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策略研究

2023-08-28 11:44:04陈琢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培训策略职业技能

摘  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为劳动者提供了提升综合素质、增强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新途径。文章分析了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指出了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困境,并从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确立、与职业院校合作、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强化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中心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发展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职业技能;非学历教育;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0-0053-05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对新时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迎来重要发展机遇。2019年出台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当前阶段至2035年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划,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2],继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继续教育界定为“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学历继续教育不以获得学历为结果,旨在更新、补充知识,提升职业技能、丰富精神生活、增强综合素质[3]。非学历教育是我国成人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社会劳动者继续接受教育的学习愿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制度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民对终身学习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求日益强烈,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教育培训不仅能够提升新时代劳动者自身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更将助力我国新时代新型劳动者及现代企业在国际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提升新时代我国人才发展质量和企业竞争力,推进我国经济、科技良性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学习需求,为新时期社会快速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不仅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之举,也是当代成人高校继续教育获得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保证我国经济和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国家对职业技能继续教育越来越重视,为成人非学历教育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机遇。面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经济结构与经济制度的变革,企业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以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使劳动者通过培训获取职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为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人才资源,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其专业性、针对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参加培训的人数总量也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一)提升个体职业能力,扩大劳动者发展空间,保持职业竞争力

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是教育承担社会责任和进行社会服务的直接途径,既是政府、行业、企业的需要, 也是受教育者的需要。随着国际格局和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内外经济社会竞争越发激烈,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和标准不断发生变化。产业的迭代和不确定性的增强,使当代就业竞争压力空前激烈。对新时代的劳动力个体而言,唯有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树立终身成长的教育理念,才能在当今的就业环境中具备竞争力。个体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和培训,持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能力,进行终身学习,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职业竞争能力,以此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增强企业发展动力,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技术、制度的快速迭代更新,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将作为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就是要及时调研了解当前企业用人的标准和需求,科学有效地调整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优化人才培养的品质、规格、层次, 實现学校培训项目与市场的全面接轨、专业与行业的无缝对接,提升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提升员工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推进劳动力就业,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劳动力资源丰富,我国经济前景的好坏将取决于能否成功地调动和有效地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对新时代我国人才发展质量和企业竞争力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培养更多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型技能人才,培养劳动者更高、更强、更全面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全面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对完善我国综合型职业技能型人才的结构层次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力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科技发展提供动力。

二、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发展困境

我国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为我国成人教育培训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职业技能培训重视不够

当代社会世界经济形势动荡加剧,国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和标准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进而造成我国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要求高校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定位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即由以往的以学历证书需求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职业技术能力需求为主。当前一些高校对成人教育的转型和定位不清晰,对成人教育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重视不够,使得学生职业能力和技术能力提升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二)培训项目市场贴合度不强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重构,一些原有的培训项目已经无法跟上社会需求新的变化,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想要获得市场机会,就需要对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及管理重新进行审视,抓住机遇,推陈出新。

(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弹性不足

成人教育的特点要求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一些学校在成人教育的管理制度上依然墨守成规,在学习体制、培训方式、成绩测评及学业管理等方面照抄照搬普通高校的管理制度。成人教育的学生以参加工作的成人为主,他们绝大多数是利用工作之余提高自身的素养及工作技能,学习时间相对有限。因此,在成人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上,不能生搬硬套普通高校的在校生管理制度,应依据学员特点和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特色,作出适当调整和创新,增强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弹性化。

三、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策略

新时期,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已经步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运用有效的教育培训策略取得更大的发展,以便更好地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为我国经济科技发展提供动力,需要学校着重发展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职业能力培训,对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的设计与教育教学管理重新进行审视,以“教育—技能—经济”为培训核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发展导向,培养更多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型技能人才[4]。基于此,构建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应从认真分析新时代社会企业的培训需求,利用自身优势结合企业需求设计与开发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探索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校企合作的成人教育模式,完善科学弹性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强化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中心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

(一)以当代企业和个体的职业技能需求为依据,确定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

新时代,世界经济和世界格局巨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在当今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职业技能人才是我国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撐。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应以“教育—技能—经济”为核心,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需求导向机制,加强与市场的对接,主动跟踪新时代社会最新职业发展动向,及时获取丰富的职业信息,把握政策导向、市场导向和计划导向。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前,应紧密结合企业需求,洞悉产业发展格局,深挖企业和行业的用人标准、职业素质要求、岗位能力要求,根据当代社会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新时代企业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确定适应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标准的培训项目,设计相应的培训规划和培训课程,帮助个体获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所必需的职业能力。例如开展全媒体时代的通用技能职业培训(全媒体营销师、互联网运营师培训等),智慧城市职业技能培训(电工、制冷、物联网工程师培训等),依据目前社会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现实开展家政服务类职业技能培训等。

(二)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推进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可持续发展

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信息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社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确保劳动者能够在培训过程中获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企业所需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成人高校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应根据新时代行业、企业需求,以人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全方位推进成人非学历教育转型发展,实现非学历教育培训可持续发展。

1. 科学设置课程。打破原有偏向理论知识教学的传统思路,确立以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强调时代性、适用性,突出职业技能性,强化受教育者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突出职业岗位的需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以市场为导向,针对社会岗位需求, 突出设置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能人才,真正实现成人教育的目的。教学计划的制订中,要贴近时代和市场,服务产业和企业,融合我国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并结合职业资格认证的相关知识体系,求实、求新,不断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培养和提升受教育者的职业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2. 优化实践教学。在教学培训实践教学中以符合当代经济形势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坚持实践导向,产教融合,优化和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强化学习者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制订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根据实际受教育对象的能力和学习需求等进行合理性分析,设置非学历教育培训专业课程,并根据受训者的不同工作特点和培训重难点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引导学员在工作实践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进行合理的运用和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成人教育培训的高效性。

3. 改进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从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出发,加强职业技能的规范化,运用理论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等教学方法,提升学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技术、技能为核心, 以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 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途径, 以职业岗位要求为考核标准来主导和组织教学。不断优化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针对继续教育学生成人特点,运用模拟(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式,通过周密的过程控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继续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与职业院校交流合作,探索成人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新模式

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要依据新时代经济特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深入研究、探索企业行业用人标准,以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应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重点,以服务行业、企业发展为特色,积极与职业院校交流合作,创新合作办学新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成人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强调知识与职业的衔接。职业教育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场景更具有专业性,教学内容和培训体系更具有系统性。因此,成人高校可与相关职业学校交流合作,发展自身的招生优势和管理优势,利用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优势,合作探索成人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新模式,将企业的人才要求直接引入到成人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让受教者不仅要能够解决生产当中的一些实际操作性问题,还要具备企业需要的技术革新、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通过校企合作,掌握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信息,优化自身的培训项目、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使其更加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通过强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将有利于提高社会企业员工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激发企业参与开设培训项目的动力,拓宽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经济的宽度,开拓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发展空间,实现多方共赢。在办学模式、培养路径、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以技能特长为培养重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技能层次,有利于推进成人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

(四)实行弹性学习制度,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为个人终身成长助力

新时期的成人教育管理制度与方法应该具有灵活、创新、合理的特点,突出体现成人的特点,灵活运用普通高校的管理制度,并进行适当调整和创新。依据成人学习特点,突出科学弹性管理机制,体现在学员学习时间和进度、工学交替、分段毕结业制度等方面。实行科学的弹性学习制度,有助于推进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良性发展[6]。

1. 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有利于促进学习者个性发展。参加成人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学习者以参加工作的成人为主,自身具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弹性学习制度有助于促进其个性发展。允许学员在大纲指导范围内自主掌握学习进度、选择课程,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根据个人能力及兴趣,合理调整学习内容、速度及方法。采取弹性学习制度,能更有效地协调学习、工作、生活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习者个性发展。

2. 优化了产业知识需求结构,推动了社会知识技能变革。参加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学习者更多关注实用性技能操作,强调学习内容与职业、专业的相关性和实效性。弹性学习制度,有助于优化非学历继续教育知识需求结构,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给予每一位学习者对于课程的自主选择权,从学习者实际需求出发,对学科进行组合,使学习者获得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非学历培训内容依据学习者的主体职业分布和专业知识结构需求展开,优化了产业知识需求结构,推动了社会知识技能变革。

3. 契合了非学历教育终身化特点,为个人终身成长提供动力。弹性学习是建构开放的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与终身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在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迫切需要个体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保守走向创新,与时俱进,应对快速变化发展的新环境。个体需要时时注重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科学弹性的学习制度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学習空间,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一位学习者的潜能和聪明才智,提供个人终身成长的动力。

(五)强化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中心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

培训评价是对培训项目、培训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培训效果评价是对培训的最终效果进行评价,是培训评价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培训效果评价应当坚持全面评价,突出重点的原则。所谓全面评价,是指不仅要对培训计划、组织管理、方法、效果进行评价,还要对教材、教学、教师等进行评价,以使评价工作贯穿培训工作的全过程。突出重点是指突出对培训效果的分析,即关键是看通过培训,受教人员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是否有所提高,工作态度是否有所改善,工作绩效是否有所提升,培训目标是否实现。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地位,突出企业评价的中心位置,把学习者培训后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与综合素质,及其工作成效作为培训评价的重点。企业是否因员工学习后职业技能和工作效率的改善而获得发展动力将成为衡量成人教育培训效果的关键。学习者的行为是否通过培训得到改善,企业是否因员工行为的改善而增强竞争力,培训是否为企业全面提升职工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这将成为衡量成人教育培训效果的核心指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是劳动者提升自身职业技能、锻炼自身专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为更多的学习者提供了提升基础素质和改善职业技能的机会,使学习者获得了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而有利于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自身及所从事的行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能够满足企业需求和个体发展需要,极大地促进各行业劳动者职业技能和素质的提升,顺应社会发展对劳动力提出的各项要求,对于提升人力资本并增强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 人民日报,2019-02-24(01).

[2]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2022-10-26(01).

[3] 李文琼,李贽,朱国辉. 新时期非学历继续教育新内涵新发展探析[J]. 当代继续教育,2021,39(03):16-22.

[4] 韩永强. 职业技能导向的成人教育培训策略研究[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3):38-40.

[5] 吕彤. 基于职业技能要求的成人教育培训办法探析[J]. 商情,2014(19):210.

[6] 郭凯. 弹性学习与高等教育的变革[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30(06):5-11.

(荐稿人:杨树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

(责任编辑:淳洁)

作者简介:陈琢(1974—),女,硕士,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

猜你喜欢
培训策略职业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6
探讨应用意识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构成 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
中小型企业员工培训策略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64期)2016-09-22 14:20:26
企业基层班组培训策略探讨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8
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培训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4期)2016-03-14 08:05:49
职业技能竞赛推进高职教学改革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41