的问题,以及社会历史问题。那么,人的解放的问题并不会停留在宗教批判与政治批判的落后水平上,而是会归结于“人”的问题上。
一、“彼岸”到“此岸”——“三重批判”的递进与“人的解放”的提出
马克思认为“以人的高度实现人的解放”并非概念化的问题,也并非激情的头脑产物,而是从宗教批判当中,在彼岸世界中人的自我异化的形象被揭露,到此岸世界中人本质的回归中阐发的。马克思在探讨德国问题过程中,以宗教批判为起点,从政治批判到法哲学批判,在政治解放的不可能性当中,揭示出人的解放的问题及实现的可能性。
本研究揭露了“三重批判”的内在关联,从表面来看,“人的解放”总体为两方面:其一为人认识到自身的现实性;其二为解放需要的条件与能力。那么,人的解放是在历史过程中实现的,从对宗教彼岸世界的无情揭露到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性,再从对德国腐朽的政治现状以及国家哲学三重批判,并以“人是人的最高的本质”命题为中心,阐发出“人的解放”的问题。
(一) “宗教批判”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始终绕不开“人”,其实质源于人的世俗世界而非所谓的“天国”。作为世俗世界的人遭受现实的苦难,迫切需要心灵的慰藉,由此,“宗教”作为“精神鸦片”降临于世俗。“宗教”被世人当作世俗苦难的解药,使人逐渐脱离本我,也放弃了人本质的追求。马克思指出:“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1]那么“宗教”作为与人本质相分离的异化物,只是人幻想出来膜拜的“鸦片”。“对宗教的批判”并不是终点,而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2]。对宗教本质的批判是宗教批判的前提,驳倒谬误在天国的雄辩并不能让人的本质复归。由此,对人本质的定位也决定了对宗教批判的程度。黑格尔将“宗教”溶解在绝对精神的观念活动中,认为宗教源于自我意识在遇到主奴矛盾中产生的哀怨情绪。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理论使黑格尔自然地将理念世界的观念活动作为根本存在活动凌驾于现实之上。黑格尔用法哲学论证逻辑学的方式颠倒了理念世界与现实的关系,但是他并未看到哲学逻辑本身就属于现实。费尔巴哈以《基督教本质》为开端深刻剖析了宗教本质,深刻批判了黑格尔主义,将宗教的批判转到了世俗世界。费尔巴哈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认识自身的过程就是人认识自然的过程。由此,人的本质在从宗教到世俗的恢复过程中重新确立的“人本身的含义”(只是生物学意义上)。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缺少了社会历史方面,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批判完全是抛弃了其哲学合理内核。由此,马克思在模仿宗教改革的模式道路中并最终走向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道路。
(二)“政治批判”并不会使德国处于时代的中心
马克思在探讨德国问题时花费大量篇章说明德国现存问题,探讨德国能否以“政治批判”为核心实现英法国家式的政治解放。其中马克思阐明了有关德国社会异化的重要问题。宗教批判使人的视野从“天国”划到“世俗世界”“國家”和“法”,德国戴着“敷粉的发辫”在莱茵河此岸目睹了现代国家的“自由”,此时的德意志人民是哲学的同时代人而不是历史的同时代人。结果是,一方面带有犬儒主义气息的德国资产阶级带着基督教病症来谋求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现存封建专制的德国肆无忌惮用黑格尔神秘主义宣扬自身合理性,在现代国家的夹缝中一遍又一遍上演哥特式喜剧。现存的德国制度必然会因其丧失的合理性而灭亡已是公开的秘密,逆时代式的德国制度继续存在就必然无法从各国历史的储藏室中走出。正如马克思指出对德国现存制度的批判虽然低于批判水平,但依然是批判的对象,要使德国实现“自由式”的解放必须使这些德意志的偶像崇拜者(德国资产阶级)意识到压迫,进而在压迫中爆发斗争,德国才可能在历史上与现代国家站在同一阶梯。正如马克思所指,涉及这个内容的批判是搏斗式的,关键在于给敌人致命一击。事实是,表现出狭隘、庸俗特质的德国资产阶级缺乏法国政治解放所需要的普遍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并带着文明缺陷和野蛮缺陷的病症被自己的障碍(狭隘、庸俗)所消解,德意志自由道路还存在于某个突然蹦出的激情观念之中。由此,德国式的“自由”之路只能带着胆怯、懦弱和猜疑消散于莱茵河此岸。马克思深刻指出德国当下问题,认为德意志资产阶级并不具有完成政治革命的可能性,对于德国政治制度的批判并不会使德国处于时代的中心,德国解放的问题只能从政治解放的不可能性开始。
(三)“法的批判”——跨越式的德国道路
马克思深知对于德国的问题,政治批判与政治解放的现代式道路无法实现,由此,对德国哲学批判的展开尤为重要。德国人在思想中、在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未来历史;人没有享受这一发展的幸福,却分担了这一发展的痛苦。德国暴露的不仅是“发辫有多陈旧”的问题,还暴露了现代式的病症。不可置疑,只有德国的国家哲学法哲学与现代国家站在同一阶梯上,甚至超越了现代式国家。法哲学在黑格尔体系中得到了最完美的阐述,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德国现实的批判,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从本质上是与人本质的复归相缠绕的关系。黑格尔哲学的最终环节指向一个完美状态——某种确定性的价值。黑格尔通过理性解决了自我意识与现实的矛盾关系,并自然地获得这种确定性,理性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发展的内核动力。黑格尔在这种认识现象(即本质)的观念活动中形成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强调思辨、抽象理论的主体地位并使整个体系表现出合理的整体性。黑格尔哲学的内在指向性无疑暴露出人本质的异化问题。人本质活动的对象性力量的展开在黑格尔的理念中遭到彻底的否定。黑格尔通过国家概念的分化,使国家理念变为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内部活动,这无疑拔高了国家的绝对性地位并成为决定市民社会与家庭领域的权威,政治国家的普遍利益自上而下成为市民社会的理想方式。
马克思阐明:决定国家的并不是概念的幕后观念活动,而是市民社会现实的本质,不是国家概念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3]。黑格尔哲学并没有解决哲学与现实的根本问题,他不是用逻辑学在论证法哲学,而是用法哲学论证逻辑学。德国的现代式病痛就是法哲学问题,以人的高度对法哲学批判超越现代国家才是人本质复归的完成。德国解放的可能性存在于跨越式的德意志道路中。由此,物质力量就必须用物质力量摧毁,批判现实的哲学才能实现社会的变革,思辨形式的哲学只能以黑格尔的方式结束,它并不能在社会的变革与哲学的消灭中展现其现实性。
(四)“三重批判”内在关联最终导向“以人的高度实现解放”
《法哲学批判》导言第一句指出,宗教神学的支柱已经被驳倒;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批判的前提。此句话内涵逻辑合理性,宗教批判撕碎了锁链上虚幻的花朵,人们依旧带着束缚的锁链,依旧无法建立自己的现实。“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后,揭露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才是为了历史服务哲学的任务。”[4]因此,德国解放的合理性蕴含在以宗教批判为开端的其他批判当中。在现代国家,人的高度的问题是从政治解放的完成开始;但在德国,由于其历史性与解放性质问题导致关于德国“人的解放”的问题只能以政治解放的不可能为开端。摆在德国面前唯一的康庄大道只存在于法哲学当中,以人的高度对法哲学批判实现德国式的跨越革命才是德国该考虑的问题,一切政治解放的可能性在德国都无法显示其现实性。
(五)解放的最终环节:人的解放
人的异化产生于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所有的异化都围绕“人”而展开,因而所有的解放最终也指向人的解放。
人与动物的差别存在于本质与存在的关系当中。动物以本能驱动来实现自身的生命活动,一切活动都停留于本能的阶梯之上,一切都被自然所规定。关于“人”而言,人的本质活动存在于自我本质与对象的展开关系中,即以人的有意识活动与存在活动产生人的本质。由于其对象性使人作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被客观世界所规定,通过人本质的外化使人能够与客观世界共存。对象性只能建立在人的本质生命活动之中、建立在本质的外化过程中。作为对象性而存在的“人”必须与客观世界互相联系才能以主体的方式与其共存。人本质的外化过程就是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相互统一的过程。在这活动过程中,人本质的外化与自然存在着矛盾,这使人长期处于束缚而无法获得解放。从客观世界获得解放就成为迫切的需要,其解放的过程必须在尊重与了解客观世界的合理规律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中才能完成。人在客观世界获得的解放并不是成为自然界的上帝,而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客观世界,从而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实现人与自然的生存。
人以类存在的形式自然形成社会从而获得在客观世界的解放。社会的存在方式决定人以何种方式实现自身类本质,也决定了人以何种方式与客观世界共存。类本质的产生并不存在于个体的简单算数加减,而存在于本质的互相关联中。由此,类本质的实现无法脱离与他人的社会关系。无论何种社会形态与社会制度都将表明某种确定的价值,这些价值只会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的统治阶级中,作为统治阶级的“圣宫”(即某种确定价值)存在,必然促使人朝着某种确定的人发展。在此种社会异化的景象之中,必然产生各种是非善恶的衡量,如此人的自由发展只能带着它的合理性而消解在异化之中。
二、实现“人的解放”:“无产阶级”与“哲学”的同一
就德国来说,德国解放的可能性从政治解放的不可能性开始,那么,解放的可能性在哪里?在于一个被带上锁链的阶级并形成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总而言之,无产阶级形成的领域是人本质被抛弃的结果,因而只有通过人本质的复归才能完成自身的恢复。
(一)本属使命:无产阶级
马克思第一次以哲学的方式阐述了无产阶级及相关内涵,以人的解放为线索在无产阶级身上探索出巨大的力量,并阐明只有无产阶级具有人未来历史所急切需要的那种历史使命。以探索人的解放的答案为开端,通过资产阶级批判的方式,使人意识到自身的异化,并逐步实现人本质的复归。马克思并没有将资本主义全盘否定,而是以辩证的眼光剖析出了资本主义的贡献与致命不足。在异化的资本社会,其通过资本人格化的方式逐步将“物”的形式无限放大到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资本被思考为“物”而并不是关系,其关系被当作“物”的属性而存在。资本社会暴露的本身逻辑的不足与其统治阶级不断宣扬和坚持自身的合理性,并不断阻碍其他可能方式的发展。马克思指出,革命的方式必须让一个阶级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压迫,从而点燃革命的热情,因而最先遭受剥削的无产阶级必然首先意识到本身的异化过程,通过其严格的组织性而发展壮大,并在反抗与革命的过程中不断切实地体会到压迫。以无产阶级为首的革命才能实现人的解放,其本属使命必然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根本。
(二)不实现哲学就无法消灭哲学
处于时代中心的无产阶级要想走上实现革命的康庄大道,必须在认识资本主义体系与资本主义语言逻辑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压迫,并在摆脱其体系与逻辑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哲学话术。“革命是头脑的激情而非激情的头脑,物质力量必须要用物质力量摧毁。”马克思所阐明的革命的底层逻辑是:关于人的解放的革命是全面的革命,不光要在物质层面掀起一场风暴,还要用精神力量对压迫人民的意识形态来一场大洗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主义将引导无产阶级获得自身革命斗争的正义性与必要性。无产阶级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武器,形成以人的解放为中心的主体意识并以革命运动为开端,在消灭资产阶级的同时消灭自身。“无产阶级不把哲学成为现实就无法消灭哲学,哲学必须消灭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自身的现实。”
(三)解放的展开:实践的辩证法
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生物的本质活动,是人以独特的实践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创造的本质。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在于,动物只能被动接受客观世界的规定,人能通过主动的实践方式摆脱这些设定,使人能够以这样的方式逐渐实现解放的可能[5]。在实践的过程中,人对客观对象与其本质认识不断加深,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对象,不断巩固自身主体性的地位。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以实践活动不断将客观事物对象化,并为人所用,在尊重其规律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与客观世界的和解。如以非实践的方式理解和对待客观世界,人就无法发现自身的合理性,解放也只能溶解在非实践的方式中。处于现实实践活动中的人并不是无意识的动物,能够在本质活动中逐渐实现人本质的复归。人的确富有理性,但过分强调理性的神圣性与神秘性必然會陷入西方哲学复杂的逻辑当中,人会自然地成为哲学的附属品,在现实中无法自圆其说。人本质并非理性的产物而是体现在客观世界的人化与感性的实践过程当中,这也并非简单地个人实践活动的加减。人的本质也并非单个人的抽象产物,而是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体现其现实性。以狭隘的眼光将社会关系当作人与人的关系,并简单地将人本质规定为类本质,人就无法完成普遍的解放。
作为人本质活动的实践方式,其实质包含在辩证法当中,人通过这种辩证的实践活动,在与历史和现实产生关系的过程中,不断否定历史与现实,完成对历史与现实的扬弃从而超越。马克思准确地将社会形态与社会制度定义为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5]。在此实践过程中,以现实为根基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一方面积极肯定客观事物,另一方面也敏锐地发现了客观事物的不足并将其否定,也能够在这过程当中认识到自我产生、创造、否定并到整个社会的否定。在这样的辩证过程中使人不断附有各种可能性,使人能够成为普遍的存在物并以个人的发展来代表整个社会发展。人本质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通过实践完成人本性自由,并形成一个人的自由联合体,以实现人的普遍的解放。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刘啸霆. 每一个人都应当有可能满足自己的宗教需要——卡尔·马克思的宗教理论及其形成基础[J]. 理论探讨,2008(04):42-46.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李胜楠. 从“三重批判”到“人类解放”——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解读[J]. 学理论,2021(12):51-53.
(荐稿人:郭飞,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